搜索
首页科技周边人工智能更趋近分体式AR眼镜的理想形态,雷鸟Air 2上手体验

文/VR陀螺 万里

近期雷鸟创新召开了主题为“未来 真如所见”的新品发布会,会上除了发布真AR眼镜雷鸟X2,还发布了最新一代分体式AR眼镜产品雷鸟Air 2。

这两款产品很大程度上代表了雷鸟创新目前两条AR产品线:雷鸟X2走的是旗舰高端路线,采用衍射光波导+全彩Micro-LED方案,可提供AR翻译、空间导航等前沿创新玩法。而雷鸟Air 2则是目前主流的分体式AR眼镜,主打投屏以及大屏观影。

本次陀螺君将对雷鸟Air 2这款产品进行上手体验及评测。

配备新一代索尼Micro-OLED屏幕,重量体积控制出色

随着近年来市场的推广,相信大家对于雷鸟Air 2这类分体式AR眼镜产品已经不再感到陌生。

屏幕扩展以及近眼显示是分体式AR眼镜最为核心的功能卖点,这类产品并没有内置处理器以及电池等组件,需要通过线缆连接智能手机、电脑等设备或者借助主机盒子进行无线投屏使用。

目前雷鸟创新的分体式AR眼镜产品已经迭代了4款:雷鸟Air、雷鸟Air 1S、雷鸟Air Plus以及最新发布的雷鸟Air 2。

如果将这几款产品进行横向对比,其实可以发现很多有意思的细节变化,如雷鸟Air的线缆采用不可拆卸设计;雷鸟Air 1S的线缆更换为磁吸方案,并新增了音量/亮度调节按钮;雷鸟Air Plus将遮光罩调整为不可拆卸设计。

更趋近分体式AR眼镜的理想形态,雷鸟Air 2上手体验 图源:VR陀螺

到最新的雷鸟Air 2,又迎来了一系列提升:

1、产品进一步瘦身,眼镜前梁以及镜腿部分变得更为纤细,实测眼镜去除线缆重量仅有76g,比上一代足足轻了11g。此外,眼镜采用前轻后重设计,其前脸部分重量占比为46.7%,可有效减轻眼镜对鼻梁的压迫,佩戴使用方面会更为舒适,久戴不累。

更趋近分体式AR眼镜的理想形态,雷鸟Air 2上手体验 左为雷鸟Air Plus,右为雷鸟Air 2,图源:VR陀螺

2、前遮光镜片更改为类似滑雪镜片的一体无框式设计,眼镜在视觉上变得更加精致小巧,此外,镜片在不同场景下也会呈现出不同的光线变化效果,看起来流光溢彩,相较于上一代的内敛,雷鸟Air 2则增加了更多的时尚气息。

更趋近分体式AR眼镜的理想形态,雷鸟Air 2上手体验 图源:VR陀螺

3、线缆接口由磁吸式设计更改为Type-C充电接口,眼镜更紧凑。

4、眼镜左右镜腿分别放置了一组音量调节以及亮度调节按钮(上一代采用了滚轮方案),按钮长按可以切换2D/3D、轻语模式、60/120Hz刷新率等,按键反馈表现具有明显改善。

更趋近分体式AR眼镜的理想形态,雷鸟Air 2上手体验 图源:VR陀螺

其实不难发现,前面所提到的每一项细节调整,背后都反映了雷鸟创新团队对于分体式AR眼镜产品的定位的更精准把控:眼镜作为一款可穿戴设备,用户对于更轻以及更小巧的产品需求是始终存在的,此外,产品偏向于固定使用场景,可拆卸遮光镜片以及磁吸线缆连接对于用户而言并没有太大的必要。

显示效果作为分体式眼镜产品的重中之重,本次雷鸟Air 2也迎来了诸多更新。

雷鸟Air 2采用了索尼新一代0.55英寸Micro-OLED屏幕,单眼分辨率为1920×1080,PPI达到4032。由于AR/VR属于近眼显示设备,业内会更倾向于采用PPD(即视场角中的平均每 1° 夹角内填充的像素点的数量)对屏幕清晰度进行量化,一般认为当PPD=60,屏幕即可达到视网膜标准,而雷鸟Air 2的PPD为49,高于前代的46,如果对比VR产品(PPD多在20区间),画面显然有更加优秀的表现。

据了解,雷鸟Air 2的屏幕经过了Gamma2.2色准校正,色彩表现比老款产品更优秀。其他方面,眼镜的对比度达到100000:1,具有108%sRGB色域。此外,产品还获得了低蓝光、⽆频闪、眼舒适三重莱茵认证,对用眼健康有所保障。

除色彩表现以及分辨率外,近年来XR产品的调制传递函数MTF也开始受到了更多用户的关注,该参数反映了设备光学系统成像质量好坏,简而言之,MTF 值越接近1,那么设备的画面呈像效果就会越好。雷鸟Air 2与上一代产品一样画面中心MTF达到0.8,这在同类型产品中属于第一梯队。

更趋近分体式AR眼镜的理想形态,雷鸟Air 2上手体验 VR陀螺整理

佩戴以及散热改善明显,支持屏幕色彩调节

单从外观来看,就已不难发现雷鸟提供了很多颇具诚意的改进,当真正上手使用,陀螺君又发现了很多内含乾坤的地方。

受限于光学和体积,目前AR眼镜多采用固定IPD+自适应瞳距设计,而另一方面,采用Birdbath方案的AR眼镜一大特点是Eyebox(人眼能够看清虚像的一小块区域)中间清晰度最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仅凭一副标准化的眼镜来适配各种不同瞳距、不同眼型的用户其实是产品开发过程的一大考验。

为了兼顾更多用户使用需求,雷鸟Air 2“颇为激进”地采用了9方位调节方案:镜腿提供上下三档调节、鼻托提供前后平移三档调节,鼻托的开合角度也可以自定义调节。此外眼镜镜腿的可外扩设计也有所保留,产品具有很高的佩戴自由度。

更趋近分体式AR眼镜的理想形态,雷鸟Air 2上手体验 镜腿可上下调节,图源:VR陀螺

将雷鸟Air 2连接电脑、雷鸟魔盒进行观影是陀螺君最主要的使用场景,得益于Micro-OLED屏幕高对比度、高色域等特性,屏幕色彩准确,整体观感十分出色。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能满足对显示具有更高要求的专业用户群体,雷鸟Air 2推出了“色彩大师”功能,可通过APP自定义调整对比度、白平衡、饱和度等,该功能的推出是AR眼镜由优秀显示设备向专业显示设备迈进的一大信号。

观影效果方面,雷鸟Air 2 FOV达到46°,等效显示面积为6米201英寸,综合体验要远优于一些小屏设备。此外,产品集合了电视机的大屏以及手机平板的小巧便携两大特点,可以在小卧室、乘车等小空间场景中扩展出一块巨幕,当然这也是分体式AR眼镜产品的一大重要优势。对于很多人关心的亮度问题,雷鸟Air 2最高亮度达到了600尼特,并提供10档亮度调节,足以应对绝大多数室内使用场景,即便是室外场景,结合遮光片也能获得不错的视觉体验。

更趋近分体式AR眼镜的理想形态,雷鸟Air 2上手体验 手机拍摄画面,图源:VR陀螺

其他方面,雷鸟Air 2与上一代一样支持60/120Hz刷新率切换,120Hz意味着屏幕在一秒内刷新120次,相较于传统的60Hz可显示更多画面信息,它在射击游戏等场景下能提供更加精细的操作以及流畅的体验,是一项非常实用的功能。当然高刷会造成更多电量消耗,用户可以选择性开启。

近期陀螺君习惯于上下班途中用雷鸟Air 2追剧,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发现,雷鸟Air 2相较于雷鸟Air Plus的散热问题有了很大的改善,老款产品的发热集中在前镜框区域,由于热源贴近额头,容易让人感到不适。而雷鸟Air 2的散热方案显然经过了精心调整,眼镜工作过程中热量全部集中在人的皮肤接触不到的镜腿区域(即靠近耳朵跟镜框的中间部分),而镜框处丝毫没有发热现象,这点值得好评。

不仅散热问题有所改善,眼镜的整体功耗表现也有所提升,雷鸟创新称在全白最高亮度使用环境下其整体功耗相较于上一代产品降低了20%,不过这可能跟屏幕尺寸的调整也有一定关联。

更趋近分体式AR眼镜的理想形态,雷鸟Air 2上手体验 热源集中在图中的星标区域,图源:VR陀螺

最后再来聊一聊其声音表现,雷鸟Air 2的喇叭单元升级为了AAC超线性扬声器,体积更小,据称可以实现更好的低音中音以及更沉浸的空间声场体验。

在隐私保护方面雷鸟Air 2则是一如既往的出色,陀螺君实测在办公室环境下把音量调到50%,外界已经很难听清眼镜正在播放的内容。(也就是说AR眼镜有成为办公摸鱼神器的潜质)不仅如此,设备的轻语音频模式也有所保留,它可以通过削弱高音的方式进一步增强声音私密性,用户可以根据不同使用场景选择性开启。

从雷鸟魔盒到Switch投屏配件JoyDock,生态向游戏进一步迈进

前面提到,雷鸟Air 2这类分体式AR眼镜产品并没有内置处理单元,需要外接设备使用。在内容生态方面,雷鸟创新分别针对智能手机、电脑以及便携观影、游戏等场景带来了不同的解决方案。

对于支持DP协议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产品,它们可以直连雷鸟Air 2将屏幕扩展到眼镜端,针对协议范围内的安卓手机用户,雷鸟创新开发了《雷鸟XR》手机APP,里面内置了3D全景视频、WebXR游戏等颇为丰富的内容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以往iPhone用户只能借助转接器或者AirPlay方案在眼镜端投屏,不过近期发布的iPhone 15系列产品已全系支持DP协议,这意味着它们可直连雷鸟Air 2使用,相信雷鸟后续也会针对iPhone用户开发相对应的手机APP。

更趋近分体式AR眼镜的理想形态,雷鸟Air 2上手体验 《雷鸟XR》用户界面,图源:VR陀螺

针对电脑端用户,雷鸟创新则打造了一款名为《Mirror Studio》的应用,该应用目前适配了Windows版本,里面提供了多屏办公玩法,类似于Vision Pro,用户可在现实世界中放置多块虚拟屏幕,屏幕大小可以自定义,并可实现稳定悬停效果。

更趋近分体式AR眼镜的理想形态,雷鸟Air 2上手体验 图源:雷鸟创新

为了让设备不仅仅局限于手机、电脑,雷鸟创新在今年5月期间还发布了一款名为雷鸟魔盒的产品,它是一款主机设备,可直连眼镜使用。

从下图可以看到,天猫魔盒里面提供了百事通小电视、芒果TV、云视听极光、QQ音乐等丰富的音视频应用资源,此外,里面也有一系列小游戏可供下载体验。雷鸟魔盒配备32GB内存,并可以外接最高512GB的TF卡以及移动硬盘设备使用。

更趋近分体式AR眼镜的理想形态,雷鸟Air 2上手体验 雷鸟魔盒界面,图源:VR陀螺

其他方面,雷鸟魔盒支持DLNA、AirPlay、Miracast等常见的无线投屏协议,内置4900mAh电池,可提供约4小时的观影时间,并可充当充电宝使用。陀螺君曾在《雷鸟Air Plus抢先评,这次升级很Plus!》一文中对雷鸟魔盒这款产品做了详细评测,感兴趣可以跳转了解。

除眼镜产品外,雷鸟发布会期间还公布了一款Switch专属的AR眼镜投屏配件产品JoyDock,该产品的推出使得雷鸟Air 2能够覆盖更多游戏场景。

由于Switch采用的是冷门的Mobility DP协议,使得它连接眼镜的过程颇为繁琐。如果使用SwitchDock,眼镜的连接流程是:底座—外接电源—接入HDMI-USB-C转接器—连接AR眼镜。当然市面上还有一些其他解决方案,如USB-C一拖二配件,但是它依然需要外界电源使用,使用场景相对受限。

相比之下,JoyDock显然是Switch外接AR眼镜的一个更优解。使用时,只需要用线连接Switch与JoyDock,然后再接入AR眼镜,即可畅玩游戏。JoyDock自带10000mAh电池,无需外接电源,电池容量是目前同类型产品中较大的一款。

尽管JoyDock只是一款配件型产品,但是它在很多方面都经过了精心打磨。如它配备了一个专属的背夹,通过背夹可以将JoyDock牢牢固定在Switch的背部,产品一体性很强,不会出现线缆繁杂的情况。

不仅如此,在游戏过程中JoyDock既可以给Switch补电,也可以进一步通过额外的电源接口同时为JoyDock以及Switch进行供电。在闲置情况下,JoyDock还可以充当普通的充电宝使用。实测在JoyDock以及Switch同时满电的情况下,连接AR眼镜游戏1.5小时消耗JoyDock 1格电量,而雷鸟官方表示JoyDock可为设备多提供50%的游戏时间。

更趋近分体式AR眼镜的理想形态,雷鸟Air 2上手体验 图源:VR陀螺

结合这几天的使用体验,陀螺君发现AR眼镜其实是一款与Switch十分契合的产品,Switch的屏幕只有7英寸,画质只有720P,而雷鸟Air 2可以轻松扩展出一块等效201英寸的大屏,填补Switch的小屏遗憾。此外,AR眼镜具有便携的属性,并不会与Switch的产品定位产生冲突。总而言之,对于同时具有便携以及大屏需求的Switch玩家,雷鸟Air 2+JoyDock将会是一个十分不错的解决方案。

目前雷鸟Air 2与JoyDock已经在京东、天猫平台正式开启预售,雷⻦Air2 建议零售价2499元,⾸发到⼿价2299元,⽴省200元;

JoyDock建议零售价599元,雷⻦Air2+JoyDock组合套装⾸发到⼿价只需2699元,比建议零售价节省399元;

雷⻦Air2+雷⻦魔盒组合套装⾸发到⼿价2799元,比建议零售价节省499元。感兴趣的用户可以前往相关平台了解更多信息。

更趋近分体式AR眼镜的理想形态,雷鸟Air 2上手体验

结语

从雷鸟Air 2这款产品身上我们可以看到雷鸟创新对于AR市场的理解以及布局:真AR体验交由雷鸟X2这类算力更强的产品负责,而雷鸟Air 2当前关注的焦点并不是“AR”而是更好地充当“便携大屏”的角色。

当背后的产品逻辑打通后,其分体式AR眼镜产品迎来了很多备受消费者欢迎的改变以及提升,如眼镜重量体积降低、散热设计更合理、屏幕表现更加出色等。此外,针对Switch等游戏投屏场景,雷鸟创新也为我们带来了JoyDock这一更好的解决方案。

AR或许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是“戴在眼睛上的显示器”已经肉眼可见的发展成熟。

以上是更趋近分体式AR眼镜的理想形态,雷鸟Air 2上手体验的详细内容。更多信息请关注PHP中文网其他相关文章!

声明
本文转载于:搜狐。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php.cn删除
什么是模型上下文协议(MCP)?什么是模型上下文协议(MCP)?Mar 03, 2025 pm 07:09 PM

模型上下文协议(MCP):AI和数据的通用连接器 我们都熟悉AI在日常编码中的作用。 REPLIT,GitHub副词,黑匣子AI和光标IDE只是AI如何简化我们的工作流程的几个示例。 但是想象一下

使用OmniparSer V2和Omnitool建立本地视觉代理使用OmniparSer V2和Omnitool建立本地视觉代理Mar 03, 2025 pm 07:08 PM

Microsoft的OmniparSer V2和Omnitool:用AI彻底改变GUI自动化 想象一下AI不仅理解,而且像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一样与Windows 11界面进行互动。 Microsoft的OmniparSer V2和Omnitool使它成为RE

我尝试了使用光标AI编码的Vibe编码,这太神奇了!我尝试了使用光标AI编码的Vibe编码,这太神奇了!Mar 20, 2025 pm 03:34 PM

Vibe编码通过让我们使用自然语言而不是无尽的代码行创建应用程序来重塑软件开发的世界。受Andrej Karpathy等有远见的人的启发,这种创新的方法使Dev

补充代理:带有实际示例的指南补充代理:带有实际示例的指南Mar 04, 2025 am 10:52 AM

革命性应用程序开发:深入研究替代代理 厌倦了使用复杂的开发环境和晦涩的配置文件搏斗? Replit Agent旨在简化将想法转换为功能应用程序的过程。 这个AI-P

跑道Act-One指南:我拍摄了自己的测试跑道Act-One指南:我拍摄了自己的测试Mar 03, 2025 am 09:42 AM

这篇博客文章分享了我测试跑道ML的新ACT ONE动画工具的经验,涵盖其Web界面和Python API。虽然有希望,但我的结果比预期的不那么令人印象深刻。 想探索生成的AI吗? 在P中学习使用LLM

2025年2月的Genai推出前5名:GPT-4.5,Grok-3等!2025年2月的Genai推出前5名:GPT-4.5,Grok-3等!Mar 22, 2025 am 10:58 AM

2025年2月,Generative AI又是一个改变游戏规则的月份,为我们带来了一些最令人期待的模型升级和开创性的新功能。从Xai的Grok 3和Anthropic的Claude 3.7十四行诗到Openai的G

如何使用Yolo V12进行对象检测?如何使用Yolo V12进行对象检测?Mar 22, 2025 am 11:07 AM

Yolo(您只看一次)一直是领先的实时对象检测框架,每次迭代都在以前的版本上改善。最新版本Yolo V12引入了进步,可显着提高准确性

如何使用DALL-E 3:技巧,示例和功能如何使用DALL-E 3:技巧,示例和功能Mar 09, 2025 pm 01:00 PM

DALL-E 3:生成的AI图像创建工具 Generative AI正在彻底改变内容的创建,而Openai最新的图像生成模型Dall-E 3处于最前沿。它于2023年10月发行,建立在其前任Dall-E和Dall-E 2上

See all articles

热AI工具

Undresser.AI Undress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能驱动的应用程序,用于创建逼真的裸体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AI Clothes Remover

用于从照片中去除衣服的在线人工智能工具。

Undress AI Tool

Undress AI Tool

免费脱衣服图片

Clothoff.io

Clothoff.io

AI脱衣机

AI Hentai Generator

AI Hentai Generator

免费生成ai无尽的。

热门文章

R.E.P.O.能量晶体解释及其做什么(黄色晶体)
2 周前By尊渡假赌尊渡假赌尊渡假赌
仓库:如何复兴队友
1 个月前By尊渡假赌尊渡假赌尊渡假赌
Hello Kitty Island冒险:如何获得巨型种子
4 周前By尊渡假赌尊渡假赌尊渡假赌

热工具

螳螂BT

螳螂BT

Mantis是一个易于部署的基于Web的缺陷跟踪工具,用于帮助产品缺陷跟踪。它需要PHP、MySQL和一个Web服务器。请查看我们的演示和托管服务。

VSCode Windows 64位 下载

VSCode Windows 64位 下载

微软推出的免费、功能强大的一款IDE编辑器

Dreamweaver Mac版

Dreamweaver Mac版

视觉化网页开发工具

SublimeText3 英文版

SublimeText3 英文版

推荐:为Win版本,支持代码提示!

记事本++7.3.1

记事本++7.3.1

好用且免费的代码编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