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Web Front-end >HTML Tutorial >background系列之无处不在的妙趣_html/css_WEB-ITnose

background系列之无处不在的妙趣_html/css_WEB-ITnose

WBOY
WBOYOriginal
2016-06-24 11:21:20926browse

前言

上次和大家聊过 background系列之你不知道的background-position ,向大家展示了里面的一些小细节和未被发掘出来的特征。应该说 background 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东西,不仅实际使用的频度超高,而且处处充满着好玩的妙趣。

老需求

这里并不打算和大家聊所谓的最佳实践,更多的是希望可以通过一些示例激起大家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索欲。

大家来看下面这个例子,应该算是 iOS 中的典型列表风格,如 图0 :

从 图0 我们能看到这个列表中每个子项都有一根底边线,假设子项高为 40px ,并且除了最后一根边线是全封闭的外,其余的边线都是非封闭型,距左侧有一定的空白间隙;需要注意的是,当某个子项被选中或激活时,其反馈区域是整行,未封闭区域的背景色也需要改变,如 图0 中的第4行效果所示。

我们来细化一下需求:

  1. 每个子项都需要底边线;
  2. 除了最后一根边线,其余边线都是非封闭的;
  3. 子项被选中或激活时,响应区域为整行;

假设这就是我们现在的需求,你会如何实现呢?

老思路

我知道,通常来说,大家首先会想到的应该是 border 属性,然后配合 margin 来做这件事。

于是我们可能会这样来写HTML:

HTML:

<ul class="demo">    <li>Lady gaga</li>    <li class="on">Mariah Carey</li>    <li>Adele</li>    <li>Avril Lavigne</li>    <li>Sarah Brightman</li>    <li>Celine Dion</li></ul>

为了实现需求第1点,CSS这样写:

CSS:

.demo li { border-bottom: 1px solid #ccc; line-height: 40px;}

Cool,简直太简单了。然后我们又接着来实现第2点:

CSS:

.demo li { margin-left: 15px;}.demo li:last-child { margin-left: 0;    padding-left: 15px;}

第2点好像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就是需要把代码写恶心点,重置最后一个子项的 margin-left ,并换用 padding-left ,但貌似也还可以接受,毕竟只有2行代码。

一鼓作气,我们需要继续把第3点也给做了,为了更好的理解,这里把 选中或激活 的状态用 经过 替代,其实是类似的,于是继续写:

CSS:

.demo li:hover { background-color: #f3f3f3;}

迫不及待要看看这样写是否能符合预期了,如下 图1 :

开心的是,需求中的第1,2两点都做到了;难受的是,第3点没达成。从 图1 我们就能看到,响应区域除了最后一项外,其它的项都不是整行的。可以直接来观看这个例子, Demo1 使用border和margin做iOS风格列表

很明显,这个解决方案失败了。败在了 margin 区域无法承载 background ,因为 margin 永远是透明的,围绕在盒子之外。有兴趣的童鞋可以翻翻规范了解这些信息。

再出发

虽然说 方案1 有问题,但我们也知道了,如果是使用 margin 来做的间隙,那么将无法填充背景,而 padding 是可以的,那么这久可以作为下个方案的指导。

有了这样的指导,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将内容的间隙和边线的间隙分开处理?内容仍然使用 padding ,边线额外处理,互不影响,避免出现 方案1 的情况。

不论怎样,我相信在大多数时候,你都不想为了达到某个效果,而增加层级。所以这里,不在之前 HTML 上做任何改变,那么要单独处理边线,我们就只能给它创造一个 伪元素 了。

于是我们又开始一一实现,首先,内容要有间隙:

CSS:

.demo li { padding-left: 15px; line-height: 40px;}

接下来,每个子项都要有底边线。说好的 伪元素 ,我们不能抛弃:

CSS:

.demo li::after { position: absolute;    right: 0;    bottom: 0;    left: 0;    border-bottom: 1px solid #ccc;    content: "\0020";}

我们还需要让出了最后一根边线外的其它边线距左侧有间隙:

CSS:

.demo li:not(:last-child)::after { left: 15px;}

就剩最后一点了,来给它们加上响应反馈效果:

CSS:

.demo li:hover { background-color: #f3f3f3;}

嗯,差不多了。貌似还差点,我们的边线的是绝对定位的,所以还需要给它的包含块加上定位:

CSS:

.demo li { position: relative;}

这下看起来是处理得差不多了,让我们来瞧瞧实际的效果,如 图2 :

Good job! 方案2 完全实现我们的预期,可以看具体的示例: Demo2 使用伪元素做iOS风格列表

精益求精

方案2 虽然已经完全实现了需求,但我总是有点不太喜欢它。因为我发现,当内容的边距修改后,边线的边距也需要手动修改,问题就在于它们被分别处理了;而且代码居然超过10行了。

所以,如果我不想只要改变边距就得改2处地方,还是只能讲它们合起来处理,不再分开。这意味着 伪元素 不再是我们需要考虑的,包括 方案1 中的 margin 也要排除。

怎么办?貌似有点棘手了。

可能大家已经猜到我会把注意力放到 background 上了,毕竟好像这个系列讲的就是 background ,但不知道会不会猜到我准备怎么做。

旧酒新衣

用 background 做边线这样的方案,不少童鞋肯定遇上过,比如说:菜单之间的分隔竖线(当然,这个能用几十种方式来做),这个比较简单,或用背景图,或用伪元素承载背景色。

然后在当前这个需求背景下,这些方式都不适用了。显然,我不会在真实的背景图片方向去考虑这个问题,毕竟我懒嘛,并不想切图。

所以,我得打打渐变背景的主意了,大家知道我们其实是可以用渐变来画背景图像的。于是,我又开始写了,当然, HTML 仍然不变:

CSS:

.demo li { padding-left: 15px; line-height: 40px; background: linear-gradient(#ccc, #ccc) no-repeat;}

好了,内容的边距有了;渐变背景也有了(虽然是纯色的),但它不是线,不是线。得改改,我们是不是可以让渐变从透明渐变到边线的颜色呢?试试:

CSS:

.demo li { padding-left: 15px; line-height: 40px; background: linear-gradient(transparent 39px, #ccc 39px, #ccc) no-repeat;}

我们让渐变背景从 transparent 渐变到 #ccc , transparent 区域占 39px ,剩下 1px 给 #ccc 。

事实上,这是可行的,运行结果如我所想,但我还要处理一下边线距左侧的边距问题和响应反馈:

CSS:

.demo li:not(:last-child) { background-position: 15px;}.demo li:hover { background-color: #f3f3f3;}

搞定了,赶紧看下效果,如 图3 :

结果确实正如我想,可以看具体的示例: Demo3 使用渐变背景做iOS风格列表

新的突破

通过 方案3 的实现可以发现使用渐变背景来做边线是完全可用性,只是它也并没有解决我想要的只改 1处 边距就同时处理了内容边距和边线边距。

所以就只能再改改了,再发掘发掘 background 的其他魅力。

我知道, background 体系下有一个特性是用来控制背景图的渲染起始位置的,它可以根据设置,让背景图从 边框 , 内补白 或 内容 区域开始渲染。

是的,你想起了,它是 background-origin 。

因为最后一根边线是封闭的,无需再做任何处理了。但如果我们需要完成其它边线的边距随内容的边距变化而变化,那么就需要让边线从元素的 内补白 以内的区域开始渲染,即 内容 区域,于是我们这么改:

CSS:

.demo li:not(:last-child) { background-origin: content-box;}

是的,就是这么一句简单的改动,我想要的都得到了。之后边线的边距将由内容的边距来决定,当我们将内容的边距改成 20px 时,边线的边距也将自动变成 20px (当然,原因是因为背景图从元素的 content-box 区域开始渲染)。

看看我们新突破后的成果吧,如 图4 :

这是属于我们共同的胜利,可以看具体的示例: Demo4 使用渐变背景和背景图起始位置做iOS风格列表

这只是 background 趣味性的一个小点,后续应该会继续写一些。

写在最后

解决方案不是永远靠谱的,任何差异化的场景都不一定能复用以往的经验,但不停的探索是可以的,并且它是建立在扎实的基础上的。enjoy it.

background系列文章:

Statement: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voluntarily contributed by netizens, and the copyright belongs to the original author. This site does not assume corresponding legal responsibility. If you find any content suspected of plagiarism or infringement, please contact admin@php.cn
Previous article:另类提示框_html/css_WEB-ITnoseNext article:web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