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是深刻改變人類生活的重要時代機遇,也是教育改革創新非常重要的驅動力。一方面,為人工智慧科學研究和產業應用培養人才是促進我國人工智慧健康、持續發展的關鍵;另一方面,讓人工智慧更好地輔助教學,也是人工智慧為教育現代化賦能、實現「智慧教育」的重要路徑。
近日,由中譯出版社、中關村網路教育創新中心和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聯合舉辦的「數智時代的教育新機會暨《教育的浪費》《教育市場化的邊界》新書發布會」在京舉辦。
中關村網路教育創新中心主任楊丹
#在新書發表會上,中關村網路教育創新中心主任楊丹致詞表示,教育從古至今都是非常重要的議題。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的教育事業在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之外,也面臨著發展過程中的問題,如入學難、負擔重等這樣那樣的問題。教育的公平、教育的分配等問題也層出不窮。
教育的邊界在哪裡?怎樣才能實現教育的公平化、怎樣才能避免教育的浪費?這既是我們要面對的問題,也是需要我們解決的問題。今天,中譯出版社帶來的《教育的浪費》《教育市場化的邊界》兩本書,幫助我們深度理解教育的未來方向。
楊丹介紹,她與《元宇宙教育》作者李駿翼、元宇宙教育實驗室秘書長於進勇合作的有關人工智慧和教育的新書《超級AI與未來教育》即將與大家見面。
她希望,在大潮來臨之際,所有人能快速達成共識,積極行動,抓住機遇,一起在數智時代的教育事業中,浪遏飛舟。
中譯出版社執行長(社長)、總編輯喬衛兵
中譯出版社執行董事(社長)、總編輯喬衛兵在致辭時談到,在這個數智時代,直面教育面臨的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機遇,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以培養具有創新能力、創造精神和終身學習能力的高素質人才為目標,努力建立教育強國。
在數智時代,網路、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以及雲端運算得到空前發展,將對教育的理念、技術、方式、主客體物件、模式、場景、評估等產生革命性的變革,為教育科技智能化與場景化、教學模式自主化、學習個人化、學習資源多樣化、學習跨時空全天候、學習跨文化和全球化、分析數據化和評估個性化、決策數據化、教師高度專業化、人才素養數位化等提供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新機會。
這些新機會為教育帶來了智慧化、場景化、個人化、資料化、全球化、實踐性和創新性的發展方向。教育從業人員和教育機構應熱情擁抱數位化智慧化的浪潮,將先進的技術和方法融入教學實踐,不斷提升學生素質、教師素質,改善教學模式,降低教育成本,提高教育質量,為建設教育強國做出積極貢獻。
著名教育學家、中國教育學會名譽會長顧明遠
隨後,《教育市場化的邊界》一書的推薦序言作者、著名教育學家、中國教育學會名譽會長顧明遠就「迎接未來教育」進行主題分享。
顧明遠認為,生產力的發展提高,對教育是總會起到影響的,從教育的歷史來看,每一次生產力的發展都會促進教育的發展,文字的出現,對教育的傳播起到了作用。
人工智慧的出現肯定會促進教育發展,人工智慧進入教育有幾個問題要解決:第一個是認識問題,人工智慧在教育中到底怎麼應用,應用它什麼。第二個是技術問題。第三是軟體和硬體的問題。
另外,在人工智慧應用當中,還要處理好三個關係:第一個是技術主義和人文主義的關係;第二是現代教育和傳統教育的關係;第三是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的關係。
中國教育發展策略學會副會長兼人才發展專業委員會理事長李志民
中國教育發展策略學會副會長兼人才發展專業委員會理事長李志民以「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提高教育投入產出效益」為主題進行演講。面對如今的教育現狀,他提出:大學的多樣性要求不同的大學要實行產教融合,理論性比較強的學校要求科教融合,學校內還要學科之間的融合,我們要改變教育現行各種運作體制,提高投入產出效益。
從“學費”方面看,我們要創新實施符合社會主義市場規律,適應高等教育普及化特徵的教育教學管理機制;從“學制”方面看,高等教育要轉變辦學觀念;從“學科”方面看,高等教育要調結構、控規模、提升品質。
未來,教育將主要在教育雲平台上進行展現,隨著教育平台的發展應用,將依托現有的教育網、校園網進行教育資訊化升級,新一代教育網必然成為未來教育資訊化的基礎。
北京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喻國明
北京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喻國明以「AGI浪潮下教育的生態重構—全面智慧化時代的教育革命與模式轉型」為主題進行演講。
他認為,我們正處於從工業文明時代向數位文明時代過渡的深刻轉型期,期間充斥著所謂的「破壞式創新」。而元宇宙與AGI的共同特徵是越來越以系統化的方式和生態級意義上的重構在破壞舊世界、建構一個全新的世界。 AGI突破了資源使用與整合上的能力局限,使每個人至少在理論上可以以一種社會平均線之上的語義表達及資源動員能力進行社會性的內容生產和傳播對話。
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原副院長、中國教育科技協會教育遊戲專委會理事長尚俊傑
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原副院長、中國教育科技協會教育遊戲專委會理事長尚俊傑的演講主題為「生成式人工智慧與教育變革:價值、影響及未來發展」。他提出了AIGC支持下的教育發展思路:第一,我們要正確判斷它的價值,不要神話它也不要害怕它,它絕對不可能一夜之間改變的。第二是進一步提升人工智慧水平,突破應用障礙。第三是全面推動教育的系統性變革,促進教育的數位轉型。
嘉賓為新書揭幕
主題演講結束後,顧明遠、喬衛兵、楊丹、馬國川、李學焦、丁瑞常共同上台為新書揭幕,祝賀《教育的浪費》和《教育市場化的邊界》正式出版發行。
《教育的浪費》一書從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和經濟學的視角重點關注了教育過度導致的社會成本的增加、教育溢價、學歷通脹、人才錯配、人才高消費以及人才成長率不高等問題。特別是透過訊號模型以及經濟學成本分析的方法,探索了這些問題的根源和影響,並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和解決方案,以喚起社會對教育浪費的關注,促進資源的合理配置和教育效益的提升。
《教育市場化的邊界》一書透過回顧美國「愛迪生計畫」「知識就是力量」「力爭上游」計畫等計畫的演變歷程,以及智利、瑞典和芬蘭等不同國家教育改革的進程,重點探討了教育與市場之間的互動和限制關係,深入研究了市場機制在教育中的應用,以及市場化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和挑戰,希望能更好地平衡經濟效益和公共利益的關係,確保教育資源的公平分配與教育品質的提升。
圓桌論壇
在隨後的圓桌對話環節,丁瑞常、劉永淳、張義寶、陳端、華章、龍志勇、馬國川等嘉賓圍繞「人工智慧對未來教育的影響」這一主題展開了討論。
他們認為,科技發展對於教育,還是機會大於挑戰的,教育變與不變,就是社會遴選,包括服務與基層躍遷這些功能是不變的。但是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教育的功能重心,人作為一種關鍵生產要素,在整個社會大生產體系中發生作用的模式和發揮的功能是不斷變化的。
類似於ChatGPT這樣的生成式人工智慧,可能會在未來進一步把我們從一些相對比較多維的腦力勞動解放出來,需要有更高層次的一種組織協同、觀念協同,包括流程協同,讓人們可以遠端跟隨更多陌生人透過類似區塊鏈、人工智慧底層技術的加持形成更高效率社會範圍內文化生產。
這將為人類文明帶來一輪新的躍遷可能。
他們相信,在數智時代,我們能培養出具備創新精神、跨學科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的複合型人才,同時利用人工智慧技術提高教育品質、降低教育成本,推動教育公平、優質、高效發展。
採寫:南都記者 黃茜
以上是人工智慧將如何影響未來的教育?聽聽業界專家怎麼說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