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机交互与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创新,为智能网联汽车提供更丰富的应用场景,为驾乘人员提供更安全和愉悦的出行体验,将加速推动智能网联汽车的产业化。
随着2023中国(亦庄)智能网联汽车科技周暨第十届国际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年会在北京的召开,5月17日“智能汽车人机交互技术”专题研讨会也由此顺利召开,会议针对于用户体验、车机互联、人机混合智能、AI驱动交互新平台等新技术进行分享与交流。
本次会议由吉林大学教授沈传亮主持,湖南大学教授宋晓琳,南洋理工大学助理教授吕辰,科大讯飞副总经理章伟,OPPO战略规划经理过一,吉林大学教授沈传亮,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胡川分别为本次会议做主题演讲,来自全国院校、企业和行业研究机构的多位观众参加了本次会议。
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教授宋晓琳发表了《考虑交互行为的人机共享控制及自动驾驶系统的多维度评估》的主题报告,分享了驾驶员交互行为的共享控制策略设计以及基于驾驶安全场和博弈论的人机控制权限分配策略设计。他表示:通过研究结果来看,干预程度和驾驶风险比不考虑要低,这说明控制是有效的,协同机制是有效的。同时对于《用户对自动驾驶系统角色适应性评估模型》从接管危急程度描述、信任度变化、人机协同中驾驶员信任模型构建三方面进行了介绍,他表示接管数量增加,系统熟练后危险程度会降低,接管时间越大信任度也会随之降低。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机械与宇航工程学院南洋助理教授吕辰发表了“面对未来交通的人机混合智能”的视频演讲,从人机协同系统和类人的自动驾驶两方面进行了介绍,分享了人机协同双向增强控制算法架构和共享控制算法,在人机系统框架下,在底层开发了多个起到支撑作用子模块,使用机器视觉技术,通过构建深度模型监测人类驾驶员在座舱内活动。对于实现类人机器智能方面,介绍了如何利用类强化学习的方法对人类驾驶行为进行重构建模。他表示:希望能通过未来交互预测的结果,更准确的提升,进一步帮助下游决策跟控制模块,让决策道路轨迹规划控制变的更加安全、高效、鲁棒。
科大讯飞智能汽车事业部智能交互产品线副总经理章伟发表了“汽车场景新一代交互云平台”的演讲,介绍了如何定义新一代汽车交互云平台。他表示:第一是全链路低代码以及零代码定义品牌规格,能够实现低代码的开发;第二是融合大模型深度理解能力,以及多模态交互持续净化升级,使得技能和线联网能够实现无缝贯穿;第三是开放,在平台侧能够实现统一纳管多元多种类优秀的AI能力以及新元生态,聚合调度;第四是高效,全链路对话交互灵活定义、组织,车云协同助力产品差异化创新。基于以上四点,科大讯飞介绍了产品“汽车交互云平台CIVI”,一站式智能助理产品开发解决方案,通过整合星火认知大模型和人工智能开发技术,去实现车载智能助理产品所需要能力聚合以及差异化交互,可持续进化迭代等服务功能
OPPO高级技术战略规划经理过一发表了“手机与车的融合未来”的演讲,详细介绍了手机和车的互联现状、手机和车的融合可能、手机和车的未来生态。他表示:手机是人的外延,车是空间的外延,彼此依赖又互补。车和手机用户、使用场景和使用时长是高度重叠的,车本身软硬件碎片化程度决定目前生态构建仍然需要一些时间。未来手机和车会更加融合,在车界面里能看到手机会向车补充生态,第二用户同时使用手机和车的服务,通过融合方案,完成手机对车生态短板填补。
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教授沈传亮发表了“智能座舱触觉反馈技术研究”的演讲,从人车交互信息的模态,触觉感知发生机理,触觉反馈的作用机制,触觉交互形式的机理,自动驾驶触觉反馈,触觉反馈研究形成几个方面详细分享了触觉反馈技术现状,同时对未来技术发展也提出了以下的展望,大力发展主动触觉反馈系统;通过声波技术实现非接触触觉交互;发展智能表面三维触觉,减少视觉占用提高安全性。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副教授胡川发表了“人机公驾中信任的量化模型研究”,分别从以下信任度建模,客观信任度建模和基于信任的控制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分享。比如评价信任通过评价驾驶员生理指标皮电、心电、心率、眼动等,让驾驶员进行问卷打分,将生理指标和驾驶员感知风险评分结合在一起,对特征定义提取,用深度学习的方法对感知风险进行建模,对信任进行实时估计。此外外部环境也会影响信任度,所以信任实时估计传输至信任偏差计算框架中。
以上是CICV 2023|「智慧汽車人機互動技術」 專題研討會成功召開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