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集團今日發布了 2024 年第二季財報:總營收達 889 億元,年增 32.0%;淨利為 51 億元,而上年同期 37 億元。經調整淨利為 62 億元,年增 20.1%。
財報發布後,小米集團合夥人、總裁兼國際業務部總裁盧偉冰,副總裁、CFO 兼天星數科董事長林世偉等高管出席了隨後舉行的財報電話會議,解讀財報要點,並回答了數字分析師的提問。
以下即為本次電話會議分析師問答環節實錄: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我注意到小米的營收已經連續四個季度同比實現增長,而且增速總體呈現擴大的趨勢,請問管理層其背後的原因是什麼?管理階層對於第三季及全年的業績展望是怎樣的?
盧偉冰:我先談一下你提到的成長,大家都看到我們連續四個季度實現持續的成長,並且我們成長的勢頭還是不錯。對於成長而言,我這裡有一個簡單的公式,一個企業的成長最後是品類 × 市場,品類 × 市場是說一個企業要不斷地進入到未來有潛力可擴大的品類。
剛才我也講說小米汽車在上市之後,預示著小米從品類的角度,我們的三條曲線,已經形成完整的佈局—— 手機、平板、可穿戴的個人設備,以大家電生產鏈為核心的家庭設備,以及為汽車為核心的出行設備- 大家也看到這三條成長曲線已經完全補齊。
另外,我覺得市場角度的邏輯,就是說我們能不能把這麼多的產品賣到更多的市場裡去,所以大家已經看到小米手機的全球佈局現在越來越完整,發展的均衡度越來越好。
像這次我們在拉美地區第一次歷史性地拿到了第二名,我們在中東穩定在第二名,在東南亞我們重新回到了第二名,即便是原來我們最弱的非洲,也穩定在十幾個點的市場佔有率,並且我的印像裡其市場份額同期增長有三點幾個百分點,也就是說今天我們有能力在全球不同市場實現均衡發展,並且能做到比較好的市場位置,這就是小米今天成長的一個簡單模型,而這個模型的背後是小米的兩個策略。
第一個戰略就是我們的“人車家全生態”,第二個戰略就是我們的全球化戰略,也就說我們要把小米在中國的“人車家全生態”成功實踐不斷複製到全球各個市場去,這就是我們大業務的基本底層邏輯。我覺得過去這幾年,我們基本上是按照這些策略往前去推進,只是今天大家看到的是一個開花結果。
至於你所關注的三季度和四季度業績,我覺得三季度已經特別具體,所以我來談一下對四季度及全年的基本展望。我認為今天大家可以看到小米對於整個業務的把控性、可預測性和可視度越來越好,所以說我覺得不論三季度還是四季度,基本上是會按照持續成長的大趨勢去走,我們還是比較有信心的。
對於全年來看的話,我可以談一下手機業務,我們在第一、第二季度同比去年增長了近兩千萬台,去年我們是1.46 億支的出貨,也就是即便我們下半年不增長,小米今年全年也可以達到1.65 億支,1.65 億支在全球所有主流品牌裡面,我覺得應該是成長最快的。其實大家都很清楚,手機是個存量市場幾乎不成長的領域,也就是說我們增加了兩千多萬台,就意味著可能別的公司就要掉兩千多萬台。
另外,小米平板來到全球第五,但我們跟第三名的差距已經非常非常小了,所以我在內部一直在說,我們有沒有可能三季度或者四季度衝到全球前三去。穿戴式裝置方面,無論是耳機還是手錶,小米基本上都做到了全球第二或全球第三的位置,我們的各個業務發展都還是非常好的。還包括我們的大家電,今年也應該能夠實現百分之四十幾的成長,我覺得這些業務的基本成長模式維持到第四季沒什麼太大的問題。
汽車業務方面,我們原來所宣布的十萬台交付目標,我們的目標是十月份完成,全年看能不能完成十二萬台,其實十二萬台全年只有九個月的交付時間,因為我們是從這四月才開始交付的。在汽車產業,我相信這個速度一定是創造了全球史上最快的單車交付紀錄。小米講究的是穩健經營,從公司過去連續多個季度的財報交付情況來看,大家應該也基本看出這一特點,而這背後其實就是過去幾年我們的能力建設,我們的投資,技術進步等等方面的結果,也是市場對我們所做的回報。
《智富》雜誌:想跟管理階層請教一下,截至目前小米汽車的交付情況是怎麼樣的?另外汽車產能提升進度如何?還有全年交付目標是否有變動?
盧偉冰:我們也披露了第二季度小米交付了2.7 萬輛車,但在二季度的三個月中,也就是4 月、5 月、6 月所交付的量其實是逐月攀升的,比如我們6 月交付了一萬多輛,現在每月交付量穩定在一萬多台。
另外,我們在前段時間對工廠的產線做了改造,從單班生產改造為雙班生產,推動我們大幅度提高了整體產能,所以可以說我們的交付的量,以後每個月應該都會有持續的提升,所以我們把交付量的全年目標調整為衝刺12 萬輛,目前來看我覺得我們還是有信心的。也藉這個機會,我想非常感謝一下我們的供應鏈合作夥伴,的確,我們在訂單火爆了之後,也緊急向他們增加了訂單,他們也緊急協調我們的交付,所以小米汽車的交付結果,也是小米的生產製造團隊,以及我們的供應鏈團隊和我們的供應鏈的合作夥伴,一起努力的成果。
目前,我們還在不斷地挖掘產能,所以我想未來的交付會越來越好,我們對此也充滿信心。最近大家也看到我們的訂單交貨週期也縮短了,像 SU 7 Max 的話,我們已經縮短了五到六週,而且新增訂單的勢頭也是非常強的。
新華網:想請問一下盧總,我們注意到這個季度小米包括智慧電動車在內的創新業務淨虧損有18 億元,能看到我們汽車單車虧損大致有6 萬多,請問一下盧總虧損的原因有哪些?怎麼看待這個虧損水準?
盧偉冰:我們在發布季報的同時,也同步發布了我們汽車的毛利率,大概在15.4% 左右,這個毛利率還是讓很多投資人,分析師和媒體朋友,感覺到這是一個不錯的毛利率水平。參考許多同行的毛利率水平,他們可能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維持著一個非常低的毛利率水準。
大家也注意到新業務還有18 億的虧損,我想大家可能也很想知道造成虧損的原因是什麼,我覺得今天我們汽車業務才剛起步,造成虧損的原因主要有兩個,第一是我們的規模還比較小,汽車是典型的需要依賴規模經濟的製造業,如果沒有足夠的規模,就會非常困難。第二是我們在第一輛車上的投入非常之大,雷總也多次講過,我們的第一輛車一定要有 10 倍的投入去做,這些投入的消化還需要一些時間。以上兩點是我們虧損的主要原因。
另外,我們的第一輛車是一台純電轎車,在所有車型裡面—— 純電轎車,純電SUV,增程或插混SUV 等—— 純電轎車的成本應該說是最高的,電池仍然非常貴,從對毛利率的友善度來看,純電轎車也是最困難的。前面談到這些基本就是小米SU 7 產品造成公司財務虧損的幾個原因,但是我相信,隨著我們未來規模的不斷擴大,產能的不斷挖潛,交付能力的提升,相信未來我們的虧損會進一步的收窄。
澎湃新聞:我們關注到除了虧損,小米這個季度在智能電動車新業務整體毛利率也達到了 15.4%,想請問管理層是怎麼看待這個毛利率水平的?未來小米汽車的毛利水準可能會是怎樣的變化趨勢?
盧偉冰:最近,汽車公司在先後發布財報,也都公佈了毛利率水平,小米汽車的毛利率水平,基本上是硬體所貢獻的,如果這樣看的話,我認為我們的毛利率水平還是不錯的。毛利率對我們來說還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擁有合理的毛利率水平,你的費用是可以透過規模的擴大來做分攤的,而如果沒有一個好的毛利率水平,可能會造成規模越大,虧損就越大的情況。對於公司的毛利率水平,我也想大家去比較一下特斯拉,大概是 13.9%,也可以去橫向對比一些其他公司的毛利率水平。
對於公司的第一款車來講,我們認為還是比較令人滿意的。而這個毛利率背後,還是體現了小米幾個比較重要的能力,第一就是我們的供應鏈管理能力,對於小米的第一輛車,我們供應鏈的表現還是非常出色的。
第二是我們的智慧製造,在我們自建工廠之後,我們對工廠潛力的挖掘還是不錯的。第三是供應鏈對我們的信心,雖然是我們的第一輛車,但是我們的供應商夥伴對小米的未來非常看好,也就是說他們所給我們的成本可能對應的不是這個量級的出貨,可能是更大的量級,但因為他們看好小米,所以提前給了我們非常多的成本釋放。以上幾個面向推動我們達到非常好的毛利率水準。
關於未來的毛利率變化趨勢,我覺得主要取決於規模,只要規模能夠大起來,就能分攤成本,對此我們還是比較有信心的。我們的汽車業務發展到現在,過了兩道關,第一道關是上市能不能賣爆,這方面大家也已經看到了,我們做得很成功;第二道關是賣爆之後能不能有持續訂單進來,我們在經過了四五月份非常火爆的局面之後,六七八這三個月的訂單量也是非常不錯的,我們現在預計未來也會越來越好。我們關注的是未來的成長規模,較大的規模能夠推動成本的持續下降,進而推動毛利率在未來的不斷提升,對此我們是比較有信心的。
總結來講,汽車業務到目前的發展已經超出了我們的預期,超出了行業對我們的預期,也超出了供應鏈對我們的預期,並且我們現在的訂單還是非常的穩定,新訂單的情況也是非常的不錯,所以,我們對實現全年的交付目標有信心,對全年的成本控制和毛利水準的不斷提升也非常有信心。
以上是小米:手機業務在拉丁美洲地區第一次拿到了第二名,中東穩定第二名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