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首頁科技週邊IT業界全球氫能軍備競賽下的氫氣生產以及隔膜發展趨勢

原文標題:《氫的「膜」法》

一場全球性的氫能軍備競賽已經開始。

隨著風光電等再生能源的快速發展和消納需求,加上地理衝突引發的全新能源安全需求,氫能成了全球各國重點關注的能源載體。

本文中,我們將直接切入氫氣生產的關鍵設備 —— 電解槽的具體技術路線,並在之後進一步聚焦其中最重要的核心部件之一 —— 隔膜及其發展趨勢。

陳悶雷丨作者

李拓丨編輯

1、電解氫四條路

現階段的氫氣路線可大致分為三種:工業副產氫、化石燃料製氫、電解水製氫。

工業副產氫,指氫作為副產物,產生於其它工業生產過程中。但顯而易見,以這種方式獲取的氫氣,不可能支持將之發展為一種能源載體,其產能完全不可控,也無法真正實現產業化。

化石燃料製氫,則是以煤或天然氣作為原料生產氫氣,製程成熟且成本低,是目前最主要的氫氣生產方式。此方式有碳排放,不符合碳中和目標,不能作為支撐氫能產業的生產過程。

若輔以碳捕捉和收集技術,以零排放生產的氫,就是藍氫。此模式的問題是企業需要承擔大量額外成本,不夠經濟,而藍氫本質上並未脫離化石燃料,沒有根本問題。難怪連在排放問題上相當激進的德國都會稱這條路線「令人困惑」。

電解水製氫在當下氫氣生產結構中佔比低,但受到全球能源產業的廣泛關注。電解水製氫原料易得,生產過程不產生額外碳排放,契合雙碳目標;氫能與當前全球範圍內風電、光伏裝置量快速增長的大背景相匹配,極為廉價的電力大幅降低制氫能源成本,消納綠電的能力也符合再生能源產業需求,是能源轉型趨勢下的理想能源載體。如今全球氫氣製造產業呈現快速發展態勢,在交通領域外的儲能、工業生產(如煉鋼)等產業,也被許多國家納入發展計畫、設定了相應的發展目標,已成為能源產業發展方向之一。

數據顯示,截至2022 年底全球氫能領域的直接投資額近2,500 億美元,而根據國際氫能委員會預測,到2030 年該投資總額將升至5,000 億美元 [ 1]

在國內,有 2022 年 3 月推出由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的《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 年)》,制定了產業的發展目標。而僅2023 年1~2 月,已公開招標電解槽的綠氫項目共8 個,合計電解槽招標量達763.5MW,年增近3 倍,已超過2022 年國內電解槽出貨量(近750MW )[2]。雖說招標量和出貨量不完全可比,但全年的出貨量成長,也只是能有多快的問題。

其它可再生能源製氫,如生物製氫、光分解製氫等新興技術路線,由於成熟度很低,距離商業化還比較遙遠,不做展開討論。

目前主要電解氫氣技術有4 種,分別為:鹼性電解氫氣生產(alkaline water electrolysis,AWE)、陰離子交換膜電解(anion exchange membrane electrolysis,AEM)、質子膜電解製氫質子膜電解製(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electrolysis,PEM),以及固體氧化物基電解製氫(solid oxide electrolysis cells,SOEC)[3][4][5]

全球氫能軍備競賽下的氫氣生產以及隔膜發展趨勢
  • 鹼性電解制氫:AWE 以鹼性水溶液為電解質,主要採用PPS 膜(聚苯硫醚)作為隔膜,在直流電的作用下,將水電解生成氫氣和氧氣,是目前最成熟、商業化水平最高、應用最廣泛的製氫技術,也是當前氫能產業的首選技術路線。我們在前文提到,2023 年前兩個月的電解槽招標量就已超過 2022 年的全年出貨量,這些電解槽就全部是鹼性電解槽。 AWE 技術的優點在於成本友好,操作簡單,設備使用壽命長,製程成熟,單一設備產能高,國產化率高,國產設備已達國際領先水準。路線的缺陷是設備體積大,需要更大場地;絕對能量效率明顯低於其他技術路線;由於反應過程涉及鹼性溶液,因此存在一定腐蝕性,需要維護設備。 AWE 最突出的缺點是因部分生產環節的特性導致設備反應速度慢,無法快速啟停,氫氣速度難以調節,不適應波動性強的電源,換言之就是難以配合風電與光伏等再生能源。

  • 陰離子交換膜電解制氫:AEM 是針對 AWE 缺陷所開發的製備製程。設備採用陰離子交換膜作隔膜,以純水或弱鹼液為電解質,可實現 OH-從陰極到陽極的轉運。此技術成本較低,且隔膜兼具良好的氣密性、穩定性和低電阻性,能夠配合非貴金屬催化劑實現高電導率和大電流密度,且可緩解AWE 的串氣問題,是AWE 可能的改進方案之一。其缺點是離子電導率低、高溫穩定性差,需進一步研究開發高效穩定的隔膜及適配的高性能催化劑。 AEM 現階段的技術成熟度在四條路線最低,仍在實驗室研發階段。

  • 質子膜電解質製氫:PEM 以高分子聚合物質子交換膜取代了鹼性電解質槽中的隔膜和液態電解質,直接分解純水,被視為有望取代AWE 的下一代氫氣技術,已經在一些國家實現初步商業化。 PEM 的優點在於設備體積小,效率高,制得氫氣純度高,且反應速度快,能夠適應再生能源波動大的特徵,很適合參與電網負載調控。 PEM 的缺陷在於設備壽命一般,對水質要求更高,導致原料供應難度升高,單設備產能遠不及 AWE 路線;目前核心的質子膜被國外企業掌控,國產化率低的風險也不容忽視。 PEM 最突出的問題在於非常昂貴,催化劑大量使用鉑等貴金屬,設備成本甚至可達AWE 路線的3~5 倍,不夠經濟,過高的成本甚至導致部分國家為盡快實現大規模生產而轉向AWE 路線。

  • 固體氧化物電解水製氫:SOEC 採用固態氧化物作電解質,在700~1000 攝氏度的高溫環境下,混有少量氫氣的水蒸氣從陰極進入,在陰極發生電解反應分解成H2 和O2-,O2-經由電解質層到達陽極,在陽極失去電子生成O2 。 SOEC 在電解裝置設計和工作條件方面與前文製氫技術區別明顯,優勢在於能量效率顯著高於AWE 和PEM,可達90% 以上,但技術成熟度低,尚不具備商業化條件,目前處於初步示範階段。

市場方面,我國是全球最大的氫生產國,也是最大的電解槽設備製造國。當然,現階段的氫並非作為能源載體而存在,而是工業原料,廣泛用於煉油、合成氨、合成甲醇、煉鋼等。

國際能源署統計顯示,2021 年全球氫氣產能約 9,400 萬噸;國內產量約 3,300 萬噸 [6][7]。不過全球氫氣供應主要由化石燃料重整製得,會產生大量碳排放,並不乾淨。這意味著結合雙碳目標,即使不把氫氣視為一種燃料,電解水製氫也有替代機會與商業化場景,不必將視角局限在氫能產業。

根據《中國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年度藍皮書(2022)》,2022 年全球電解槽市場出貨量達到1GW ,中國電解槽總出貨量超過800MW,較去年同期成長129% 以上,全球佔比超過80%;鹼性電解槽佔據絕對主導地位,年出貨量為776MW;出貨量前三名的製氫設備廠商分別為:考克利爾競立、中船派瑞氫能、隆基氫能。其中隆基氫能只花一年就從前五名開外上升至第三 [8][9]

全球氫能軍備競賽下的氫氣生產以及隔膜發展趨勢

2、鹼性電解槽:成熟的魅力

AWE 電解槽能得到市場的青睞不難懂。技術成熟、成本低廉從來都是工業生產最喜歡的特質。

全球氫能軍備競賽下的氫氣生產以及隔膜發展趨勢
圖片來源:碳中和背景下先進氫氣體原理與技術研究進展 [5]

#作為一項歷史超過一個世紀的技術,AWE 路線如今的產業成熟與國產化水平都已經很高,透過優化設備實現降本的空間雖然還在,但效果不會特別突出,這與設備成本居高不下的PEM 路線十分不同。鹼性電解槽目前的核心降本邏輯已經進入追求規模化效應攤薄成本的階段,其典型表現就是設備越來越大,單槽產能1000Nm³/h 基本上已成標配,中船派瑞在2022 年12 月更是推出了單體產氫量2000Nm³/h 的「巨無霸」[10]

除了規模化效應,AWE 的製備技術上也有提升空間。

首先就是針對核心部件 —— 隔膜的升級。目前,設備製造商正在由傳統的 PPS 薄膜轉向綜合性能更優的複合隔膜。

一些複合隔膜專注於提高 AWE 的能量利用率。 BloombergNEF 數據顯示,一些複合隔膜可將能源效率提高 4%,且國產膜的成本可能僅為歐洲的 30% 左右,可有效延續國產設備的價格優勢 [11]

另一些複合隔膜則試圖解決鹼性電解槽的串氣問題。 AWE 在製氫過程中,隔膜兩邊會因產氣而出現壓力不平衡的現象,若控制不當氫氣會穿透隔膜與氧氣混合,極度危險,因此在製氫過程中必須進行壓力管理。實際上正是此需求,造成鹼性電解槽難以適應波動性電源。部分隔膜製造商的想法是,透過生產具有優異氣體阻隔性的隔膜在物理上解決氫氣滲漏,從而給予電解槽適應波動性能源的能力。

本質上,陰離子交換膜電解槽走的正是橫膈膜升級後的 AWE 路線。

鹼性電解水製氫的高溫化也是一種可能的升級方向。簡單概括,高溫、高壓條件下運行,可有效提升電解槽的運作效率。不過高溫、高濃度的電解液會造成鹼性腐蝕問題,造成設備使用壽命下降,因此高溫化需搭配更耐腐蝕的材料;高壓則帶來了系統管理難度的增加。目前高溫化仍處於實驗室階段。

海水製氫的研究也不罕見。沿海及海上的風電、太陽能資源較豐富,且水資源幾乎無限,是相當理想的再生能源就地氫氣生產場所。目前的問題是,海水成分非常複雜,其中離子會與鹼性溶液發生多種化學反應,嚴重影響氫氣設備運作。儘管在岸的淨化海水後製氫的模式不一定會產生過多額外成本,但離岸情況下完全不同。在海上搭建平台的建造成本很高,安裝額外的淡化設備更會導致費用飆升,進一步降低本來就不太好的經濟性。開發能夠直接電解海水的設備,也是研究人員與企業的努力方向。

還有一種思路,是針對控制系統進行最佳化,建立能夠適應波動性電源的模型,在不升級制氫設備的情況下透過升級運行策略,避免反覆啟停,實現穩定運行。

更簡單直接的,是為再生能源接入儲能設備,直接在發電端平抑波動,再接入氫氣產線。優點自然是可以實現專案的快速落地,缺陷自然是會抬高氫氣成本。

可以想見,若上文所述,以及未被提及的技術升級能得到落地,則AWE 制氫將大量接入極其廉價的能源,提升經濟性,為氫能產業夯實推廣基礎。進一步說,我國目前在鹼性電解槽路線的自主性與技術累積顯著優於 PEM 路線。與其在不太擅長的技術路線強行與海外企業競爭,不如深耕強勢領域,也是十分常見的競爭想法。

3、質子交換膜:國產化機會

PEM 氫氣產生的核心零件,質子交換膜的情況更為複雜。

主流的質子交換膜是有機氟化工的末端產品,具備特異性的質子傳遞功能,除制氫外,還是氫燃料電池,以及同樣火熱的液流電池的關鍵部件。

與 AWE 氫氣生產相比,我國在 PEM 氫氣路線和國外先進水準上有一定差距。質子膜的技術壁壘較高,目前我國相對依賴進口,國產化率低,有一定的卡脖子風險。當然,相應的國產化機會也更加充分。疊加更廣闊的應用空間、政策推動的需求成長,以及作為高技術含量產品的更高利潤空間,可以認為質子膜將是一個有望快速成長的市場。

本文以製氫設備為主視角,故下文不做額外說明均默認特指電解槽用質子交換膜

從基本原理看,PEM 電解槽內電化學過程為:純水經由進水通道進入催化層,在直流電源和催化劑的共同作用下,陽極產生氧氣和氫離子,氫離子穿過質子交換膜與陰極的電子結合產生氫氣。 PEM 電解槽結構如下圖所示,主要由雙極板、多孔擴散層、質子交換膜、陰極催化層組成 [5]

全球氫能軍備競賽下的氫氣生產以及隔膜發展趨勢
圖片來源:碳中和背景下先進氫氣體原理與技術研究進展 [5]

#燃料電池則為PEM 電解槽的逆反應裝置,電解槽將水電解為氫和氧,燃料電池則是以氫氣和氧氣作為陽極和陰極的反應物質,最終產出水和電能。

全球氫能軍備競賽下的氫氣生產以及隔膜發展趨勢
圖片來源:能源界 [12]

儘管電解槽與燃料電池都基於質子膜工作,且結構類似,但產品需求有差異,性能指標不一致,且最終產品的材料體係也很不一樣,不能一概而論。

電解槽的整體結構相對簡單,但工況更惡劣,要求材料具備更高的使用壽命和耐久度,使得電解槽用膜較電池用膜更厚;燃料電池則從造車需求出發,質子膜需額外的改質處理進行增強,如戈爾公司就採用膨體聚四氟乙烯(ePTFE)作為增強材料,生產超薄質子膜,應用於豐田、現代和本田的燃料電池汽車 [13]

這表明在評估產品時,也需要結合具體的下游應用場景,而不能僅因為一家企業生產質子膜,就簡單地認為其具備覆蓋多個領域的能力,這其中仍然存在一定區別。

需要說明,PEM 電解槽的設備成本是導致成本太高的主要原因,質子交換膜也是電解槽的核心零件,但在製氫總成本中的佔比並不高(約2.3 %),國產化對降本作用並不突出。國產化的主要意義除了商業機會外,也是避免在關鍵環節遭到國外箝制。

全球氫能軍備競賽下的氫氣生產以及隔膜發展趨勢
圖片來源:IRENA [14]

質子交換膜產品主要以氟含量區分,可分為全氟質子交換膜、部分氟化聚合物質子交換膜、非氟聚合物質子交換膜、複合質子交換膜四大類。其中以全氟磺酸質子交換膜最成熟,以綜合性能最佳,商業化應用最廣泛。 PEM 電解槽所使用的正是全氟磺酸膜。

全球氫能軍備競賽下的氫氣生產以及隔膜發展趨勢

從產業鏈看,質子交換膜上游是有機氟化工的單體材料,最主流的產品直接材料為全氟磺酸樹脂材料,向上延伸至有機氟化工的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等單體材料,向上溯源可追溯至螢石、氟化氫、冷媒等原料 [15]

全球氫能軍備競賽下的氫氣生產以及隔膜發展趨勢

目前,質子交換膜的生產過程可分為熔融成膜法(熔融擠出法)和溶液成膜法兩大類,其中溶液成膜法是目前廣泛商業化應用的製程。溶液成膜法也可進一步細分為溶液澆鑄法、溶液流延法、溶膠-凝膠法,以溶液流延法為主流 [15]

全球氫能軍備競賽下的氫氣生產以及隔膜發展趨勢

受制於製程上的不足,目前各領域的質子交換膜國產化率皆不高,處在追趕階段。

全球質子交換膜產能基本上被國外壟斷。長期以來全氟質子交換膜生產主要集中在美日等已開發國家,主要公司包括美國杜邦、陶氏、戈爾,日本旭硝子、旭化成等公司。質子膜領域以杜邦的產品競爭力最為突出,技術累積最為雄厚;燃料電池膜電極則由高爾公司主導。國內方面,東岳集團為產業龍頭,科潤新材也有實現量產的質子膜產品。

質子膜從原料製備階段難度就比較大。全氟磺酸樹脂是一種製備過程非常複雜的物質,堪稱氟化工產業鏈的技術巔峰,其生產過程涉及大量苛刻反應條件、繁雜工藝、易爆危險品。如何生產化學穩定性、機械強度、電化學性能等指標都符合下游需求的膜材料,就已經對企業提出很高標準。質子膜成膜製程更是有很高難度,對設備、車間、產線管理有嚴格要求。此外,受先發優勢影響,日美等國企業在質子膜領域掌握大量關鍵專利,如何建構自身專業體系,繞過專業壁壘,也是國內企業面臨的難題。

為追趕國際先進水平,本土產業的人才、技術累積以及充足的資本支出必不可少,同時國外領先企業也將為國內企業帶來很大壓力。我國製氫設備在質子交換膜上遇到的困境與光阻產業非常類似,源自於我國在特種化學製品領域的後發劣勢,彌補這種劣勢需要時間。

從市佔率來看,在燃料電池質子交換膜國產化率上,GGII 資料顯示,2020 年國產膜電極質子交換膜需求量為44000m2,其中國產質子交換膜的市佔率為7.5%,到2021 上升至11.61% [17]

全球氫能軍備競賽下的氫氣生產以及隔膜發展趨勢

PEM 電解水製氫質子交換膜市場規模較小,份額被科慕(原美國杜邦)Nafion™系列膜佔據,2021 年市場份額高達76%,國產質子交換膜的市佔率為21.45%。 GGII 研究顯示,東岳集團子公司東岳未來氫能已完成部分客戶前期應用驗證,2021 年開始國產化替代,市佔率約 15% [17]

全球氫能軍備競賽下的氫氣生產以及隔膜發展趨勢

2021 年,中國市場液流電池質子交換膜國產化率約23.15%,主要生產企業為科潤新材料及東岳未來氫能,其餘國內企業液流電​​池質子交換膜均處於送樣驗證階段。國內市場仍以科慕的全氟磺酸樹脂膜為主,市佔率達 75% [17]

全球氫能軍備競賽下的氫氣生產以及隔膜發展趨勢

最後,儘管在本節一開始我們提到質子交換膜具備很強的成長性,但這只是描述其成長潛力,絕對的市場規模暫時還不是很大,未來的成長面臨較多不確定性。

理論上氫能汽車應當是質子交換膜用量最大的產業。根據中信證券測算,在 2030 年燃料電池汽車達到 100 萬輛的情況下,對應的質子交換膜市場空間可達 132 億元 [15]。不過我們還是要考慮,燃料電池車成長前景並不是非常清晰,至少目前在競爭力上遠不及鋰電池電動車,僅在商用車領域有少量應用,且這種應用也多出於示範需要,不一定對電動商用車有決定性優勢。

PEM 電解槽對應的質子膜市場比較有限。機構預測,到2025 年的電解槽市場規模為350 億,以此測算,在成本結構不發生大的變化,且PEM 路線完全佔據市場的情況下,對應的質子膜市場約為17.5 億元,實際情況只可能遠小於這一數字 [18]。此外,工業生產對技術的先進與否向來沒有太大興趣,如果PEM 始終無法在成本層面與AWE 路線競爭,那對整個氫化業而言,它都不會是最優路線,市場份額也會更小。

全釩液流電池是較火熱的液流電池技術路線之一,主要作為一種有潛力的長時儲能技術受到市場關注,2022 年3 月發布的《「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就將百兆瓦級液流電池技術納入新型儲能核心技術裝備攻關重點方向之一[19]。質子交換膜,或稱離子交換膜(具體叫法與應用領域有關),應用於電堆,起阻隔不同價態的釩離子以及讓氫離子通過的作用。截至 2022 年 10 月底,包括備案、開工、興建中標、中標、招標等的全釩液流電池專案規模合計已達 1.3GW / 5.4GWh。其中,已經開工、得標和正在建造的項目合計超過 2.0GWh,預計將於 2023 年逐步降落 [20]

不過目前的儲能路線眾多,尚無一個確定的勝出者,且不同儲能場景所對應的技術選擇也可能不同,全釩液流電池的商業化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除了上述應用場景之外,質子交換膜還有一個知名度不高的下游,氯鹼產業。更嚴謹地說,應當是此種有機氟化膜作為離子膜,在氯鹼產業中廣泛應用。離子膜法是目前氯鹼產業- 包括我國在內,最主流的生產工藝,具備耗電低、液鹼濃度高、生產自動化程度高、環境污染少等優點,使用率接近100% [ 15]。全氟離子交換膜為核心材料,由全氟磺酸膜、全氟羧酸膜與聚四氟乙烯增強網布複合而成,同樣依賴進口。由於氯鹼是非常典型的高耗能產業,擴產極為困難,是標準的存量市場,需求相對固定,機構預估即使完全實現國產替代,對應的規模僅為約4.5 億,未獲廣泛關注,也在情理之中 [21]

4、例行降溫

在文章的最後,我們還是要例行潑出一盆冷水。

氫能當然是好的,但它也很不成熟。儘管當下的能源產業有少量應用,但作為一個產業,氫能遠遠撐不起它所描繪的願景。

氫能的不成熟的限制因素,不限於製氫環節,其它如儲運,加註,具體商業化落地,配套設施建設,都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

但我們看到的,卻往往是部分企業、投資機構、乃至媒體,都將大量注意力、大量資本最支出傾注在終端的燃料電池,卻有意無意忽視了行業的系統性發展。這其實也不難理解,畢竟相較於其它環節,燃料電池最簡單,路徑也有跡可循 —— 摸著鋰電過河,而且企圖“投出下一個寧德時代”的人恐怕不在少數。

然而,很難想像,沒有遍布全國的電網以及成熟的電池主材製備工藝的情況下,氫能有什麼辦法能憑空造出寧德時代級別的龍頭。在缺乏成熟的產業鏈與成體系的產業結構前,對著某一環節試圖力大磚飛也不太現實。何況目前入局氫能的玩家中,有多少只是出於跟風、蹭熱點、說服投資人,甚至是為了騙補而進入氫能產業中的低技術門檻環節,想必讀者有自己的判斷。

更進一步,氫能也只是眾多很有希望的路線之一。雖然它具有如清潔、熱值高等一系列優點,但目前全球的能源市場轉型浪潮正值八仙過海,未來的主流技術路線有很大不確定性,暫時沒有理由認為氫能一定可以勝出,成為未來市場的主宰力量。無論餅畫得有多大,至少現階段也只是畫的。

氫能當然有其正面意義,但產業發展不太可能畢其功於一役。希望產業的參與者、推動者能更理性的看待發展的客觀規律。急功近利和短視在很多時候是同義詞,而頭腦一熱最可能迎來的大概也只是市場的老拳頭。

References:

  • [1] 張銳:全球氫能開發利用競逐正酣.國際商報. 2023.03.22.中國石油新聞中心http://news.cnpc.com.cn/ system / 2023/03/22/030096412.shtml

  • [2] 俞琪:綠氫電解槽迎招標熱潮! 1-2 月出貨量已超去年全年,這些上市公司佈局相關業務.財聯社. 2023.03.19 https://www.cls.cn/ detail / 1297804

  • [3] 俞紅梅,邵志剛,侯明,衣寶廉,段方維,& 楊瀅璇. (2021). 電解水製氫技術研究進展與發展建議.中國工程科學,23 ( 2), 146-152.

  • [4] 李建林,李光輝,梁丹曦,& 馬速良. (2021). “雙碳目標” 下可再生能源製氫技術綜述及前景展望.分散式能源,6 (5), 1-9.

  • [5] 陳彬,謝和平,劉濤,蘭鉖,林魁武,& 章遠. ( 2022). 碳中和背景下先進製氫原理與技術研究進展.工程科學與技術,54 (1), 106-116.

  • [6] IEA:Global Hydrogen Review 2022. 2022.09 https://www.iea.org/reports/global-hydrogen-review-2022

  • [7] 中國經濟網:年產3300 萬噸!我國已成世界最大製氫國. 2023.3.23 http://www.ce.cn/ cysc / ny / gdxw / 202203/23 / t20220323_37427521.shtml

  • [8] 隆基新聞:2022 年中國電解槽出貨排名出爐,隆基氫能躋身全國前三. 2022.12.15 https://www.longi.com/ cn / news / trendbank-2022-hydrogen/

  • [9] 華安證券:乘風而起,電解槽技術掀起氫能浪潮. 2023.3.16

  • #[10] 黃澤龍,趙麗妹,付毅飛:全球首台套單體產氫量2000Nm³/h 水電解制氫裝備成功下線.科技日報. 2022.12.16. 中國科技網. http: //stdaily.com/ index / kejixinwen / 202212 / c09b1995021f43219eb8d14dbd1063b9.shtml

  • #[11]窺視. 2022.12.15. https://mp.weixin.qq.com/ s / Cou1S64xdn8_qvQLkcMHag

  • [12] 能源界:氫燃料汽車是如何工作的?氫燃料是如何實現儲運的?. 2019.1.22. http://www.nengyuanjie.net/ article / 22964.html

  • #[13]萬年坊. (2022). 質子交換膜水電解製氫膜電極研究進展.化學進展,41 (12), 6385-6394.

  • [14] IRENA:Green hydrogen cost reduction. 2020.12. https://www.irena.org/publications/2020/Dec/Green-hydrogen-cost-reduction

  • #[15] 中信證券:氫能與燃料電池 |質子交換膜 百億市場,國產化替代勢在必行.2022.4.16. https:// mp.weixin.qq.com/ s / DK6gNqlIiE4VT0SN9aAnPA

  • ##[16] 俞博文. (2021). 氫燃料電池質子交換膜研究現狀及展望.塑膠工業.

  • [17]  新產業智庫:GGII:質子交換膜國產化替代空間探究. 2022.5.16.

    https://mp.weixin.qq.com/ s / QhRfTnNQ6OX6J0dNld5COw

  • [18] 華鑫證券:氫能產業星辰大海,電解水製氫如日方升. 2023.3.13

  • #[19]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2022.03

    https://www.ndrc.gov.cn/ xxgk / zcfb / tz / 202203 / t20220321_1319772.html

  • [20] 北極星電池網:從小透明到儲能新貴:全釩液流電池或迎春天.2023.3.16

    https://news.bjx.com.cn/ html / 20230316/1295163.shtml

  • [21] 併購優塾:質子交換膜產業鏈追蹤:東岳集團VS 汎亞微透VS 東材科技,產品?技術?產能? . 2022.8.3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果殼硬科技 (ID:guokr233),作者:陳悶雷#

以上是全球氫能軍備競賽下的氫氣生產以及隔膜發展趨勢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

陳述
本文轉載於:IT之家。如有侵權,請聯絡admin@php.cn刪除
使用AWS ECS和LAMBDA的無服務器圖像處理管道使用AWS ECS和LAMBDA的無服務器圖像處理管道Apr 18, 2025 am 08:28 AM

該教程通過使用AWS服務來指導您通過構建無服務器圖像處理管道。 我們將創建一個部署在ECS Fargate群集上的next.js前端,與API網關,Lambda函數,S3桶和DynamoDB進行交互。 Th

CNCF ARM64飛行員:影響和見解CNCF ARM64飛行員:影響和見解Apr 15, 2025 am 08:27 AM

該試點程序是CNCF(雲本機計算基礎),安培計算,Equinix金屬和驅動的合作,簡化了CNCF GitHub項目的ARM64 CI/CD。 該計劃解決了安全問題和績效

使用GO構建網絡漏洞掃描儀使用GO構建網絡漏洞掃描儀Apr 01, 2025 am 08:27 AM

此基於GO的網絡漏洞掃描儀有效地確定了潛在的安全弱點。 它利用了GO的並發功能的速度功能,包括服務檢測和漏洞匹配。讓我們探索它的能力和道德

See all articles

熱AI工具

Undresser.AI Undress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慧驅動的應用程序,用於創建逼真的裸體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AI Clothes Remover

用於從照片中去除衣服的線上人工智慧工具。

Undress AI Tool

Undress AI Tool

免費脫衣圖片

Clothoff.io

Clothoff.io

AI脫衣器

Video Face Swap

Video Face Swap

使用我們完全免費的人工智慧換臉工具,輕鬆在任何影片中換臉!

熱工具

PhpStorm Mac 版本

PhpStorm Mac 版本

最新(2018.2.1 )專業的PHP整合開發工具

MantisBT

MantisBT

Mantis是一個易於部署的基於Web的缺陷追蹤工具,用於幫助產品缺陷追蹤。它需要PHP、MySQL和一個Web伺服器。請查看我們的演示和託管服務。

SublimeText3 Mac版

SublimeText3 Mac版

神級程式碼編輯軟體(SublimeText3)

MinGW - Minimalist GNU for Windows

MinGW - Minimalist GNU for Windows

這個專案正在遷移到osdn.net/projects/mingw的過程中,你可以繼續在那裡關注我們。 MinGW:GNU編譯器集合(GCC)的本機Windows移植版本,可自由分發的導入函式庫和用於建置本機Windows應用程式的頭檔;包括對MSVC執行時間的擴展,以支援C99功能。 MinGW的所有軟體都可以在64位元Windows平台上運作。

WebStorm Mac版

WebStorm Mac版

好用的JavaScript開發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