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Article  >  Database  >  Java数据库存取技术_MySQL

Java数据库存取技术_MySQL

WBOY
WBOYOriginal
2016-06-01 14:07:02932browse

  IT技术日新月异,新技术的出现令人目不暇接,似乎每一天都在产生着新名词。不过归根结底IT所要实现的价值不外乎数据收集,然后再以客户希望的形式展示给客户而已。因此数据存取技术也就成了一个永恒的话题。而在Java这个开放的世界里,数据库存取技术是五花八门,种类繁多。我们也来侃侃Java世界里主流的数据库存取技术。

  首先列出英雄榜

  1.JDBC直接访问数据库
  2.EJB entity bean.
  3.JDO技术。
  4.第三方O/R工具,如目前大红大紫的Hibernate, 其它如Castor, Toplink.

  先说说这个历史最为悠久的JDBC吧。从Java诞生的那天起,这位仁兄就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了。Java能有今天这么风光,JDBC可以说是功不可末。一路走来,如今已是JDBC3.0了。在没有JDBC的时候,访问数据库那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家数据库厂商都有自己的一套API, 苦就苦了开发人员了。换了个数据库,那个程序要改是面目全非。

  JDBC规范的出台,向世界宣告从此有了访问关系数据库的标准通用接口了。JDBC标准获得了几乎所有数据库厂商的支持,好像还真难找到这么一个数据库,它是没有JDBC支持的。JDBC规范一经发布,获得了空前成功,很快成为java访问数据库的标准。JDBC的成功在于它的规范统一标准的接口,只需要掌握标准的SQL语言就可以访问各种不同的数据库了。这种数据库间的可移植性和Java一直高喊的口号Compile Once, Run everywhere遥相呼应。JDBC今天还是java访问数据库的基石,CMP、JDO、Hibernate说到底只是更好的封装了JDBC, 提供了更为上层的更为强大的接口而已。然后说说JDBC直接访问数据库的方式来实现java 持久性。

  这种方式相对于CMP来说比较简单直接,特别是对于小型应用十分方便。比如,我要写一个简单的留言版程序,就没有必要session bean ,entity bean ,又是home接口又是远程接口,一层层调了吧。直接JDBC,写SQL语句了事。和其它持久化技术相比,JDBC直接访问数据库的方式需要程序员操心的事情多了一些,你得自己关心transaction, 自己关心连接池,你得写大量的get set方法,把SQL select出来的值一个一个塞到你的java object中,或者把java object的值一个一个给取出来,用SQL insert 到数据库,完全手动进行O/R mapping。为了克服这些缺点,CMP, JDO等等开始陆续登上历史舞台。

  下面EJB登场,EJB作为Sun J2EE体系的核心部分,是Sun 所力推的企业级开发的首选,而EJB entity 目前仍然是Sun J2EE白皮书所最为推荐的java持久化技术。Entity Bean作为EJB规范的一部分,也是EJB规范里面最备受争议的一种技术,它伴随着EJB规范走过了风风雨雨几个春秋。目前EJB3.0规范草案已经出台,http://jcp.org/en/jsr/detail?id=220。

  从家庭出生来看,EJB可谓是根正苗红,规范处于 JCP管理之下,拥有超级豪华的专家组成员, Sun、IBM、Oracle、Borland、Bea、SAP、Jboss、Apache软件基金组织等等。单从这一点来看,选它作为企业级开发,技术支持应该就无需担心了。当然向IBM, Bea等寻求项目咨询价格当然也不菲。从提供功能上来看,EJB entity经历了EJB1.0,EJB1.1,EJB2.0,功能也越来越完善了。包括了完善的事务支持,EJBQL查询语言,透明的分布式访问等等。不过作为一个重量级技术,entity bean的性能不太尽人意,这成为它备受争议的一个焦点,不知在3.0以后这个状况会不会有所改进。

  再有一个,它功能虽然强大,可是对于易用性来说,实在不敢恭维,写一个最简单的bean,也非得home接口,远程接口,要再加上2.0以后加入的本地接口,这么林林总总一大堆,足以让Java初学者望而却步了。但是这一点在一段时间内竟然也成了EJB功能强大,技术高深的“佐证”。记得多年以前刚毕业那阵,EJB应用在国内还比较少,公司里也没有人研究Why EJB这个问题,反正凡是用EJB的项目就是牛项目,用EJB的人就是牛人,分到EJB项目组的兄弟们走路都是抬头挺胸的,说话都比我等还在JDBC, SQL的人要高两嗓门。EJB 技术目前盘踞着企业级应用的大部分江山,老大地位短时间内很难捍动。
   下面新生代代表JDO隆重登场,JDO绝对属于超年轻选手, JDO1.0也不过是2002四月份才发布。2003五月份出台1.0.1, 目前最新2.0草案已经发布。就为这2.0,江湖上展开的讨论可以说是“血雨腥风”,两大兵团,JDO兵团和EJB兵团争得是不可开交。有兴趣的不妨去瞧瞧,里面也不乏重量级人物。单从这一点来看,它能对EJB产生这么大的冲击,足以说明了这个初生牛犊确有过人之处。JDO的诞生给java数据持久性带来很多新特性,特别是它弥补了EJB对OO编程的先天不足,JDO提供了完全的OO支持,继承,多态。JDO和 EJB比属于轻量级工具,无需容器支持。不像EJB,要用你就非得整一个Weblogic, webSphere之类的。

  JDO的简单易用是最为人们所称道的,不需要你写大量无用的接口,不需要你继承什么特殊的类,唯一所要做的就是对你的class文件做一下enhance。用了JDO,可以说我们的java程序这下真正OO了,我们无需再理会数据库里面有啥表格了,存取都是以java object为对象了,所有数据库表格都是自动生成的。这一点可以说也是一个革命了。

  在此之前,项目设计阶段,Database Schema设计可以说是个重头戏。而现在用JDO开发,完全不需要数据库设计了。那你的Database Schema呢?就是你的Class啊,JDO会根据你的Class自动生成相应的数据库表格。一个字,爽!从数据库可移植性来看,JDO也是优势明显,就我使用过的Kodo 和 Genie来看,几个简单应用程序换数据库时候除了换一个JDBC driver, 换一下数据库URL,无需对程序做任何改动。 这一点对EJB 来说又是处于劣势。从家庭出身来看,JDO也是出生名门,从一开始就处于JCP管理之下。从企业级支持来看,它可以很好的和Session bean协同工作,对于企业级开发,Session bean + JDO的方式是Session bean+entity方式的一个强有力竞争对手。虽然有这么多优点,不过它的发展之路也非一帆风顺,这不,今年五月份JDO2.0的投票,IBM、Oracle、Bea三大巨头同时投了反对票。不过稍微一想,就可以理解,这并不是JDO本身技术有什么重大缺陷,而是JDO动到这些巨头们的奶酪了。

  Bea、IBM做着业界最为著名应用服务器,weblogic和WebSphere,在EJB上面是投下了血本了,他们不能眼睁睁看着JDO来蚕食EJB市场。而Oracle, 还在卖着它自己的O/R工具Toplink, 看着JDO日渐强大,他能不着急么。不过呢,公司再牛,他也挡不住历史前进的车轮吧,最终JDO2.0的投票还是以绝对的票数(12:3)通过了。

  还有其它散落江湖的Java持久化技术,如Hibernate、Castor、Toplink,他们虽然没有皇家血统,不过实力也是不容小视。就拿Hibernate来说,是javaworld评选出来的2003年度最佳java数据存取工具,目前可以说是大红大紫。而Castor和Toplink也算是历史悠久了,在JDO没有出世之前,它们就在江湖上混着了。目前也占据着一定的市场。这些第三方的工具从功能上来说很类似于JDO, 只是各自的API互不相同。这也是后来JDO规范的呼声越来越高的一个原因吧。这些第三方O/R mapping工具能在江湖上立足,也确实都有各自过人之处。如Hibernate金字招牌就是Open Source,支持几乎世面上所能看到得绝大部分数据库,并且文档也非常齐全。Toplink么,可谓历史悠久,又榜着Oracle这棵大树。目前来看,这些工具也占据着java数据库存取的不小市场。个人觉得,随着JDO规范的不段完善,JDO产品的普及,这一部分人员可能会在以后渐渐退出历史舞台。不过从Hibernate目前如日中天的气势来看,好像说这句话还为时过早。

  关于这些技术优劣之争从它们刚刚出生那天起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而各家各派也从来没有能够说服过对方。对于我们应用开发者而言,撇开应用纯粹来争论技术优劣并没有多大意义。还是俗话说的好,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我们能够在做开发的时候能够选择一个最合适于自己应用的技术,那就足够了。总的来说,JDBC面向RDBMS,比较适合关系数据库模式驱动的应用,例如统计表格数据,生成报表之类的应用。EJB 技术以J2EE应用服务器为中心,如果你的应用确实需要灵活的可声明的事务边界,需要支持大容量的访问和不间断的服务,需要应用服务器的集群,那么选EJB吧。JDO则面向对象,对于以域对象为中心的应用,包含图,树模型的应用,JDO是首选。



Statement: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voluntarily contributed by netizens, and the copyright belongs to the original author. This site does not assume corresponding legal responsibility. If you find any content suspected of plagiarism or infringement, please contact admin@php.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