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Database >Mysql Tutorial >数据库概述
数据库是数据管理的有效技术,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分支。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天信息资源已经成为一种宝贵的财富。从校务管理系统到电子政务、商务系统,这些社会的方方面面都会产生庞大的数据,管理和使用这些数据成为当今相关从业者必不可少的一种技能。
数据
数据库中储存的基本对象。狭义的数据指的是对客观世界的数字化描述,而广义的理解认为数据的种类有很多,如文本(text)、图像(image)、音频(audio)、视频(video)等等。
数据库
概念:顾名思义,是存放数据的仓库。严格来讲,数据库指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结构化、有组织、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特点: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有较小的冗余度 (redundancy)、较高的数据独立性 (data independency) 和易扩展性 (scalability),并可以为多个用户共享(永久储存、有组织、可共享)。
数据库管理系统
概念:位于用户和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库管理软件。是计算机的基础软件。
主要功能:数据库(表)的增删改查、事务管理和运行管理、维护和其它功能(与其它软件系统的通信。。。)
数据库系统
概念: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应用开发工具)、应用程序和数据库管理员组成的储存、管理、处理和维护数据的系统。注意:整个数据库系统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数据库管理员”。
人工管理阶段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由于软硬件落后、数据处理方式不成熟,当时的数据管理由人工完成。它有这些特点:数据不保存(使用时将数据输入,用完撤走)、无管理软件,管理工作交由程序员、数据共享性低、数据不具有独立性。
文件系统阶段
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由于硬件技术进步(有了磁盘、磁鼓等直接存取的设备),数据库管理软件(称文件系统)出现,有了批处理方式等等原因,数据库管理技术不同以往。此时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被称为“文件系统”,它有如下特点:数据可以长期保存、有文件系统管理数据、数据共享性差、冗余度大、独立性差
数据库系统阶段
20世纪60年代后期之后,计算机技术发展越来越成熟。硬件中出现了大容量硬盘,集成度更高、处理速度更快的处理器,软件发展日新月异,处理方式上出现了分布式处理。在此背景下,以文件系统作为数据管理的系统已经不能满足应用需求,当今的数据库系统迎运而生。
数据模型分概念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
概念模型:按照用户的观点来对信息建模,主要用于数据库设计。
逻辑模型:包括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面向对象数据模型和对象关系数据模型。
物理模型:对数据最底层的抽象,它描述数据在系统内部(或磁盘)的表示方法和存取方法。
实体: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比如:人、事、物、抽象的概念或联系(一个学生、一个工人、学生的选课)。
属性:实体具有的某一特性。如学生实体的属性有:学号、姓名、性别、年龄等等。
码:唯一表示实体的属性。
最为常用的概念模型表示方法是:P.P.S.Chen 于1976 年提出的 实体联系方法
。该方法用 E-R
图来表示,E-R
方法也称为 E-R
模型。
层次模型
网状模型
关系模型
面向对象数据模型
关系对象数据模型
半结构化数据模型
关系型数据库是指支持关系模型的数据库系统,应用数学方法来处理数据库中的数据。在用户看来,关系型数据库中的数据结构是一张扁平的二维表。
最早将这类方法用于数据处理的是 1962 年 CODASYL 发表的“信息代数”。
1968 年David Child 在 IBM 7090 机上实现了集合数据论结构,但系统严格提出关系模型的是美国 IBM 公司的E.F.Codd。
1970 年,E.F.Codd在美国计算机学会会刊《Communication of the ACM》上发表了题为“A Relational Model of Data for Shared Data Banks”的论文,开创了数据库系统的新纪元。
20 世纪 70 年代末, IBM 公司的 San Jose 实验室在 IBM 370 机上研制出的关系数据库实验系统 System R 历时六年获得成功。
1981 年,IBM公司有宣布了具有 System R 特性的新数据库软件产品 SQL/DS问世。
更多相关教程请访问 MySQL视频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