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大讲堂获悉,今日(12月28日),第二十六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人形机器人创新挑战赛在苏州正式发布,这是国内首次举办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赛事,获得业内广泛关注。
本次大赛由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组委会主办,乐聚(苏州)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苏州大学机器人与微系统中心、深圳开鸿数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承办。
据悉,本次大赛包括线上仿真选拔赛和线下正赛两个阶段。线上仿真选拔赛将于2024年1月-4月举行,线下正赛将于2024年夏季在苏州市吴江区太湖新城举行。仿真选拔赛将为参赛者提供Sim2Real标准仿真开源平台,参赛者无需设备即可在符合赛事规定的任意机器人平台参赛。
大赛以“以赛促研、以研促产、集智攻关”为核心,旨在推动上下游生态融合,围绕家庭、特种场景典型案例,加速人形机器人量产及产业规模化落地。
▍开创多个“首次”,贴近真实场景
自1999年以来,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已经历了25届的历程。这一历史悠久的赛事不仅见证了中国科技的蓬勃发展,更是培养了无数优秀科技人才的摇篮。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选手们积极参赛,他们来自全国各地的600多所高校,包括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国内顶尖学府。经过多年的积累,该赛事已经成为中国影响力最大、综合技术水平最高的机器人学科竞赛之一。
图 | 历届赛事
图 | 历届赛事
图 | 历届赛事
图 | 历届赛事
据悉,本次大赛的专业度极高,得到了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苏州大学机器人与微系统中心、之江实验室、中国信通院泰尔终端实验室、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学部、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山东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等国内顶尖学府及机构的鼎力支持。这些机构将为参赛选手们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指导和支持,助力他们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在赛事设置方面,本次挑战赛开创了多个“首次”:首次从模拟场景跨入真实家庭和特种服务场景、首次实现全自主智能作业比赛、首次在赛事中引入生成式大模型任务规划考核。这些都体现了大赛对实际应用的深度思考和技术的前瞻性。这些创新性的设置将为参赛队伍提供更广阔的舞台和更具挑战性的任务。
本次大赛的难度系数也全面升级,参赛队伍将面临货物取放、地形适应、阀门开关等八个场景任务的挑战。这些任务不仅考验选手们的技术能力,更是对未来服务、生产场景中技术难题的集智攻关。通过这样的挑战,选手们将有机会深入研究人形机器人在实际应用中的技术瓶颈,并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
图 | 线上仿真赛
图 | 线上仿真赛
图 | 线上仿真赛
▍大赛设置全面,鼓励创新探索
机器人大讲堂了解到,参赛的机器人需要在全自主操作的要求下,独立完成所有任务,不能依赖人为遥控。这一规定无疑提高了对机器人自主决策和执行能力的评估标准。参赛队伍需要让机器人理解并执行复杂的指令,如“我口渴了”,并自主转化为一系列连贯的动作,包括走到客厅、检查桌面上的饮品、做出取水的决定并最终实现这一目标。这种语义理解和多步任务规划的能力在大赛中受到严格检验。
图 | 线上仿真赛
室内场景主要考察机器人的任务规划能力,相当于机器人的“大脑”能力。而室外场景则更侧重检验机器人的自主控制与运动能力,这是机器人“小脑”能力的体现。家庭室内场景和特种环境室外场景的双重设置,旨在全面检验机器人的智能表现。这种设置既评估机器人在日常家庭环境中的适应性,又考验它们在复杂或特殊环境中的应对能力。
为了降低参赛门槛,组委会为选手提供了完备的仿真环境、基础技能模块和编程接口等资源。这些支撑措施旨在帮助更多专注于软件算法的选手也能参与到比赛中来。评委将根据完成任务的程度和用时两个维度进行综合评比,确保公平公正。
▍行业龙头企业加入 产学研共促技术商业化
本次大赛由海尔机器人科技(青岛)有限公司、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行业龙头企业牵头,联合十余家上下游相关企业共同协办。此次赛事中,将以之江实验室、信通院泰尔终端实验室、乐聚(苏州)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开鸿数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江苏汇博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苏州钧舵机器人有限公司及相关高校研究院等单位为代表协同攻关,在人形机器人零部件方面,包括伺服电机、减速器、控制器、传感器等,软件方面包括环境感知、人机交互、机器学习、系统控制等,开展关键技术和产品创新突破。
业内分析,龙头企业可利用各自在用户和场景方面的优势,推动技术向更多领域商业化应用延伸,使成果更快落地。例如,海尔和中国移动将利用其庞大的用户基数和广泛的应用场景的资源优势,推动机器人在智慧家庭、智能制造、特种服务等场景下的典型应用案例的打造,加快“人形机器人+”多元场景的创新应用进程。
据悉,苏州市机器人产业协会与中国机器人网作为特别支持单位,将链接产业链上下游的资源协同创新,为人形机器人的市场推广及影响力提升提供有力支撑。
▍助推产业化进程 迈向规模化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形机器人作为高精尖领域的技术代表,正逐渐从实验室走向市场。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提出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并明确2025年实现批量生产。
本次大赛以应用为导向,旨在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融合,推动人形机器人从虚拟到真实场景的转化。通过解决通用场景应用难题,加速人形机器人从技术到产业的落地,加快人形机器人的量产和规模化应用。这一进程将提升我国的整体创新实力,助力我国向机器人强国的目标迈进。
以上是国内首个全尺寸人形机器人赛事开启,产学研力量汇聚助推产业化的详细内容。更多信息请关注PHP中文网其他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