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周边 >IT业界 >vivo 产品副总裁黄韬:X100 Pro 将以Pro+水准为目标进行打造!

vivo 产品副总裁黄韬:X100 Pro 将以Pro+水准为目标进行打造!

PHPz
PHPz转载
2023-11-14 21:53:241695浏览

11 月 13 日,vivo 在北京水立方召开了 X100 系列新品发布会,带来了被称之为“满分作品”的 X100、X100 Pro 两款手机。据官方信息,在 vivo X100 系列正式开售后,X100 / Pro 系列的首销数据同比上一代 vivo X90 / Pro 系列增长了 740%,创下了该系列新的记录。

在发布会结束后,本站也参与了此次 X100 系列的专访,围绕此次新品,和 vivo 产品副总裁黄韬、vivo 产品经理韩伯啸进行了更深入的交流。

vivo 产品副总裁黄韬:X100 Pro 将以Pro+水准为目标进行打造!

在采访中,vivo 产品副总裁黄韬向媒体透露,此次发布 X100 Pro 这款产品,就是按照 Pro + 来做的。韩伯啸补充表示,X100 Pro 这款产品本来是打算叫 Pro + 的,但是后来发现现在 Pro 这个解决方案,就能够达到过去 Pro + 的水准,可以满足顶级影像用户的需求。

韩伯啸表示,X100 Pro 的发布可以说是2023年的巅峰之作,它继承了Pro+的影像使命,并在这款产品上得到完美呈现

据了解,这一次 vivo 将 vivo X90 Pro + 的大底潜望长焦带到了 vivo X100 中,光圈升级至 f / 2.57,还实现了长焦微距功能,并具备拍摄长焦悬日的出众能力。而 vivo X100 Pro 更是成为首个搭载蔡司 APO 超级长焦镜头的移动影像设备,在浮动镜组技术的加持下,为 X100 Pro 带来更极致色差控制和解像力表现的长焦画质。

vivo 产品副总裁黄韬:X100 Pro 将以Pro+水准为目标进行打造!

黄韬在采访中透露了关于X100系列带来的"长焦悬日"功能背后的故事。这一功能的需求是由vivo工业园美丽的夕阳景色触发的。经过两年的研发和攻关,最终在手机上实现了拍摄出漂亮夕阳照片的目标。vivo认为,这是一个典型的从消费者需求洞察到最终技术开发和执行攻关的过程。而"长焦悬日"这一明星场景不仅可以满足用户在人生重要时刻的拍照需求,还能够加深消费者对vivo影像价值的认可

vivo X100 Pro 搭载了 vivo 新一代 6nm 自研影像芯片 V3,并实现 4K 电影人像视频、4K 视频后编辑处理两项安卓首发。关于视频拍摄能力,采访中黄韬表示,普通场景的视频拍摄,vivo X100 系列大概可以做到苹果的八九成,但是在 4K 人像视频场景下,vivo 肯定是超过它的。同时,在整个安卓阵营里,vivo X100 系列在普通场景下的视频拍摄,也绝对是领先的,黄韬对此有绝对的把握。

在此次发布会上,vivo 还亮相了 vivo 的技术品牌“蓝科技”,其中就包括“蓝晶芯片技术栈”,在 vivo 蓝晶芯片技术栈和联发科的共同探索下,天玑 9300 旗舰平台实现了质的飞跃。

vivo 产品副总裁黄韬:X100 Pro 将以Pro+水准为目标进行打造!

根据了解,据黄韬透露,早在3年前,vivo和联发科就开始探讨全新的大核架构设计,并最终共同研发了天玑9300旗舰平台的"全大核"架构。黄韬透露,这次在芯片层面的合作是提前三年开始的,vivo和联发科频繁地进行会议讨论,合作的深度与过去四五年的芯片技术合作完全不同

韩伯啸补充表示,vivo对各个赛道都向对方开放,从芯片设计开始,很多东西都是要求联发科按照vivo的标准来设计,包括如何对接外挂的芯片处理器,以及在这一代平台上选择哪些传感器等。这种合作方式非常重要,因为每个厂商都有自己的算法和调校方式,但未必能够完全契合匹配、完全融合在一起,而他们和联发科合作能够实现这一点

vivo 产品副总裁黄韬:X100 Pro 将以Pro+水准为目标进行打造!

据了解,“全大核”旗舰平台天玑 9300 在 6nm 自研影像芯片 V3 的加持下,实现了 CPU、GPU、APU、ISP 等关键指标的全面突破,以更强性能、更低功耗打破安兔兔跑分纪录 —— 超越 224 万分。

在采访中,黄韬还直言明年会有更顶的产品,但可能跟 X100 系列的时间相隔很久。vivo 未来将会有一些超常规的设计,是内部“影像极客”想做出来比较“奇特”的东西,目前不能保证发布时间,但售价会比现在高很多。

广告声明:本文中包含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但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旨在提供更多信息、节省筛选时间,仅供参考之用。请注意,本站的所有文章均包含此声明

以上是vivo 产品副总裁黄韬:X100 Pro 将以Pro+水准为目标进行打造!的详细内容。更多信息请关注PHP中文网其他相关文章!

声明:
本文转载于:ithome.com。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php.cn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