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提到的网站性能指网站的响应速度,这也符合绝大部分人对于网站性能的理解:访问快速的网站性能好,反之,访问速度越慢,则网站性能越差。本文总结的优化方法是宏观的工程层面的方法,并不包含微观的语言语法层面的方法,例如,JS、CSS的语法优化,这一部分同样影响网站的性能,但语言语法层面的优化更多的是取决于开发人员的编程水平。
什么样的网站响应速度快呢?其实很容易想到,网站加载资源的速度越快,网站响应速度越快;网站需要加载的资源越少,网站响应速度越快。这就分别对应网站性能优化的两大方向:资源缓存、资源合并压缩。当浏览器完成资源的加载后,需要进一步解析资源,才能渲染出最终的网页,所以,浏览器的解析机制也是网站性能优化的一个方向。各种优化方法都可以归类到这三个大方向中。
将网站的静态资源分离,如静态HTML、图片Image、样式CSS、脚本JS等,把静态资源部署到CDN中,可以明显加快这部分资源的加载速度。
HTTP缓存会把浏览器加载过的资源缓存到本地,下次加载时,只要缓存的资源没有过期,就可以直接使用本地的资源,减少了HTTP请求次数,加快了资源加载速度。具体做法是设置HTTP Header 中的Cache-Control参数。HTTP 1.0 中使用Pragma和Expires两个参数进行缓存,不过早已不推荐使用。
用一个HTTP请求去加载一个10M的文件,和把这个文件拆分成1M的10个文件,用10个HTTP请求并行去加载,哪一种方式能更快完成加载?既然提到减少HTTP请求可以提高网站响应速度,那么结论貌似应该是用一个HTTP请求的方式更快。其实正确的答案是:不一定!
我做了一个小实验:有两个html文件,index1.html和index2.html,index1.html中用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