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周边 >IT业界 >Vivaldi,您的下一个浏览器?

Vivaldi,您的下一个浏览器?

William Shakespeare
William Shakespeare原创
2025-02-19 12:39:09706浏览

Vivaldi浏览器深度评测:为资深用户打造的强大定制化浏览器

核心要点:

  • Vivaldi是一款基于Chromium开源平台、专为资深用户设计的浏览器,提供高度定制化功能和丰富的个性化选项,支持Windows、OS X和Linux系统。
  • 其突出特性包括:根据访问页面主色调自动更改标签页和地址栏颜色;几乎所有操作都可通过快捷键完成;以及高度定制选项,例如标签页位置、界面颜色和扩展程序支持。
  • Vivaldi的性能与Chrome在HTML5支持和JavaScript性能方面不相上下,甚至在Browsermark测试中超越Chrome。此外,Vivaldi的隐私保护级别高于Chrome,不追踪或收集浏览数据,并内置反追踪和广告拦截功能。

早在三月,我们曾报道过一款名为Vivaldi的新浏览器,它基于Opera 12的基础构建,面向资深用户。当时它还处于预览阶段,不够稳定,但最近在经过4个技术预览版后,Vivaldi Beta版正式发布,增加了许多功能,并在底层进行了无数改进。

Vivaldi, Your Next Browser?

Vivaldi基于Chromium开源平台,运行于Blink渲染引擎(Opera和Chrome也使用该引擎)。其界面使用JavaScript、CSS和Node.js构建,使其具有跨平台性和可定制性。您可以在Windows、OS X和Linux系统上安装Vivaldi(提供.deb和.rpm软件包)。

与众不同的理念

除了底层技术外,Vivaldi的理念与Chrome和其他浏览器完全不同。谷歌创建Chrome的初衷是打造一款简单易用、不碍事的浏览器,让用户专注于内容消费。而Vivaldi的创建者则希望提供一款功能强大、高度灵活的浏览器,因为他们相信并非所有用户都希望浏览器在后台默默运行。

然而,第一次打开Vivaldi时,您可能不会立即注意到这一点。其界面简洁、明了、扁平化,几乎类似于Metro风格。您需要深入挖掘才能发现所有使其与众不同的酷炫功能。

界面

我第一次打开Vivaldi时,最先注意到的是标签页和地址栏颜色会根据您访问页面的主色调而变化——类似于Chrome在移动端的做法。它使UI与内容无缝融合,同时在打开大量标签页时,有助于您快速找到当前活动标签页。

Vivaldi, Your Next Browser?

告别鼠标

Vivaldi的一大特色是几乎所有操作都无需离开键盘。几乎所有操作都有对应的快捷键——而且更好的是,这些快捷键都是可自定义的。

如果您想选择一个链接,而不希望逐个使用Tab键,可以尝试使用空间导航功能,该功能允许您通过按住shift键并使用箭头键在各个方向上导航链接。选定的链接将以橙色突出显示。

然后是快速命令——让我想起了苹果的Spotlight搜索——当您按下F2键时会弹出。在这里,您可以搜索打开的标签页、书签、历史记录和不同的快捷键。我非常喜欢这个功能,以至于我发现自己在Chrome中按下F2的频率比我想承认的要高得多。

Vivaldi, Your Next Browser?

定制化

作为一款面向资深用户的浏览器,Vivaldi提供了大量的定制化选项。您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更改界面,从标签页、地址栏、书签栏和侧边栏的位置开始。此外,您还可以更改界面颜色、起始页面的背景图片、标签页循环顺序和快速拨号。几乎每个功能都有定制选项,您可以根据需要启用或禁用它们。

我更喜欢将标签页放在底部,因为它更容易导航,对我来说更直观。您还可以将标签页堆叠在一起——当您搜索特定主题并且不想弄乱标签栏时,这非常有用。

Vivaldi, Your Next Browser?

Beta版发布时推出的一项新功能是扩展程序支持,这使您可以更好地控制浏览器的设置方式。它支持Chrome网上应用店中的几乎所有扩展程序,因此您的定制选项非常广泛。

独特功能

Vivaldi在普通的返回和前进按钮旁边添加了快进和倒退按钮。倒退按钮可以跳转到您在该特定域名上访问的第一个网站,而快进按钮则使用算法将您带到“下一个自然页面”,这在论坛和多页评论网站中非常有用——尽管它有时会完全偏离目标。

Vivaldi, Your Next Browser?

Vivaldi还提供按需图片和插件控制,允许您关闭图片或仅加载缓存图片。页面操作允许您以灰度、棕褐色或反色显示页面,禁用过渡效果,显示轮廓,将字体更改为等宽字体,以及其他一些功能。

我喜欢的其他功能包括悬停时显示标签页预览和Web面板,您可以在其中将网站添加到侧边栏以方便快速访问。我最喜欢的另一个功能是页面大小:一个小部件会显示每个网页加载时的兆字节大小。您会惊讶于一些您最喜欢的网站有多大。

Vivaldi, Your Next Browser?

令人惊讶的是,Vivaldi添加了对鼠标手势的支持——用鼠标操作不太实用,但在具有触摸支持的设备上可能非常有用。

速度和性能

HTML5支持

在Beta版之后,Vivaldi添加了HTML5支持,我决定将其与其他浏览器进行比较测试。不出所料,Vivaldi的得分几乎与Chrome相同,因为它们都使用Blink引擎,并且基本上优于市场上的其他浏览器。

Vivaldi, Your Next Browser?

JavaScript性能

在JavaScript性能测试方面,我使用了新的JetStream测试(SunSpider的继任者)。从结果来看,Vivaldi似乎比Chrome略快(60.416 对比 58.937),但这在偏差范围内。另一方面,两者都远不及Microsoft Edge,其得分高达70.152。

Vivaldi, Your Next Browser?

Browsermark

令我惊讶的是,Vivaldi在Browsermark测试中超越了Chrome,得分3034,而Chrome仅获得2868分。显然,Vivaldi团队在底层做了一些改进。

它过去比其他浏览器慢一些,但现在速度明显加快了,使用起来与任何其他浏览器一样快。

Vivaldi, Your Next Browser?

结论

Vivaldi被定位为“为朋友们打造的浏览器”——它似乎正在兑现这一承诺,通过让用户表达他们的担忧并投票决定接下来应该实施哪些功能。这使用户感觉自己是这个项目的一部分,并有望帮助Vivaldi团队为每个人提供更好的浏览器。

我原本以为Vivaldi会有一些粗糙的地方,因为它仍然是Beta产品。但它实际上感觉稳定流畅,我还没有遇到任何会阻止我将其用作日常浏览器的重大问题。

Vivaldi浏览器常见问题解答

Vivaldi在隐私方面与Google Chrome相比如何?

Vivaldi提供的隐私保护级别高于Google Chrome。与Chrome不同,Vivaldi不会追踪或收集您的浏览数据。它还提供内置的防追踪和广告拦截功能。这使得Vivaldi成为更安全、更私密的浏览器选择,尤其适合那些关注在线隐私的用户。

我可以在Vivaldi中启用和禁用JavaScript吗?

是的,您可以在Vivaldi中轻松启用或禁用JavaScript。为此,请转到设置菜单,选择“网页”选项卡,然后切换“启用JavaScript”选项。这使您可以更好地控制网站在浏览器中的行为。

Vivaldi的性能与其他浏览器相比如何?

Vivaldi旨在成为一款快速高效的浏览器。与其他浏览器相比,它使用的内存和CPU资源更少,这可以带来更流畅、更灵敏的浏览体验。但是,性能可能会因您的设备和打开的标签页或扩展程序数量而异。

我可以自定义Vivaldi浏览器以满足我的偏好吗?

是的,Vivaldi的关键特性之一就是高度定制化。您可以更改浏览器的外观,重新排列标签页的布局,甚至创建自定义快捷键。这使您可以根据自己的特定需求和偏好来定制浏览器。

Vivaldi是否兼容Chrome扩展程序?

是的,Vivaldi基于与Google Chrome相同的Chromium平台,这意味着它兼容大多数Chrome扩展程序。您可以访问Chrome网上应用店向Vivaldi添加扩展程序。

Vivaldi如何处理书签?

Vivaldi提供了一个强大而灵活的书签系统。您可以将书签组织到文件夹中,添加标签以方便搜索,甚至可以为单个书签添加注释。这使得管理和查找保存的网站变得容易。

Vivaldi是否支持移动设备?

是的,Vivaldi的移动版本可用于Android和iOS设备。移动版本提供了许多与桌面版本相同的特性,包括定制选项和隐私保护。

Vivaldi如何处理更新?

Vivaldi定期发布更新以改进性能、添加新功能和修复错误。这些更新通常会自动安装,但您也可以在设置菜单中手动检查更新。

我可以将我的数据从其他浏览器导入到Vivaldi吗?

是的,Vivaldi使您可以轻松地从其他浏览器导入数据。您可以直接从Chrome、Firefox和Opera等浏览器导入您的书签、历史记录、密码和其他数据。

Vivaldi是一款安全的浏览器吗?

是的,Vivaldi非常重视安全。它提供内置的防追踪和广告拦截功能,并且不会收集或出售您的浏览数据。此外,Vivaldi基于Chromium平台,该平台会定期更新以解决安全漏洞。

以上是Vivaldi,您的下一个浏览器?的详细内容。更多信息请关注PHP中文网其他相关文章!

声明:
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请联系admin@php.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