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廣州和睦家醫院劉寧主任進行MAKO手術 | #
為了保持原意不變,需要將內容改寫成中文。不需要出現原句
提供的圖片/醫院提供的圖片
近日,廣州和睦家醫院關節外科中心完成了華南首例MAKO機器人輔助單髁膝關節置換術,量身定制的手術方案、手術精準,加之康復早期介入,患者術後第1天就能獨立行走,第3天出院。
至此,院骨關節中心已經完成了全髖、全膝、單髁三種MAKO機器人輔助手術,標誌著該院關節手術已進入機器人輔助的新階段。
膝關節疼痛3年
近6個月加重
陳女士,現年60歲,右膝關節疼痛已經持續了3年,近6個月來疼痛情況有所加重。她發現自己的日常屈伸活動受限,行走時也出現了跛行的情況。這些疼痛和不適影響了她與孫兒的互動以及獨立完成家務等日常生活活動
陳女士在就醫時,在廣州和睦家醫院被診斷為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接待她的骨科劉寧主任建議她選擇使用MAKO機器人輔助進行單髁關節置換手術。這樣可以解除疼痛困擾,同時盡量保留骨量、本體感覺和關節功能
機器人手術精準
誤差控制在1°和1毫米以內
在手術之前,醫生會先進行CT掃描,產生3D骨骼模型,以幫助醫生製定手術方案。同時,這也可以預測假體的尺寸,確保假體與患者的骨骼完全匹配
準備好後,醫生在MAKO機器人輔助下,為陳女士完成單髁置換術。
使用MAKO機器人進行手術有哪些特點?
「機器人會把手術過程分解成一個小關卡,主刀醫生需要在機器人提示下完成任務才能進入下一關。例如在『註冊』這個任務裡,機器人會顯示虛擬的關節結構,在虛擬的骨頭表面有若干小氣泡,醫生需要用特殊工具在真實的骨頭上找到這些小氣泡所在的位置,並確認'戳破'氣泡,準確戳中氣泡就顯示藍色,不準確就是紅色,如果紅色氣泡太多,那這個任務就不通過。」廣州和睦家醫院骨科主任李之琛解釋,這對後面的手術步驟中的精準定位很重要,大大提高了手術的精確性和安全性。
據介紹,單髁關節置換術的手術視野有限,傳統手術中,醫師要靠肉眼判斷容易出現誤差。而MAKO機器人可在手術中透過「觸覺回饋」即時提示醫生磨骨、截骨的範圍,以及假體安裝的深度和角度。比方說,鋸子只會在安全範圍內工作,一旦「出圈」機械手臂動力就會自動停止,這樣就可以避免骨頭周圍重要結構的損傷。
「機器人部分取代了醫生的眼和手,而且眼更準、手更穩,醫生就不會擔心傳統手術中敲擊假體過淺導致固定不牢固,或者打入過深而導致骨折,可以避免手術中和手術後併發症的發生,大大提高了手術的安全性。同時提高了手術的精準性,醫生可在機器人的輔助下將關節假體放置在恰當的位置,誤差可以控制在1°和1毫米以內。」李之琛解釋。
這並不代表機器人取代人做手術。
MAKO機器人手術的主刀醫生都是經驗豐富的關節置換醫生,對於關節解剖和手術技術非常熟悉。他們在機器人手術訓練中心接受訓練和考核,獲得機器人手術資格證書後才能開始實施手術
基於上述優勢,MAKO機器人手術患者與傳統手術相比,術後短期內的疼痛更輕、恢復更快、滿意度更高(超過90%),而遠期假體生存率更高(可達97%)。
無痛化管理 快速復健
術後第一天就可以自己走路了
手術精準完成只是治療過程的一半,快速復原才是接下來的關鍵。外科手術和復健訓練需要無縫銜接,這對病人快速恢復關節功能、提升生活品質非常有幫助
在陳女士手術前,復健團隊早已開始介入。復健科醫師和治療師進行了詳細的術前評估,制定了個人化的術後復健方案,並做了必要的復健訓練預備工作
廣州和睦家醫院骨關節中心是由骨科及運動醫學團隊為主導,影像科、復健科等專業醫護組成的多學科團隊,可實現手術與康復緊密結合,患者全程“無痛化管理” 。
術後當天下午,復健治療師按計畫對陳女士進行了早期復健介入,如:下肢關鍵肌肉的肌力訓練、關節適度的主動和被動活動、助行器輔助下的室內負重行走等。術後第1天,陳女士即可獨立行走,術後第3天即可出院,住院天數僅4天。
李之琛介紹說,透過利用MAKO機器人輔助進行關節置換手術,可以有效降低併發症的風險。醫生在手術中更有信心,使患者能夠快速康復並在早期下地行走。從長遠來看,這種技術可能延長關節假體的使用壽命,甚至讓患者忘記他們曾經進行過關節置換手術
據了解,人工關節置換手術是治療關節末期疾病的常用方法,手術後關節功能恢復較快,且併發症發生較少。適合接受MAKO機器人手術的人包括需要全髖、全膝和單髁關節置換手術的患者。適應症包括骨關節炎、創傷後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自發性缺血性骨壞死、髖關節發育不良等
以上是MAKO機器人協助單髁置換手術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