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點 隨著ChatGPT的興起,許多工作被人工智慧改變甚至取代的趨勢已經日漸清晰。那麼究竟哪些職業會受到最強烈的衝擊呢?擁有怎樣的特點,才會盡量避免被人工智慧取代?聽聽 復旦大學人工智慧專家張軍平教授的見解,看看你的工作未來安全嗎?
文章已獲得「一條」(ID: yitiaotv)授權,轉載請聯絡原作者
自述丨 張軍平責編丨劉亞萌
#編輯丨May
今年5月1日國際勞動節當天,第一波AI失業潮到來,科技巨頭IBM公司宣布暫停7800人的招聘,稱這些職位的工作將由AI取代。
先前3月底,高盛集團發布報告,預計全球將有3億工作機會被生成式AI取代,其中律師和行政人員受影響最大。
AI生成美女圖,以假亂真
AI超現實創作:上班族在地鐵裡看金魚、瓜農川普
在中文網站,因為ChatGPT和Midjourney,也陸續出現了第一批失業的設計師和文案編輯。
未來3-5年,什麼樣的工作會被AI取代?
哪些產業是相對安全的?
如果想要成為AI工程師,需要什麼樣的能力?
以及文科生可以轉AI嗎?
文章訪問了復旦大學人工智慧專家張軍平教授,針對以上問題做了解答。
未來3-5年
#哪些工作會被AI取代?
張軍平教授行走在復旦校園裡
ChatGPT-4的出現是令人震驚的,我們做AI研究的,知道遲早會有這麼個東西出來,不過沒想到這麼快,以及跑出來的性能這麼好。
3月以來,我朋友圈裡很多人都在曬ChatGPT-4的聊天截圖,非常狂熱。再加上Midjourney V5一起,大家都很擔心,自己的工作會不會被AI取代?
人機共存場景 ,一條編輯部經由Midjourney 產生
這個擔憂是合理的。
ChatGPT-4最令人驚豔的一點,是它的「湧現功能」,就是當它訓練的資料量夠大的時候,這個複雜的系統,就誕生了其各組成部分所沒有的屬性— 接近人類的「思考模式」和「智力表現」。
裡面有個思考鏈,幫助ChatGPT-4去「鍊式思考」。 就像我們有時候做作業,到了某個節點,做不出來,然後家長說“你再想一想”,其實也沒說什麼,但是這個學生就覺得我可能還有一些東西沒掌握,透過慢慢想和一點點的引導,就突然把一個正確答案得出來了。
所以你在對話框裡,讓ChatGPT-4 “再想”,它也會再給你一個改進過的答案,大家就會覺得很驚訝。
因為AI對生產效率的提高,一個優秀的人才可以做很多工作,由一小部分人經營一個大市值公司的現象,以後可能會越來越多。你看Midjourney就是個典型,員工只有11人,但是年營收1億美金。
AI產生「失火」的白領工位
細看來,未來3-5年內容易被取代的工作,有兩個標準:腦力工作和 簡單易重複。確實白領受影響比較大。
我自己的生活裡,現在接快遞電話,好多是機器人。國內科研工作者寫論文要翻譯成英文,以往可能要找國外的母語翻譯者,以後說不定可以嘗試ChatGPT-4翻譯,它速度快,把領域內的專有名詞限定下,應該會很不錯。
Office365裡嵌入ChatGPT,
能自動產生簡報、表格
接下來最危險的是 辦公室文員、人力資源, 還有 做財務報表的。
微軟Office365已經把ChatGPT嵌入到Word、PPT和 Excel裡了,可以自動產生簡報、PPT和表格,你以往費心學習的這些Office技能價值就下降了。
有個段子說“財務不會被AI替代,因為它不能做替罪羊”,雖然有點道理,但生產效率提高了,意味著公司對財務的人才需求壓縮,你的就業空間就變小。
另外還有 律師行業。 我們知道律師很重要的一塊工作是熟練法條和查找以往的案例,查找的過程是非常耗時的,律所裡應該專門有一部分人做這塊工作。
換成AI的話,它把所有的案例都收過來,ChatGPT用對話的方式給你,速度非常快,那麼以前做這部分工作的律師,就不再需要了。
程式設計師們在工作,一條編輯部經由Midjourney 生成
ChatGPT-4也會產生程式碼的, 部分程式設計師會受到影響,尤其是前端。 因為前端設計比較模組化,並沒有牽涉到很複雜的計算。 OpenAI有個演示,就是在紙上畫個草圖,然後ChatGPT-4就給你跑出來了一個網頁。
從公司的角度,有可能以後會更傾向於ChatGPT寫程式碼。因為每個人寫程式的風格是不一樣的,有個員工走了,新進員工過來,因為不順手,可能要重寫程式碼。那麼ChatGPT的一致性會更好,從公司的角度來說,更有效率。
AI生成的風格插畫
受Midjourney影響的插畫家、設計師,我網路上看到有些人已經被裁員。你人完成一副插畫可能要花2天時間,機器幾分鐘就出來了,效果還很好,這在迫使大家去做更具創新性的工作。
一個有趣的現像是,一部分AI研究者自己的工作,都被AI幹掉了。
然後我們就討論是為什麼?以往科研院校,3-5年會出些成果,細細碎碎的需要那麼些人去做,但是ChatGPT-4出來之後,它把很多問題都解決了,剩下都是一些非常難啃的硬骨頭,那你是不需要那麼多教職去做的,就導致一些職位被減掉。
未來10年哪些產業是安全的?
文科生可以轉AI嗎?
製作漆器的手工藝人
首先,跟實體相關的工作,例如醫生、護工、駕駛員,還有小眾手工藝者,例如做古琴的、做陶瓷的藝術家,都是依賴個人經驗來做的,被AI替代的機率較小。
因為一直以來AI大多在做認知相關的任務,感知這塊下的功夫少,現階段跟實體相關的都做不好,與人類相比,機械手比較初級,擰一個瓶蓋還是很難的事情。
就連打掃衛生,對我們人類來說是“簡單易重複”,但對機器卻是一個模糊的概念,沒有辦法程序化或形式化。
那麼對於白領工作,還有一部分比較安全,就是大數據進入不了的行業。
《滾蛋吧,腫瘤君》劇照
我們想想ChatGPT是怎麼起來的?它的數據都是Billion級的,就是10億級以上,這意味著這麼多數據,很有可能都是不設隱私的,才能被它調用。 如果一個產業牽涉到隱私,資料不能公開,不能上模型訓練,那麼AI就擠不進去。
比如說醫療、銀行、生物等領域,相對來說是安全的。所以我的一些學生,他們就不在網路公司找工作了,而是會去一些數據相對封閉的領域,穩定一些。
如果高中生選專業,只考慮就業前景的話,我覺得人工智慧方向目前還是最好的,所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我們有個新名詞叫做
AI for Science,用人工智慧幫助科學發展,以後各行各業都需要AI的輔助,要由懂AI方向的人來操作,那麼就會有一個非常大的人才缺口。
AI研究員,一條編輯部經由Midjourney 產生 一個好的AI研究者或工程師,需要三個基本素質:
數學基礎、程式設計能力、英文。學英文是因為要追蹤國際最前沿的技術,讀文獻資料,然後對程式設計能力的要求,要比數學高一些。
現在不像以前那樣需要了解特別深的人工智慧知識,如果你是電腦或其他理工科專業,轉AI的話門檻並沒有那麼高。首先,現在的研究大部分是模組化,深度網路都是一些模型,就像積木一樣在搭。演算法方面,在ArXiv上你能夠快速知道最新的演算法是什麼樣子,程式碼呢本身就有很多網站,例如Github上的程式碼是共享的。這三點,就使得你現在進入這個行業是比較容易的。
文科生也有機會轉AI的,我們復旦有中文系的學生,轉到我們做自然語言處理的這個組,做得還挺好的。
目前國內AI發展如何?多久能追上國外的水準?
機器人與女孩一起在農場工作,一條編輯部經由Midjourney 生成
首先,我們確實需要追趕,不追不行,要不然就會被卡脖子。
據說GPT5已經訓練完了,那我們什麼時候可以追上國外的?目前有兩派:
一派是樂觀派,覺得問題不大,2-3個月能追上。
另一派是悲觀派,覺得需要1年至1年半。
可能你覺得1年不算太久,其實這裡面有些麻煩的地方。 目前AI主流的發展路徑是三大塊:
模型、算力、大數據。樂觀的地方是,模型框架前輩們都做好了,幾乎是公開的,研究人員把它做大、做深就行了。
深度學習之父Geoffrey Hinton 2006年Geoffrey Hinton就提出來了深度學習模型,之後有一個圖像分類競賽上採用了大規模資料集ImageNet,2012年Geoffrey Hinton就帶著他的學生為這個競賽做了新的深度學習模型,一下子就令人震驚了,比上一屆冠軍性能提升了將近
10個百分點。
這是什麼概念呢?如果你是用傳統機器學習方法來做,每年就提升0.3-0.4個百分點。這意味著,深度學習的方法比傳統機器學習方法,加快了20年左右。所以那時候,大家都轉到做深度學習模型。
但是深度學習模型,是需要強大的算力的,在特定的GPU晶片上面跑。
但我們國家,目前在算力上有瓶頸,###因為2022年12月份,美國對中國禁售了A100以上的GPU。這樣國內沒辦法用A100(有替代品,但通訊模組受限),但國外還能用比A100更好的卡,這就有點麻煩了。 ###現在我們做研究成本很高,也是因為GPU,以往你發文章只需要時間和人力成本,但是現在一篇論文的成本說不定在10萬人民幣左右。
再一個就是大數據,中文語料庫推不上去。
ChatGPT有10億級以上的資料做預訓練,它都是英文的,但是我們中文的每個平台,都設了一個進入的門檻,防止你大範圍搜索,另外還有格式的問題,這就導致我們堆數據,沒有國外那麼方便。
而且ChatGPT-2之後就沒有開源了,你也不知道確切的差距到底在哪裡。
現在國內的AI投資很火,資本層面的驅動力還蠻重要的。而且我們復旦前段時間發布了一個Moss系統,還開源了,相對來講還是一個比較小的模型,大家都還是在努力的。
上海街頭的機器人,一條編輯部經由Midjourney 生成
從歷史上來講,人工智慧不到90年,我們一般認為它的開端,是1936年的圖靈機,期間一直經歷漲跌的過程。
七、八十年代它經歷第一次寒冬,當時如果你說自己是做人工智慧的,是拿不到專案的。在90年代初,又經歷了第二次寒冬。
我自己是從小喜歡看科幻小說,接觸AI是在1997年,當時更流行叫自己是做機器學習而非人工智慧的。
我的感受是到了2012年,也就是Geoffrey Hinton帶著學生贏得了競賽那一年,人工智慧才真正迎來起飛。
2016AlphaGo對弈韓國圍棋手李世石
到了2016年AlphaGo贏了李世石,然後2017年谷歌研究出了Transformer網絡,這之後才有了ChatGPT的一系列工作,還有自動駕駛、AI金融、AI醫療等各個領域都在前進。
但其實到2022年,AI產業有點往下走的趨勢了,因為大家覺得該做的都做了,並沒有看到很好的應用,很明顯的是有些大公司的深度學習這塊,已經在裁員了。但突然今年3月一下子ChatGPT-4出來了,就又把大家都拉了回來。
所以它有興盛期,也有衰敗期。我自己在這個領域待久了,對於ChatGPT-4掀起的熱潮看得比較冷靜一點吧。 AI的研究範圍是很廣泛的,很多問題很難,難以在短時間內變現,人類對智能的理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身為研究者,樂趣還是在於探索未知,你在未知裡面可以找到一點點進步,那個愉悅感就很令人滿足了。
每天一首短視頻,每天講述一個動人的故事,每天精選人間美物,每天來和我一起過美好的生活。一條(ID:yitiaotv)
關注外灘教育
發現優質教育
以上是復旦人工智慧教授:未來3-5年,哪些工作不會被AI取代?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