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包裝袋、咖啡杯、塑膠袋…,塑膠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近年來隨著國家政策的引導和居民環保意識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使用可降解的塑膠製品。
只是這些可降解的塑膠製品和傳統塑膠之間,在外觀上很難進行有效區分,如果在回收環節沒有做好,可能會污染塑膠的回收並降低效率。
倫敦大學學院(UCL)的研究人員在Frontiers in Sustainability 上發表了一篇論文,他們使用機器學習自動對不同類型的可堆肥、可生物降解塑膠進行分類,並將它們與傳統塑膠區分開來。
該研究的通訊作者 Mark Miodownik 教授說:「準確性非常高,可以使該技術在未來切實可行地用於工業回收和堆肥設施」。
IT之家從報道中獲悉,研究人員利用了人工智慧,對 5mm 乘以 5mm 到 50mm 乘以 50mm 之間的塑膠材質進行分類。
本測試的傳統塑膠主要為PP、PET 材質(主要用於食品容器和飲料瓶);可堆肥、可生物降解塑膠樣品主要為PLA 和PBAT 材質,用於杯蓋、茶包和雜誌包裝。
結果顯示成功率很高:當樣品測量值超過 10 毫米 x 10 毫米時,模型對所有材料都達到了完美的精度。然而,對於尺寸為 10 毫米 x 10 毫米或更小的甘蔗衍生材料或棕櫚葉材料,誤分類率分別為 20% 和 40%。
查看尺寸為5mm x 5mm 的碎片,有些材料的辨識比其他材料更可靠:對於LDPE 和PBAT 碎片,錯誤分類率為20%;兩種生物質衍生材料的錯誤辨識率分別為60%(甘蔗)和80%(棕櫚葉)。
以上是科學家利用機器學習,用於區分可降解塑料和傳統塑料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