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摘要出品
作者:Caleb
ChatGPT現在有多火相信大家已經有目共睹。
根據ARK創投公司首席未來學家Brett Winton統計的數據,ChatGPT日活量突破千萬,只花了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作為對照,上一個現象級軟體Instagram達到這項成就花了355天。
1月中旬,《紐約時報》報道稱,北密西根大學的哲學教授Antony Aumann在世界宗教課程評分時,驚訝地讀到了一篇「全班最好的論文」。學生用簡潔的段落、恰當的舉例和嚴謹的論據,探討了罩袍禁令的道德意義。然而,在Aumann的追問之下,學生承認論文是用ChatGPT寫的。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
也正是隨著ChatGPT在全球的爆火,OpenAI也被迅速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可以說,OpenAI目前處於聊天機器人軍備競賽的領導地位。單以ChatGPT為例,公開發布和微軟數十億美元的合作不僅刺激了谷歌和亞馬遜緊急在產品線中佈局人工智能,OpenAI還與貝恩合作,將機器學習引入可口可樂的運營,併計劃擴展到其他企業合作夥伴。
毫無疑問,OpenAI的人工智慧已經成了一筆大生意,但其實這與OpenAI最初的計畫有些出入。
上週五,OpenAI執行長Sam Altman發表了一篇博文,題為「規劃AGI和超越」(Planning for AGI and beyond)。
文章連結:https://www.php.cn/link/3187b1703c3b9b19bb63c027d8efc2f1
#在文章中,他宣稱OpenAI的通用人工智慧(AGI)目前還遠遠沒有達到要求,許多人懷疑它能否造福全人類,是否「有可能為每個人帶來令人難以置信的新能力」。
Altman用一種寬泛的、理想主義的語言來論證人工智慧的發展不應停止,“人類的未來應該由人類來決定”,這裡暗暗指向了OpenAI。
幾乎是在ChatGPT爆火的週期內,這篇文章和OpenAI近期的行動不斷提醒著大家,OpenAI的基調和使命與它成立時相比發生了多大的變化。
成立初期的OpenAI只是一個非營利組織。雖然公司一直著眼於AGI發展,但成立時他們承諾不追求利潤,並免費分享開發代碼。
而今天,這些承諾已經無處可尋。
2015年,Altman、馬斯克、Peter Thiel、Reid Hoffman宣布成立一家非營利研究機構OpenAI。在成立聲明中,OpenAI宣布,研究承諾「以最有可能造福全人類的方式推動人工智慧,不受產生經濟回報的限制」。該部落格還稱,“由於我們的研究沒有財務義務,可以更好地專注於對人類的積極影響”,並鼓勵所有研究人員分享“論文、部落格文章或程式碼,我們的專利(如果有的話)將與世界共享」。
8年後,我們面對的是一家既不透明也不以積極的人類影響為動力的公司。相反,正如包括馬斯克在內的許多批評者所認為的那樣,OpenAI的動力變成了速度和利潤。
同時,OpenAI正在釋放技術。當然其中有缺陷,但仍準備以犧牲人類員工為代價增加工作場所的自動化轉變。例如,Google強調了自動完成程式碼的人工智慧帶來的效率提升,從而導致數千名工人被裁掉。
OpenAI初期,媒體與從業者都將其設想為以開放的方式進行基礎人工智慧研究,目的不確定。聯合創辦人Greg Bockman曾說:「我們現在的目標......是做最好的事。這有點模糊不清」。
這也無形之中促成了公司在2018年方向的轉變。當時,OpenAI向資本資源尋求一些方向,「我們的主要受託責任是對人類。我們預計需要調集大量資源來完成我們的使命」。
到2019年3月,OpenAI已經完全擺脫了其非營利的頭銜,建立了一個「封頂利潤(capped profit)」部門。這使得OpenAI開始接受投資,並會為投資者提供封頂為投資100倍的利潤。
這項決定被視為是與Google等大科技公司的一次競爭,而不久後公司也如願獲得了微軟10億美元的投資。在宣布成立營利性公司的部落格文章中,OpenAI繼續使用相同的說法,宣稱其使命是「確保通用人工智慧惠及全人類」。
但正如Motherboard寫道,當創投家的主要目標是利潤時,很難相信他們能拯救人類。
2019年,OpenAI宣布和發布GPT-2語言模型時面臨了輿論反彈。
起初,該公司表示,由於“擔心該技術的惡意應用”,它不會發布訓練模型的原始程式碼。雖然這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其對開發有益人工智慧的承諾,但它也不是很「開放」。
批評者想知道為什麼OpenAI會在宣布了一個工具之後卻不發布,於是不少人認為這只是宣傳噱頭。直到三個月後,OpenAI才在GitHub上發布了該模型,並表示這項行動是「負責任地發佈人工智慧的一個重要基礎,特別是在強大的生成模型方面」。
調查記者Karen Hao在2020年期間在公司內部待了幾天,根據他的說法,OpenAI的內部文化開始不再反映謹慎的、研究驅動的人工智慧開發過程,而是更注重出人頭地,這也導致人們指責其助長了「人工智慧炒作週期」。員工現在也被要求對手頭上的工作保持沉默,以遵守公司新的章程。
「公司公開支持的內容和閉門造車的方式之間存在著錯位。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已經允許激烈的競爭和不斷增加的資金壓力侵蝕其透明、開放和合作的創始理想。」Hao寫道。
但總的來說,GPT-2的推出對OpenAI而言無疑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也是公司發展至今的重要基石。 “這絕對是成功故事框架的一部分”,現任政策研究主管Miles Brundage在一次會議上說,“這一部分的劇情應該是這樣的:我們做了一件雄心勃勃的事情,現在有些人正在復制它,這裡還應該有一些對這項創新益處的解釋」。
從那時起,OpenAI保留了GPT-2發佈公式中的炒作部分,但取消了開放性。 2020年,GPT-3正式推出,並迅速「獨家」授權給微軟。 GPT-3的原始碼仍未發布,儘管目前OpenAI已經在緊鑼密鼓地籌備GPT-4了;該模型只是透過ChatGPT的API向公眾開放,OpenAI還推出了一個付費層以保證對該模型的存取。
這樣做當然是有一些考量。首先就是錢。 OpenAI在API公告部落格中表示,「將科技商業化有助於支付我們正在進行的人工智慧研究、安全和政策工作」。第二個原因是偏向幫助大公司。 「除了大公司之外,任何人都很難從底層技術中獲益」。最後,該公司也表示,透過API而不是開源發布更安全,因為該公司可以應對濫用情況。
「你們一直告訴我們AGI快了,但在你們的網站上甚至沒有一個一致的定義。」電腦科學家Timnit Gebru在推特上表示。
華盛頓大學語言學教授Emily M. Bender在推特上說,「他們不想解決實際世界中的實際問題(這將需要讓出權力)。他們想相信自己是神,不僅可以創造一個'超級智能',而且有恩惠,以一種與人類'一致'的方式這樣做”。
這種人工智慧是否會像該公司最初設想的那樣,負責任地分享,公開開發,沒有獲利動機?或者它是會被匆匆推出,有許多令人不安的缺陷,但主要是為OpenAI帶來收益? OpenAI是否會將其科幻的未來保持在閉源狀態?
結合了ChatGPT之後,微軟的必應聊天機器人處於「走火入魔」的狀態,不斷欺騙和呵斥著用戶,傳播錯誤訊息。 OpenAI無法可靠地檢測自己的聊天機器人產生的文本,儘管教育工作者對學生使用該應用程式作弊的情況越來越關注。
人們也已經輕易地對語言模型進行了越獄,無視OpenAI在其周圍設置的護欄,機器人在輸入隨機的單字和短語時會崩潰。沒有人能說清楚原因,因為OpenAI沒有分享底層模型的程式碼,可能在某種程度上,OpenAI自己也不太可能完全理解它的運作原理。
考慮到這一切,我們都應該仔細考慮OpenAI是否值得它要求大眾給予的信任,而對此,OpenAI並沒有做出任何實質的回應。
相關報告:https://www.php.cn/link/b4189d9de0fb2b9cce090bd1a15e3420
#以上是為什麼ChatGPT受歡迎,而OpenAI卻未被廣泛關注?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