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紀60年代,當蒸汽機被發明時,絕大多數人並沒有意識到「工業革命」的到來;
1946年ENIAC問世時,人們也意識不到,計算機會在半個世紀後,成為支撐社會運作、科技創新的基礎設施;
即便是2005年,人們也想像不到無需現金,僅用一部手機就可以解決衣食住行的幾乎所有需求;無需單獨的相機,也可以隨時隨地記錄身邊的點滴。
每當顛覆性技術誕生時,人們總會低估它對社會經濟帶來的影響,只有在數十年後對歷史加以總結時,它的價值才會被定義。
就像比爾・蓋茲所說:我們總是高估在一年中能夠做到的,而低估五年或十年中能夠做到的。
如今,這個主角輪到了「人工智慧」。
2022年,AI產業鏈初步完善,各行業需求不斷湧現,從業者高舉「AI進入千行百業」旗幟擴大市場,一些先行者更是成功IPO。
降本增效、數位轉型、數位經濟…紛紛成為當下AI產業化相關的熱門詞彙。引領第四次工業革命和生產力的迭代,AI的這些價值更是多方共識。
但10年後、50年後的AI圖景,沒有人能夠清晰描繪。 AI的發展是否會像今天我們所預測和定義的那樣——
以我們當前的視野,給不出準確答案。
面對AI的星星大海,我們才剛離開地球表面。
身處產業變革的漩渦之中,或許很難看到AI的終局,但AI演算法的“超大規模”和“精細化”,至少是通往這一終局的必經之路。
#所謂超大規模,即AI演算法無所不在-
演算法數量會像APP數量一樣,爆炸性成長,深入到生產、工作、生活的每一個細枝末節,成為城市管理、企業發展的重要資產。
正如今日智慧型手機應用程式商店中動輒數百萬的APP種類,演算法幾乎涵蓋了各類人群、各行各業的各種需求。其中有很多,都已成為了我們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所謂精細化,即單一AI演算法的功能會越來越細分,而無數個細小的AI演算法,會根據不同產業、不同場景、不同裝置的使用需求,組合成複雜度極高的AI應用。
在這樣的趨勢下,很快,每一個我們習以為常的AI應用,可能都會成為由數百上千種演算法組成的複雜智能體。
精細化也會帶來AI的場景化,換言之,即是需要根據客戶自身的實際情況和需求特點,針對性地訓練適用於不同垂直和細分場景的AI演算法。
但隨著場景的不斷發掘,來自客戶的客製化需求數量也會快速激增,這會為AI的落地帶來更多挑戰,針對每一個需求專項客製化不僅增加成本,還會拖慢落地週期。
僅看社區管理一域,演算法需求就包含垃圾溢出、高空拋物、口罩偵測、車輛違停識別、電動車進電梯、住戶居民跌倒、電梯困人等大量細碎需求。製造、能源等領域也類似。
而同一個模型在不同場景,其適用程度也不相同。
以火焰煙霧識別為例,放在社區街道,有人點煙肯定無需報警,放工地裡,火花大如電焊也無需提醒,但在加油站,需求又變成一點火星也不能放過。
這些場景雖然為演算法帶來了大量碎片化的長尾需求,但仍是社群管理智慧化必不可少的一環。
然而這類長尾場景有一個顯著的特點,那就是樣本資料稀少,可用於訓練的高品質資料集更是奢侈品。
因此,在開發過程中,很多時候需要現場採集資料進行初代訓練,並在演算法上線後持續迭代。只有經驗豐富的演算法工程師才能在有限資料量下,訓練出一個精確度還不錯的演算法。
而在「超大規模」和「精細化」趨勢下,AI演算法的終端部署適配,更是AI落地又一大隱藏痛點。
演算法要想使用效果好,晶片適配是必要的過程。
這項工作展開說,要針對不同晶片,編寫不同工具鏈的開發工具包,還要針對終端晶片性能進行量化調整,以盡可能提高晶片的利用率。
目前,市場大部分AI企業只做適配了NVIDIA、高通等主流品牌及自研晶片,如若用戶所用晶片不在適配範圍內,就需要額外花費至少2~3個月的時間進行單獨適配,即便如此,晶片的使用率可能仍只有不到10%,造成極大資源浪費。
在傳統的開發模式下,從業務問題的定義,到資料的收集和標註,演算法模型的設計、調參、訓練、調優,再到模型的晶片適配和效能評估—
整個鏈條不僅繁雜、週期長,需要大量的人工參與,整個過程通常往往需要數月之久。演算法利用率的不確定性,更會增加算力成本。
這種「必須人工,才能智慧」的工匠精神,在面對未來的大量需求時,就會力不從心。
用手工划船,不可能離開地球表面。大家期待AI能帶來第四次工業革命,解放更多勞力密集的工作,但AI自身,卻又成為了勞力密集產業。大量研究院和工程師的重複勞動,又有誰來解放?
此外,深入產業落地,也需在標準化與客製化的賽局中左右抉擇。
此前,演算法SDK、SaaS服務盛行,許多企業希望藉此逐漸將產品標準化,實現規模發展。結果卻發現,AI越是深入產業,分散化、非標準化需求越多,依賴單一模式通用解決所有問題的是一個行不通的商業模式。
而做客製化方案、總包整合項目,又會陷入成本高、利潤低、賺不到錢的困局,成為AI企業不願意接的苦力活。
AI產業化供需之間的巨大溝壑,商業模式的束縛,亟待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重建。 AI自身,也需要一場工業革命。
其實,各路前沿玩家很早就意識到了這個兆頭,並開始著手解決。
有人增派人手潛心深入行業,對新增演算法逐一研發,躬身入局與行業強綁定,初期就著手構建完整方案教育市場,下場做了很多集成工作。
也有人上馬超算中心,建立大模型大裝置,希望能一口氣解決所有問題。
還有一種新的方式,不但要做到AI開發的“降本增效”,還要降低使用門檻形成行業普及——
#用AI的方式解決AI需求,其底層技術來自AutoML,主打兩個字:高效率。
技如其名,AutoML指的是機器學習各階段減少人工參與,把「工匠手工打造」變成「管線自動化作業」。
從模型的結構設計到調超參、從訓練到模型的精簡壓縮、還有晶片的適配和部署…在不同階段採用自動化方案,讓機器取代人工完成調參、數據處理等等繁復工作。
核心概念即用AI訓練AI。
因AutoML將對原有底層框架、以及合作模式的重塑,有圈內人稱之為:人工智慧2.0階段的標誌。
身為AutoML的提出與嚐鮮者,Google已經快速進行了相關佈局,還有一些新創公司,也積極開展AutoML創新,成為AI產業賦能百業的實踐者。
反映到實際的產業應用中,AutoML有多有效率?
深圳新創公司「共達地」的兩位產品經理基於公司的自動化訓練平台,只用2~3週時間,便快速訓練完成了超過100個演算法,涵蓋了目標偵測追蹤、影像分類、語意分割、姿態偵測、3D偵測等五個大類視覺演算法,涵蓋80 個碎片化應用場景以及70 款AI晶片。
簡單換算的話,原本演算法開發到部署需要至少半年,現以自動化方式,半天就能完成,效率指數級增長。
但將AutoML全面帶向商業市場,還需要從客戶價值角度出發,幫助客戶以更低的成本快速上手,創造生產力的革新;同時,聯動產業上下游,優化產業的供需體系,實現生產關係的重塑。
首先,是生產力的革新。
雖說AutoML號稱「自動」,但對非AI技術出身的產品經理、資料分析師等群體來說,仍屬於「搞不明白」的頭痛工具。
有別於科技巨頭僅用其提升內部技術人員工作效率,共達地在開發Pipeline上進行全鏈條自動化改造,讓不懂AI的業務人員也能使用AI,大幅降低AI的使用門檻,做企業背後的無限的AI生產力。
從圖中可以看出,共達地全流程實現了0碼低門檻使用AutoML訓練自己想要的AI,使用者只需要簡單的點選按鈕,就可以根據自身需求,自助式上傳訓練數據,平台即可自主完成模型設計、訓練和調參,短時間內就可訓練出一個高品質的AI視覺演算法。
目前,該平台已涵蓋業界90%以上常見任務,大類涵蓋:偵測、分割、分類、人體、3D等面向演算法。資料收集標註也可交給共達地合作方,產品經理和業務專家們只需負責定義需求,即可快速完成落地,實現「定義即所得」。
由於現實中,許多中小企業對於碎片化場景演算法有迫切需求,該團隊也聯合資料廠商,快速推出了自動化「演算法商城」—
讓客戶以0程式碼、即插即用的方式,快速將AI演算法應用於自身業務鏈當中,實現智慧化升級。
目前,這座商城包含近百個場景,適配70餘款晶片的5000多種高精度演算法,供客戶直接使用。
第二,是生產關係的重塑。
透過開放賦能,將AI交付能力賦予廣泛的生態合作夥伴,共同實踐將AI賦能百業。
目前,AI產業鏈囊括了數據廠商、晶片廠商、基礎設施廠商等多個不同環節的角色,共達地企業定位於開放,因此,在透過AutoML平台重塑產業鏈的過程,保持了對各環節夥伴的充分開放性。
以針對晶片廠商的適配為例。
由於不同晶片平台都會基於自身晶片硬體架構特性,開發自己的工具鏈,在AI模型生成和部署環節中,需要兼顧各個不同晶片平台的硬體適配性和利用率。
共達地AI平台在SDK層面會整合不同工具鏈,完成模型到終端晶片的自適應轉換,滿足AutoML訓練平台產生的模型能夠一鍵下發至終端設備,並讓AI演算法模型發揮充分效能。
基於AutoML的高效,共達地完成了幾乎所有主流晶片與盒子的預適配,可以將晶片利用率提升至50~60%,相較於10%利用率的行業普遍水平,大大提升了算力效能。
從過去一個演算法需要一群AI工程師專項開發數月時間,到如今一個身處業務一線、不懂演算法開發或程式碼程式設計的產品經理,一鍵三連,就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高效地自主生產高品質的演算法。
AutoML帶來的不只是量變,更是產業變革的奇點。
目前,已有越來越多圈內企業開始應用AutoML技術改變AI開發模式。許多企業正是受益於共達地的自動化訓練平台和演算法商城。
基於AutoML技術,共達地與客戶共創共建,針對各行各業海量的垂直和細分領域的場景化AI需求,共同進行業務問題的定義,幫助客戶實現演算法的高效客製化及下發部署,快速滿足各類客製化需求,提高開發效率,降低人力和研發成本,與客戶合作共贏。
例如央企旗下城市服務科技公司,平安智慧城市,就放手嘗試應用AutoML技術為其生產多場景的演算法。
透過共達地的自動化訓練平台,平安智慧城市的開發者無需編代碼,即可進行違規停車檢測、井蓋丟失或損壞檢測、煙火檢測、佔道經營檢測等碎片化場景的演算法模型訓練,還能一鍵到端部署。在這一過程中,一路演算法開發到部署花費時間最快只需數小時。
又如,在智慧交通的應用場景中,湖南省某市的交通管理部門在建設相關項目時,千視通便使用了共達地的AutoML自動化訓練平台,定制了「行車未繫安全帶識別」、「行車打電話識別」等一系列相關AI視覺演算法的有關安全駕駛。
在幾乎沒有投入AI演算法工程師的情況下,兩週之內便完成了各類複雜交通場景下的AI演算法模型訓練。
這些案例也都鮮明地印證了AutoML對於AI超大規模和精細化發展的不可或缺性——
讓AI應用從只由幾個演算法整合而成、只能完成單一任務的簡單智能體,逐漸進化成由海量演算法構成、具有綜合能力的複雜智能體,從而完成各式各樣的複雜任務。
如果將AI比喻為一架飛機,那麼初始的AI應用就像萊特兄弟打造的第一架飛機,結構簡陋,只能飛行12秒。而未來的AI應用,就像今天動輒數百萬零件的客運飛機,每天都可以把人從地球一端送到另一端的目的地。
正如共達地的公司寓意“共同到達目的地”,幫助別人成功的同時,自己也獲得成功。
對此,共達地創始人兼CEO趙叢還有個有趣的總結:做AI不一定要成立AI團隊。
對企業來說,透過共達地自動化訓練平台,可以讓碎片化的中長尾場景的AI演算法快速落地,部署後也能快速優化迭代、持續升級,從而不斷獲得附加價值。
0程式碼低門檻的開發方式,也將AI人才的門檻降到最低,賦能整合商、方案商、通路商快速具備可靠的AI能力,讓AI演算法的開發不再成為發展的負擔,而是化作提高競爭力和效率的武器。
更進一步看,有了自動化訓練平台和演算法商城,共達地無需踏入行業一線做總包集成項目、無需觸碰最終應用,而是成為企業背後的算法賦能者,用AI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變革,創造新的商業模式-
透過降低AI技術的單位應用成本,逐步幫助上下游企業進行AI技術賦能,大家形成長期且深度的合作,依托它們進入各行業,最終實現規模效應,完成AI賦能百業的目標。
回看開篇所述,人們之所以會低估顛覆性創新技術所帶來的價值,或許正是因為,這項技術尚未實現規模化效應,其應用的成本並沒有降低到產業所能接受之程度。
《Prediction Machines》一書中提到,當某種基礎產品的價格大幅下跌時,整個世界都可能改變。
蒸汽機的出現,並沒有立即點燃工業革命,而是在單位成本下降,得到大規模應用後,才開啟了以機器代替手工勞動的時代。
電子管電腦的出現,也沒有立即掀起人類的科技革命,直到超大規模積體電路的出現,加上電子設計自動化的逐步發展,才真正推動了PC走入千家萬戶。
AI時代,這一幕又再次上演。
在AI規模化落地,並以賦能百業為目標的大趨勢下,挑戰即是機遇。倘若不徹底改變成本高、效率低的傳統開發路徑,經濟性的不足,會嚴重阻礙人工智慧的發展。
而以顛覆性的效率革新,實現AI演算法的批量式、大規模生產,並快速投入到產業的毛細血管當中,幫助客戶以指數級的效能提升,構建數位轉型的核心資產,才可能讓AI走進各行各業。
沒有時時刻刻追求耀眼,卻在腳踏實地地提供產業新思路。用技術創新掀起AI的規模效應,或許這,就是共達地相信的AI未來。
以上是告別手搖織布機的AI時代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