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緊跟技術進步的步伐,就會知道物聯網(IoT)正在讓設備及其資料越來越緊密地連結在一起。據預測,到2025年,這類設備將達到750億台。同時,人工智慧的應用範圍從自動化人工任務到分析數據。然而,一個更令人興奮的討論是如何將這些技術結合起來提供更強大的解決方案——有時稱為物聯網人工智慧(AIoT)。
讓我們來看看AIoT在製造業、智慧城市、自動駕駛汽車等方面的一些應用,以及推動這種創新的一些企業。
歸根究底,物聯網就是整理和分享資料。物聯網設備通常透過感測器或軟體獲取數據,並與更廣泛的網路或透過雲端共享數據。一個簡單的例子是,一款智慧手錶可以收集佩戴者在運動時的心率數據,並將其直接發送到與之相連的應用程式。
問題是,原始資料本身並不是特別有用。你是想了解全天的心率,還是想了解這些數字對健身和健康目標的意義?對大多數人而言,會是第二種選擇——這就是人工智慧的用武之地。人工智慧可以處理和分析數據,使其能夠做出結論、預測,甚至是決策。這導致了更強大的洞察力和應用,並消除了對人類監督某些過程的需求。
但與智慧手錶相比,人工智慧與物聯網結合的潛力要令人興奮得多。以下來看看最有前途的機會在哪裡,以及希望投資的人應該關注的企業。
智慧城市使用科技來提高效率和永續性。透過使用感測器來收集關於不同基礎設施和行為的數據,並基於這些資訊實現變更。例如,攝影機和感測器可以顯示城市的某個區域存在擁塞問題,並改變交通燈模式以幫助解決問題。物聯網負責取得數據,但需要人工智慧來理解數據,並在沒有人工幹預的情況下做出決策。
該領域另一項令人興奮的創新是“數位孿生”,其可以創建一個城市的數位模擬,以測試不同的政策或模式。例如,檢查設備或建築如何更永續地運作。許多城市已經開始使用,包括拉斯維加斯和曼海姆。
Microsoft等企業提供的軟體可以讓企業創造數位孿生。微軟Azure在這一領域已經擁有多個合作夥伴,包括巴倫西亞市,該市使用該軟體對照明昇級進行建模。通用電氣(GE)也是市場領導者。
自動駕駛汽車也需要人工智慧和物聯網才能達到最佳效能。其需要能夠根據交通突然停止或天氣變化等因素即時分析數據。這也適用於其他自動駕駛車輛。
Tesla是使用這項技術的最明顯的領導者之一,但汽車製造商並不是這項創新的唯一受益者。製造晶片的企業在保證所需性能水準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例如,半導體企業Qualcomm將人工智慧和物聯網的結合納入了未來的路線圖。
與智慧城市一樣,製造業也使用感測器收集資訊數據,如倉庫中的庫存或供應鏈中的物品位置。因此,製造業也可以使用人工智慧來提高效率和績效,人工智慧可以根據在供應鏈中註意到的短缺或問題提供建議,並確定修改流程的方法。
例如,Siemens為工業應用開發了一種名為MindSphere的服務解決方案。其使用物聯網和人工智慧幫助工廠優化流程,開發更好的產品。
物聯網和人工智慧技術也可以用來提高個人的生產力,創造更舒適的工作場所。 Google Nest開發了一款智慧恆溫器,其結合了人工智慧和物聯網技術,可以根據個人的工作時間和偏好的氣候來調節溫度。
到目前為止,人類創造的機器人大多相當簡陋,無法執行人類很容易完成的任務。然而,隨著人工智慧變得更加複雜,能夠從感測器和攝影機獲得更多的數據,自主機器人是切實可行的。
自主機器人可用於工業,以提高效率,並為人類創造更安全的環境。一些估計表明,由於人工智慧和類似創新的潛力,多達40%的勞動力可能在15年內被取代。此外,Amazon等企業已經在為這種轉變做準備,對其認為將被淘汰的員工進行再教育。
無論這項技術將我們帶到哪裡,投資者都有許多不同的機會可以追求。
以上是人工智慧與物聯網:科技進步的終極結合?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