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層網路結構是指OSI七層模型,分別有應用層、表示層、會話層、傳輸層、網路層、資料鏈結層、物理層。實體層用於透明地傳輸位元流;資料鏈結層主要將從實體層接收的資料進行MAC位址的封裝與解封裝,在兩個相鄰節點間的線路上無錯誤傳送,以訊框為單位的資料;會話層針對遠端存取進行管理;表示層用於處理在多個通訊系統之間交換資訊的表示方式;應用層為網路使用者或應用程式提供各種服務。
本教學操作環境:windows7系統、Dell G3電腦。
7層是指OSI七層協定模型,主要是:應用層(Application)、表示層(Presentation)、會話層(Session)、傳輸層(Transport)、網路層(Network)、數據連結層(Data Link)、物理層(Physical)。
1、物理層:物理層的主要任務是透明地傳輸比特流。物理層不關心比特流的實際意義和結構,只是負責接收和傳送比特流。實體層定義網路硬體的特性,包括使用什麼樣的傳輸介質以及與傳輸媒體連接的接頭等物理特性便於理解:(主要定義實體設備標準,如網路線的介面類型、光纖的介面類型、各種傳輸介質的傳輸速率等。)物理層的資料傳輸單元是位元。
2、資料鏈結層:主要將從實體層接收的資料進行MAC位址(網卡的位址)的封裝與解封裝,在兩個相鄰節點間的線路上無錯誤傳送,以幀(Frame)為單位的數據,並要產生和識別幀邊界。資料鏈結層也提供了錯誤控制與流量量控制的方法,確保在實體線路上傳送的資料無錯誤。
3、網路層:(主要將從下層接收到的資料進行IP位址(例192.168.0.1)的封裝與解封裝)進行路由選擇,以確保資料分組(Packet)從發送端到達接收端,並在資料分組發生阻塞時進行擁塞控制。網路層也要解決異質網路的互連問題,以實現資料分組在不同類型的網路中傳輸。網路層協定的代表有:IP、IPX、RIP、OSPF等。
4、傳輸層:(主要是將從下層接收的資料進行分段和傳輸,到達目的位址後再進行重組。常常把這一層資料叫做段)為上一層進行通訊的兩個進程之間提供一個可靠的端對端服務,使傳輸層以上的各層不再關心訊息傳輸的問題。傳輸層從會話層接收數據,形成封包(Message),必要時將其分成若干個分組,然後交給網路層進行傳輸。傳輸層協定的代表有:TCP、UDP、SPX等
5、會話層:針對遠端存取進行管理(例如斷點續傳), 包括會話管理理、傳輸同步以及資料交換管理理等。會話層負責維護兩個會話主機之間連線的建立、管理和終止,以及資料的交換。透過傳輸層(連接埠號碼:傳輸連接埠與接收連接埠)建立資料傳輸的路徑。 (主要在你的系統之間發起會話或接受會話請求(裝置之間需要互相認識可以是IP也可以是MAC或是主機名稱))
6、表示層:用於處理在多個通訊系統之間交換資訊的表示方式,包括資料格式的轉換、資料加密與解密、資料壓縮與復原等, 主要是進行對接收的資料進行解釋、加密與解密、壓縮與解壓縮等(也就是把電腦能夠辨識的東西轉換成人能夠能辨識的東西(如圖片、聲音等)。
7、應用層:為網路使用者或應⽤用程式提供各種服務,如檔案傳輸、電子郵件、網路管理和遠端登入等, 主要是一些終端的應用,比如說FTP(各種檔案下載),WEB(IE瀏覽),QQ之類的(可以把它理解成我們在電腦螢幕上可以看到的東西.就是終端應用)。
第一層:應用層。定義了用於在網路中進行通訊和傳輸資料的介面;
第二層:表示層。定義不同的系統中資料的傳輸格式,編碼和解碼規範等;
第三層:會話層。管理使用者的會話,控制用戶間邏輯連接的建立和中斷;
#第四層:傳輸層。管理網路中的端對端的資料傳輸;
第五層:網路層。定義網路設備間如何傳輸資料;
第六層:連結層。將上面的網路層的封包封裝成資料幀,便於物理層傳輸;
第七層:物理層。這一層主要是傳輸這些二進位資料。
網路接口層--對應OSI參考模型的實體層與資料鏈結層;
網路層--對應OSI參考模型的網路層;
#運輸層--對應OSI參考模型的運輸層;
應用層--對應OSI參考模型的5、6、7層。
9. 用戶端瀏覽器器解釋HTML⽂文檔,⽣生成⻚頁⾯面更多相關知識,請訪問
常見問題欄位!
以上是7層網路結構是指什麼模型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