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P速学视频免费教程(入门到精通)
PHP怎么学习?PHP怎么入门?PHP在哪学?PHP怎么学才快?不用担心,这里为大家提供了PHP速学教程(入门到精通),有需要的小伙伴保存下载就能学习啦!
13位时间戳是毫秒级Unix时间戳,需除以1000转为秒级再用FROM_UNIXTIME()转换为日期,结合DATE_FORMAT()可自定义格式,注意数据类型、NULL值、时区及索引性能问题。
在MySQL中处理13位时间戳(通常是毫秒级)并将其转换为可读的日期格式,核心思路其实很简单:你需要先将这个毫秒级时间戳转换为秒级,然后再使用MySQL内置的
FROM_UNIXTIME()函数。具体操作就是将13位时间戳除以1000。
要将一个存储为13位(毫秒)的时间戳字段(假设名为
timestamp_ms,类型为
BIGINT)转换为标准的日期时间格式,你可以使用以下SQL语句:
SELECT FROM_UNIXTIME(timestamp_ms / 1000) AS converted_datetime FROM your_table_name;
如果你需要更精细的日期时间格式控制,可以结合
DATE_FORMAT()函数:
SELECT DATE_FORMAT(FROM_UNIXTIME(timestamp_ms / 1000), '%Y-%m-%d %H:%i:%s') AS formatted_datetime FROM your_table_name;
这基本上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我个人在处理来自各种系统(比如前端JavaScript的
Date.now()或者Java的
System.currentTimeMillis())传来的时间戳时,经常会遇到这种13位的情况。一开始可能会有点疑惑,因为MySQL的
FROM_UNIXTIME默认是针对10位秒级时间戳设计的,但只要理解了毫秒和秒的换算关系,一切就迎刃而解了。
这个问题问得好,这其实是很多开发者初次遇到时会有的疑问。简单来说,时间戳的位数差异反映了其精度。
我们常说的“Unix时间戳”或者“Epoch时间”通常是指从1970年1月1日00:00:00 UTC(协调世界时)开始经过的秒数,这是一个10位的整数。这是最传统、最广泛使用的Unix时间戳格式。
然而,在现代应用开发中,尤其是在需要更高时间精度或者跨语言、跨平台数据交换的场景下,毫秒级时间戳变得非常流行。例如:
Date.now(): 这个函数返回的就是当前时间的毫秒数,一个典型的13位数字(例如:
1678886400000)。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同样,它也返回当前时间的毫秒数,也是13位。
所以,当你在MySQL数据库中看到13位时间戳时,几乎可以肯定它代表的是毫秒级的Unix时间戳。这并不是什么“错误”,而是一种更高精度的时间表示方式。我曾经手头的一个项目,后端是Java,前端是React,数据传递过程中就自然而然地使用了毫秒时间戳,存入数据库时也原样保留,直到需要报表展示时才进行转换。
将13位时间戳转换为特定日期格式,我们主要依赖
FROM_UNIXTIME()和
DATE_FORMAT()这两个函数。
FROM_UNIXTIME()负责将Unix时间戳(秒级)转换为MySQL的
DATETIME或
TIMESTAMP类型,而
DATE_FORMAT()则允许你自定义输出的日期时间字符串格式。
正如前面提到的,关键在于先将13位毫秒时间戳除以1000,得到10位秒级时间戳。然后,你可以使用
DATE_FORMAT()函数的各种格式化符号来达到你想要的精确格式。
-- 假设你的13位时间戳字段是 event_timestamp_ms SELECT DATE_FORMAT(FROM_UNIXTIME(event_timestamp_ms / 1000), '%Y-%m-%d %H:%i:%s') AS "精确到秒", DATE_FORMAT(FROM_UNIXTIME(event_timestamp_ms / 1000), '%Y年%m月%d日 %H时%i分%s秒') AS "中文格式", DATE_FORMAT(FROM_UNIXTIME(event_timestamp_ms / 1000), '%W, %M %D, %Y %r') AS "英文口语化格式", DATE_FORMAT(FROM_UNIXTIME(event_timestamp_ms / 1000), '%Y%m%d%H%i%s') AS "无分隔符格式" FROM your_log_table;
这里列举了一些常用的格式化符号:
%Y: 四位年份 (e.g., 2023)
%m: 两位月份 (01-12)
%d: 两位日期 (01-31)
%H: 两位小时 (00-23)
%i: 两位分钟 (00-59)
%s: 两位秒 (00-59)
%f: 微秒 (000000-999999) - 注意:
FROM_UNIXTIME本身不直接支持毫秒或微秒精度,它处理的是秒。如果你原始的13位时间戳需要保留毫秒精度,你可能需要单独处理毫秒部分,或者考虑MySQL 5.6.4+版本引入的
DATETIME(N)类型,它支持微秒精度,但转换时仍需技巧。对于13位时间戳,通常我们只取到秒级。
%W: 星期几的完整名称 (e.g., Monday)
%M: 月份的完整名称 (e.g., March)
%D: 带有英文后缀的日期 (e.g., 1st, 2nd)
%r: 12小时制时间 (e.g., 09:30:00 PM)
选择合适的格式化符号组合,就能满足绝大多数的日期时间显示需求。
尽管转换看起来简单,但在实际应用中,还是有一些“坑”需要留意,以及一些优化建议可以考虑。
可能遇到的坑:
VARCHAR)。如果你的13位时间戳被存储为字符串,那么直接进行
/ 1000的数学运算可能会出错,或者导致隐式类型转换,影响性能。我建议这类时间戳字段应该始终是
BIGINT类型,确保数据完整性和计算效率。如果确实是
VARCHAR,你可能需要先用
CAST(timestamp_str AS UNSIGNED)或
CONVERT(timestamp_str, UNSIGNED)进行转换。
NULL值,
FROM_UNIXTIME(NULL)会返回
NULL。这通常是符合预期的行为,但如果你希望
NULL时间戳显示为特定的默认值(比如空字符串或某个固定日期),你需要使用
IFNULL()或
COALESCE()函数来处理。
FROM_UNIXTIME()对于负数或非常大的数字可能会返回
NULL或不预期的结果。在应用层插入数据前进行校验是个好习惯。
FROM_UNIXTIME()默认返回的是服务器时区的时间。如果你的13位时间戳是UTC时间,而你的MySQL服务器时区不是UTC,那么转换后的时间可能会有偏差。为了确保准确性,通常建议在数据库中统一存储UTC时间戳,并在显示时根据用户所在时区进行转换,或者在MySQL连接时设置会话时区。
优化建议:
WHERE DATE_FORMAT(FROM_UNIXTIME(timestamp_ms / 1000), '%Y-%m-%d') = '2023-03-15'),那么这种写法会导致函数内部执行,无法利用
timestamp_ms字段上的索引。这对于大数据量查询来说是个性能杀手。
DATETIME类型的列,专门用于存储转换后的日期时间,并在这个新列上建立索引。你可以在数据写入时同步更新这个日期时间列,或者使用触发器来自动维护。
WHERE timestamp_ms BETWEEN UNIX_TIMESTAMP('2023-03-15 00:00:00') * 1000 AND UNIX_TIMESTAMP('2023-03-15 23:59:59') * 1000。这样可以利用
timestamp_ms上的索引。
-- 创建一个视图,包含转换后的日期时间 CREATE VIEW your_table_with_datetime_view AS SELECT *, -- 包含所有原始字段 DATE_FORMAT(FROM_UNIXTIME(timestamp_ms / 1000), '%Y-%m-%d %H:%i:%s') AS formatted_datetime FROM your_table_name; -- 查询视图 SELECT * FROM your_table_with_datetime_view WHERE formatted_datetime LIKE '2023-03%';
请注意,虽然视图可以简化查询,但其底层仍然是执行函数转换,因此对大量数据的过滤查询性能影响与直接使用函数相同。所以,索引优化方案通常是更根本的解决之道。
已抢18329个
抢已抢3151个
抢已抢3366个
抢已抢5529个
抢已抢5111个
抢已抢35500个
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