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编程助手
AI免费问答

Python如何操作MySQL数据库?连接与查询实战

雪夜   2025-08-07 13:24   308浏览 原创

python操作mysql数据库的核心在于使用pymysql等库实现连接与sql操作。1. 安装pymysql并配置连接参数;2. 使用cursor执行sql语句,实现增删改查;3. 通过conn.commit()提交事务或conn.rollback()回滚;4. 使用参数化查询防止sql注入;5. 利用with语句或finally块确保资源释放;6. 统一使用utf8mb4编码避免乱码问题;7. 处理连接失败时需检查mysql服务状态、网络、账号密码等配置。整个过程需注重安全性、效率与事务一致性。

Python如何操作MySQL数据库?连接与查询实战

Python操作MySQL数据库,核心在于利用像

PyMySQL
mysql-connector-python
这类库,它们提供了与MySQL服务器交互的接口。你可以通过这些库建立连接,执行各种SQL语句,包括数据查询、插入、更新和删除,并且能灵活地处理查询结果。

Python如何操作MySQL数据库?连接与查询实战

解决方案

要使用Python与MySQL数据库进行交互,通常需要以下几个步骤。我个人习惯用

PyMySQL
,因为它轻量且功能足够强大,安装也简单:

首先,确保你的环境里装了

PyMySQL

Python如何操作MySQL数据库?连接与查询实战
pip install PyMySQL

然后,你可以这样来连接数据库并执行一些操作。这里我直接展示一个连接、查询和插入的例子,这是最常见的需求:

import pymysql

# 数据库连接配置,这些信息需要根据你的实际情况来填
DB_CONFIG = {
    'host': '127.0.0.1', # 或者你的MySQL服务器IP
    'port': 3306,
    'user': 'your_username',
    'password': 'your_password',
    'db': 'your_database_name',
    'charset': 'utf8mb4', # 确保支持表情符号等
    'cursorclass': pymysql.cursors.DictCursor # 这样查询结果会是字典,方便取值
}

conn = None
cursor = None
try:
    # 建立连接
    conn = pymysql.connect(**DB_CONFIG)
    # 获取游标对象,用于执行SQL命令
    cursor = conn.cursor()

    # --- 1. 查询数据 ---
    sql_select = "SELECT id, name, age FROM users WHERE age > %s"
    # 使用参数化查询,防止SQL注入
    cursor.execute(sql_select, (25,))
    # 获取所有查询结果
    users = cursor.fetchall()
    print("查询结果:")
    for user in users:
        print(f"ID: {user['id']}, Name: {user['name']}, Age: {user['age']}")

    # --- 2. 插入数据 ---
    sql_insert = "INSERT INTO users (name, age) VALUES (%s, %s)"
    new_user_data = [
        ('Alice', 30),
        ('Bob', 22)
    ]
    # 使用executemany批量插入,效率更高
    cursor.executemany(sql_insert, new_user_data)
    # 提交事务,让更改生效
    conn.commit()
    print(f"\n成功插入 {cursor.rowcount} 条数据。")

    # --- 3. 更新数据 ---
    sql_update = "UPDATE users SET age = %s WHERE name = %s"
    cursor.execute(sql_update, (31, 'Alice'))
    conn.commit()
    print(f"\n成功更新 {cursor.rowcount} 条数据。")

    # --- 4. 删除数据 ---
    sql_delete = "DELETE FROM users WHERE name = %s"
    cursor.execute(sql_delete, ('Bob',))
    conn.commit()
    print(f"\n成功删除 {cursor.rowcount} 条数据。")

except pymysql.Error as e:
    print(f"数据库操作失败: {e}")
    if conn:
        conn.rollback() # 发生错误时回滚事务
except Exception as e:
    print(f"发生未知错误: {e}")
finally:
    # 确保连接和游标被关闭,释放资源
    if cursor:
        cursor.close()
    if conn:
        conn.close()
    print("\n数据库连接已关闭。")

这个例子涵盖了连接、基本的增删改查,以及错误处理和资源释放。实际项目中,这些都是最核心的部分。

Python如何操作MySQL数据库?连接与查询实战

Python连接MySQL数据库时常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是什么?

在使用Python连接MySQL时,我发现有些坑是大家普遍会踩的,我自己也绕过不少弯路。

一个很常见的,就是连接失败。这可能是因为MySQL服务器没启动,或者IP地址、端口号写错了。有时候,防火墙也会成为拦路虎,需要检查一下服务器的3306端口是不是对外开放了。还有就是用户名或密码不对,这个最容易被忽略,尤其是刚搭建环境时,默认密码或者权限配置没搞定。解决办法很简单,首先确认MySQL服务是否运行,然后双重检查你的

host
port
user
password
是不是和MySQL服务器的配置完全一致。如果是在远程服务器上,记得看看服务器的安全组或防火墙规则。

另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是字符编码。你可能会遇到存进去是中文,取出来却是乱码的情况,或者在执行包含中文的SQL语句时报错。这通常是数据库、表、字段的编码与Python程序连接时使用的编码不一致导致的。我个人建议,数据库、表、字段统一使用

utf8mb4
编码,因为它能支持更广泛的字符集,包括表情符号。在Python连接时,
charset='utf8mb4'
这个参数一定要加上,并且确保你的Python脚本文件本身也是UTF-8编码。

再就是资源管理。很多人写完代码,连接和游标用完就直接不管了。虽然Python的垃圾回收机制会在一定程度上处理,但显式地关闭连接(

conn.close()
)和游标(
cursor.close()
)是好习惯,尤其是在高并发或者长时间运行的应用中,不关闭连接可能导致数据库连接池耗尽,或者资源泄露。我通常会把关闭操作放到
finally
块里,确保无论代码是否报错,资源都能被释放。

在Python中如何安全高效地执行SQL查询并防止注入攻击?

谈到数据库操作,安全和效率是两个绕不开的话题。我个人认为,防止SQL注入是第一位的安全考量,而效率则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追求的。

防止SQL注入,最关键的就是使用参数化查询。永远不要直接拼接用户的输入到SQL字符串里。像我上面示例代码里用的

sql = "SELECT id, name FROM users WHERE age > %s"
,然后
cursor.execute(sql, (25,))
这种方式,就是参数化查询。数据库驱动会负责对参数进行正确的转义,从而避免恶意代码被当作SQL语句执行。如果你的SQL语句里需要插入多个值,比如
INSERT INTO users (name, age) VALUES (%s, %s)
,然后传入一个元组或列表的元组,这都是标准且安全的方式。我见过不少新手直接用f-string拼接SQL,那简直是把大门敞开给攻击者,非常危险。

提高查询效率方面,有几个小技巧。

首先是批量操作。如果需要插入或更新多条记录,使用

executemany()
方法会比循环多次调用
execute()
效率高得多。它能减少数据库的往返次数,降低网络延迟和数据库的负载。

其次是合理使用游标。如果你的查询结果集非常大,一次性

fetchall()
可能会占用大量内存。有些库提供了服务器端游标(server-side cursors)或者流式查询(streaming queries)的选项,可以逐行或分块获取数据,避免内存溢出。不过
PyMySQL
默认的游标是客户端游标,对于大多数中小规模应用来说足够了。

还有就是使用上下文管理器

PyMySQL
的连接和游标对象都支持
with
语句。这样写代码会更简洁,而且能确保资源在代码块执行完毕后自动关闭,即使发生异常。比如:

import pymysql

# ... DB_CONFIG ...

try:
    with pymysql.connect(**DB_CONFIG) as conn:
        with conn.cursor() as cursor:
            # 在这里执行你的查询和操作
            cursor.execute("SELECT VERSION()")
            version = cursor.fetchone()
            print(f"MySQL Version: {version}")
            # conn.commit() 在with块结束时,如果没异常且conn.autocommit是False,会自动提交
except pymysql.Error as e:
    print(f"数据库操作失败: {e}")
    # with 语句会处理回滚,如果autocommit是False

这种写法,是我个人非常推崇的,代码看起来整洁,也减少了忘记关闭资源的风险。

Python操作MySQL时,如何处理事务和错误回滚?

事务处理是数据库操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尤其是在涉及到数据一致性的时候。简单来说,事务就是一组操作,要么全部成功,要么全部失败,绝不会出现部分成功的情况。比如,银行转账,从A账户扣钱和给B账户加钱,这两步必须同时成功或同时失败。

在Python中操作MySQL,事务处理的核心在于控制

commit()
rollback()
。默认情况下,很多数据库连接库都是自动提交的,也就是说,你执行一条SQL语句,它就立即生效了。但对于需要事务的场景,我们通常会关闭自动提交。

PyMySQL
里,你可以这样来显式地管理事务:

import pymysql

# ... DB_CONFIG ...

conn = None
try:
    conn = pymysql.connect(**DB_CONFIG)
    # 关闭自动提交,这样所有的操作都需要手动commit或rollback
    conn.autocommit(False)

    cursor = conn.cursor()

    # 假设一个转账场景:从用户1001扣100元,给用户1002加100元
    # 步骤1: 扣款
    sql_deduct = "UPDATE accounts SET balance = balance - %s WHERE user_id = %s AND balance >= %s"
    cursor.execute(sql_deduct, (100, 1001, 100))
    if cursor.rowcount == 0:
        raise ValueError("用户1001余额不足或用户不存在,无法扣款。")

    print("成功从用户1001扣款100元。")

    # 模拟一个可能出错的场景,比如网络中断或逻辑错误
    # if True: # 假设这里有个条件,满足时会出错
    #     raise Exception("模拟转账过程中发生意外错误!")

    # 步骤2: 加款
    sql_add = "UPDATE accounts SET balance = balance + %s WHERE user_id = %s"
    cursor.execute(sql_add, (100, 1002))
    if cursor.rowcount == 0:
        raise ValueError("用户1002不存在,无法加款。")

    print("成功给用户1002加款100元。")

    # 如果所有操作都成功,提交事务
    conn.commit()
    print("事务提交成功,转账完成。")

except pymysql.Error as e:
    print(f"数据库操作失败,回滚事务: {e}")
    if conn:
        conn.rollback() # 发生任何数据库错误时回滚
except ValueError as e:
    print(f"业务逻辑错误,回滚事务: {e}")
    if conn:
        conn.rollback() # 业务逻辑错误也回滚
except Exception as e:
    print(f"发生未知错误,回滚事务: {e}")
    if conn:
        conn.rollback() # 其他任何异常也回滚
finally:
    if cursor:
        cursor.close()
    if conn:
        conn.close()
    print("数据库连接已关闭。")

这段代码展示了如何通过

conn.autocommit(False)
来关闭自动提交,然后通过
conn.commit()
来确认所有操作,或者通过
conn.rollback()
来撤销所有操作。我个人在写这种业务逻辑时,会非常注重异常捕获,确保在任何环节出错,都能触发
rollback
,保证数据的一致性。这是构建健壮数据库应用不可或缺的一环。一个好的事务管理,能让你在面对突发状况时,心里更有底。

Python免费学习笔记(深入):立即学习
在学习笔记中,你将探索 Python 的核心概念和高级技巧!

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请联系admin@php.cn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