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产品性能查询
该软件包括了市面上所有手机CPU,手机跑分情况,电脑CPU,电脑产品信息等等,方便需要大家查阅数码产品最新情况,了解产品特性,能够进行对比选择最具性价比的商品。
小米手机开启夜间模式的方法是:1. 进入“设置”;2. 点击“显示”;3. 选择“深色模式”或“护眼模式”。深色模式降低屏幕亮度,减少光线刺激,适合刷图、浏览界面;护眼模式减少蓝光,适合阅读文字或睡前使用。两者可结合使用,也可通过下拉菜单快捷切换。此外,还可开启自动亮度、调整字体大小、开启dc调光等,并配合良好的用眼习惯,如“20-20-20”法则、保持距离、多眨眼、充足环境光等,全面保护视力。
小米手机开启夜间模式,通常是在“设置”里的“显示”选项中找到“深色模式”或“阅读模式”(也叫护眼模式)。这两种模式都能在不同程度上缓解夜间使用手机对眼睛的刺激,帮你更好地保护视力。
要开启小米手机的夜间模式,步骤其实挺直接的。我个人平时就是这么操作的:
有时候,你也可以从下拉通知栏的快捷开关里找到“深色模式”或“护眼模式”的图标,直接点击就能快速切换,这个方法更方便,省去了进设置的麻烦。
这俩模式啊,虽然都是为了眼睛好,但作用机制和侧重点还是有区别的。我经常会把它们搞混,但用久了就明白了。
深色模式(Dark Mode),顾名思义,就是把界面的背景色从亮色(比如白色)变成暗色(黑色或深灰色)。它的主要目的是降低屏幕的整体亮度,减少屏幕发出的光线总量。你想想,白底黑字和黑底白字,哪个在黑暗环境里更刺眼?肯定是白底。所以深色模式能有效减轻光线对瞳孔的刺激,让眼睛在暗光环境下更舒适。它对OLED屏幕还有额外的好处,因为黑色像素不发光,能省电。我个人觉得,如果你是刷微博、看新闻、逛淘宝这种需要看大量图片和界面的场景,深色模式效果会更好,整体亮度降下来了,不那么晃眼。
护眼模式(Reading Mode / 减蓝光),这个就更侧重于“蓝光”了。我们都知道,屏幕发出的蓝光被认为是影响睡眠、加重眼疲劳的元凶之一。护眼模式就是通过调整屏幕的色温,让屏幕颜色变得偏黄、偏暖,从而减少蓝光的发射量。它不会改变界面的黑白,只是给整个屏幕蒙上了一层“暖色滤镜”。对于那些长时间阅读文字内容,比如看小说、文档,或者睡前玩手机的人来说,护眼模式能有效缓解眼睛疲劳,据说还能帮助改善睡眠质量,因为它减少了蓝光对褪黑素分泌的抑制。
哪个更适合夜间使用?
我个人觉得,这取决于你的具体使用场景和个人感受。
除了深色模式和护眼模式,小米手机上还有一些设置,平时可能不怎么注意,但对保护视力也挺有帮助的。
自动亮度调节: 这个功能我强烈建议开启。它会根据你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自动调整屏幕亮度。你想想,在阳光下,屏幕自动变亮才能看清;到了晚上,屏幕自动变暗才不会刺眼。手动调节太麻烦了,交给手机自己判断是最省心的。避免屏幕过亮或过暗,对眼睛来说都是一种保护。
字体大小与粗细: 很多人可能默认手机的字体大小,但如果你觉得看字吃力,或者觉得字太小要凑近看,那一定要去“显示”设置里调整字体大小。我发现很多长辈手机上的字都调得特别大,这样他们看起来就舒服多了。字太小,眼睛容易疲劳;字太粗,看着又累赘。找到一个适合自己阅读习惯的字体大小和粗细,能大大提升阅读舒适度。
屏幕刷新率: 小米很多新机型都支持高刷新率,比如90Hz、120Hz。高刷新率会让屏幕滑动、动画效果看起来更流畅,减少卡顿感。理论上,更流畅的画面对眼睛的疲劳度会小一些。但高刷新率也意味着更耗电。我个人习惯开着高刷,毕竟流畅度摆在那儿。如果你对电量比较敏感,或者觉得感知不强,也可以调回60Hz。
色彩模式/色温调节: 在“显示”设置里,你可能还会看到“色彩方案”或“色温”的选项。这里可以调整屏幕的色彩饱和度和色温。有些人喜欢鲜艳的颜色,有些人则更喜欢柔和、自然的色彩。我个人倾向于稍微偏暖一点的色温,感觉更舒服,没那么“冷冰冰”的。这纯粹是个人偏好,但如果默认的颜色让你觉得不适,不妨试试调整一下。
防闪烁模式(DC调光): 对于OLED屏幕的手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传统的PWM调光在低亮度下会通过快速闪烁来调节亮度,虽然人眼不一定能直接察觉,但敏感的人可能会感到眼睛不适、疲劳,甚至头晕。DC调光则是通过直接改变电流大小来调节亮度,避免了闪烁。如果你的小米手机是OLED屏幕,并且支持DC调光,强烈建议在低亮度下开启这个模式。它能显著降低屏幕闪烁对眼睛的影响。我身边就有朋友对PWM调光特别敏感,开了DC调光后才觉得舒服。
光靠手机设置,其实是远远不够的。毕竟,手机屏幕本身就是个光源,长时间盯着看,眼睛肯定受不了。我平时除了调整手机设置,还会注意一些使用习惯上的小细节,这些可能比任何模式都来得更重要。
遵循“20-20-20”法则: 这是个挺流行的护眼小技巧。每使用手机20分钟,就抬起头,看20英尺(约6米)以外的东西,持续20秒。这能帮助你的眼睛放松,调节晶状体,避免长时间聚焦在近距离物体上造成的疲劳。我通常会把手机放在一边,走到窗边看看远处的风景,或者干脆闭上眼睛休息一会儿。
保持适当的距离: 手机屏幕离眼睛太近,眼睛会更费力。一般来说,手机屏幕和眼睛的距离最好保持在30-40厘米左右。我发现很多人看手机都恨不得贴到脸上,这样对眼睛的压力是巨大的。提醒自己,保持一个舒服且安全的距离。
充足的光线环境: 尽量避免在昏暗的环境下使用手机。环境光线不足时,屏幕的光线会显得特别刺眼,瞳孔会放大,更容易疲劳。最好是坐在光线充足的地方,比如有台灯的桌子旁,或者白天靠近窗户。屏幕亮度应该与环境亮度大致相当,不宜过亮或过暗。
有意识地多眨眼: 我们在盯着屏幕看的时候,眨眼频率会大大降低,这会导致眼睛干涩。所以,要时不时提醒自己多眨眨眼,保持眼睛湿润。如果眼睛实在干涩,可以准备一些人工泪液。
定期休息和户外活动: 这是最根本的。无论你手机设置得再好,长时间不间断地用眼,眼睛都会吃不消。每隔一段时间,就放下手机,让眼睛彻底放松。我个人会尽量多进行户外活动,多看看绿色植物,让眼睛接受自然光的刺激,这比任何屏幕调节都有效。有时候,仅仅是离开屏幕,做一些简单的眼保健操,也能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
保护视力是个长期工程,手机的屏幕调节技巧只是其中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让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
已抢7588个
抢已抢97573个
抢已抢15264个
抢已抢54015个
抢已抢198463个
抢已抢88404个
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