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用来开发中小型项目还是挺好用的,从节约成本的方面来考虑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开发并发了比较大的项目显然还是有些吃力的,前几年解决这种问题通常是通过读写分离来优化数据库,因此出现了amoeba这个东西,现在这个东西已经被弃用了反倒是mysql-cluster-gpl用的比较多。但是有关mysql集群的配置还是比较繁琐,好多人弄不出来就放弃了,可怕的是网上很多资料都是转载别人的,都没有经过自己实际的验证,简直就是太坑爹了。这次我打算分享下有关mysql集群的知识。
1 开发准备
下载mysql-cluster-gpl-7.X版本的msi或者exe文件,双击后安装位置随意,安装好之后目录大致如下
2 创建于集群相关的文件目录
(1)在磁盘上建一个文件夹名称随意,在这个文件夹下面建mgm_data、ndb_data、mysqld_data,建好之后从mysql-cluster-gpl的安装目录下的bin目录下面复制ndb_mgm.exe和ndb_mgmd.exe到该目录下
(2)接着在ndb_data下面建ndb1和ndb2两个文件夹,并从mysql-cluster安装目录下的bin文件夹复制ndbd.exe到ndb1和ndb2文件夹下面
(3)然后在mysqld_data下面建mysqld1和mysqld2两个文件夹
(4)从mysql-cluster下面复制data、share目录,并从bin目录下复制mysqld.exe、mysqladmin.exe到mysqld1和mysqld2文件夹下面
(5)接下来创建两个my.ini文件内容如下
第一个:
[MYSQLD] ndbcluster datadir=D:/mydatabase/my_cluster/mysqld_data/mysqld1/data basedir=D:/MySQLCluster port=5000datadir配置的是数据库的数据目录,basedir配置的是mysql-cluster的安装目录
第二个:
[MYSQLD] ndbcluster datadir=D:/mydatabase/my_cluster/mysqld_data/mysqld2/data basedir=D:/MySQLCluster port=5001
第一个my.ini放在mysqld1文件夹下面,第二个则放在mysqld2文件夹下面
3 在基本目录下面创建一个名为config.ini的文件内容如下
[MYSQLD] Id=21 [MYSQLD] Id=22 [ndb_mgmd] hostname=localhost datadir=D:/mydatabase/my_cluster/mgm_data id=1 [NDBD DEFAULT] NoOfReplicas=2 DataMemory=80M IndexMemory=18M [ndbd] hostname=localhost id=11 [ndbd] hostname=localhost id=12datadir配置的是管理节点的目录,管理节点对数据节点和数据库服务节点进行统一管理
4 启动管理节点
命令为:ndb_mgmd.exe -f config.ini --initial
第一次启动的时候需要加--initial参数,但是后面启动的时候就不需要了
4 启动数据节点
分别进入每一个数据节点,也就是ndb1和ndb2目录下执行:ndbd -c localhost:1186
以同样的方式启动第二个数据节点
5 启动mysql服务节点
同样的进入mysql服务节点目录也就是mysqld1和mysqld2目录,执行:mysqld.exe --defaults-file=my.ini
还是以相同的方法启动第二个mysql服务节点
以防万一最好进入管理节点输入:ndb_mgm.exe之后在输入show回车,看看节点的状态是否正常
如图这种情况就说明节点都正常
6 接下来的工作就简单了,只需打开图形界面工具,连接5000和5001的数据库,接在在5000的这个mysql上随便建一个数据库并创建一张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表的引擎应该使用ndb才可以。之后添加几条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在5001的mysql上也可以看到在5000上创建的数据库,且表的信息一致
为了能顺利执行各种命令,建议使用管理员身份执行命令,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命令执行不成功的情况

InnoDB使用redologs和undologs确保数据一致性和可靠性。1.redologs记录数据页修改,确保崩溃恢复和事务持久性。2.undologs记录数据原始值,支持事务回滚和MVCC。

EXPLAIN命令的关键指标包括type、key、rows和Extra。1)type反映查询的访问类型,值越高效率越高,如const优于ALL。2)key显示使用的索引,NULL表示无索引。3)rows预估扫描行数,影响查询性能。4)Extra提供额外信息,如Usingfilesort提示需要优化。

Usingtemporary在MySQL查询中表示需要创建临时表,常见于使用DISTINCT、GROUPBY或非索引列的ORDERBY。可以通过优化索引和重写查询避免其出现,提升查询性能。具体来说,Usingtemporary出现在EXPLAIN输出中时,意味着MySQL需要创建临时表来处理查询。这通常发生在以下情况:1)使用DISTINCT或GROUPBY时进行去重或分组;2)ORDERBY包含非索引列时进行排序;3)使用复杂的子查询或联接操作。优化方法包括:1)为ORDERBY和GROUPB

MySQL/InnoDB支持四种事务隔离级别:ReadUncommitted、ReadCommitted、RepeatableRead和Serializable。1.ReadUncommitted允许读取未提交数据,可能导致脏读。2.ReadCommitted避免脏读,但可能发生不可重复读。3.RepeatableRead是默认级别,避免脏读和不可重复读,但可能发生幻读。4.Serializable避免所有并发问题,但降低并发性。选择合适的隔离级别需平衡数据一致性和性能需求。

MySQL适合Web应用和内容管理系统,因其开源、高性能和易用性而受欢迎。1)与PostgreSQL相比,MySQL在简单查询和高并发读操作上表现更好。2)相较Oracle,MySQL因开源和低成本更受中小企业青睐。3)对比MicrosoftSQLServer,MySQL更适合跨平台应用。4)与MongoDB不同,MySQL更适用于结构化数据和事务处理。

MySQL索引基数对查询性能有显着影响:1.高基数索引能更有效地缩小数据范围,提高查询效率;2.低基数索引可能导致全表扫描,降低查询性能;3.在联合索引中,应将高基数列放在前面以优化查询。

MySQL学习路径包括基础知识、核心概念、使用示例和优化技巧。1)了解表、行、列、SQL查询等基础概念。2)学习MySQL的定义、工作原理和优势。3)掌握基本CRUD操作和高级用法,如索引和存储过程。4)熟悉常见错误调试和性能优化建议,如合理使用索引和优化查询。通过这些步骤,你将全面掌握MySQL的使用和优化。

MySQL在现实世界的应用包括基础数据库设计和复杂查询优化。1)基本用法:用于存储和管理用户数据,如插入、查询、更新和删除用户信息。2)高级用法:处理复杂业务逻辑,如电子商务平台的订单和库存管理。3)性能优化:通过合理使用索引、分区表和查询缓存来提升性能。


热AI工具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能驱动的应用程序,用于创建逼真的裸体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用于从照片中去除衣服的在线人工智能工具。

Undress AI Tool
免费脱衣服图片

Clothoff.io
AI脱衣机

AI Hentai Generator
免费生成ai无尽的。

热门文章

热工具

Dreamweaver CS6
视觉化网页开发工具

安全考试浏览器
Safe Exam Browser是一个安全的浏览器环境,用于安全地进行在线考试。该软件将任何计算机变成一个安全的工作站。它控制对任何实用工具的访问,并防止学生使用未经授权的资源。

SublimeText3 Linux新版
SublimeText3 Linux最新版

螳螂BT
Mantis是一个易于部署的基于Web的缺陷跟踪工具,用于帮助产品缺陷跟踪。它需要PHP、MySQL和一个Web服务器。请查看我们的演示和托管服务。

WebStorm Mac版
好用的JavaScript开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