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删库跑路的事常常听说,不过,这只能是个调侃的话题,真正的工作中可不能这么干,否则,库是删了,路怕是跑不了了。
所以,备份很重要!!!!!
tar 命令
副本(本机备份整个系统,以后还原还是还原到本机)
注意根目录下要有充足的可用空间用于备份。
cd / #tar.gz格式 tar cvpzf system_backup.tar.gz / --exclude=/proc --exclude=/lost+found --exclude=/system_backup.tar.gz --exclude=/mnt --exclude=/sys #tar.bz2格式 tar cvpjf system_backup.tar.bz2 / --exclude=/proc --exclude=/lost+found --exclude=/system_backup.tar.bz2 --exclude=/mnt --exclude=/sys # 恢复系统 cd / #上传文件到根目录下 tar xvpfz system_backup.tar.gz -C / 或 tar xvpfj system_backup.tar.bz2 -C / #创建备份时排除的目录 mkdir proc mkdir lost+found mkdir mnt mkdir sys
/proc 权限:文件所有者:root群组:root 所有者:读取 执行 群组:读取 执行 其它:读取 执行
/lost+found 权限:文件所有者:root群组:root 所有者:读取 写入 执行 群组:读取 执行 其它:读取 执行
/mnt 权限:文件所有者:root群组:root 所有者:读取 写入 执行 群组:读取 执行 其它:读取 执行
/sys 权限:文件所有者:root群组:root 所有者:读取 写入 执行 群组:读取 执行 其它:读取 执行
搜索公众号Linux中文社区后台回复“私房菜”,获取一份惊喜礼包。
恢复完成重启以后,所以的事情都会和你备份的时候一模一样。
镜像(本机备份系统,还原到新主机上)
1,检查系统版本,在目标机上安装一样版本的系统(最简安装即可),分区格式,类型也一样(我没试过不一样的情况,不知道能否成功)
lsb_release -a uname -a df -Th free -h
2,备份源系统
# 因为目标机和源主机硬件配置不同,所以排除dev,tmp;再适当增加你要排除的文件,如:--exclude=/root/*.bz2 # 这里再mnt下有充足空间,所以保存到mnt下。 cd / tar cvpzf /mnt/system_backup.tar.gz / --exclude=/mnt/system_backup.tar.gz \ --exclude=/proc --exclude=/lost+found --exclude=/mnt --exclude=/sys --exclude=/dev \ --exclude=/tmp --exclude=/media # 上传到目标主机 scp /mnt/system_backup.tar.gz root@192.168.0.166:/mnt
3,在目标机上用ISO、LiveCD等启动,挂载磁盘(一般会自动挂载到/media文件夹)
sudo -s cd /media/<对应的uuid号> # 备份重要配置文件/boot/gurb/gurb.cfg /etc/fstab 记录里面的UUID, # 删除重复文件 # 除了上面备份系统时排除的一些文件夹外,比如说dev mnt media sys这些文件夹,其他全部删除。 rm -rf root home usr lib lib64 etc var bin sbin opt boot run selinux vmlinuz initrd.img # 还原备份 mount /dev/vda1 /mnt/1 # 这里注意千万不要写/目录,会把现有的系统搞挂!!!应该是挂载的目录 tar xvpfz system_backup.tar.gz -C /mnt/1 cd /mnt/1 #此时你可以看到根目录的结构,但是编辑fstab文件发现是现有系统的fstab chroot ./ #执行chroot后会以./目录为根目录,这时编辑的文件就是真正的目标源文件了。
还原后修改/etc/fstab里的UUID为刚刚备份的文件里面的信息,注意分区格式也要对应。
修改/boot/gurb/gurb.cfg里的UUID为刚刚备份的文件里面的信息。修改网卡、IP配置文件,以防无法分配IP。(如果是虚拟机记得添加网卡,配置中等性能的显卡)
如果有依赖于原有平台的服务,如内建NTP,Agent等监控程序;关闭服务,关闭开机自启;
Ubuntu:在命令行输入runleve可以查看当前运行级别,一般默认是2
查看/etc/rc2.d目录中的S开头的服务都是会开机自动运行的;里面是软链接,想添加的话自己建一个链接文件就可以,S代表start,后面数字是启动顺序,删除软链接。同时删除/etc/init.d/下对应的脚本。
vim /etc/init.d/rc.local Centos:用systemctl
完成上述步骤后
exit #退出chroot cd ~ umount /mnt/1 # 一切完成后就可以重启了,不出意外就正常启动系统了(启动后原来安装系统时设置的账户等全部消失;账户和源主机一致)。 若开机Grub提示“boot error 15 :Error 15 file not found” 解决方法:请检查GRUB相关文件的内核文件所在位置。通常与/boot分区有关。 若开机Grub提示“dracut:dono't how to hand root=f078” 解决方法:将root=UUID改成root=/dev/sdaX这种格式。 若开机系统提示/usr/libexec/gconf-sanity-check-2退出状态256的解决 解决方法:chmod 777 /tmp
rsync命令
注意目标分区的格式最好是NTFS、FAT、EXT之类的格式,避免遇到大于4G的文件无法备份的问题。
#最好有其他分区或外接存储设备,挂载好,df -lh看挂载点。 #备份 rsync -Pa / /media/usb/backup_20170410 --exclude=/media/* --exclude=/sys/* --exclude=/proc/* --exclude=/mnt/* --exclude=/tmp/* #恢复 rsync -Pa /media/usb/backup_20170410 /
dd命令
dd命令属于扇区克隆,目标分区要比备份分区要大,即使没有使用的空间也会被原样克隆下来,会比较慢。
#备份 df -h #查看系统所在分区 dd if=/dev/sda1 of=/dev/sdb3 #备份sda1到sdb3中 #恢复 dd if=/dev/sdb3 of=/dev/sda1 #恢复sdb3到sdb1中
以上是常用的Linux 系统备份、恢复命令的详细内容。更多信息请关注PHP中文网其他相关文章!

Linux的维护模式可以通过GRUB菜单进入,具体步骤为:1)在GRUB菜单中选择内核并按'e'编辑,2)在'linux'行末添加'single'或'1',3)按Ctrl X启动。维护模式提供了一个安全环境,适用于系统修复、重置密码和系统升级等任务。

进入Linux恢复模式的步骤是:1.重启系统并按特定键进入GRUB菜单;2.选择带有(recoverymode)的选项;3.在恢复模式菜单中选择操作,如fsck或root。恢复模式允许你以单用户模式启动系统,进行文件系统检查和修复、编辑配置文件等操作,帮助解决系统问题。

Linux的核心组件包括内核、文件系统、Shell和常用工具。1.内核管理硬件资源并提供基本服务。2.文件系统组织和存储数据。3.Shell是用户与系统交互的接口。4.常用工具帮助完成日常任务。

Linux的基本结构包括内核、文件系统和Shell。1)内核管理硬件资源,使用uname-r查看版本。2)EXT4文件系统支持大文件和日志,使用mkfs.ext4创建。3)Shell如Bash提供命令行交互,使用ls-l列出文件。

Linux系统管理和维护的关键步骤包括:1)掌握基础知识,如文件系统结构和用户管理;2)进行系统监控与资源管理,使用top、htop等工具;3)利用系统日志进行故障排查,借助journalctl等工具;4)编写自动化脚本和任务调度,使用cron工具;5)实施安全管理与防护,通过iptables配置防火墙;6)进行性能优化与最佳实践,调整内核参数和养成良好习惯。

Linux维护模式通过在启动时添加init=/bin/bash或single参数进入。1.进入维护模式:编辑GRUB菜单,添加启动参数。2.重新挂载文件系统为读写模式:mount-oremount,rw/。3.修复文件系统:使用fsck命令,如fsck/dev/sda1。4.备份数据并谨慎操作,避免数据丢失。

本文探讨如何在Debian系统上提升Hadoop数据处理效率。优化策略涵盖硬件升级、操作系统参数调整、Hadoop配置修改以及高效算法和工具的运用。一、硬件资源强化确保所有节点硬件配置一致,尤其关注CPU、内存和网络设备性能。选择高性能硬件组件对于提升整体处理速度至关重要。二、操作系统调优文件描述符和网络连接数:修改/etc/security/limits.conf文件,增加系统允许同时打开的文件描述符和网络连接数上限。JVM参数调整:在hadoop-env.sh文件中调整

本指南将指导您学习如何在Debian系统中使用Syslog。Syslog是Linux系统中用于记录系统和应用程序日志消息的关键服务,它帮助管理员监控和分析系统活动,从而快速识别并解决问题。一、Syslog基础知识Syslog的核心功能包括:集中收集和管理日志消息;支持多种日志输出格式和目标位置(例如文件或网络);提供实时日志查看和过滤功能。二、安装和配置Syslog(使用Rsyslog)Debian系统默认使用Rsyslog。您可以通过以下命令安装:sudoaptupdatesud


热AI工具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能驱动的应用程序,用于创建逼真的裸体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用于从照片中去除衣服的在线人工智能工具。

Undress AI Tool
免费脱衣服图片

Clothoff.io
AI脱衣机

AI Hentai Generator
免费生成ai无尽的。

热门文章

热工具

PhpStorm Mac 版本
最新(2018.2.1 )专业的PHP集成开发工具

WebStorm Mac版
好用的JavaScript开发工具

SublimeText3 Mac版
神级代码编辑软件(SublimeText3)

SublimeText3 Linux新版
SublimeText3 Linux最新版

适用于 Eclipse 的 SAP NetWeaver 服务器适配器
将Eclipse与SAP NetWeaver应用服务器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