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科技周边  >  张勇对话多位诺奖得主 人工智能将无处不在

张勇对话多位诺奖得主 人工智能将无处不在

WBOY
WBOY转载
2023-06-22 09:40:24729浏览

综合2021年6月20日至21日的报道,2023阿里巴巴罗汉堂数字经济年会已在杭州成功举办。今年的会议主题是“寻找正在发生的未来”。7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全球前沿学科领域开创者与带头人、企业界代表齐聚西子湖畔,畅谈人工智能、可持续发展与气候韧性、复杂科学发展等全球发展议题。

开幕式上,阿里巴巴集团和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兼CEO张勇代表阿里巴巴欢迎各位嘉宾到来,并和多位诺奖得主展开关于“人工智能的机遇和挑战”的对谈和交流。

张勇对话多位诺奖得主 人工智能将无处不在

同一天,张勇发布全员信宣布,将从9月10日起专职担任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兼CEO,专注阿里云未来的发展,持续提升阿里云的行业竞争力与全球竞争力。

张勇对话诺奖经济学得主 人工智能将无处不在

在“人工智能的机遇与挑战”环节中,张勇对话三位诺奖得主。

张勇认为,人工智能给整个社会带来全新发展,生成式人工智能也将给各行各业带来新的增长机会,甚至出现一些现在完全无法想象的新岗位、新行业。即使再有创意的人,也难以想象移动互联网发展至今所呈现的局面。

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里克·马斯金(Eric S. Maskin)则认为,未来将诞生“人工智能咨询公司”这一全新行业,为无法自行研发、需要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公司提供服务。

在2010年诺奖得主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Christopher A. Pissarides)看来,人工智能正深刻改变着企业的运行方式和员工的工作模式,因此对员工进行及时培训十分重要。

曾体验过钉钉的2011年诺奖得主托马斯·萨金特(Thomas J. Sargent)则认为,钉钉这类数字化工具,将是企业和员工在人工智能时代提升生产力的关键。

对于人工智能的未来,张勇的看法是:“人工智能将无处不在,但是我相信,人类比机器拥有更多的智慧,肯定能找到与人工智能、与机器和谐相处的模式。”

罗汉堂发布“未来十问”,与诺奖得主叩问时代

“人工智能会消灭还是创造更多的工作?”“虚拟世界能让人类更幸福吗?”“数字技术会让全球更割裂还是更融合?”……这些是来自本年度罗汉堂联合全球顶级大脑发布的“关乎未来的十大问题”。

“数字时代,企业规模会变小还是变大?”这既是一个经济学命题,也是一个未来社会形态的命题;“隐私保护,是阻碍还是促进了数据流动?”有一些违反直觉但发人深思……可以说,这十大问题,既是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有学术味,也有公共性。

在2001年诺奖得主迈克尔·斯宾塞(Michael Spence)看来,人类历史已经证明,技术的进步不会减少工作岗位的数量,反而可能会缩短工作时长,“这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长期趋势”。

对于虚拟世界是否能让人更幸福,2016年诺奖得主本特·霍姆斯特罗姆(Bengt Holmström)认为,这更多取决于人们能否与社区、家庭和朋友更深地联结,而非出于金钱等因素。

Thomas Sargent believes that a common "language" fosters connection.。数字技术使用的是中文、英语之外的另一种世界性语言,这种全球共享的语言分享着共同的价值观,如果善加使用,将会让世界更融合。

理解数字时代的平台责任

本次罗汉堂数字经济年会还发布了《理解平台价值和责任:原则与实践》《数据经济:数字经济发展的新阶段》两份报告,由罗汉堂与多位诺奖得主在内的社会科学家们共同撰写。

《理解平台价值和责任:原则与实践》报告表示,不同于传统企业价值创造的方式,数字平台构建生态社区,提供数字基础设施及模块化的的商业能力,促进参与者之间的协调互动和交易,从而创造巨大的社会价值。数字平台与传统企业的责任不同,因为前者采用独特的价值创造方式。报告提出价值原则、激励原则、效率原则、公平原则这四大原则。

《数据经济:数字经济发展的新阶段》认为,数据的使用应让用户明确自身享有权利,理解数据对自身的影响;同时,数据使用者有责任为用户应得的权利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并有效落实;推动数据分级管理,明确不同数据使用者的权利;鼓励加密、匿名化、隐私计算等隐私增强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从而促进可信数据流通。

以上是张勇对话多位诺奖得主 人工智能将无处不在的详细内容。更多信息请关注PHP中文网其他相关文章!

声明:
本文转载于:sohu.com。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php.cn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