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jango作为一款功能强大的Web应用框架,近年来逐步受到大家的欢迎,越来越多的Python开发者投入到Django的怀抱中,但是同样由于Django中的众多内容,大家在初入Django时总会感到有一些『心有余而力不足』,不知道从何处下手。或者在初步了解之后,仍不确定当前方法是否优雅,不知道如何组织项目,以及如何使代码重用性更高。
好的项目结构是成功的一半。
在默认情况下,由Django生成的项目结构大概是这样的:
随着项目中的Application不停的增加,本地根目录下的package会不停的变多,导致越来越难维护,所以我们要对整个项目有一个清晰的规划,合理的放置各个文件的位置。
如果项目较小,且不打算将其中的Application进行各种复用,可以考虑如下方式:
venv文件夹存放项目的virtualenv环境,非必须,可以放置在其他地方。
database这个App专门用于存放model、manage的命令以及模板中用到的一些自定义filters,存放在项目根目录下。
docs和logs分别存放工程的相关文档和运行时产生的log文件。
static存放静态文件,例如css/js/img/font等。
utils存放工程中用到的工具函数、类,以及一些通用的模块,例如logger等。
templates存放模板文件,父模板或被多个模板继承的模板放在根目录,并且以base之类的名称命名,方便维护,其余的模板放在对应的application名字的文件夹中。
web目录存放所有的Application,如果有很多的Application,可以在此基础上分成更多的package来规划,每个package里存放一类的Application。
在Model模块部分,我们主要关心数据到类的映射,一般情况下,每张表对应的类将放置在单独的文件中,并在models/__init__.py中将对应的类依次导入,这样在其他地方使用时可以通过from database.models import xxxx导入,给类命名时建议添加上项目的名称,例如我这里有个项目的名字是Cherry,那么所有的类均为CherryLeaks,CherryVulns等,在reivew代码以及编写的过程中会一目了然,知道这个类代表了数据。
建议为Models添加单独的manager,并实现相应的方法,以避免进行重复操作。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建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取舍:
不建议使用外键等类型
每张表添加is_deleted,created_time,updated_time字段
善用索引
大多数业务逻辑应该放在View部分,此部分应该是最核心的。这里也是推荐将功能相近的View全部放置在同一个文件中。方便未来的维护和开发,该文件应被放置于名为 "controller" 或 "view" 的包中。例如处理project相关的路由,全部放置在controller/project.py中。
优先使用Django内置的一些View类,例如ListView,TemplateView等,如果需要自己实现View的情况,推荐使用Class-based view,将不同的请求方法封装到不同的方法中,方便日后维护。
对于模板文件而言,最好的方法就是将不同的页面、功能切割为不同的模板文件,并按Applicatio的名称按文件夹存放,这样在后期维护时,可以快速的从每个Application找到对应的模板文件。
除此之外,强烈推荐使用模板的继承功能,所有的页面均从父模板继承下来,并且使用各种block来扩充页面,父模板中定义好每个位置的block名称,供子模板覆盖。建议使用通俗简短的名称为每个block命名,例如:sidebar,script,header,main_content,page_title,page_description等。
对于通用的功能,例如评论框,可以考虑单独存放在一个文件中,在需要的地方通过{% include 'filename.tpl.html' %}加载进来。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需要同时使用extends和include指令,一定要在block中使用,否则是无效的。如下例子是无效的:
应当按照如下方式使用:
Python语言的灵活性,使得我们有时会在写代码时忘记特定方法的参数类型或返回类型。在此情况下,我们需要使用docstring为每个方法提供清晰的信息标注,以便其他人进行开发和维护。参考这个链接,如果你在使用PyCharm,可以编写自动补全docstring。
很多情况下,我们的方法需要返回多个值给调用方,或者通过JSON返回给前端,如果胡乱的返回数据,就会导致开发混乱,到最后根本不知道方法返回了什么东西。
一个比较好的做法就是约定好返回的格式,对于返回给调用方而言,简单的返回tuple即可,并在docstring中写明每个值的含义。除了返回结果,有时我们需要返回一个err,以表明在处理数据过程中是否出现了问题或异常。一般情况下有几种可用的方法:
通过raise抛出异常
通过多返回值返回,例如err, result = func()
通过类中的一个属性返回,例如instance = Class(); err = instance.error_message
这三种方法均有利弊,需要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来选取,无论使用哪一种方法,都需要在整个项目中保持统一,尽可能的不要混合使用;
对于返回给前端的JSON,就需要稍微复杂一些,至少要返回2~3个字段:
code是本次调用返回的状态码,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约定。message 是状态码的易于理解的信息,可供开发人员调试并向用户提供通知。data是实际返回的数据信息,很多时候可以不需要这个字段,具体的字段格式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再次进行约定。
优雅简单的路由保证项目质量,降低维护成本。
Django有一套强大的路由系统以及路由算法,可以满足业务中的各种需要,并且配置灵活简单,每一个路由配置文件都是URL PATH到function/class的映射。全部都可以自己设置,完全不会受到框架或是其他的一些限制。可以参考文档中关于Django请求路由寻找策略的这一部分。
在配置路由中,你可以用尖括号括起来一些变量,便于在后面使用。尖括号里可以用一些"路径转换器(Path Converters)"来指定变量类型,例如str, int, slug, uuid, path。一个完整的URL路由文件看起来像下面这样: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re_path在路由中设置正则匹配:
有些时候,你可能希望为一些URL添加一个默认路由,例如访问/blog/的时候返回一个默认页面,而访问/blog/page
随着项目的不断扩大,用到的路由也会不断的变多,所以Django提供了路由包含的机制,便于我们在不同的App中组织路由。我们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
这个例子中,将所有请求community/*的路由全部交由aggregator.urls去解析,同理,contact/*的请求也全部交给了另外的路由模块去处理;如果你的项目中并没有这么多的Application,依然想通过include的方式来管理路由,那么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一般情况下,我们的每个Django项目都由多个App组成,如果把所有App的路由全部放在URLCONF_ROOT里,时间久了这个文件会变的越来越难维护,十分混乱。在不同的App中可能会使用相同名称的路由,导致冲突。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使用"路由包含"和"命名空间"来解决,特别是如果你在维护一个可以被复用的App,为了保证路由的唯一,命名空间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命名空间通常有两种:Application namespace和Instance namespace,例如admin:index表示admin命名空间的index路由。更多关于该部分的内容可以参考:官方文档
Application Namespace比较好理解,指的是在应用程序层面上的命名空间,一般是如下方式组织的:
Instance Namespace则指的是实例级别的命名空间,常用于一个App被多次实例化的情况,为了区分每个实例,就需要引入Instance Namespace。我们使用官方文档中的例子看一下:
可以看到两个路由author-polls和publisher-polls其实都包含了相同的路由,但是指定了不同的命名空间,这就是Instance级别的命名空间,即当前正在访问的对象的命名空间。不同的用户身份访问不同的URL,会得到不同的命名空间,例如游客和管理员均访问polls:index所指向的页面,但是由于命名空间的不同,会得到完全不同的结果。
以上是Django开发方法是什么的详细内容。更多信息请关注PHP中文网其他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