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周边 >人工智能 >当人工智能走进课堂,教学过程将发生哪些变化?

当人工智能走进课堂,教学过程将发生哪些变化?

王林
王林转载
2023-04-09 16:31:031569浏览

当人工智能走进课堂,教学过程将发生哪些变化?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师生关系都在发生变化。利用人工智能可以实现更加开放灵活的教学体系,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系统性融合;当人工智能融入教学模式,教学模式重心转移到关注“人”本身时,智慧教学的新时代也随之开启。

人工智能技术无论在少儿阶段,还是青年阶段,都在逐步推广。新时代对教书育人提出新的需求,即如何从以教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为主;如何借助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实现人机交互的智慧教学模式。人工智能赋予教育新功能,满足了大数据时代下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因材施教,促进个性化学习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老师是绝对的权威,教学资源的分配以老师控制为基础。课堂教学是老师分配合适的教育资源,再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确立起来的一种沟通方式。由于个人的精力有限,老师为了方便管理,即使不是主观意义上的,也会下意识的为学生贴上相应的身份标签,课堂教学机械的完成知识灌输。人工智能的出现可以为老师分摊压力,更加关注学生本身,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随着人工智能的介入,以往老师无法关注到每一位学生,无法做到因材施教的问题将会迎刃而解。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伴随式地记录分析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全面勾勒学生画像。基于大数据分析,对学生学情进行诊断、分析,从中找出学生学习的薄弱项,并及时指正;同时可以发现学生学习的优良习惯,并通过数据分析推广给适合该类学习方法的学生。通过人工智能形成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真正做到以人推题,让学生只学该学的点,只做该做的题,杜绝盲目刷题和无效练习。

教育资源公平化

传统课堂教学一直面临着来自时间、空间限制等不利因素造成的教学质量的差异。在时间因素上,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的互动时间、学生间的讨论时间较少;在空间因素上,传统课堂空间结构固定,学生们由于固定座位的局限,学生之间课堂注意力和接受知识的能力势必会受到影响。

人工智能的出现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时空的局限,能够使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排除了由于座位原因导致的课堂注意力下降等因素。在人工智能环境下,学生可以通过VR等技术手段在虚拟世界中观察和感受核裂变的过程、发动机的内部构造、生物医疗技术的应用等传统课堂教学中难以实现的场景。人工智能环境能够让学生沉浸在场景式的教学情境中,以全息、动态的画面带给学生更加直观、真实的亲身体验。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学生改变其由于认知方式和想象力等因素差异而造成的非平衡性发展。

教学方式的改善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们被准备教学材料、撰写教案、管理课堂、批改作业等各种事务缠身,使得他们对学生的评价只停留在对学生知识储备程度的考查上,缺乏全面性与科学性。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人工智能技术掌握了巨量的信息和知识,可以帮助人解决一些问题。随着语音识别、图像处理技术、AR/VR技术的成熟,人机交互变得更加和谐共融,传统教师的一些技能性、重复性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由人工智能机器人来替代,教师们更应该注重于课堂教学本身,改善现有的教学方式。

人工智能有助于将传统话语式的师生互动变为场景式的互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够运用AR/VR等技术手段设计和制作出立体、全息式的教学场景,供学生欣赏和学习。人工智能通过语音图像识别功能将教材中静态的知识与文本转化为数字文本,通过多种数字化方式呈现给学生,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够获得视觉、听觉等多维度的体验,将枯燥的知识转变为形象生动的场景式展现。

科学的教学评价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场域,与教师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相对应,学生的学习是从对知识的初步了解到对知识的熟练应用与理解再到举一反三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不仅包含课本知识的学习与巩固,同时也涉及到学生学习过程中认知、情感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对学生的评价应不仅仅取决于知识的掌握情况。

课堂教学中,人工智能的引入能够为课堂教学各环节做出科学的评价。课堂教学情况千差万别,学生情况有大的差异也有细微区别,长处短处也各不一致。以往学生的情感发展、责任担当、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发展遭受忽视,但人工智能的数据分析、语音图像识别等技术应用能够准确评价“教与学”的差异化情况。例如,网校的教师监课系统借助语音识别和表情识别等技术的融合,能够通过教师课堂表现的亲和力、清晰度等维度评价教师的授课情况。(姚坤森整理)

以上是当人工智能走进课堂,教学过程将发生哪些变化?的详细内容。更多信息请关注PHP中文网其他相关文章!

声明:
本文转载于:51cto.com。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php.cn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