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web前端 >css教程 >详解CSS content的使用机制,原来还可以这样用!

详解CSS content的使用机制,原来还可以这样用!

青灯夜游
青灯夜游转载
2021-07-27 10:26:444722浏览

本篇文章带大家了解一下CSS中的content属性,介绍一下content的使用场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详解CSS content的使用机制,原来还可以这样用!

在开发中遇到类似清除浮动、小图标、替换内容等场景时不可避免会遇到 content 属性,一般就是百度下解决方案,甚少细究到底,在看《CSS 世界》这本书时看了下 content 章节,今天这里就详细介绍下 content 的使用机制。

content 属性用于与 :before 及 :after 伪元素配合使用,来插入生成内容。使用 content 属性插入的内容都是匿名的可替换元素。首先我们先了解下什么是可替换元素呢?

替换元素

首先看下图片加载:

<img src="1.jpg">
<!--替换-->
<img src="2.jpg">

修改了 img 的 src 属性,导致显示的图片发生了变化。这种通过修改某个属性值呈现的内容就可以被替换的元素就称为“替换元素”。

典型的替换元素:a1f02c36ba31691bcfe87b2722de723b39000f942b2545a5315c57fa3276f220d5ba1642137c3f32f4f4493ae923989c4750256ae76b6b9d804861d8f69e79d3d5fd7aea971a85678ba271703566ebfd

替换元素的尺寸计算规则

替换元素的尺寸计算规则有三种尺寸:

  • 固有尺寸:替换内容原本的尺寸
  • HTML 尺寸:HTML 原生属性 width 和 height
  • CSS 尺寸:通过 CSS 设置的宽高属性

下面我们以 img 为例:

<img src="../assets/test1.jpeg">
<img width="300" height="200" class="img-test" src="../assets/test1.jpeg">
<img class="img-box" width="300" height="200" src="../assets/test1.jpeg">

.img-box {
  height: 100px;
  width: 200px;
}

效果如下:

1.png

  • 第一张图:默认显示原图尺寸 267 * 200;

  • 第二张图:设置了 HTML 尺寸 width 和 height,显示图片 300 * 200;

  • 第三张图:设置了 CSS 尺寸 200 * 100。

由此可见尺寸显示规则优先级为 CSS 尺寸 > HTML 尺寸 > 固有尺寸。

替换元素和 content 是什么关系呢?

替换元素之所以为替换元素,就是因为其内容可替换,即盒模型中的 content box 可替换。CSS 的 content 属性就用于替换内容,也可以说,content 属性决定了是替换元素还是非替换元素。代码如下:

<img width="300" height="200" class="img-test" src="../assets/test1.jpeg">

.img-test:hover {
 content: url(&#39;../assets/test2.jpg&#39;);
}

效果如下:

2-1.gif

此时鼠标悬浮的时候图片为 ’../assets/test2.jpg‘,使用 content 属性替换了 img 的 content box。

需要注意的是 content 属性改变的仅仅是视觉呈现,当我们以右键或其他形式保存这张图片的时候,所保存的还是原来 src 对应的图片。

content 的使用场景

content 的定义中就提到过是和 :before 及 :after 伪元素配合使用。:before 及 :after 是最常见的伪元素,想必大家都不陌生。

再简单介绍下 :before 和 :after:

  • 默认 display: inline;
  • 必须设置 content 属性,否则无效;
  • 默认 user-select: none,即 :before 和 :after 的内容无法被用户选中;
  • 不可通过 dom 使用,就是本身不存在的页面元素,HTML 源代码里,找不到它们,但从视觉上,却能看到它们的存在。

下面我们看一下主要使用场景:

插入字符

使用 content 插入字符一般是给空元素设置默认值,类似 input 的 placeholder 属性一样,只在元素没有内容的时候展示,代码如下:

<p>有内容的段落</p>
<p></p>

<!--:empty 是一个 CSS 选择器,当元素里面无内容的时候进行匹配-->
p:empty::before {
  content: &#39;空元素内容&#39;;
  color: red;
}

效果如下:

3.png

辅助元素生成

此时核心点不在于 content 生成的内容,而是伪元素本身。通常我们会把 content 的属性值设置为空字符串,使用其他 CSS 代码来生成辅助元素,或实现图形效果,或实现特定布局。

图形效果

使用 ::after 伪元素插入匿名替换元素,设置 content 为空,此元素没有内容,通过 CSS 样式来达到想要的图形效果。代码如下:

<div class="content-box"></div>

.content-box {
  height: 100px;
  width: 200px;
  border-radius: 10px;
  position: relative;
  background: #fff;
}
.content-box::after {
  content: &#39;&#39;;
  position: absolute;
  top: 100%;
  right: 16px;
  width: 4px;
  height: 16px;
  border-width: 0;
  border-right: 12px solid #fff;
  border-radius: 0 0 32px 0;
}

效果如下:

4.png

清除浮动

清除浮动主要是为了解决,父元素因为子级元素浮动引起的内部高度为 0 的问题,代码如下:

<div class="info-box clear">
  <div class="left">左</div>
  <div class="right">右</div>
</div>

.clear::after {
 content: &#39;&#39;;
 display: block;
 clear: both;
}

上面三者缺一不可:

  • content: '':通过 ::after 给元素添加一个空的伪元素。
  • clear: both:清除浮动,使得元素周围两边都不浮动。
  • display: block:clear 只对块级元素生效。

通过添加元素清除浮动,触动 BFC,使元素的高能够自适应子盒子的高。

图片生成

直接用 url 功能符显示图片,既可以在文字前后添加图片,又可以直接替换文字。

图片直接替换文字,代码如下:

<p class="img-test">文字</p>

.img-test {
  display: block;
  height: 20px;
  width: 20px;
  border-radius: 100%;
  content: url(&#39;../assets/test2.jpg&#39;);
}

文字前后添加图片,代码如下:

<!--方案一 -->
.img-test::after {
  content: url(&#39;../assets/test2.jpg&#39;);
}

<!--方案二 -->
.img-test::after {
  content: &#39;&#39;;
  display: block;
  height: 20px;
  width: 20px;
  background: url(&#39;../assets/test2.jpg&#39;);
}

方案一中伪元素通过 content 设置图片,图片的尺寸不好控制,显示图片为原尺寸,比较模糊,一般使用方案二背景图片的方式,可以按需设置尺寸。

attr 属性值内容生成

使用 attr 获取元素属性值达到效果,一般用于获取 a 标签的连接,代码如下:

<a class="baidu-link" href="https://baidu.com">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a>

.baidu-link::after {
  content: " (" attr(href) ") "
}

效果如下:

5.png

字符内容生成

content 字符内容生成就是直接写入字符内容,中英文都可以,比较常见的应用就是配合 @font-face 规则实现图标字体效果。

@font-face 规则

@font-face 规则指定一个用于显示文本的自定义字体;字体能从远程服务器或者用户本地安装的字体加载。它的属性和字体相似,如下:

字体描述符 描述
font-family 必需:所指定的字体名字将会被用于 font 或 font-family 属性
src 必需:远程字体文件位置的 url 或者用户计算机上的字体名称
font-style 对于 src 所指字体的样式
font-weight 字体粗细
font-stretch 定义应如何拉伸字体
unicode-range 该字体支持 Unicode 字符的范围

使用 @font-face 规则的代码如下:

<!--format 属性是帮助浏览器识别字体的-->
@font-face {font-family: "iconfont";
  src: url(&#39;iconfont.eot&#39;); /* IE9*/
  src: url(&#39;iconfont.eot#iefix&#39;) format(&#39;embedded-opentype&#39;), /* IE6-IE8 */
  url(&#39;iconfont.woff&#39;) format(&#39;woff&#39;), /* chrome, firefox */
  url(&#39;iconfont.ttf&#39;) format(&#39;truetype&#39;), /* chrome, firefox, opera, Safari, Android, iOS 4.2+*/
  url(&#39;iconfont.svg#iconfont&#39;) format(&#39;svg&#39;); /* iOS 4.1- */
}

<!--html-->
<div class="look-more">查看更多</div>

<!--css-->
.look-more {
  font-size: 14px;
  &::after {
    font-size: 14px;
    font-family: &#39;iconfont&#39;;
    content: &#39;\e6a7&#39;;
  }
}

效果如下:

6.png

如上图,“查看更多”后面的箭头就是上面定义的字体图标。

当然 @font-face 也有不可避免的兼容性问题,可根据需要使用此规则,支持度如下图:

7.png

计数器

content 的计数器是使用 CSS 代码实现随着元素数目增多,数值也跟着变大的效果。功能非常强大、实用,且不具有可替代性。

计数器包含两个属性和一个方法:

1、counter-reset:“计数器-重置”的意思,主要作用就是给计数器起个名字。也告诉从哪个数字开始计数,默认值是 0,值可以为负数。

<!--计数器名字为 counter,默认值为 0-->
.count-test { counter-reset: counter; }

<!--计数器名字为 counter,初始计数为 2-->
.count-test { counter-reset: counter 2; }

<!--多个计数器同时命名,使用空格分隔-->
.count-test { counter-reset: counter 2 counterpre -1; }

2、counterincrement:“计数器递增”的意思,值为 counter-reset 的 1 个或多个关键字,后面可以跟随数字,表示每次计数的变化值,默认变化值为 1,值可以为负数。

<!--counter 计数器默认递增 1-->
counter-increment: counter;

<!--counter 计数器递增 2-->
counter-increment: counter 2;

<!--counter 计数器递增 2,counterpre 计数器递减 -1-->
counter-increment: counter 2 counterpre -1;

“普照规则”:普照源(counter-reset)唯一,每普照(counter-increment)一次,普照源增加一次计数值。

<p class="counter"></p>

<!--counter-increment 普照源 <p> 标签,初始值为 2,counter-reset 值增加,默认递增 1,最终显示为 3-->
.counter {
 counter-reset: counter 2;
 counter-increment: counter;
}
.counter:before {
 content: counter(counter);
}

<!-- counter-increment 直接设置在伪元素上普照自身,和上述一样显示 3-->
.counter {
 counter-reset: counter 2;
}
.counter:before {
 counter-increment: counter;
 content: counter(counter);
}

<!--父元素和子元素都被 counter-increment 普照 1 次,递增了两次,最终显示为 4-->
.counter {
 counter-reset: counter 2;
 counter-increment: counter;
}
.counter:before {
 counter-increment: counter;
 content: counter(counter);
}

3、counter()/counters():都是计数方法,显示计数,counters 用于嵌套计数。

<!--name 就是 counter-reset 的名称-->
counter(name)

<!--style 值就是 list-style-type 支持的那些值,可以是英文等-->
counter(name, style)

<!--string 参数为字符串(需要引号包围的,是必需参数),表示子序号的连接字符串。例如,1.1 的 string 就是&#39;.&#39;,1-1 就是&#39;-&#39;-->
counters(name, string)

counters(name, string, style)

一般用于类似目录以及规律变化的计数,下面以层级目录为例,代码如下:

<div class="reset">
    <div class="counter">替换元素
        <div class="reset">
            <div class="counter">替换元素的尺寸计算规则</div>
            <div class="counter">替换元素和 content 是什么关系呢?</div>
        </div>
    </div>
    <div class="counter">content 的使用场景
        <div class="reset">
            <div class="counter">插入字符</div>
            <div class="counter">辅助元素生成</div>
            <div class="counter">图片生成</div>
            <div class="counter">attr 属性值内容生成</div>
            <div class="counter">字符内容生成</div>
            <div class="counter">计数器</div>
        </div>
    </div>
</div>

.reset {
  counter-reset: counter;
}
.counter:before {
  content: counters(counter, &#39;.&#39;) &#39;. &#39;;
  counter-increment: counter;
}
  • counter 默认值为 0,默认递增为  1;
  • 第一个 reset 下面有两个兄弟 conter 标签,递增则为 1 和 2;
  • 第一个 counter 下面有 reset 标签,嵌套了一层重置计数,则有 1.1、1.2 等;
  • 同理第二个 counter 下面有 2.1、2.2 等。

效果如下:

8.png

总结

了解 CSS 的 content 属性,布局有了更多的可能性,有助于日常开发中根据需要使用一些布局小技巧,使布局简洁明了。

原文地址:https://juejin.cn/post/6989017411261300750

更多编程相关知识,请访问:编程入门!!

以上是详解CSS content的使用机制,原来还可以这样用!的详细内容。更多信息请关注PHP中文网其他相关文章!

声明:
本文转载于:juejin.cn。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php.cn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