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介绍一下node中的express。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nodejs 教程》
在此之前,先说一个很有用的——nodemon ——> 自动编译
npm install nodemon -D
完毕后 将配置文件json中"script"选项中的“start”字段修改如下:
"start":"nodemon js路径+名", //增加一行 "start:node":"node js路径+名", ...
但是现在我们发现一个问题:无论什么文件做什么样的改动,都会重新启动node。
我们干脆指定:监视js文件:
新建nodemon.json
{ "watch":["./src/**/*.js"] }
(src是与json平级的(js所在的)目录名)
经此之后,服务器就能自动的npm start
了。
言归正传,Express出手
我们对express的第一认知:node中的一种web框架。
如下:用express搭建一个web应用
npm install express -S # "-S":在生产环境中搭载 npm install nodemon -D
在src目录(自建文件夹)下设app.js:
const express=require('express'); //一个express实例 const app=express(); //app.use((req,res)=>{ // res.json({ // name:"张上" // }) //}) app.get('/name',(req,res)=>{ let {age}=req.params; res.send('tom'); }); app.post('/name',(req,res)=>{ res.send('tom post'); }); app.listen(8081,()=>{ console.log('启动成功'); });
看到代码第3行,有没有想到http?
const server=http.createServer((req,res)=>{...});
这里的server和上面的app是一样的。但是两个req不一样,因为app的req是经过express封装过的,它的功能更丰富!
在package.json(生成的配置文件)中修改:
// "script"选项下第一个——"start"值中加一个“nodemon”字样: "start":"nodemon ./src/app.js", ...
那如上代码怎么传参?
// get方式传参 app.get('/name/:age',(req,res)=>{ let {age}=req.params; res.json({ name:'tom', age }) })
Router的介绍 & 使用
web服务如何处理一个请求
url --> 网络 --> dns解析 --> 目标服务器
如何响应这个请求 —— 路由!(规则)
如何区分 —— 请求方法(get/post)、uri(路径)
const express=require('express'); const app=express(); //1.请求方法判断 ——测试工具:postman app.get('/demo',(req,res)=>{ res.json({ message:'hello get mxc' }) }); app.post('/demo',(req,res)=>{ res.json({ message:'hello post mxc' }) }); //2.通过URI ——postman上测试:http://127.0.0.1:8081/user/byname?name=mxc //或:http://127.0.0.1:8081/user/byid?id=123 app.get('/user/byname',(req,res)=>{ let {name}=req.query; res.json({ name }) }); app.get('/user/byid',(req,res)=>{ let {id}=req.query; res.json({ id }) }); app.listen(8081,()=>{ console.log('server已启动'); });
路由API
定义一个api,需要满足 客户端 无论以什么请求方式,都可以得到响应
app.all('/demo',(req,res)=>{ res.json({ message:'demo', method:req.method }) });
无论客户端使用任何URI,我们的服务都可以响应(日志)
app.all('*',(req,res)=>{ res.json({ message:'demo', method:req.method, uri:req.path }) });
app.use --> 中间件
app.use('/demo',(req,res)=>{ res.json({ message:'from use demo', method:req.method }) }); app.use((req,res)=>{ res.json({ message:'demo', method:req.method, uri:req.path }) });
如何做路由的拆分? —— express.Router
在member.router.js文件中:
const express=require('express'); const router=express.Router(); //router.[method]//(get/post) //router.all //router.use router.get('/list',(req,res)=>{ res.json({ list:[ id:001, name:'mxc' ] }) }); module.exports=router;
在app.js中“ 注册路由 ”:
const memberRouter=require('./member.router.js');app.use(memberRouter);
现在我们再写一个skuRouter的路由,它的URI中也有“/list”。
注册完以后。我们发现找不到了(打印不出来),那这怎么办?
其实,路由use里面我们可以加一个“前缀”——也就是“根”,加以区分:
const memberRouter=require('./member.router.js'); app.use(memberRouter);
中间件
express中间件
使用:
app级别使用(注册时,一定是在最顶级/端)
router级别
异常处理
(普通)中间件
我们应当先考虑一个问题:为什么需要“中间件”:程序不能一步“走完”。
你比如说下面这个demo:获取input内容: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title> </head> <body> <form action="http://localhost:8081" method="post"> 用户:<input type="text" name="user" /><br /> 密码:<input type="password" name="pass" /><br /> <input type="submit" value="提交"> </form> </body> </html>
npm install body-parser
const express=require('express'); const bodyParser=require('body-parser'); var server=express(); server.listen(8081); server.use(bodyParser,urlencoded({})); // 上面一行有时也写为:server.use(bodyParser,urlencoded({extended:true})); server.use('/',function(req,res){ console.log(req.body); });
毫无疑问,这比平时“多出来的”一行:server.use(bodyParser,urlencoded({}));
就是所谓的“中间件的使用”。
现在该思考另一个问题了:为什么程序“一步走不完”?
如上述代码, POST的req中应该有“ body ”吗?
很显然不应该。 body本来就不存在啊!(不然ajax还去用data?)
但我们现在确实需要。所以第2行const bodyParser=require('body-parser');
申请了“中间件模块”,在第5行为整个“链式操作”(两个use连着)给“装上”了一个body。
通常来说,在实战中中间件我们会写3个,构成一条“完整的”参数解析大法:
app.use(express.json());
app.use(express.urlencoded());
app.use(bodyParser,urlencoded({extended:true}));
//然后再get/post操作
当然,如果前面是GET方式提交,node中直接用req.query
即可,也就不需要中间件了。
那既然中间件这么“有用”,不如自己封装一个?
mxc-body-parser.js文件
// 仿body-parser中间件 const querystring=require('querystring'); module.exports=function(req,res,next){ var str=''; req.on('data',function(data){ str+=data; }); req.on('end',function(){ req.body=querystring.parser(str); next(); }); }
然后在其他文件里引用:
const express=require('express'); const mxcParser=require('./lib/mxc-body-parser'); var server=express(); server.listen(8081); server.use(mxcParser); server.use('/',function(req,res){ console.log(req.body); });
异常处理
——可视化
通常,异常处理都是全局进行的。
一般做法:throw new Error('测试功能异常');
node-express内置异常处理:
function error_handler_middleware(err,req,res,next){ if(err){ let {message}=err; res.status(500).json({ message:`${message || '服务器异常'}` }) }else{ //其余操作 } } ... app.use(error_handler_middleware); //放在所有Router最后,做中间件用
实战中的ORM模型创建
先说说数据库初始化
创建完mysql,我们要将node和mysql连接,用到的工具:
npm install express mysql2 sequelize nodemon sequelize-cli -S
连接成功后会生成config.json配置文件,我们在development选项中修改和添加:
"database":"数据库表名", "timezone":"+08:00"
持久化模型对应的数据库表:
npx sequelize db:migrate
前端数据如何往mysql中写?
调用todo.js模块:
use strict' ; module. exports = (sequelize, DataTypes) => { const Todo = sequelize.define( 'Todo', { name: DataTypes. STRING, deadLine: DataTypes .DATE, content: DataTypes. STRING },{ timestamps:false }) ; Todo. associate = function(models) { // associations can be def ined here }; return Todo; };
使用:创建第一个todo:(初始时)
app.post('/create',async (req,res,next)=>{ try{ let {name,deadline,content}=req.body; //持久化到数据库 let todo=await models.Todo.create({ name, deadline, content }) res.json({ todo, message:'任务创建成功' }) }catch(err){ next(error) } })
最后的next传给谁?
我们之前说,在全局最后创建一个use,用于错误处理:
app.use((err,req,res,next)=>{ if(err){ res.status(500).json({ message:err.message }) } })
更多编程相关知识,请访问:编程入门!!
以上是详解nodejs中的express的详细内容。更多信息请关注PHP中文网其他相关文章!

从C/C 转向JavaScript需要适应动态类型、垃圾回收和异步编程等特点。1)C/C 是静态类型语言,需手动管理内存,而JavaScript是动态类型,垃圾回收自动处理。2)C/C 需编译成机器码,JavaScript则为解释型语言。3)JavaScript引入闭包、原型链和Promise等概念,增强了灵活性和异步编程能力。

不同JavaScript引擎在解析和执行JavaScript代码时,效果会有所不同,因为每个引擎的实现原理和优化策略各有差异。1.词法分析:将源码转换为词法单元。2.语法分析:生成抽象语法树。3.优化和编译:通过JIT编译器生成机器码。4.执行:运行机器码。V8引擎通过即时编译和隐藏类优化,SpiderMonkey使用类型推断系统,导致在相同代码上的性能表现不同。

JavaScript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包括服务器端编程、移动应用开发和物联网控制:1.通过Node.js实现服务器端编程,适用于高并发请求处理。2.通过ReactNative进行移动应用开发,支持跨平台部署。3.通过Johnny-Five库用于物联网设备控制,适用于硬件交互。

我使用您的日常技术工具构建了功能性的多租户SaaS应用程序(一个Edtech应用程序),您可以做同样的事情。 首先,什么是多租户SaaS应用程序? 多租户SaaS应用程序可让您从唱歌中为多个客户提供服务

本文展示了与许可证确保的后端的前端集成,并使用Next.js构建功能性Edtech SaaS应用程序。 前端获取用户权限以控制UI的可见性并确保API要求遵守角色库

JavaScript是现代Web开发的核心语言,因其多样性和灵活性而广泛应用。1)前端开发:通过DOM操作和现代框架(如React、Vue.js、Angular)构建动态网页和单页面应用。2)服务器端开发:Node.js利用非阻塞I/O模型处理高并发和实时应用。3)移动和桌面应用开发:通过ReactNative和Electron实现跨平台开发,提高开发效率。

JavaScript的最新趋势包括TypeScript的崛起、现代框架和库的流行以及WebAssembly的应用。未来前景涵盖更强大的类型系统、服务器端JavaScript的发展、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扩展以及物联网和边缘计算的潜力。

JavaScript是现代Web开发的基石,它的主要功能包括事件驱动编程、动态内容生成和异步编程。1)事件驱动编程允许网页根据用户操作动态变化。2)动态内容生成使得页面内容可以根据条件调整。3)异步编程确保用户界面不被阻塞。JavaScript广泛应用于网页交互、单页面应用和服务器端开发,极大地提升了用户体验和跨平台开发的灵活性。


热AI工具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能驱动的应用程序,用于创建逼真的裸体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用于从照片中去除衣服的在线人工智能工具。

Undress AI Tool
免费脱衣服图片

Clothoff.io
AI脱衣机

AI Hentai Generator
免费生成ai无尽的。

热门文章

热工具

SublimeText3 Linux新版
SublimeText3 Linux最新版

SublimeText3 Mac版
神级代码编辑软件(SublimeText3)

ZendStudio 13.5.1 Mac
功能强大的PHP集成开发环境

适用于 Eclipse 的 SAP NetWeaver 服务器适配器
将Eclipse与SAP NetWeaver应用服务器集成。

EditPlus 中文破解版
体积小,语法高亮,不支持代码提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