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给大家带来Node.js Express安装与使用详细介绍,Node.js Express安装与使用的注意事项有哪些,下面就是实战案例,一起来看一下。
安装 express
为了重写我们的HelloWorld,我们需要安装Express模块。Express基于Node.js的一个Web框架,官方网站在这里:http://expressjs.com/。官网对Express的介绍是:
Fast, unopinionated, minimalist web framework for Node.js
Express很轻巧,通常用来做Web后端的开发。有一些推荐的书,可以看这里:http://www.jb51.net/books/470249.html。
要安装express模块,直接使用npm命令即可。在命令行环境下不带参数执行npm命令,即可看到npm的帮助信息。安装某个Node.js模块,使用install子命令。“npm install xxx”会将xxx模块安装到当前路径下,“npm install -g xxx”则将xxx模块安装到当前用户的全局位置。使用“npm helo install”可以查看install子命令的细节。要卸载一个模块,使用“npm uninstall xxx”,假如你是全局安装,则使用“npm uninstall -g xxx”。
在使用npm安装某个模块时,它会自动解决依赖。
在命令行环境执行下面的命令来安装express:
npm install -g express –registry=https://registry.npm.taobao.org
注意,我指定了使用淘宝的镜像,快一些。
特别说明一下:
我参考了这里的教程哦:https://github.com/alsotang/node-lessons
很快啦,你就可以看到下面的界面(注意我们安装的Express版本是4.13.3):
好啦,Express安装完毕。
需要说明的是,使用-g命令全局安装Node.js模块后,需要设置环境变量NODE_PATH,否则在我们使用node命令启动某个应用时可能会报找不到指定的模块这种错误。在我的Windows 7环境下,全局安装时npm模块的位置为“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npmnode_modules”(看上面的图可知)。至于环境变量的设置,计算机->高级系统设置->高级->环境变量,添加一个名为NODE_PATH的环境变量, 将其值设置为全局模块的根目录。设置完成后,重新进入命令行环境即可生效。
提一下,如果要在NODE_PATH中添加多个模块路径,只需用“;”分隔开即可。具体含义,命令行下执行“node -h”可查看帮助。
HelloWorld
代码就是这么简单:
// 引入 express 模块 var express = require('express'); // 创建 express 实例 var app = express(); // 响应HTTP的GET方法 app.get('/', function (req, res) { res.send('Hello World!'); }); // 监听到8000端口 app.listen(8000, function () { console.log('Hello World is listening at port 8000'); });
保存为HelloExpress.js,然后在Node.js的命令行环境下执行“node HelloExpress.js”命令,网站就运行起来了。浏览器访问一下,和上次的示例一样一样的。
使用Express有什么不同
没有使用Express的代码是酱紫的:
// 引入http模块 var http = require("http"); // 创建server,指定处理客户端请求的函数 http.createServer( function(request, response) { response.writeHead(200, {"Content-Type": "text/plain"}); response.write("Hello World!"); response.end(); } ).listen(8000); console.log("Hello World is listening at port 8000");
上面的代码直接使用Node.js带的http模块来创建HTTP服务器,指定了一个处理请求的函数。实际应用时,我们需要在这个函数内区分不同的HTTP请求,比如GET、HEAD、POST等。而Express版本的HelloWorld则有所不同,它可以针对每一个路径和HTTP请求指定响应函数,比如Express版本的HelloWorld实例,只有你在浏览器中输入“http://localhost:8000”时它才会返回“HelloWorld”,如果你在浏览器中输入“http://localhost:8000/abc”,你就看到一条错误信息(会收到404状态码,express自动帮你处理了)。这里边有一个URL路由(URL routing)的概念。假如把代码修改成下面的样子:
app.get('*', function (req, res) { res.send('Hello World!'); });
效果就和使用http模块的版本类似了。因为我使用了“*”作为通配符,可以匹配任何路径。Express的get方法原型如下:
app.METHOD(path, callback [, callback …])
具体可以参考这里:http://expressjs.com/4x/api.html#app.METHOD。
使用express创建HelloExpress
express模块有一个命令行工具express,可以用来生成基于express模块的应用结构(网站结构)。
express 4.x之后,express命令被独立出来放在了express-generator模块中。我们用下面的命令全局安装express这个命令行工具:
npm install -g express-generator
安装完成后,在命令行环境下执行“express -V”,可以看到express的版本是4.13.1。
好了,现在我们使用express命令来创建一个默认的网站。
在命令行环境下导航到myprojects这个目录下,执行下面的命令:
express HelloExpress
然后可以看到:
仔细看上面的图哦,它告诉了我们三类非常重要的信息:
express命令创建的网站的目录结构以及创建的文件
安装依赖(进入到HelloExpress下,执行npm install)
使用npm start启动网站(express 4.x后)
好啦,我们先安装依赖。这里要先提一下HelloExpress目录下的package.json文件,其内容如下:
{ "name": "HelloExpress", "version": "0.0.0", "private": true, "scripts": { "start": "node ./bin/www" }, "dependencies": { "body-parser": "~1.13.2", "cookie-parser": "~1.3.5", "debug": "~2.2.0", "express": "~4.13.1", "jade": "~1.11.0", "morgan": "~1.6.1", "serve-favicon": "~2.3.0" } }
这个文件定义了一个Node.js应用的基本信息,我们这次注意的是 dependencies ,它定义了应用依赖的模块。
在HelloExpress下执行“npm install”命令,npm会自动找到package.json,分析它,安装所有依赖模块。这要花费一些时间,休息一下,去喝杯茶。
看看,下面是安装结果:
G:\nodejs\myprojects\HelloExpress>npm install debug@2.2.0 node_modules\debug └── ms@0.7.1 cookie-parser@1.3.5 node_modules\cookie-parser ├── cookie-signature@1.0.6 └── cookie@0.1.3 serve-favicon@2.3.0 node_modules\serve-favicon ├── fresh@0.3.0 ├── etag@1.7.0 ├── parseurl@1.3.0 └── ms@0.7.1 morgan@1.6.1 node_modules\morgan ├── basic-auth@1.0.3 ├── on-headers@1.0.0 ├── depd@1.0.1 └── on-finished@2.3.0 (ee-first@1.1.1) body-parser@1.13.3 node_modules\body-parser ├── content-type@1.0.1 ├── bytes@2.1.0 ├── depd@1.0.1 ├── on-finished@2.3.0 (ee-first@1.1.1) ├── qs@4.0.0 ├── iconv-lite@0.4.11 ├── http-errors@1.3.1 (inherits@2.0.1, statuses@1.2.1) ├── raw-body@2.1.2 (unpipe@1.0.0) └── type-is@1.6.6 (media-typer@0.3.0, mime-types@2.1.4) express@4.13.3 node_modules\express ├── escape-html@1.0.2 ├── merge-descriptors@1.0.0 ├── array-flatten@1.1.1 ├── cookie@0.1.3 ├── cookie-signature@1.0.6 ├── methods@1.1.1 ├── utils-merge@1.0.0 ├── range-parser@1.0.2 ├── fresh@0.3.0 ├── path-to-regexp@0.1.7 ├── vary@1.0.1 ├── content-type@1.0.1 ├── etag@1.7.0 ├── parseurl@1.3.0 ├── content-disposition@0.5.0 ├── serve-static@1.10.0 ├── depd@1.0.1 ├── qs@4.0.0 ├── finalhandler@0.4.0 (unpipe@1.0.0) ├── on-finished@2.3.0 (ee-first@1.1.1) ├── send@0.13.0 (destroy@1.0.3, statuses@1.2.1, ms@0.7.1, mime@1.3.4, http-er rors@1.3.1) ├── accepts@1.2.12 (negotiator@0.5.3, mime-types@2.1.4) ├── type-is@1.6.6 (media-typer@0.3.0, mime-types@2.1.4) └── proxy-addr@1.0.8 (forwarded@0.1.0, ipaddr.js@1.0.1) jade@1.11.0 node_modules\jade ├── character-parser@1.2.1 ├── void-elements@2.0.1 ├── commander@2.6.0 ├── constantinople@3.0.2 (acorn@2.1.0) ├── mkdirp@0.5.1 (minimist@0.0.8) ├── clean-css@3.3.7 (commander@2.8.1, source-map@0.4.4) ├── uglify-js@2.4.24 (uglify-to-browserify@1.0.2, async@0.2.10, source-map@0. 1.34, yargs@3.5.4) ├── with@4.0.3 (acorn@1.2.2, acorn-globals@1.0.5) ├── transformers@2.1.0 (css@1.0.8, uglify-js@2.2.5, promise@2.0.0) └── jstransformer@0.0.2 (is-promise@2.0.0, promise@6.1.0) G:\nodejs\myprojects\HelloExpress>
有兴趣的可以研究下各个依赖模块的信息,现在我们启动网站了。执行 npm start 命令,很快就可以看到下面的图:
看到上图,说明网站已正常运行。你可以在浏览器里访问http://localhost:3000,然后就可以看到这个页面:
OK,大功告成。
这个由express generator创建的HelloExpress和我们基于express手动写的HelloWorld又有一些不同,比如你在浏览器地址栏里输入http://localhost:3000/abc,就会看到一个默认的404页面,显示了具体的错误信息。而我们的HelloWorld,显示的则是“Cannot GET /abc”这个文本串。这就是模板的便利之处,有很多默认处理,可以为我们省很多麻烦。
Express版本的文件服务器
express是在Node.js的http的基础上实现的,相比http模块,封装更多更适用于web服务器场景的功能。之前我们在Node.js开发入门——HTTP文件服务器里使用http模块实现了一个简单的文件服务器。那个版本的文件服务器还有一个缺陷,就是没有根据文件名设置HTTP的Content-Type头部。如果我们使用express来实现文件服务器(用到了Request对象的sendFile方法),哈哈,就只有几行代码,还解决了Content-Type问题!
代码如下:
var express = require('express'); var app = express(); app.get('*', function(req, res){ res.sendFile(req.path, {root: dirname+'/', dotfiles: 'deny'}); }); app.listen(3000);
相信看了本文案例你已经掌握了方法,更多精彩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以上是Node.js Express安装与使用详细介绍的详细内容。更多信息请关注PHP中文网其他相关文章!

从C/C 转向JavaScript需要适应动态类型、垃圾回收和异步编程等特点。1)C/C 是静态类型语言,需手动管理内存,而JavaScript是动态类型,垃圾回收自动处理。2)C/C 需编译成机器码,JavaScript则为解释型语言。3)JavaScript引入闭包、原型链和Promise等概念,增强了灵活性和异步编程能力。

不同JavaScript引擎在解析和执行JavaScript代码时,效果会有所不同,因为每个引擎的实现原理和优化策略各有差异。1.词法分析:将源码转换为词法单元。2.语法分析:生成抽象语法树。3.优化和编译:通过JIT编译器生成机器码。4.执行:运行机器码。V8引擎通过即时编译和隐藏类优化,SpiderMonkey使用类型推断系统,导致在相同代码上的性能表现不同。

JavaScript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包括服务器端编程、移动应用开发和物联网控制:1.通过Node.js实现服务器端编程,适用于高并发请求处理。2.通过ReactNative进行移动应用开发,支持跨平台部署。3.通过Johnny-Five库用于物联网设备控制,适用于硬件交互。

我使用您的日常技术工具构建了功能性的多租户SaaS应用程序(一个Edtech应用程序),您可以做同样的事情。 首先,什么是多租户SaaS应用程序? 多租户SaaS应用程序可让您从唱歌中为多个客户提供服务

本文展示了与许可证确保的后端的前端集成,并使用Next.js构建功能性Edtech SaaS应用程序。 前端获取用户权限以控制UI的可见性并确保API要求遵守角色库

JavaScript是现代Web开发的核心语言,因其多样性和灵活性而广泛应用。1)前端开发:通过DOM操作和现代框架(如React、Vue.js、Angular)构建动态网页和单页面应用。2)服务器端开发:Node.js利用非阻塞I/O模型处理高并发和实时应用。3)移动和桌面应用开发:通过ReactNative和Electron实现跨平台开发,提高开发效率。

JavaScript的最新趋势包括TypeScript的崛起、现代框架和库的流行以及WebAssembly的应用。未来前景涵盖更强大的类型系统、服务器端JavaScript的发展、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扩展以及物联网和边缘计算的潜力。

JavaScript是现代Web开发的基石,它的主要功能包括事件驱动编程、动态内容生成和异步编程。1)事件驱动编程允许网页根据用户操作动态变化。2)动态内容生成使得页面内容可以根据条件调整。3)异步编程确保用户界面不被阻塞。JavaScript广泛应用于网页交互、单页面应用和服务器端开发,极大地提升了用户体验和跨平台开发的灵活性。


热AI工具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能驱动的应用程序,用于创建逼真的裸体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用于从照片中去除衣服的在线人工智能工具。

Undress AI Tool
免费脱衣服图片

Clothoff.io
AI脱衣机

AI Hentai Generator
免费生成ai无尽的。

热门文章

热工具

ZendStudio 13.5.1 Mac
功能强大的PHP集成开发环境

SublimeText3 英文版
推荐:为Win版本,支持代码提示!

DVWA
Damn Vulnerable Web App (DVWA) 是一个PHP/MySQL的Web应用程序,非常容易受到攻击。它的主要目标是成为安全专业人员在合法环境中测试自己的技能和工具的辅助工具,帮助Web开发人员更好地理解保护Web应用程序的过程,并帮助教师/学生在课堂环境中教授/学习Web应用程序安全。DVWA的目标是通过简单直接的界面练习一些最常见的Web漏洞,难度各不相同。请注意,该软件中

SublimeText3汉化版
中文版,非常好用

EditPlus 中文破解版
体积小,语法高亮,不支持代码提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