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一篇浅谈java指令重排序的问题。小编觉得挺不错的,现在就分享给大家,也给大家做个参考。一起跟随小编过来看看吧
指令重排序是个比较复杂、觉得有些不可思议的问题,同样是先以例子开头(建议大家跑下例子,这是实实在在可以重现的,重排序的概率还是挺高的),有个感性的认识
/** * 一个简单的展示Happen-Before的例子. * 这里有两个共享变量:a和flag,初始值分别为0和false.在ThreadA中先给 a=1,然后flag=true. * 如果按照有序的话,那么在ThreadB中如果if(flag)成功的话,则应该a=1,而a=a*1之后a仍然为1,下方的if(a==0)应该永远不会为 * 真,永远不会打印. * 但实际情况是:在试验100次的情况下会出现0次或几次的打印结果,而试验1000次结果更明显,有十几次打印. */ public class SimpleHappenBefore { /** 这是一个验证结果的变量 */ private static int a=0; /** 这是一个标志位 */ private static boolean flag=false;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由于多线程情况下未必会试出重排序的结论,所以多试一些次 for(int i=0;i<1000;i++){ ThreadA threadA=new ThreadA(); ThreadB threadB=new ThreadB(); threadA.start(); threadB.start(); //这里等待线程结束后,重置共享变量,以使验证结果的工作变得简单些. threadA.join(); threadB.join(); a=0; flag=false; } } static class ThreadA extends Thread{ public void run(){ a=1; flag=true; } } static class ThreadB extends Thread{ public void run(){ if(flag){ a=a*1; } if(a==0){ System.out.println("ha,a==0"); } } } }
例子比较简单,也添加了注释,不再详细叙述。
什么是指令重排序?有两个层面:
在虚拟机层面,为了尽可能减少内存操作速度远慢于CPU运行速度所带来的CPU空置的影响,虚拟机会按照自己的一些规则(这规则后面再叙述)将程序编写顺序打乱——即写在后面的代码在时间顺序上可能会先执行,而写在前面的代码会后执行——以尽可能充分地利用CPU。拿上面的例子来说:假如不是a=1的操作,而是a=new byte[1024*1024](分配1M空间)`,那么它会运行地很慢,此时CPU是等待其执行结束呢,还是先执行下面那句flag=true呢?显然,先执行flag=true可以提前使用CPU,加快整体效率,当然这样的前提是不会产生错误(什么样的错误后面再说)。虽然这里有两种情况:后面的代码先于前面的代码开始执行;前面的代码先开始执行,但当效率较慢的时候,后面的代码开始执行并先于前面的代码执行结束。不管谁先开始,总之后面的代码在一些情况下存在先结束的可能。
在硬件层面,CPU会将接收到的一批指令按照其规则重排序,同样是基于CPU速度比缓存速度快的原因,和上一点的目的类似,只是硬件处理的话,每次只能在接收到的有限指令范围内重排序,而虚拟机可以在更大层面、更多指令范围内重排序。硬件的重排序机制参见《从JVM并发看CPU内存指令重排序(Memory Reordering)》
重排序很不好理解,上面只是简单地提了下其场景,要想较好地理解这个概念,需要构造一些例子和图表,在这里介绍两篇介绍比较详细、生动的文章《happens-before俗解》和《深入理解Java内存模型(二)——重排序》。其中的“as-if-serial”是应该掌握的,即:不管怎么重排序,单线程程序的执行结果不能被改变。编译器、运行时和处理器都必须遵守“as-if-serial”语义。拿个简单例子来说,
public void execute(){ int a=0; int b=1; int c=a+b; }
这里a=0,b=1两句可以随便排序,不影响程序逻辑结果,但c=a+b这句必须在前两句的后面执行。
从前面那个例子可以看到,重排序在多线程环境下出现的概率还是挺高的,在关键字上有volatile和synchronized可以禁用重排序,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规则,也正是这些规则,使得我们在平时的编程工作中没有感受到重排序的坏处。
程序次序规则(Program Order Rule):在一个线程内,按照代码顺序,书写在前面的操作先行发生于书写在后面的操作。准确地说应该是控制流顺序而不是代码顺序,因为要考虑分支、循环等结构。
监视器锁定规则(Monitor Lock Rule):一个unlock操作先行发生于后面对同一个对象锁的lock操作。这里强调的是同一个锁,而“后面”指的是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如发生在其他线程中的lock操作。
volatile变量规则(Volatile Variable Rule):对一个volatile变量的写操作发生于后面对这个变量的读操作,这里的“后面”也指的是时间上的先后顺序。
线程启动规则(Thread Start Rule):Thread独享的start()方法先行于此线程的每一个动作。
线程终止规则(Thread Termination Rule):线程中的每个操作都先行发生于对此线程的终止检测,我们可以通过Thread.join()方法结束、Thread.isAlive()的返回值检测到线程已经终止执行。
线程中断规则(Thread Interruption Rule):对线程interrupte()方法的调用优先于被中断线程的代码检测到中断事件的发生,可以通过Thread.interrupted()方法检测线程是否已中断。
对象终结原则(Finalizer Rule):一个对象的初始化完成(构造函数执行结束)先行发生于它的finalize()方法的开始。
传递性(Transitivity):如果操作A先行发生于操作B,操作B先行发生于操作C,那就可以得出操作A先行发生于操作C的结论。
正是以上这些规则保障了happen-before的顺序,如果不符合以上规则,那么在多线程环境下就不能保证执行顺序等同于代码顺序,也就是“如果在本线程中观察,所有的操作都是有序的;如果在一个线程中观察另外一个线程,则不符合以上规则的都是无序的”,因此,如果我们的多线程程序依赖于代码书写顺序,那么就要考虑是否符合以上规则,如果不符合就要通过一些机制使其符合,最常用的就是synchronized、Lock以及volatile修饰符。
以上是Java指令重排序的问题解决的详细内容。更多信息请关注PHP中文网其他相关文章!

本文讨论了使用Maven和Gradle进行Java项目管理,构建自动化和依赖性解决方案,以比较其方法和优化策略。

本文使用Maven和Gradle之类的工具讨论了具有适当的版本控制和依赖关系管理的自定义Java库(JAR文件)的创建和使用。

本文讨论了使用咖啡因和Guava缓存在Java中实施多层缓存以提高应用程序性能。它涵盖设置,集成和绩效优势,以及配置和驱逐政策管理最佳PRA

本文讨论了使用JPA进行对象相关映射,并具有高级功能,例如缓存和懒惰加载。它涵盖了设置,实体映射和优化性能的最佳实践,同时突出潜在的陷阱。[159个字符]

Java的类上载涉及使用带有引导,扩展程序和应用程序类负载器的分层系统加载,链接和初始化类。父代授权模型确保首先加载核心类别,从而影响自定义类LOA


热AI工具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能驱动的应用程序,用于创建逼真的裸体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用于从照片中去除衣服的在线人工智能工具。

Undress AI Tool
免费脱衣服图片

Clothoff.io
AI脱衣机

AI Hentai Generator
免费生成ai无尽的。

热门文章

热工具

MinGW - 适用于 Windows 的极简 GNU
这个项目正在迁移到osdn.net/projects/mingw的过程中,你可以继续在那里关注我们。MinGW:GNU编译器集合(GCC)的本地Windows移植版本,可自由分发的导入库和用于构建本地Windows应用程序的头文件;包括对MSVC运行时的扩展,以支持C99功能。MinGW的所有软件都可以在64位Windows平台上运行。

螳螂BT
Mantis是一个易于部署的基于Web的缺陷跟踪工具,用于帮助产品缺陷跟踪。它需要PHP、MySQL和一个Web服务器。请查看我们的演示和托管服务。

SublimeText3 Mac版
神级代码编辑软件(SublimeText3)

记事本++7.3.1
好用且免费的代码编辑器

SublimeText3汉化版
中文版,非常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