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web前端js教程ES7的async/await用法实例详解

ES7的async/await用法实例详解

Sep 11, 2017 am 10:35 AM
asyncawait详解

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深入理解ES7的async/await的用法,小编觉得挺不错的,现在分享给大家,也给大家做个参考。一起跟随小编过来看看吧

在最开始学习ES6的Promise时,曾写过一篇博文 《promise和co搭配生成器函数方式解决js代码异步流程的比较》 ,文章中对比了使用Promise和co模块搭配生成器函数解决js异步的异同。

在文章末尾,提到了ES7的async和await,只是当时只是简单的提了一下,并未做深入探讨。

在前两个月发布的Nodejs V7中,已添加了对async和await的支持,今天就来对这个东东做一下深入的探究。以更加优雅的方法写异步代码。

async/await是什么

async/await可以说是co模块和生成器函数的语法糖。用更加清晰的语义解决js异步代码。

熟悉co模块的同学应该都知道,co模块是TJ大神写的一个使用生成器函数来解决异步流程的模块,可以看做是生成器函数的执行器。而async/await则是对co模块的升级,内置生成器函数的执行器,不再依赖co模块。同时,async返回的是Promise。

从上面来看,不管是co模块还是async/await,都是将Promise作为最基础的单元,对Promise不很了解的同学可以先深入了解一下Promise。

对比Promise,co,async/await

下面我们使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对比一下三种方式的异同,以及取舍。

我们采用mongodb的nodejs驱动,查询mongodb数据库作为例子,原因是mongodb的js驱动已经默认实现了返回Promise,而不用我们单独去包装Promise了。

使用Promise链


MongoClient.connect(url + db_name).then(db=> {
  return db.collection('blogs');
}).then(coll=> {
  return coll.find().toArray();
}).then(blogs=> {
  console.log(blogs.length);
}).catch(err=> {
  console.log(err);
})

Promise的then()方法可以返回另一个Promise,也可以返回一个同步的值,如果返回的是一个同步值,将会被包装成一个Promise。

上面的例子中,db.collection()将返回一个同步的值,即集合对象,但是被包装成Promise,将会透传到下一个then()方法。

上面一个例子,是使用的Promise链。

先连接数据库MongoClient.connect()返回一个Promise,然后在then()方法里获得数据库对象db,然后再获取到coll对象再返回。在下一个then()方法获得coll对象,然后进行查询,查询结果返回,逐层调用then()方法,形成一个Promise链。

在这个Promise链上,如果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异常,都会被最后的catch()捕捉到。

可以说,这个使用Promise链写的代码,比层层调用回调函数更优雅,流程也更明确。先获得数据库对象,再获得集合对象,最后查询数据。

但是这里有个不怎么“优雅”的问题,在于,每一个then()方法获取的对象,都是上一个then()方法返回的数据。而不能跨层访问。

什么意思,就是说在第三个then(blogs => {})中我们只能获取到查询的结果blogs,而不能使用上面的db对象和coll对象。这个时候,如果要打印出blogs列表后,要关闭数据库db.close()怎么办?

这个时候,可以两种解决方法:

第一种是,使用then()嵌套。我们将Promise链打断,使之嵌套,犹如使用回调函数的嵌套一般:


MongoClient.connect(url + db_name).then(db=> {
  let coll = db.collection('blogs');
  coll.find().toArray().then(blogs=> {
    console.log(blogs.length);
    db.close();
  }).catch(err=> {
    console.log(err);
  });
}).catch(err=> {
  console.log(err);
})

这里我们将两个Promise嵌套,这样在最后一个查询操作里面,就可以调用外面的db对象了。但是这中方式,并不推荐。原因很简单,我们从一种回调函数地狱走向了另一种Promise回调地狱。

而且,我们要对每个Promise的异常进行捕捉,因为Promise没有形成链。

还有一种方式, 是在每个then()方法里都将db传过来:


MongoClient.connect(url + db_name).then(db=> {
  return {db:db,coll:db.collection('blogs')};
}).then(result=> {
  return {db:result.db,blogs:result.coll.find().toArray()};
}).then(result=> {
  return result.blogs.then(blogs=> {  //注意这里,result.coll.find().toArray()返回的是一个Promise,因此这里需要再解析一层
    return {db:result.db,blogs:blogs}
  })
}).then(result=> {
  console.log(result.blogs.length);
  result.db.close();
}).catch(err=> {
  console.log(err);
});

我们在每个then()方法的返回中,都将db及其每次的其他结果组成一个对象返回。请注意,如果每次的结果都是一个同步的值还好说,但是如果是一个Promise值,每一个Promise都需要多做一层解析。

例如上面的一个例子,第二个then()方法返回的 {db:result.db,blogs:result.coll.find().toArray()} 对象中, blogs 是一个Promise,在下一个then()方法中,我们无法直接引用博客列表数组值,因此需要先调用then()方法解析一层,然后将两个同步值db和blogs返回。

注意,这里涉及到了Promise的嵌套,不过一个Promise只嵌套一层then()。

这种方式,也是很蛋疼的一个方式,因为如果遇到then()方法中返回的不是同步的值,而是Promise的话,我们需要多做很多工作。而且,每次都透传一个“多余”的db对象,在逻辑上也有点冗余。

但除此之外,对于Promise链的使用,如果遇到上面的问题,好像也没其他更好的方法解决了。我们只能根据场景去选择一种“最优”的方案,如果要使用Promise链的话。

鉴于Promise上面蛋疼的问题,TJ大神将ES6中的生成器函数,用co模块包装了一下,以更优雅的方式来解决上面的问题。

co搭配生成器函数

如果使用co模块搭配生成器函数,那么上面的例子可以改写如下:


const co = require('co');
co(function* (){
  let db = yield MongoClient.connect(url + db_name);
  let coll = db.collection('blogs');
  let blogs = yield coll.find().toArray();
  console.log(blogs.length);
  db.close();
}).catch(err=> {
  console.log(err);
});

co是一个函数,将接受一个生成器函数作为参数,去执行这个生成器函数。生成器函数中使用 yield 关键字来“同步”获取每个异步操作的值。

上面代码在代码形式上,比上面使用Promise链要优雅,我们消灭了回调函数,代码看起来都是同步的。除了使用co和yield有点怪之外。

使用co模块,我们要将所有的操作包装成一个生成器函数,然后使用co()去调用这个生成器函数。看上去也还可以接受,但是ES的进化是不满足于此的,于是async/await被提到了ES7的提案。

async/await

我们先看一下使用async/await改写上面的代码:


(async function(){
  let db = await MongoClient.connect(url + db_name);
  let coll = db.collection('blogs');
  let blogs = await coll.find().toArray();
  console.log(blogs.length);
  db.close();
})().catch(err=> {
  console.log(err);
});

我们对比代码可以看出,async/await和co两种方式代码极为相似。

co换成了async,yield换成了await。同时生成器函数变成了普通函数。

这种方式在语义上更加清晰明了,async表明这个函数是异步的,同时await表示要“等待”异步操作返回值。

async函数返回一个Promise,上面的代码其实是这样:


let getBlogs = async function(){
  let db = await MongoClient.connect(url + db_name);
  let coll = db.collection('blogs');
  let blogs = await coll.find().toArray();
  db.close();
  return blogs;
};

getBlogs().then(result=> {
  console.log(result.length);
}).catch(err=> {
  console.log(err);
})

我们定义getBlogs为一个async函数,最后返回得到的博客列表最终会被包装成一个Promise返回,如上,我们直接调用getBlogs().then()方法可获取async函数返回值。

好了,上面我们简单对比了一下三种解决异步方案,下面我们来深入了解一下async/await。

深入async/await

async返回值

async用于定义一个异步函数,该函数返回一个Promise。

如果async函数返回的是一个同步的值,这个值将被包装成一个理解resolve的Promise,等同于return Promise.resolve(value)

await用于一个异步操作之前,表示要“等待”这个异步操作的返回值。await也可以用于一个同步的值。


//返回一个Promise
let timer = async functiontimer(){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reject) => {
    setTimeout(()=> {
      resolve('500');
    },500);
  });
}

timer().then(result=> {
 console.log(result); //500
}).catch(err=> {
  console.log(err.message);
});


//返回一个同步的值
let sayHi = async functionsayHi(){
 let hi = await 'hello world';  
 return hi; //等同于return Promise.resolve(hi);
}

sayHi().then(result=> {
 console.log(result);
});

上面这个例子返回是一个同步的值,字符串'hello world',sayHi()是一个async函数,返回值被包装成一个Promise,可以调用then()方法获取返回值。

对于一个同步的值,可以使用await,也可以不使用await。效果效果是一样的。具体用不用,看情况。

比如上面使用mongodb查询博客那个例子, let coll = db.collection('blogs'); ,这里我们就没有用await,因为这是一个同步的值。当然,也可以使用await,这样会显得代码统一。虽然效果是一样的。

async函数的异常


let sayHi = async functionsayHi(){
  throw new Error('出错了');
}
sayHi().then(result=> {
 console.log(result);
}).catch(err=> {
  console.log(err.message);  //出错了
});

我们直接在async函数中抛出一个异常,由于返回的是一个Promise,因此,这个异常可以调用返回Promise的catch()方法捕捉到。

和Promise链的对比:

我们的async函数中可以包含多个异步操作,其异常和Promise链有相同之处,如果有一个Promise被reject()那么后面的将不会再进行。


let count = ()=>{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reject) => {
    setTimeout(()=>{
      reject('故意抛出错误');
    },500);
  });
}

let list = ()=>{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reject)=>{
    setTimeout(()=>{
      resolve([1,2,3]);
    },500);
  });
}

let getList = async ()=>{
  let c = await count();
  let l = await list();
  return {count:c,list:l};
}
console.time('begin');
getList().then(result=> {
  console.log(result);
}).catch(err=> {
  console.timeEnd('begin');
  console.log(err);
});
//begin: 507.490ms
//故意抛出错误

如上面的代码,定义两个异步操作,count和list,使用setTimeout延时500毫秒,count故意直接抛出异常,从输出结果来看,count()抛出异常后,直接由catch()捕捉到了,list()并没有继续执行。

并行

使用async后,我们上面的例子都是串行的。比如上个list()和count()的例子,我们可以将这个例子用作分页查询数据的场景。

先查询出数据库中总共有多少条记录,然后再根据分页条件查询分页数据,最后返回分页数据以及分页信息。

我们上面的例子count()和list()有个“先后顺序”,即我们先查的总数,然后又查的列表。其实,这两个操作并无先后关联性,我们可以异步的同时进行查询,然后等到所有结果都返回时再拼装数据即可。


let count = ()=>{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reject) => {
    setTimeout(()=>{
      resolve(100);
    },500);
  });
}

let list = ()=>{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reject)=>{
    setTimeout(()=>{
      resolve([1,2,3]);
    },500);
  });
}

let getList = async ()=>{
  let result = await Promise.all([count(),list()]);
  return result;
}
console.time('begin');
getList().then(result=> {
  console.timeEnd('begin'); //begin: 505.557ms
  console.log(result);    //[ 100, [ 1, 2, 3 ] ]
}).catch(err=> {
  console.timeEnd('begin');
  console.log(err);
});

我们将count()和list()使用Promise.all()“同时”执行,这里count()和list()可以看作是“并行”执行的,所耗时间将是两个异步操作中耗时最长的耗时。

最后得到的结果是两个操作的结果组成的数组。我们只需要按照顺序取出数组中的值即可。

JavaScript 中最蛋疼的事情莫过于回调函数嵌套问题。以往在浏览器中,因为与服务器通讯是一种比较昂贵的操作,因此比较复杂的业务逻辑往往都放在服务器端,前端 JavaScript 只需要少数几次 AJAX 请求就可拿到全部数据。

但是到了 webapp 风行的时代,前端业务逻辑越来越复杂,往往几个 AJAX 请求之间互有依赖,有些请求依赖前面请求的数据,有些请求需要并行进行。还有在类似 Node.js 的后端 JavaScript 环境中,因为需要进行大量 IO 操作,问题更加明显。这个时候使用回调函数来组织代码往往会导致代码难以阅读。

现在比较流行的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使用 Promise,可以将嵌套的回调函数展平。但是写代码和阅读依然有额外的负担。

另外一个方案是使用 ES6 中新增的 generator,因为 generator 的本质是可以将一个函数执行暂停,并保存上下文,再次调用时恢复当时的状态。co 模块是个不错的封装。但是这样略微有些滥用 generator 特性的感觉。

ES7 中有了更加标准的解决方案,新增了 async/await 两个关键词。async 可以声明一个异步函数,此函数需要返回一个 Promise 对象。await可以等待一个 Promise 对象 resolve,并拿到结果。

比如下面的例子,以往我们无法在 JavaScript 中使用常见的 sleep 函数,只能使用 setTimeout 来注册一个回调函数,在指定的时间之后再执行。有了 async/await 之后,我们就可以这样实现了:


async function sleep(timeout) {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setTimeout(function() {
   resolve();
  }, timeout);
 });
}

(async function() {
 console.log('Do some thing, ' + new Date());
 await sleep(3000);
 console.log('Do other things, ' + new Date());
})();

执行此段代码,可以在终端中看到结果:

Do some thing, Mon Feb 23 2015 21:52:11 GMT+0800 (CST)
Do other things, Mon Feb 23 2015 21:52:14 GMT+0800 (CST)

另外 async 函数可以正常的返回结果和抛出异常。await 函数调用即可拿到结果,在外面包上 try/catch 就可以捕获异常。下面是一个从豆瓣 API 获取数据的例子:


var fetchDoubanApi = function() {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var xhr = new XMLHttpRequest();
  xhr.onreadystatechange = function() {
   if (xhr.readyState === 4) {
    if (xhr.status >= 200 && xhr.status < 300) {
     var response;
     try {
      response = JSON.parse(xhr.responseText);
     } catch (e) {
      reject(e);
     }
     if (response) {
      resolve(response, xhr.status, xhr);
     }
    } else {
     reject(xhr);
    }
   }
  };
  xhr.open(&#39;GET&#39;, &#39;https://api.douban.com/v2/user/aisk&#39;, true);
  xhr.setRequestHeader("Content-Type", "text/plain");
  xhr.send(data);
 });
};

(async function() {
 try {
  let result = await fetchDoubanApi();
  console.log(result);
 } catch (e) {
  console.log(e);
 }
})();

async 函数的用法

同 Generator 函数一样,async 函数返回一个 Promise 对象,可以使用 then 方法添加回调函数。当函数执行的时候,一旦遇到 await 就会先返回,等到触发的异步操作完成,再接着执行函数体内后面的语句。
下面是一个例子。


async function getStockPriceByName(name) {
 var symbol = await getStockSymbol(name);
 var stockPrice = await getStockPrice(symbol);
 return stockPrice;
}

getStockPriceByName(&#39;goog&#39;).then(function (result){
 console.log(result);
});

阅读本文前,期待您对promise和ES6(ECMA2015)有所了解,会更容易理解。本文以体验为主,不会深入说明,结尾有详细的文章引用。

第一个例子

Async/Await应该是目前最简单的异步方案了,首先来看个例子。这里我们要实现一个暂停功能,输入N毫秒,则停顿N毫秒后才继续往下执行。


var sleep = function (time) {
  return new Promise(function (resolve, reject) {
    setTimeout(function () {
      resolve();
    }, time);
  })
};

var start = async function () {
  // 在这里使用起来就像同步代码那样直观
  console.log(&#39;start&#39;);
  await sleep(3000);
  console.log(&#39;end&#39;);
};

start();

控制台先输出start,稍等3秒后,输出了end。

基本规则

async 表示这是一个async函数,await只能用在这个函数里面。await表示在这里等待promise返回结果了,再继续执行。await 后面跟着的应该是一个promise对象(当然,其他返回值也没关系,只是会立即执行,不过那样就没有意义了…)

获得返回值

await等待的虽然是promise对象,但不必写.then(..),直接可以得到返回值。


var sleep = function (time) {
  return new Promise(function (resolve, reject) {
    setTimeout(function () {
      // 返回 ‘ok&#39;
      resolve(&#39;ok&#39;);
    }, time);
  })
};

var start = async function () {
  let result = await sleep(3000);
  console.log(result); // 收到 ‘ok&#39;
};

捕捉错误

既然.then(..)不用写了,那么.catch(..)也不用写,可以直接用标准的try catch语法捕捉错误。


var sleep = function (time) {
  return new Promise(function (resolve, reject) {
    setTimeout(function () {
      // 模拟出错了,返回 ‘error&#39;
      reject(&#39;error&#39;);
    }, time);
  })
};

var start = async function () {
  try {
    console.log(&#39;start&#39;);
    await sleep(3000); // 这里得到了一个返回错误
    
    // 所以以下代码不会被执行了
    console.log(&#39;end&#39;);
  } catch (err) {
    console.log(err); // 这里捕捉到错误 `error`
  }
};

循环多个await

await看起来就像是同步代码,所以可以理所当然的写在for循环里,不必担心以往需要闭包才能解决的问题。


..省略以上代码
var start = async function () {
  for (var i = 1; i <= 10; i++) {
    console.log(`当前是第${i}次等待..`);
    await sleep(1000);
  }
};

值得注意的是,await必须在async函数的上下文中的。


..省略以上代码

let one2ten = [1,2,3,4,5,6,7,8,9,10];

// 错误示范
one2ten.forEach(function (v) {
  console.log(`当前是第${v}次等待..`);
  await sleep(1000); // 错误!! await只能在async函数中运行
});

// 正确示范
for(var v of one2ten) {
  console.log(`当前是第${v}次等待..`);
  await sleep(1000); // 正确, for循环的上下文还在async函数中
}

以上是ES7的async/await用法实例详解的详细内容。更多信息请关注PHP中文网其他相关文章!

声明
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请联系admin@php.cn
JavaScript,C和浏览器之间的关系JavaScript,C和浏览器之间的关系May 01, 2025 am 12:06 AM

引言我知道你可能会觉得奇怪,JavaScript、C 和浏览器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它们之间看似毫无关联,但实际上,它们在现代网络开发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这三者之间的紧密联系。通过这篇文章,你将了解到JavaScript如何在浏览器中运行,C 在浏览器引擎中的作用,以及它们如何共同推动网页的渲染和交互。JavaScript与浏览器的关系我们都知道,JavaScript是前端开发的核心语言,它直接在浏览器中运行,让网页变得生动有趣。你是否曾经想过,为什么JavaScr

node.js流带打字稿node.js流带打字稿Apr 30, 2025 am 08:22 AM

Node.js擅长于高效I/O,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流。 流媒体汇总处理数据,避免内存过载 - 大型文件,网络任务和实时应用程序的理想。将流与打字稿的类型安全结合起来创建POWE

Python vs. JavaScript:性能和效率注意事项Python vs. JavaScript:性能和效率注意事项Apr 30, 2025 am 12:08 AM

Python和JavaScript在性能和效率方面的差异主要体现在:1)Python作为解释型语言,运行速度较慢,但开发效率高,适合快速原型开发;2)JavaScript在浏览器中受限于单线程,但在Node.js中可利用多线程和异步I/O提升性能,两者在实际项目中各有优势。

JavaScript的起源:探索其实施语言JavaScript的起源:探索其实施语言Apr 29, 2025 am 12:51 AM

JavaScript起源于1995年,由布兰登·艾克创造,实现语言为C语言。1.C语言为JavaScript提供了高性能和系统级编程能力。2.JavaScript的内存管理和性能优化依赖于C语言。3.C语言的跨平台特性帮助JavaScript在不同操作系统上高效运行。

幕后:什么语言能力JavaScript?幕后:什么语言能力JavaScript?Apr 28, 2025 am 12:01 AM

JavaScript在浏览器和Node.js环境中运行,依赖JavaScript引擎解析和执行代码。1)解析阶段生成抽象语法树(AST);2)编译阶段将AST转换为字节码或机器码;3)执行阶段执行编译后的代码。

Python和JavaScript的未来:趋势和预测Python和JavaScript的未来:趋势和预测Apr 27, 2025 am 12:21 AM

Python和JavaScript的未来趋势包括:1.Python将巩固在科学计算和AI领域的地位,2.JavaScript将推动Web技术发展,3.跨平台开发将成为热门,4.性能优化将是重点。两者都将继续在各自领域扩展应用场景,并在性能上有更多突破。

Python vs. JavaScript:开发环境和工具Python vs. JavaScript:开发环境和工具Apr 26, 2025 am 12:09 AM

Python和JavaScript在开发环境上的选择都很重要。1)Python的开发环境包括PyCharm、JupyterNotebook和Anaconda,适合数据科学和快速原型开发。2)JavaScript的开发环境包括Node.js、VSCode和Webpack,适用于前端和后端开发。根据项目需求选择合适的工具可以提高开发效率和项目成功率。

JavaScript是用C编写的吗?检查证据JavaScript是用C编写的吗?检查证据Apr 25, 2025 am 12:15 AM

是的,JavaScript的引擎核心是用C语言编写的。1)C语言提供了高效性能和底层控制,适合JavaScript引擎的开发。2)以V8引擎为例,其核心用C 编写,结合了C的效率和面向对象特性。3)JavaScript引擎的工作原理包括解析、编译和执行,C语言在这些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See all articles

热AI工具

Undresser.AI Undress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能驱动的应用程序,用于创建逼真的裸体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AI Clothes Remover

用于从照片中去除衣服的在线人工智能工具。

Undress AI Tool

Undress AI Tool

免费脱衣服图片

Clothoff.io

Clothoff.io

AI脱衣机

Video Face Swap

Video Face Swap

使用我们完全免费的人工智能换脸工具轻松在任何视频中换脸!

热工具

PhpStorm Mac 版本

PhpStorm Mac 版本

最新(2018.2.1 )专业的PHP集成开发工具

EditPlus 中文破解版

EditPlus 中文破解版

体积小,语法高亮,不支持代码提示功能

Atom编辑器mac版下载

Atom编辑器mac版下载

最流行的的开源编辑器

Dreamweaver CS6

Dreamweaver CS6

视觉化网页开发工具

MinGW - 适用于 Windows 的极简 GNU

MinGW - 适用于 Windows 的极简 GNU

这个项目正在迁移到osdn.net/projects/mingw的过程中,你可以继续在那里关注我们。MinGW:GNU编译器集合(GCC)的本地Windows移植版本,可自由分发的导入库和用于构建本地Windows应用程序的头文件;包括对MSVC运行时的扩展,以支持C99功能。MinGW的所有软件都可以在64位Windows平台上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