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介绍
NFS 是Network File System的缩写,即网络文件系统。一种使用于分散式文件系统的协定,功能是让客户端通过网络访问不同主机上磁盘里的数据,主要用在类Unix系统上实现文件共享的一种方法。 NFS在文件传送或信息传送过程中依赖于RPC协议。RPC,远程过程调用 (Remote Procedure Call) 是能使客户端执行其他系统中程序的一种机制。NFS本身是没有提供信息传输的协议和功能的,但NFS却能让我们通过网络进行资料的分享,这是因为NFS使用了一些其它的传输协议。而这些传输协议用到这个RPC功能的。可以说NFS本身就是使用RPC的一个程序。或者说NFS也是一个RPC SERVER。所以只要用到NFS的地方都要启动RPC服务,不论是NFS SERVER或者NFS CLIENT。这样SERVER和CLIENT才能通过RPC来实现PROGRAM PORT的对应。可以这么理解RPC和NFS的关系:NFS是一个文件系统,而RPC是负责负责信息的传输。
二.服务端配置
1.关闭系统防火墙和selinux
#查看系统防火墙的状态,可以看到防火墙是开着的 [root@bogon ~]#systemctl status firewalld ● firewalld.service - firewalld - dynamic firewall daemon Loaded: loaded (/usr/lib/systemd/system/firewalld.service; disabled; vendor preset: enabled) Active: active (running) since Sat 2017-06-03 09:38:00 CST; 8s ago Docs: man:firewalld(1) Main PID: 24067 (firewalld) CGroup: /system.slice/firewalld.service └─24067 /usr/bin/python -Es /usr/sbin/firewalld --nofork --nopid Jun 03 09:37:58 bogon systemd[1]: Starting firewalld - dynamic firewall daemon... Jun 03 09:38:00 bogon systemd[1]: Started firewalld - dynamic firewall daemon. #关闭防火墙 [root@bogon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 #再次查看防火墙,可以看到已经关闭了 [root@bogon ~]#systemctl status firewalld ● firewalld.service - firewalld - dynamic firewall daemon Loaded: loaded (/usr/lib/systemd/system/firewalld.service; disabled; vendor preset: enabled) Active: inactive (dead) Docs: man:firewalld(1) Jun 01 11:33:35 localhost systemd[1]: Starting firewalld - dynamic firewall daemon... Jun 01 11:33:44 localhost systemd[1]: Started firewalld - dynamic firewall daemon. Jun 03 09:11:32 bogon systemd[1]: Stopping firewalld - dynamic firewall daemon... Jun 03 09:11:34 bogon systemd[1]: Stopped firewalld - dynamic firewall daemon. Jun 03 09:37:58 bogon systemd[1]: Starting firewalld - dynamic firewall daemon... Jun 03 09:38:00 bogon systemd[1]: Started firewalld - dynamic firewall daemon. Jun 03 09:38:34 bogon systemd[1]: Stopping firewalld - dynamic firewall daemon... Jun 03 09:38:36 bogon systemd[1]: Stopped firewalld - dynamic firewall daemon. #查看selinux的运行模式,现在为强制模式 [root@bogon share]#getenforce Enforcing #把selinux设为许可模式 [root@bogon share]#setenforce 0 #再次查看selinux的运行模式,已经变为许可模式 [root@bogon share]#getenforce Permissive #要想禁用selinux,则需要编辑selinux的配置文件,把SELINUX设置成disabled,然后重启生效 [root@bogon share]#vi /etc/sysconfig/selinux [root@bogon share]#cat /etc/sysconfig/selinux # This file controls the state of SELinux on the system. # SELINUX= can take one of these three values: # enforcing - SELinux security policy is enforced. # permissive - SELinux prints warnings instead of enforcing. # disabled - No SELinux policy is loaded. SELINUX=disabled # SELINUXTYPE= can take one of three two values: # targeted - Targeted processes are protected, # minimum - Modification of targeted policy. Only selected processes are protected. # mls - Multi Level Security protection. SELINUXTYPE=targeted
2.安装所需的软件包
[root@bogon ~]#yum install -y rpc-bind nfs-utils
3.服务端配置
NFS服务的主要配置文件为 /etc/exports. /etc/exports文件内容格式: <输出目录> 客户端(选项:访问权限,用户映射,其他] 输出目录是指NFS系统中所定义的共享给客户端使用的文件系统 客户端是定义网络中可以访问这个NFS共享目录的IP地址或网段或域名等 客户端常用的指定方式 指定ip地址的主机:192.168.100.1 指定一个子网:192.168.100.0/24 也可以写成:192.168.100.0/255.255.255.0 指定域名的主机:david.bsmart.cn 指定域中的所有主机:*.bsmart.cn 所有主机:* 选项用来设置输出目录的访问权限、用户映射等。 NFS主要有3类选项: 设置输出目录只读:ro 设置输出目录读写:rw 用户映射选项 all_squash:将远程访问的所有普通用户及所属组都映射为匿名用户或用户组(nfsnobody); no_all_squash:与all_squash取反(默认设置); root_squash:将root用户及所属组都映射为匿名用户或用户组(默认设置); no_root_squash:与rootsquash取反; anonuid=xxx:将远程访问的所有用户都映射为匿名用户,并指定该用户为本地用户(UID=xxx); anongid=xxx:将远程访问的所有用户组都映射为匿名用户组账户,并指定该匿名用户组账户为本地用户组账户(GID=xxx); 其它选项 secure:限制客户端只能从小于1024的tcp/ip端口连接nfs服务器(默认设置); insecure:允许客户端从大于1024的tcp/ip端口连接服务器; sync:将数据同步写入内存缓冲区与磁盘中,效率低,但可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async:将数据先保存在内存缓冲区中,必要时才写入磁盘; wdelay:检查是否有相关的写操作,如果有则将这些写操作一起执行,这样可以提高效率(默认设置); no_wdelay:若有写操作则立即执行,应与sync配合使用; subtree:若输出目录是一个子目录,则nfs服务器将检查其父目录的权限(默认设置); no_subtree:即使输出目录是一个子目录,nfs服务器也不检查其父目录的权限,这样可以提高效率;
修改/etc/exports文件,定义NFS共享
#修改NFS配置文件,定义共享 [root@bogon ~]#vi /etc/exports #定义向所有客户端共享/share目录,共享方式为可读可写 [root@bogon ~]#cat /etc/exports /share *(rw,sync) #创建/share这个共享目录 [root@bogon ~]#mkdir /share #把共享目录的权限设定为所有用户都可读可写权限 [root@bogon ~]#chmod 766 /share #把NFS加入到开机自启动选项中 [root@bogon ~]#systemctl enable nfs Created symlink from /etc/systemd/system/multi-user.target.wants/nfs-server.service to /usr/lib/systemd/system/nfs-server.service. #开启NFS服务 [root@bogon ~]#systemctl start nfs #把RPCbind加入开机处启动选项中 [root@bogon ~]#systemctl enable rpcbind #启动RPCbind [root@bogon ~]#systemctl start rpcbind #查看NFS服务的状态 ,可以看到NFS服务已经在运行中 [root@bogon ~]#systemctl status nfs ● nfs-server.service - NFS server and services Loaded: loaded (/usr/lib/systemd/system/nfs-server.service; enabled; vendor preset: disabled) Active: active (exited) since Sat 2017-06-03 09:22:02 CST; 37min ago Main PID: 23967 (code=exited, status=0/SUCCESS) CGroup: /system.slice/nfs-server.service Jun 03 09:22:02 bogon systemd[1]: Starting NFS server and services... Jun 03 09:22:02 bogon systemd[1]: Started NFS server and services. #查看本机共享的文件系统 [root@bogon ~]#exportfs /share <world>
三.客户端配置:
1.客户端关闭防火墙和selinux,方法同上.
2.客户端安装NFS软件包,并把NFS服务设为开机自启动,方法同上.
3.挂载共享的NFS文件系统
#把192.168.16.29这个主机上的共享目录挂载到本机的/media上 [root@bogon ~]#mount 192.168.16.29:/share /media #查看是否已经挂载成功 [root@bogon ~]#mount | grep media 192.168.16.29:/share on /media type nfs4 (rw,relatime,vers=4.0,rsize=131072,wsize=131072,namlen=255,hard,proto=tcp,port=0,timeo=600,retrans=2,sec=sys,clientaddr=192.168.16.177,local_lock=none,addr=192.168.16.29) #把共享目录写入系统挂载文件系统 [root@bogon ~]#vi /etc/fstab [root@bogon ~]#cat /etc/fstab | grep media 192.168.16.29:/share /media nfs4 defaults 0 0
四.测试:
1.在服务端共享目录中新建一个10M大小的文件
[root@bogon media]#cd /share [root@bogon share]#ls #在NFS共享目录上新建一个10M大小的文件,提示成功 [root@bogon share]#dd if=/dev/zero of=/share/f1 bs=1M count=10 10+0 records in 10+0 records out 10485760 bytes (10 MB) copied, 0.0351504 s, 298 MB/s [root@bogon share]#ll -h total 10M -rw-r--r--. 1 root root 10M Jun 3 10:14 f1
2.在客户端新建另一个文件f2,同时尝试删除另一个文件f1
[root@bogon ~]#cd /media [root@bogon media]#ls f1 #在共享目录上新建一个文件f2,未报错 [root@bogon media]#touch f2 #删除存在的文件f1,未报错 [root@bogon media]#rm -f f1
3.在服务端查看共享目录中的文件
[root@bogon share]#ls f2
以上是什么是NFS?分享在CentOS7上实现NFS共享的详细内容。更多信息请关注PHP中文网其他相关文章!

Linux的维护模式可以通过GRUB菜单进入,具体步骤为:1)在GRUB菜单中选择内核并按'e'编辑,2)在'linux'行末添加'single'或'1',3)按Ctrl X启动。维护模式提供了一个安全环境,适用于系统修复、重置密码和系统升级等任务。

进入Linux恢复模式的步骤是:1.重启系统并按特定键进入GRUB菜单;2.选择带有(recoverymode)的选项;3.在恢复模式菜单中选择操作,如fsck或root。恢复模式允许你以单用户模式启动系统,进行文件系统检查和修复、编辑配置文件等操作,帮助解决系统问题。

Linux的核心组件包括内核、文件系统、Shell和常用工具。1.内核管理硬件资源并提供基本服务。2.文件系统组织和存储数据。3.Shell是用户与系统交互的接口。4.常用工具帮助完成日常任务。

Linux的基本结构包括内核、文件系统和Shell。1)内核管理硬件资源,使用uname-r查看版本。2)EXT4文件系统支持大文件和日志,使用mkfs.ext4创建。3)Shell如Bash提供命令行交互,使用ls-l列出文件。

Linux系统管理和维护的关键步骤包括:1)掌握基础知识,如文件系统结构和用户管理;2)进行系统监控与资源管理,使用top、htop等工具;3)利用系统日志进行故障排查,借助journalctl等工具;4)编写自动化脚本和任务调度,使用cron工具;5)实施安全管理与防护,通过iptables配置防火墙;6)进行性能优化与最佳实践,调整内核参数和养成良好习惯。

Linux维护模式通过在启动时添加init=/bin/bash或single参数进入。1.进入维护模式:编辑GRUB菜单,添加启动参数。2.重新挂载文件系统为读写模式:mount-oremount,rw/。3.修复文件系统:使用fsck命令,如fsck/dev/sda1。4.备份数据并谨慎操作,避免数据丢失。

本文探讨如何在Debian系统上提升Hadoop数据处理效率。优化策略涵盖硬件升级、操作系统参数调整、Hadoop配置修改以及高效算法和工具的运用。一、硬件资源强化确保所有节点硬件配置一致,尤其关注CPU、内存和网络设备性能。选择高性能硬件组件对于提升整体处理速度至关重要。二、操作系统调优文件描述符和网络连接数:修改/etc/security/limits.conf文件,增加系统允许同时打开的文件描述符和网络连接数上限。JVM参数调整:在hadoop-env.sh文件中调整

本指南将指导您学习如何在Debian系统中使用Syslog。Syslog是Linux系统中用于记录系统和应用程序日志消息的关键服务,它帮助管理员监控和分析系统活动,从而快速识别并解决问题。一、Syslog基础知识Syslog的核心功能包括:集中收集和管理日志消息;支持多种日志输出格式和目标位置(例如文件或网络);提供实时日志查看和过滤功能。二、安装和配置Syslog(使用Rsyslog)Debian系统默认使用Rsyslog。您可以通过以下命令安装:sudoaptupdatesud


热AI工具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能驱动的应用程序,用于创建逼真的裸体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用于从照片中去除衣服的在线人工智能工具。

Undress AI Tool
免费脱衣服图片

Clothoff.io
AI脱衣机

AI Hentai Generator
免费生成ai无尽的。

热门文章

热工具

SublimeText3汉化版
中文版,非常好用

Dreamweaver Mac版
视觉化网页开发工具

Atom编辑器mac版下载
最流行的的开源编辑器

SublimeText3 Mac版
神级代码编辑软件(SublimeText3)

MinGW - 适用于 Windows 的极简 GNU
这个项目正在迁移到osdn.net/projects/mingw的过程中,你可以继续在那里关注我们。MinGW:GNU编译器集合(GCC)的本地Windows移植版本,可自由分发的导入库和用于构建本地Windows应用程序的头文件;包括对MSVC运行时的扩展,以支持C99功能。MinGW的所有软件都可以在64位Windows平台上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