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web前端js教程Ajax语法浅析

Ajax语法浅析

Feb 22, 2017 am 11:33 AM

Ajax是目前很普遍的一门技术,也是很值得探讨和研究的一门技术。本文将针对Ajax的发展过程并结合其在不同库框架中的使用方式来和大家分享下Ajax的那些新老语法。

 

 Ajax简介

  Ajax全称为“Asynchronous Javascript And XML”, 即“异步JavaScript和XML”的意思。通过Ajax我们可以向服务器发送请求,在不阻塞页面的情况下进行数据交互,也可以理解为异步数据传输。在Ajax的帮助下我们的网页只需局部刷新即可更新数据的显示,减少了不必要的数据量,大大提高了用户体验,缩短了用户等待的时间,使得web应用程序更小、更快,更友好。

  当然以上都是司空见惯的内容了,作为一名合格的开发人员基本都再熟悉不过了,这里只为那些刚入门的新手做一个简单的介绍。更多的关于Ajax的简介请移步W3School进行了解:http://www.php.cn/

 原生Ajax

  基本上所有现代的浏览器都支持原生Ajax的功能,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下利用原生JS我们怎样来发起和处理Ajax请求。

  1.获取XMLHttpRequest对象

var xhr = new XMLHttpRequest(); // 获取浏览器内置的XMLHttpRequest对象

  如果你的项目应用不考虑低版本IE,那么可以直接用上面的方法,所有现代浏览器 (Firefox、Chrome、Safari 以及 Opera) 都内建了 XMLHttpRequest 对象。如果需要兼容老版本IE(IE5、IE6),那么可以使用 ActiveX 对象:

var xhr;

if (window.XMLHttpRequest) {
    xhr=new XMLHttpRequest();
} else if (window.ActiveXObject) {    // 兼容老版本浏览器
    xhr=new ActiveXObject("Microsoft.XMLHTTP");
}

  2.参数配置

  有了XMLHttpRequest对象,我们还需要配置一些请求的参数信息来完成数据交互,利用open方法即可:

var xhr;

if (window.XMLHttpRequest) {
    xhr=new XMLHttpRequest();
} else if (window.ActiveXObject) {
    xhr=new ActiveXObject("Microsoft.XMLHTTP");
}

if (xhr) {
    xhr.open('GET', '/test/', true); // 以GET请求的方式向'/test/'路径发送异步请求
}

  open方法为我们创建了一个新的http请求,其中第一个参数为请求方式,一般为'GET'或'POST';第二个参数为请求url;第三个参数为是否异步,默认为true。

  3.发送请求

  配置完了基本参数信息,我们直接调用send方法发送请求,代码如下:

var xhr;

if (window.XMLHttpRequest) {
    xhr=new XMLHttpRequest();
} else if (window.ActiveXObject) {
    xhr=new ActiveXObject("Microsoft.XMLHTTP");
}

if (xhr) {
    xhr.open('GET', '/test/', true); 
    xhr.send(); // 调用send方法发送请求
}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使用GET方法传递参数,我们可以直接将参数放在url后面,比如'/test/?name=luozh&size=12';如果使用POST方法,那么我们的参数需要写在send方法里,如:

xhr.open('POST', '/test/', true);
xhr.setRequestHeader("Content-type","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 将请求头设置为表单方式提交
xhr.send('name=luozh&size=12');

  最终会以Form Data的形式传递:

  如果不设置请求头,原生Ajax会默认使用Content-Type是'text/plain;charset=UTF-8'的方式发送数据,如果按照上面的参数书写形式,我们最终传输的形式这样的:

  显然这并不是服务器期望的数据格式,我们可以这样写:

xhr.open('POST', '/test/', true);
xhr.send(JSON.stringify({name: 'luozh', size: 12}));

  最终传输的格式如下:

  这样我们可以直接传递JSON字符串给后台处理,当然后台也许进行相应配置。

  4.监测状态

  发送完Ajax请求之后,我们需要针对服务器返回的状态进行监测并进行相应的处理,这里我们需要使用onreadystatechange方法,代码如下:

var xhr;

if (window.XMLHttpRequest) {
    xhr=new XMLHttpRequest();
} else if (window.ActiveXObject) {
    xhr=new ActiveXObject("Microsoft.XMLHTTP");
}

if (xhr) {
    xhr.open('GET', '/test/', true);     // 以GET请求的方式向'/test/'路径发送异步请求
    xhr.send();
    xhr.onreadystatechange = function () {    // 利用onreadystatechange监测状态
        if (xhr.readyState === 4) {    // readyState为4表示请求响应完成
            if (xhr.status === 200) {    // status为200表示请求成功
                console.log('执行成功');
            } else {
                console.log('执行出错');
            }   
        }
    }
}

  上面我们利用onreadystatechange监测状态,并在内部利用readyState获取当前的状态。readyState一共有5个阶段,当其为4时表示响应内容解析完成,可以在客户端调用了。当readyState为4时,我们又通过status来获取状态码,状态码为200时执行成功代码,否则执行出错代码。

  当然我们可以用onload来代替onreadystatechange等于4的情况,因为onload只在状态为4的时候才被调用,代码如下:

xhr.onload = function () {    // 调用onload
    if (xhr.status === 200) {    // status为200表示请求成功
        console.log('执行成功');
    } else {
        console.log('执行出错');
    }   
}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IE对onload这个属性的支持并不友好。

  除了onload还有

  • onloadstart

  • onprogress

  • onabort

  • ontimeout

  • onerror

  • onloadend

  等事件,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亲自去实践它们的用处。

  以上便是原生Ajax请求数据的常见代码。

 其他库框架中的Ajax

  1.jQuery中的Ajax

  jQuery作为一个使用人数最多的库,其Ajax很好的封装了原生Ajax的代码,在兼容性和易用性方面都做了很大的提高,让Ajax的调用变得非常简单。下面便是一段简单的jQuery的Ajax代码:

$.ajax({
    method: 'GET', // 1.9.0本版前用'type'
    url: "/test/",
    dataType: 'json'
})
.done(function() {
    console.log('执行成功');
})
.fail(function() {
    console.log('执行出错');
})

  与原生Ajax不同的是,jQuery中默认的Content-type是'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charset=UTF-8', 想了解更多的jQuery Ajax的信息可以移步官方文档:http://www.php.cn/

  2.Vue.js中的Ajax

  Vue.js作为目前热门的前端框架,其实其本身并不包含Ajax功能,而是通过插件的形式额外需要在项目中引用,其官方推荐Ajax插件为vue-resource,下面便是vue-resource的请求代码:

Vue.http.get('/test/').then((response) => {
    console.log('执行成功');
}, (response) => {
    console.log('执行出错');
});

  vue-resource支持Promise API,同时支持目前的Firefox, Chrome, Safari, Opera 和 IE9+浏览器,在浏览器兼容性上不兼容IE8,毕竟Vue本身也不兼容IE8。想了解更多的vue-resource的信息可以移步github文档:http://www.php.cn/

  3.Angular.js中的Ajax

  这里Angular.js中的Ajax主要指Angular的1.×版本,因为Angular2目前还不建议在生产环境中使用。

var myApp = angular.module('myApp',[]);

var myCtrl = myApp.controller('myCtrl',['$scope','$http',function($scope, $http){
    $http({
        method: 'GET',
        url: '/test/',
        headers: {'Content-Type':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charset=UTF-8'}  
    }).success(function (data) {
        console.log('执行成功');
    }).error(function () {
        console.log('执行出错');
    });
}]);

  在Angular中,我们需要在控制器上注册一个$http的事件,然后才能在内部执行Ajax。Angular的Ajax默认的Content-type是'application/json;charset=UTF-8',所以如果想用表单的方式提交还需设置下headers属性。想了解更多的Angular Ajax的信息可以移步官方文档:http://www.php.cn/$http(可能需要翻墙)更多精彩内容关注微信公众号:全栈开发者中心(admin10000_com)

  4.React中的Ajax

  在React中我比较推荐使用fetch来请求数据,当然其不仅适用于React,在任何一种框架如上面的Vue、Angular中都可以使用,因为其已经被目前主流浏览器所支持,至于其主要功能和用法,我在下面会做下讲解。

 Fetch API

  Fetch API 是基于 Promise 设计,由于Promise的浏览器兼容性问题及Fetch API本身的兼容问题,一些浏览器暂时不支持Fetch API,浏览器兼容图如下:

  当然我们可以通过使用一些插件来解决兼容性问题,比如:fetch-polyfill、es6-promise、fetch-ie8等。

  使用Fetch我们可以非常便捷的编写Ajax请求,我们用原生的XMLHttpRequst对象和Fetch来比较一下:

  XMLHttpRequst API

// XMLHttpRequst API
var xhr = new XMLHttpRequest();
xhr.open('GET', '/test/', true);

xhr.onload = function() {
    console.log('执行成功');
};

xhr.onerror = function() {
    console.log('执行出错');
};

xhr.send();

  Fetch API

fetch('/test/').then(function(response) {
    return response.json();
}).then(function(data) {
    console.log('执行成功');
}).catch(function(e) {
    console.log('执行出错');
});

  可以看出使用Fetch后我们的代码更加简洁和语义化,链式调用的方式也使其更加流畅和清晰。随着浏览器内核的不断完善,今后的XMLHttpRequest会逐渐被Fetch替代。关于Fetch的详细介绍可以移步:http://www.php.cn/

 跨域Ajax

  介绍了各种各样的Ajax API,我们不能避免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跨域,这里重点讲解下Ajax跨域的处理方式。

  处理Ajax跨域问题主要有以下4种方式:

  1. 利用iframe

  2. 利用JSONP

  3. 利用代理

  4. 利用HTML5提供的XMLHttpRequest Level2

  第1和第2种方式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都属于前端的活,这里就不做介绍了,这里主要介绍第3和第4种方式。

  利用代理的方式可以这样理解:

通过在同域名下的web服务器端创建一个代理:
北京服务器(域名:www.beijing.com)
上海服务器(域名:www.shanghai.com)
比如在北京的web服务器的后台(www.beijing.com/proxy-shanghaiservice.php)来调用上海服务器(www.shanghai.com/services.php)的服务,然后再把访问结果返回给前端,这样前端调用北京同域名的服务就和调用上海的服务效果相同了。

  利用XMLHttpRequest Level2的方式需要后台将请求头进行相应配置:

// php语法
header('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
header('Access-Control-Allow-Methods: GET,POST');


  以上的*号可以替换成允许访问的域名,*表示所有域名都可以访问。

  由此可见,第3和第4种方式主要是后台的活,前端只需调用就可以。

 总结

  无论Ajax的语法多么多变,无论库和框架如何封装Ajax,其只是一种实现异步数据交互的工具,我们只需理解原生JS中Ajax的实现原理,了解XMLHttpRequest及promise的概念和流程,便可以轻松的在数据异步交互的时代游刃有余。

以上就是Ajax语法浅析的内容,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PHP中文网(www.php.cn)!


声明
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请联系admin@php.cn
JavaScript和Web:核心功能和用例JavaScript和Web:核心功能和用例Apr 18, 2025 am 12:19 AM

JavaScript在Web开发中的主要用途包括客户端交互、表单验证和异步通信。1)通过DOM操作实现动态内容更新和用户交互;2)在用户提交数据前进行客户端验证,提高用户体验;3)通过AJAX技术实现与服务器的无刷新通信。

了解JavaScript引擎:实施详细信息了解JavaScript引擎:实施详细信息Apr 17, 2025 am 12:05 AM

理解JavaScript引擎内部工作原理对开发者重要,因为它能帮助编写更高效的代码并理解性能瓶颈和优化策略。1)引擎的工作流程包括解析、编译和执行三个阶段;2)执行过程中,引擎会进行动态优化,如内联缓存和隐藏类;3)最佳实践包括避免全局变量、优化循环、使用const和let,以及避免过度使用闭包。

Python vs. JavaScript:学习曲线和易用性Python vs. JavaScript:学习曲线和易用性Apr 16, 2025 am 12:12 AM

Python更适合初学者,学习曲线平缓,语法简洁;JavaScript适合前端开发,学习曲线较陡,语法灵活。1.Python语法直观,适用于数据科学和后端开发。2.JavaScript灵活,广泛用于前端和服务器端编程。

Python vs. JavaScript:社区,图书馆和资源Python vs. JavaScript:社区,图书馆和资源Apr 15, 2025 am 12:16 AM

Python和JavaScript在社区、库和资源方面的对比各有优劣。1)Python社区友好,适合初学者,但前端开发资源不如JavaScript丰富。2)Python在数据科学和机器学习库方面强大,JavaScript则在前端开发库和框架上更胜一筹。3)两者的学习资源都丰富,但Python适合从官方文档开始,JavaScript则以MDNWebDocs为佳。选择应基于项目需求和个人兴趣。

从C/C到JavaScript:所有工作方式从C/C到JavaScript:所有工作方式Apr 14, 2025 am 12:05 AM

从C/C 转向JavaScript需要适应动态类型、垃圾回收和异步编程等特点。1)C/C 是静态类型语言,需手动管理内存,而JavaScript是动态类型,垃圾回收自动处理。2)C/C 需编译成机器码,JavaScript则为解释型语言。3)JavaScript引入闭包、原型链和Promise等概念,增强了灵活性和异步编程能力。

JavaScript引擎:比较实施JavaScript引擎:比较实施Apr 13, 2025 am 12:05 AM

不同JavaScript引擎在解析和执行JavaScript代码时,效果会有所不同,因为每个引擎的实现原理和优化策略各有差异。1.词法分析:将源码转换为词法单元。2.语法分析:生成抽象语法树。3.优化和编译:通过JIT编译器生成机器码。4.执行:运行机器码。V8引擎通过即时编译和隐藏类优化,SpiderMonkey使用类型推断系统,导致在相同代码上的性能表现不同。

超越浏览器:现实世界中的JavaScript超越浏览器:现实世界中的JavaScriptApr 12, 2025 am 12:06 AM

JavaScript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包括服务器端编程、移动应用开发和物联网控制:1.通过Node.js实现服务器端编程,适用于高并发请求处理。2.通过ReactNative进行移动应用开发,支持跨平台部署。3.通过Johnny-Five库用于物联网设备控制,适用于硬件交互。

使用Next.js(后端集成)构建多租户SaaS应用程序使用Next.js(后端集成)构建多租户SaaS应用程序Apr 11, 2025 am 08:23 AM

我使用您的日常技术工具构建了功能性的多租户SaaS应用程序(一个Edtech应用程序),您可以做同样的事情。 首先,什么是多租户SaaS应用程序? 多租户SaaS应用程序可让您从唱歌中为多个客户提供服务

See all articles

热AI工具

Undresser.AI Undress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能驱动的应用程序,用于创建逼真的裸体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AI Clothes Remover

用于从照片中去除衣服的在线人工智能工具。

Undress AI Tool

Undress AI Tool

免费脱衣服图片

Clothoff.io

Clothoff.io

AI脱衣机

AI Hentai Generator

AI Hentai Generator

免费生成ai无尽的。

热门文章

R.E.P.O.能量晶体解释及其做什么(黄色晶体)
1 个月前By尊渡假赌尊渡假赌尊渡假赌
R.E.P.O.最佳图形设置
1 个月前By尊渡假赌尊渡假赌尊渡假赌
威尔R.E.P.O.有交叉游戏吗?
1 个月前By尊渡假赌尊渡假赌尊渡假赌

热工具

VSCode Windows 64位 下载

VSCode Windows 64位 下载

微软推出的免费、功能强大的一款IDE编辑器

螳螂BT

螳螂BT

Mantis是一个易于部署的基于Web的缺陷跟踪工具,用于帮助产品缺陷跟踪。它需要PHP、MySQL和一个Web服务器。请查看我们的演示和托管服务。

ZendStudio 13.5.1 Mac

ZendStudio 13.5.1 Mac

功能强大的PHP集成开发环境

Dreamweaver Mac版

Dreamweaver Mac版

视觉化网页开发工具

MinGW - 适用于 Windows 的极简 GNU

MinGW - 适用于 Windows 的极简 GNU

这个项目正在迁移到osdn.net/projects/mingw的过程中,你可以继续在那里关注我们。MinGW:GNU编译器集合(GCC)的本地Windows移植版本,可自由分发的导入库和用于构建本地Windows应用程序的头文件;包括对MSVC运行时的扩展,以支持C99功能。MinGW的所有软件都可以在64位Windows平台上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