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在我们的生活中,导出可以看到索引效果的应用,如在火车站观看的车次表、字典的目录等。它们的作用就是索引的作用,通过不断的缩小想要获得数据的范围来筛选出最终想要的结果,同时把随机的事件变成顺序的事件,也就是我们总是通过同一种查找方式来锁定数据(字典的A-Z查找)。
生活举例-乘火车:我去乘火车回老家,如果要坐火车时没有车次表,最坏的结果我要跑遍每一个火车停靠点才能找到我要坐的火车;但是有了时刻表,我能快速知道我要做的火车在哪里停靠,可以直接奔向那里去,而不是一个一个过去看看是否为我要做的列车,从而加快访问的速度。这个车次表,就是数据库的索引。
二.磁盘原理:
这一部分文字理论比较多,看着还头疼,有兴趣也可看看,没兴趣也不影响后边篇章的阅读,只要记住本部分的一个结论即可:
读取数据尽可能的【减少与操作系统I/O交互的次数】。
好了没兴趣的可以跳过了,到下一部分了。
数据库实现比较复杂,数据保存在磁盘上,而为了提高性能,每次又可以把部分数据读入内存来计算,因为我们知道访问磁盘的成本大概是访问内存的十万倍左右,所以简单的搜索树难以满足复杂的应用场景。前面提到了访问磁盘,那么这里先简单介绍一下磁盘IO和预读,磁盘读取数据靠的是机械运动,每次读取数据花费的时间可以分为寻道时间、旋转延迟、传输时间三个部分,
a)·寻道时间:磁臂移动到指定磁道所需要的时间,主流磁盘一般在5ms以下; b)旋转延迟:就是我们经常听说的磁盘转速,比如一个磁盘7200转,表示每分钟能转7200次,也就是说1秒钟能转120次,旋转延迟就是1/120/2 = 4.17ms; c).传输时间:指的是从磁盘读出或将数据写入磁盘的时间,一般在零点几毫秒,相对于前两个时间可以忽略不计。
(看过一篇很详细文章:http://wdxtub.com/2016/04/16/thin-csapp-3/)
那么访问一次磁盘的时间,即一次磁盘IO的时间约等于5+4.17 = 9ms左右,听起来还挺不错的,但要知道一台500-MIPS(Million Instructions Per Second每秒百万指令数)的机器每秒可以执行5亿条指令,因为指令依靠的是电的性质,换句话说执行一次IO的时间可以执行40万条指令,数据库动辄十万百万乃至千万级数据,每次9毫秒的时间,显然是个灾难。
所以,结论:减少操作系统I/O交互的次数。
(每一次IO读取的数据我们称之为一页(page)。具体一页有多大数据跟操作系统有关,一般为4k或8k,也就是我们读取一页内的数据时候,实际上才发生了一次IO)
三.什么是索引:
在数据库系统的使用过程当中,数据的查询是使用最频繁的一种数据操作。
最基本的查询算法当然是顺序查找(linear search),遍历表然后逐行匹配行值是否等于待查找的关键字,其时间复杂度为O(n)。但时间复杂度为O(n)的算法规模小的表,负载轻的数据库,也能有好的性能。 但是数据增大的时候,时间复杂度为O(n)的算法显然是糟糕的,性能就很快下降了。
好在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很多更优秀的查找算法,例如二分查找(binary search)、二叉树查找(binary tree search)等。如果稍微分析一下会发现,每种查找算法都只能应用于特定的数据结构之上,例如二分查找要求被检索数据有序,而二叉树查找只能应用于二叉查找树上,但是数据本身的组织结构不可能完全满足各种数据结构(例如,理论上不可能同时将两列都按顺序进行组织),所以,在数据之外,数据库系统还维护着满足特定查找算法的数据结构,这些数据结构以某种方式引用(指向)数据,这样就可以在这些数据结构上实现高级查找算法。这种数据结构,就是索引。
四.MySQL的B-Tree索引(技术上说B+Tree)
好,本篇的核心来了!
在 MySQL 中,主要有四种类型的索引,分别为: B-Tree 索引, Hash 索引, Fulltext 索引和 R-Tree 索引。我们主要分析B-Tree 索引。( B:balace 平衡之意,并非binary tree 二叉树)
1.详解b+树数据结构
上图,是一颗b+tree,(innodb引擎下的,与myisam引擎下的B+结构又不一样,说白了就是聚簇索引与非聚簇索引的区别,详细见:
Mysql-聚簇索引
浅蓝色的块我们称之为一个磁盘块,可以看到每个磁盘块包含几个数据项(深蓝色所示,范围: [(M/2)-1, M-1] M为总数据)和指针(黄色所示),如磁盘块1包含数据项17和35,包含指针P1、P2、P3,P1表示小于17的磁盘块,P2表示在17和35之间的磁盘块,P3表示大于35的磁盘块。真实的数据存在于叶子节点即3、5、9、10、13、15、28、29、36、60、75、79、90、99。非叶子节点只不存储真实的数据(B+的特点),只存储指引搜索方向的数据项,如17、35并不真实存在于数据表中。
2.B+树的查找过程
如图所示,如果要查找数据项29,那么首先会把磁盘块1由磁盘加载到内存,此时发生一次IO,在内存中用二分查找确定29在17和35之间,锁定磁盘块1的P2指针,内存时间因为非常短(相比磁盘的IO)可以忽略不计,通过磁盘块1的P2指针的磁盘地址把磁盘块3由磁盘加载到内存,发生第二次IO,29在26和30之间,锁定磁盘块3的P2指针,通过指针加载磁盘块8到内存,发生第三次IO,同时内存中做二分查找找到29,结束查询,总计三次IO。
真实的情况是,3层的b+树可以表示上百万的数据,如果上百万的数据查找只需要三次IO,性能提高将是巨大的,如果没有索引,每个数据项都要发生一次IO,那么总共需要百万次的IO,显然成本非常非常高。
(疑问???,如上所述,INNOBD的B+树是聚簇索引类型的,真实数据与索引叶子节点放在一起,那么问题来了,我弱有多个索引,难不成每个索引下边都存储有数据??那岂不是浪费磁盘存储?若不是的话,我猜测是使用指针指过去的吗,怎么用数据结构来表示一下??)
答:每张表只能有一个聚集索引,可以有多个辅助索引。辅助索引也就是次索引,在根节点会存储的不是数据而是一个指针指向存储数据的主索引。
3.b+树性质
1).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IO次数取决于b+数的高度h,假设当前数据表的数据为N,每个磁盘块的数据项的数量是m,则有h=㏒(m+1)N,当数据量N一定的情况下,m越大,h越小;而m = 磁盘块的大小 / 数据项的大小,磁盘块的大小也就是一个数据页的大小,是固定的,如果数据项占的空间越小,数据项的数量越多,树的高度h越低,I/O也就少。这就是为什么每个数据项,即索引字段要尽量的小。
举个反面教材,比如int占4字节,要比bigint8字节少一半。这也是为什么b+树要求把真实的数据放到叶子节点而不是内层节点,一旦放到内层节点,磁盘块的数据项会大幅度下降(原理见上边二),导致树增高。当数据项等于1时将会退化成线性表。如下:
如果是左边的结构,I/O次数为三次;如果是右边的线性表,I/O次数为6次,很明显嘛IO变多了
映射两个结论:
1.要设置成索引的字段len要小;
2.做联合索引时,联合的字段个数也要少
2).当b+树的数据项是复合的数据结构(多列索引),比如(name,age,sex)的时候,b+数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来建立搜索树的。
比如当(张三,20,F)这样的数据来检索的时候,b+树会优先比较name来确定下一步的所搜方向,如果name相同再依次比较age和sex,最后得到检索的数据;但当(20,F)这样的没有name的数据来的时候,b+树就不知道下一步该查哪个节点,因为建立搜索树的时候name就是第一个比较因子,必须要先根据name来搜索才能知道下一步去哪里查询。
比如当(张三,F)这样的数据来检索时,b+树可以用name来指定搜索方向,但下一个字段age的缺失,所以只能把名字等于张三的数据都找到,然后再匹配性别是F的数据了, 这个是非常重要的性质,即索引的最左匹配特性。
映射两个结论:
1.最左匹配特性,联合索引是从左往右读的
2.如果有了多列索引,那么从左往右一次的索引不需要建立 (a,b,c) 那么 (a),(a,b)就不用建立了
3. 更多结论 : Mysql-索引总结 http://blog.csdn.net/ty_hf/article/details/53526405
以上就是 Mysql-索引数据结构的内容,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PHP中文网(www.php.cn)!

MySQL索引基数对查询性能有显着影响:1.高基数索引能更有效地缩小数据范围,提高查询效率;2.低基数索引可能导致全表扫描,降低查询性能;3.在联合索引中,应将高基数列放在前面以优化查询。

MySQL学习路径包括基础知识、核心概念、使用示例和优化技巧。1)了解表、行、列、SQL查询等基础概念。2)学习MySQL的定义、工作原理和优势。3)掌握基本CRUD操作和高级用法,如索引和存储过程。4)熟悉常见错误调试和性能优化建议,如合理使用索引和优化查询。通过这些步骤,你将全面掌握MySQL的使用和优化。

MySQL在现实世界的应用包括基础数据库设计和复杂查询优化。1)基本用法:用于存储和管理用户数据,如插入、查询、更新和删除用户信息。2)高级用法:处理复杂业务逻辑,如电子商务平台的订单和库存管理。3)性能优化:通过合理使用索引、分区表和查询缓存来提升性能。

MySQL中的SQL命令可以分为DDL、DML、DQL、DCL等类别,用于创建、修改、删除数据库和表,插入、更新、删除数据,以及执行复杂的查询操作。1.基本用法包括CREATETABLE创建表、INSERTINTO插入数据和SELECT查询数据。2.高级用法涉及JOIN进行表联接、子查询和GROUPBY进行数据聚合。3.常见错误如语法错误、数据类型不匹配和权限问题可以通过语法检查、数据类型转换和权限管理来调试。4.性能优化建议包括使用索引、避免全表扫描、优化JOIN操作和使用事务来保证数据一致性

InnoDB通过undolog实现原子性,通过锁机制和MVCC实现一致性和隔离性,通过redolog实现持久性。1)原子性:使用undolog记录原始数据,确保事务可回滚。2)一致性:通过行级锁和MVCC确保数据一致。3)隔离性:支持多种隔离级别,默认使用REPEATABLEREAD。4)持久性:使用redolog记录修改,确保数据持久保存。

MySQL在数据库和编程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它是一个开源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广泛应用于各种应用场景。1)MySQL提供高效的数据存储、组织和检索功能,支持Web、移动和企业级系统。2)它使用客户端-服务器架构,支持多种存储引擎和索引优化。3)基本用法包括创建表和插入数据,高级用法涉及多表JOIN和复杂查询。4)常见问题如SQL语法错误和性能问题可以通过EXPLAIN命令和慢查询日志调试。5)性能优化方法包括合理使用索引、优化查询和使用缓存,最佳实践包括使用事务和PreparedStatemen

MySQL适合小型和大型企业。1)小型企业可使用MySQL进行基本数据管理,如存储客户信息。2)大型企业可利用MySQL处理海量数据和复杂业务逻辑,优化查询性能和事务处理。

InnoDB通过Next-KeyLocking机制有效防止幻读。1)Next-KeyLocking结合行锁和间隙锁,锁定记录及其间隙,防止新记录插入。2)在实际应用中,通过优化查询和调整隔离级别,可以减少锁竞争,提高并发性能。


热AI工具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能驱动的应用程序,用于创建逼真的裸体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用于从照片中去除衣服的在线人工智能工具。

Undress AI Tool
免费脱衣服图片

Clothoff.io
AI脱衣机

AI Hentai Generator
免费生成ai无尽的。

热门文章

热工具

ZendStudio 13.5.1 Mac
功能强大的PHP集成开发环境

SublimeText3 Mac版
神级代码编辑软件(SublimeText3)

记事本++7.3.1
好用且免费的代码编辑器

SublimeText3 Linux新版
SublimeText3 Linux最新版

螳螂BT
Mantis是一个易于部署的基于Web的缺陷跟踪工具,用于帮助产品缺陷跟踪。它需要PHP、MySQL和一个Web服务器。请查看我们的演示和托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