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python处理中文,读取文件或消息时,如果发现乱码(字符串处理,读写文件,print),大多数人的做法是,调用encode/decode进行调试,并没有明确思考为何出现乱码, 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如何处理编码问题。
注意: 以下讨论为Python2.x版本, Py3k下未测试
调试时最常出现的错误
错误1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stdin>", line 1, in <module> UnicodeDecodeError: ‘ascii‘ codec can‘t decode byte 0xe6 in position 0: ordinal
错误2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stdin>", line 1, in <module> File "/System/Library/Frameworks/Python.framework/Versions/2.7/lib/python2.7/encodings/utf_8.py", line 16, in decode return codecs.utf_8_decode(input, errors, True) UnicodeEncodeError: ‘ascii‘ codec can‘t encode characters in position 0-1: ordinal not in range(128)
首先
必须有大体概念,了解下字符集,字符编码
ASCII | Unicode | UTF-8 | 等等
字符编码笔记:ASCII,Unicode和UTF-8
str 和 unicode
str和unicode都是basestring的子类
所以有判断是否是字符串的方法
def is_str(s): return isinstance(s, basestring)
str和unicode 转换
str -> decode(‘the_coding_of_str‘) -> unicode unicode -> encode(‘the_coding_you_want‘) -> str
区别
str是字节串,由unicode经过编码(encode)后的字节组成的
声明方式
>>> s = ‘中文‘ s = u‘中文‘.encode(‘utf-8‘) >>> type(‘中文‘) <type ‘str‘>
求长度(返回字节数)
>>> u‘中文‘.encode(‘utf-8‘) ‘\xe4\xb8\xad\xe6\x96\x87‘ >>> len(u‘中文‘.encode(‘utf-8‘)) 6
unicode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字符串,由字符组成
声明方式
>>> s = u‘中文‘ >>> s = ‘中文‘.decode(‘utf-8‘) >>> s = unicode(‘中文‘, ‘utf-8‘) >>> type(u‘中文‘) <type ‘unicode‘>
求长度(返回字符数),在逻辑中真正想要用的
>>> u‘中文‘ u‘\u4e2d\u6587‘ >>> len(u‘中文‘) 2
结论
搞明白要处理的是str还是unicode, 使用对的处理方法(str.decode/unicode.encode)
下面是判断是否为unicode/str的方法
>>> isinstance(u‘中文‘, unicode) True >>> isinstance(‘中文‘, unicode) False >>> isinstance(‘中文‘, str) True >>> isinstance(u‘中文‘, str) False
简单原则:不要对str使用encode,不要对unicode使用decode (事实上可以对str进行encode的,具体见最后,为了保证简单,不建议)
>>> ‘中文‘.encode(‘utf-8‘)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 line 1, in UnicodeDecodeError: ‘ascii‘ codec can‘t decode byte 0xe4 in position 0: ordinal not in range(128) >>> u‘中文‘.decode(‘utf-8‘)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stdin>", line 1, in <module> File "/System/Library/Frameworks/Python.framework/Versions/2.7/lib/python2.7/encodings/utf_8.py", line 16, in decode return codecs.utf_8_decode(input, errors, True) UnicodeEncodeError: ‘ascii‘ codec can‘t encode characters in position 0-1: ordinal not in range(128)
不同编码转换,使用unicode作为中间编码
#s是code_A的str s.decode(‘code_A‘).encode(‘code_B‘)
文件处理,IDE和控制台
处理流程,可以这么使用,把python看做一个水池,一个入口,一个出口
入口处,全部转成unicode, 池里全部使用unicode处理,出口处,再转成目标编码(当然,有例外,处理逻辑中要用到具体编码的情况)
读文件 外部输入编码,decode转成unicode 处理(内部编码,统一unicode) encode转成需要的目标编码 写到目标输出(文件或控制台)
IDE和控制台报错,原因是print时,编码和IDE自身编码不一致导致
输出时将编码转换成一致的就可以正常输出
>>> print u‘中文‘.encode(‘gbk‘) ???? >>> print u‘中文‘.encode(‘utf-8‘) 中文
建议
规范编码
统一编码,防止由于某个环节产生的乱码
环境编码,IDE/文本编辑器, 文件编码,数据库数据表编码
保证代码源文件编码
这个很重要
py文件默认编码是ASCII, 在源代码文件中,如果用到非ASCII字符,需要在文件头部进行编码声明 文档
不声明的话,输入非ASCII会遇到的错误,必须放在文件第一行或第二行
File "XXX.py", line 3 SyntaxError: Non-ASCII character ‘\xd6‘ in file c.py on line 3, but no encoding declared; see http://www.python.org/peps/pep-0263.html for details声明方法
# -*- coding: utf-8 -*- 或者 #coding=utf-8
若头部声明coding=utf-8, a = ‘中文‘ 其编码为utf-8
若头部声明coding=gb2312, a = ‘中文‘ 其编码为gbk
so, 同一项目中所有源文件头部统一一个编码,并且声明的编码要和源文件保存的编码一致(编辑器相关)
在源代码用作处理的硬编码字符串,统一用unicode
将其类型和源文件本身的编码隔离开, 独立无依赖方便流程中各个位置处理
if s == u‘中文‘: #而不是 s == ‘中文‘ pass #注意这里 s到这里时,确保转为unicode
以上几步搞定后,你只需要关注两个 unicode和 你设定的编码(一般使用utf-8)
处理顺序
1. Decode early 2. Unicode everywhere 3. Encode later
相关模块及一些方法
获得和设置系统默认编码
>>> import sys >>> sys.getdefaultencoding() ‘ascii‘ >>> reload(sys) <module ‘sys‘ (built-in)> >>> sys.setdefaultencoding(‘utf-8‘) >>> sys.getdefaultencoding() ‘utf-8‘ >>> str.encode(‘other_coding‘)
在python中,直接将某种编码的str进行encode成另一种编码str
#str_A为utf-8 str_A.encode(‘gbk‘) 执行的操作是 str_A.decode(‘sys_codec‘).encode(‘gbk‘) 这里sys_codec即为上一步 sys.getdefaultencoding() 的编码
‘获得和设置系统默认编码‘和这里的str.encode是相关的,但我一般很少这么用,主要是觉得复杂不可控,还是输入明确decode,输出明确encode来得简单些
chardet
文件编码检测,下载
>>> import chardet >>> f = open(‘test.txt‘,‘r‘) >>> result = chardet.detect(f.read()) >>> result {‘confidence‘: 0.99, ‘encoding‘: ‘utf-8‘}
\u字符串转对应unicode字符串
>>> u‘中‘ u‘\u4e2d‘ >>> s = ‘\u4e2d‘ >>> print s.decode(‘unicode_escape‘) 中 >>> a = ‘\\u4fee\\u6539\\u8282\\u70b9\\u72b6\\u6001\\u6210\\u529f‘ >>> a.decode(‘unicode_escape‘) u‘\u4fee\u6539\u8282\u70b9\u72b6\u6001\u6210\u529f‘

Python和C 各有优势,选择应基于项目需求。1)Python适合快速开发和数据处理,因其简洁语法和动态类型。2)C 适用于高性能和系统编程,因其静态类型和手动内存管理。

选择Python还是C 取决于项目需求:1)如果需要快速开发、数据处理和原型设计,选择Python;2)如果需要高性能、低延迟和接近硬件的控制,选择C 。

通过每天投入2小时的Python学习,可以有效提升编程技能。1.学习新知识:阅读文档或观看教程。2.实践:编写代码和完成练习。3.复习:巩固所学内容。4.项目实践:应用所学于实际项目中。这样的结构化学习计划能帮助你系统掌握Python并实现职业目标。

在两小时内高效学习Python的方法包括:1.回顾基础知识,确保熟悉Python的安装和基本语法;2.理解Python的核心概念,如变量、列表、函数等;3.通过使用示例掌握基本和高级用法;4.学习常见错误与调试技巧;5.应用性能优化与最佳实践,如使用列表推导式和遵循PEP8风格指南。

Python适合初学者和数据科学,C 适用于系统编程和游戏开发。1.Python简洁易用,适用于数据科学和Web开发。2.C 提供高性能和控制力,适用于游戏开发和系统编程。选择应基于项目需求和个人兴趣。

Python更适合数据科学和快速开发,C 更适合高性能和系统编程。1.Python语法简洁,易于学习,适用于数据处理和科学计算。2.C 语法复杂,但性能优越,常用于游戏开发和系统编程。

每天投入两小时学习Python是可行的。1.学习新知识:用一小时学习新概念,如列表和字典。2.实践和练习:用一小时进行编程练习,如编写小程序。通过合理规划和坚持不懈,你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Python的核心概念。

Python更易学且易用,C 则更强大但复杂。1.Python语法简洁,适合初学者,动态类型和自动内存管理使其易用,但可能导致运行时错误。2.C 提供低级控制和高级特性,适合高性能应用,但学习门槛高,需手动管理内存和类型安全。


热AI工具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能驱动的应用程序,用于创建逼真的裸体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用于从照片中去除衣服的在线人工智能工具。

Undress AI Tool
免费脱衣服图片

Clothoff.io
AI脱衣机

Video Face Swap
使用我们完全免费的人工智能换脸工具轻松在任何视频中换脸!

热门文章

热工具

MinGW - 适用于 Windows 的极简 GNU
这个项目正在迁移到osdn.net/projects/mingw的过程中,你可以继续在那里关注我们。MinGW:GNU编译器集合(GCC)的本地Windows移植版本,可自由分发的导入库和用于构建本地Windows应用程序的头文件;包括对MSVC运行时的扩展,以支持C99功能。MinGW的所有软件都可以在64位Windows平台上运行。

VSCode Windows 64位 下载
微软推出的免费、功能强大的一款IDE编辑器

安全考试浏览器
Safe Exam Browser是一个安全的浏览器环境,用于安全地进行在线考试。该软件将任何计算机变成一个安全的工作站。它控制对任何实用工具的访问,并防止学生使用未经授权的资源。

禅工作室 13.0.1
功能强大的PHP集成开发环境

SublimeText3 英文版
推荐:为Win版本,支持代码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