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到中间服务层上来。中间服务层代码比较简单,只是调用数据访问层代码将留言保存到数据库。如代码1所示:
1 2 3 |
|
在看到留言板的演示之后,公司的产品部和市场部或许会提出各种各样的想法和需求。比如他们希望在添加留言之前判断用户的权限!只有注册用户才能留言!我们需要修改代码,如代码2所示:
1 2 3 |
|
市场部又希望在添加留言之前,对留言内容进行检查,如果留言中含有脏话就不保存。我们继续修改代码,如代码3所示:
1 2 3 |
|
产品部也提出了新需求,他们希望加入积分机制。具体来讲就是在用户每次留言成功以后给用户+5分。我们继续修改代码,如代码4所示:
1 2 3 |
|
没过多久,产品部又对需求进行细化,他们希望用户积分每积累够1000分以后,就给用户升级。我们继续修改代码,如代码5所示:
1 2 3 |
|
随着需求的增多,我们需要不断的修改中间服务层代码。但是你应该不难发现,需求越多中间服务层代码也就越多越庞大!最后会导致即便我们使用三层结构的开发模式,也还是没有有效的降低工程难度!另外就是应需求的变化而修改中间服务代码以后,需要重新测试所有代码,而不是有效的测试新增代码……
其实让我们仔细分析一下这个留言板代码,我先要提出一个主业务逻辑和次业务逻辑的概念。无论怎样,把留言内容存入到数据库,这是业务逻辑的主干!这个就是主业务逻辑!这部分没有随着需求的增加而修改。至于在存入数据库之前要进行权限校验,要进行内容检查,存入数据库之后要给用户加分,然后给用户升级,这些都是前序工作和扫尾工作,都是次业务逻辑!主业务逻辑几乎是一成不变的,次业务逻辑变化却非常频繁。为了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我们可以考虑把这些次业务逻辑放到别的地方,尽量不要让它们干扰主业务逻辑。主业务逻辑专心干自己该干的事情好了,至于别的任何事情,主业务逻辑一概都不闻不问!那么我们的代码就可以写成这样,如代码6所示:
1 2 3 |
|
我们可以把权限判断代码和留言内容文本过滤代码统统塞进beforeAppend函数,把用户积分代码塞进behindAppend函数,这样就把次业务逻辑从主业务逻辑代码中清理掉了。主业务逻辑知道有个“序曲”函数beforeAppend,有个“尾声”函数behindAppend,但是在序曲和尾声函数中具体都做了什么事情,主业务逻辑并不知道,也不需要知道!当然实际编码工作并不那么简单,我们还要兼顾产品部和市场部更多的需求变化,所以最好能实现一种插件方式来应对这种变化,但是仅仅依靠两个函数beforeAppend和behindAppend是达不到这个目的~
想要实现插件方式,可以建立接口!使用接口的好处是可以将定义和实现隔离,另外就是实现多态。我们建立一个留言扩展接口ILWordExtension,该接口有两个函数beforeAppend和behindAppend。权限校验、内容检查、加分这些功能可以看作是实现ILWordExtension接口的三个实现类,主业务逻辑就依次遍历这三个实现类,来完成次业务逻辑。如图1所示:
(图1),加入扩展接口
CheckPowerExtension扩展类用作用户权限校验,CheckContentExtension扩展类用作留言内容检查,AddScoreExtension扩展类用作给用户加分和升级。示意代码如代码7所示:
1 2 3 |
|
如果还有新需求,,我们只要再添加ILWordExtension 实现类并且把它注册到getExtArray函数里即可。程序从此有了条理,并且算是具备了可扩展性。
不过先不要忙着高兴,有个问题就在这个可扩展性里。当新的需求被提出之后,我们可以再添加 ILWordExtension 实现类,这个的确正确。但是将这个新类注册到getExtArray函数里,等于说还是要修改主业务逻辑代码。能不能不修改呢?每次有新的需求变化还是要告知主业务逻辑,这样终归不太好。最理想的情况是新的扩展代码加入系统之后,主业务逻辑代码不用修改,因为主业务逻辑根本不知道有新扩展这回事!为此我们还需要优化一下设计方案,如图2所示:
(图2),加入扩展家族类
对于调用扩展的主程序(也就是中间服务类LWordServiceCore),只让它知道有ILWordExtension(扩展)这件事就可以了,它不需要知道还有CheckPowerExtension(检查权限扩展)、CheckContentExtension(检查内容扩展)和AddScoreExtension(加分扩展)这三个类。对这三个类的调用过程被移动到LWordExtensionFamily (扩展家族类)里去了。
LWordExtensionFamily其实就是一个能存放多个ILWordExtension接口实例的容器类,从图2中可以看出这个容器类不仅仅是实现了ILWordExtension接口,而且还聚合多个ILWordExtension接口的实例,所以它很特殊!对于LWordServiceCore类,这个类只知道ILWordExtension接口,但并不知道这个接口存在三个实现类。恰好LWordExtensionFamily类就实现了ILWordExtension接口,这很好的符合了中间服务类的要求,并且这个扩展家族类知道ILWordExtension存在三个实现类,并会一一调用它们, LWordExtensionFamily代码大概如代码8所示:
1 2 3 |
|
通过代码8不难看出LWordExtensionFamily类虽然也实现了ILWordExtension接口,但是它并不做任何实质的操作,而是通过循环语句将调用过程一一传递下去。为了平滑实现扩展到插入的方式,所以最好创建一个工厂类MyExtensionFactory。如代码9所示:
1 2 3 |
|
使用扩展工厂类的好处就是可以随意的添加和移除扩展实例,这就很好的实现了可插入式编程。对于LWordServiceCore类只知道一个ILWordExtension接口,对于LWordExtensionFamily知道需要一一调用每个扩展,但是具体会有多少个扩展是通过MyExtensionFactory给出的。各负其责结构也很清晰。如果我们做一个假设,MyExtensionFactory类的createLWordExtension函数不是通过new关键字这样的硬编码方式来添加扩展列表,而是通过更巧妙的读取配置文件的方式来得到扩展列表,那么是不是更方便更灵活呢?不过这个就不再本文中讨论了。
中间服务层通过工厂类取得一个ILWordExtension接口的具体实例,然后调用其beforeAppend和behindAppend方法。当然中间服务并不知道工厂类返回的其实是一个含有多个ILWordExtension实例的容器(因为这个容器也实现了ILWordExtension接口),所以中间服务也就不知道扩展是被一一调用的。完整代码如代码10所示:
1 2 3 |
|
从代码10中可以看出虽然CheckPowerExtension、CheckContentExtension、AddScoreExtension以及LWordExtensionFamily都实现了ILWordExtension接口,但是它们的beforeAppend和behindAppend函数过程却完全不同!特别是LWordExtensionFamily扩展家族类,它并没有实质的业务逻辑处理过程,而是将调用依次传递给每一个扩展。beforeAppend和behindAppend函数在具体类中的不同实现,这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的很典型的特性:多态!
将次业务逻辑分散到各个扩展中,这种做法已经非常近似AOP(Aspect OrientedProgramming,面向切面编程)的编程方式。权限校验、内容检查和积分可以看作是不同的切面,这些切面和主业务逻辑交叉在一起,但又不会影响到主业务逻……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扩展代码不会干扰主业务逻辑,我们也可以针对某一个扩展进行编码和单元测试,然后通过MyExtensionFactory工厂类把扩展插入到业务流程中。完整的执行过程如图3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