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M全称是Information Lifecycle Management,意思是信息生命周期管理,听上去很高端洋气的一个词,但是实际上几乎每个稍微大些的系统都已经在做ILM了,比如说将生产表中的数据定期插入到历史表中,并把生产表中的这些数据删除,这就是数据生命周期管理;又
ILM全称是Information Lifecycle Management,意思是信息生命周期管理,听上去很高端洋气的一个词,但是实际上几乎每个稍微大些的系统都已经在做ILM了,比如说将生产表中的数据定期插入到历史表中,并把生产表中的这些数据删除,这就是数据生命周期管理;又比如使用了分区,定期将过期的数据分区删除掉,或者置为READONLY,让RMAN不再备份,这也是数据生命周期管理。
因此ILM由来已久,只要数据存在活跃-不活跃-静止这样的周期变化,那么ILM就必不可少,Oracle Database 12c中提供了很多新功能用来方便地进行数据生命周期管理,有些功能甚至是我们期盼已久的。
本文先介绍时间有效期管理(Temporal Validity),下两篇文章会介绍数据库内归档(In-Database Archiving)以及数据热度图(Heat Map)。注意:Temporal Validity和Heat Map目前还不支持多租户架构的数据库,因此想要使用,必须是一个NON-CDB,In-Database Archiving则支持多租户架构,可以在PDB中使用。
一. 时间有效期管理(Temporal Validity)
以下简称TV,TV的功能大致上可以这样描述:在表中手动或者自动建两个时间类型的字段,一个表示有效期的开始时间,一个表示有效期的结束时间,就可以通过设置让只有在有效期内的记录才会被选择出来。
以下这个场景是我构想出来的,一张表里不断地INSERT数据,但是每条数据有效期只有1分钟,过了1分钟再查就看不见了,如果加以仔细策划,应该会是很有趣的功能。直接进入测试。
设置TV,需要使用dbms_flashback_archive包,需要该包的执行权限。
SQL> GRANT EXECUTE ON dbms_flashback_archive TO kamus;
创建测试表,period for关键字是TV新功能的关键字,valid_time是TV策略的名字,可以随便写。valid_time_start和valid_time_end字段可以不手工定义,只要指定了period for关键字,Oracle会自动创建两个不可见字段。我这里之所以手工定义开始和结束时间字段,是为了能够指定DEFAULT值。有效期开始时间valid_time_start是记录插入的当前时间,有效期结束时间valid_time_end是当前时间的后一分钟。由此定义出了一个跨度1分钟的有效期。
SQL> conn kamus/oracle SQL> CREATE TABLE TV (insert_time DATE, valid_time_start DATE invisible DEFAULT sysdate, valid_time_end DATE invisible DEFAULT sysdate+1/1440, period FOR valid_time(valid_time_start,valid_time_end) );
可以看到明确定义的INSERT_TIME字段用于演示,VALID_TIME_START和VALID_TIME_END是明确定义的不可见字段。之外,Oracle还自动创建了VALID_TIME字段,也是隐藏字段。
SQL> SELECT COLUMN_NAME,DATA_TYPE,HIDDEN_COLUMN FROM USER_TAB_COLS WHERE TABLE_NAME='TV'; ? COLUMN_NAME DATA_TYPE HID -------------------- -------------------- --- VALID_TIME_END DATE YES VALID_TIME_START DATE YES INSERT_TIME DATE NO VALID_TIME NUMBER YES
插入一行当前时间
SQL> INSERT INTO TV VALUES (sysdate); ? 1 ROW created.
正常情况选择,这行记录总是存在的
SQL> SELECT * FROM TV; ? INSERT_TIME ----------------- 20130811 09:04:30
为了应对这个新功能,在Flashback Query中新增了as of period for关键字。as of period for valid_time sysdate+1表示我们想查询在明天都还有效的数据,因为根据我们的设定,所有数据都只在插入以后1分钟内有效,因此自然无法找到在明天还有效的数据,返回零条记录。
SQL> SELECT * FROM TV AS OF period FOR valid_time sysdate+1; ? no ROWS selected
再插入一条测试数据。
SQL> INSERT INTO TV VALUES (sysdate); ? 1 ROW created. ? SQL> SELECT * FROM TV; ? INSERT_TIME ----------------- 20130811 09:04:30 20130811 09:08:27
我们想查询昨天就有效的数据,但是所有的数据有效期开始都是插入数据的那个时间点,自然无法找到昨天就有效的数据,返回零条记录。
SQL> SELECT * FROM TV AS OF period FOR valid_time sysdate-1; ? no ROWS selected
除了使用as of这种闪回查询的语法,还可以直接在会话级别设置有效时间点。CURRENT表示设置为当前时间点。
SQL> EXEC dbms_flashback_archive.enable_at_valid_time('CURRENT'); ? PL/SQL PROCEDURE successfully completed. ? SQL> SELECT * FROM TV; ? no ROWS selected
在我的测试过程中,TV并不稳定,有时候即使设置了as of,也仍然会返回所有记录,但是过一会儿再次执行完全相同的语句,又能够返回符合条件的记录。没有详细跟踪不稳定的原因,但是猜测与cursor执行计划重用有关,毕竟Oracle的实现只是增加了一个filter条件,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之前cursor的执行计划被重用,那么很可能这个filter条件就没有加上,随之而来的也就会返回所有记录。
接下来,我们通过显示执行计划,看看Oracle是如何增加这个filter条件的。
首先禁用TV。执行计划是很正常的全表扫描。
SQL> EXEC dbms_flashback_archive.DISABLE_ASOF_VALID_TIME; ? PL/SQL PROCEDURE successfully completed. ? SQL> SELECT COUNT(*) FROM tv; ? COUNT(*) ---------- 77477 ? ? Execution Plan ---------------------------------------------------------- Plan hash VALUE: 4129329588 ? ------------------------------------------------------------------- | Id | Operation | Name | ROWS | Cost (%CPU)| TIME | ------------------------------------------------------------------- | 0 | SELECT STATEMENT | | 1 | 102 (0)| 00:00:01 | | 1 | SORT AGGREGATE | | 1 | | | | 2 | TABLE ACCESS FULL| TV | 76349 | 102 (0)| 00:00:01 | ------------------------------------------------------------------- ? Note ----- - dynamic statistics used: dynamic sampling (level=2) ? ? Statistics ---------------------------------------------------------- 0 recursive calls 0 db block gets 333 consistent gets 0 physical reads 0 redo SIZE 544 bytes sent via SQL*Net TO client 543 bytes received via SQL*Net FROM client 2 SQL*Net roundtrips TO/FROM client 0 sorts (memory) 0 sorts (disk) 1 ROWS processed
重新在会话级别启用TV,可以看到在第二步,也就是全表扫描之后增加了一个filter,由于指定的有效期是CURRENT,因此filter条件是VALID_TIME_START 小于等于 当前时间 小于 VALID_TIME_END,也就是只要指定的有效期落在VALID_TIME_START和VALID_TIME_END之间,这条记录就可以被显示出来。同时也可以看到如果这两个限制条件为空,也都作为开放区间,也就是为空就表示不做限制。
由于测试的记录都只有1分钟有效期,因此此时已经没有一条记录可以显示了。
SQL> EXEC dbms_flashback_archive.enable_at_valid_time('CURRENT'); ? PL/SQL PROCEDURE successfully completed. ? SQL> SELECT COUNT(*) FROM tv; ? COUNT(*) ---------- 0 ? ? Execution Plan ---------------------------------------------------------- Plan hash VALUE: 4129329588 ? --------------------------------------------------------------------------- | Id | Operation | Name | ROWS | Bytes | Cost (%CPU)| TIME | --------------------------------------------------------------------------- | 0 | SELECT STATEMENT | | 1 | 18 | 103 (1)| 00:00:01 | | 1 | SORT AGGREGATE | | 1 | 18 | | | |* 2 | TABLE ACCESS FULL| TV | 287 | 5166 | 103 (1)| 00:00:01 | --------------------------------------------------------------------------- ? Predicate Information (IDENTIFIED BY operation id): --------------------------------------------------- ? 2 - FILTER(("T"."VALID_TIME_START" IS NULL OR SYS_EXTRACT_UTC(INTERNAL_FUNCTION("T"."VALID_TIME_START"))SYS_EXTRACT_UTC (SYSTIMESTAMP(6)))) ? ? Statistics ---------------------------------------------------------- 33 recursive calls 4 db block gets 354 consistent gets 0 physical reads 0 redo SIZE 541 bytes sent via SQL*Net TO client 543 bytes received via SQL*Net FROM client 2 SQL*Net roundtrips TO/FROM client 0 sorts (memory) 0 sorts (disk) 1 ROWS processed
通过执行计划显示后台机制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到实际上TV是会有性能问题的,如果WHERE条件中无法使用到索引而执行了全表扫描(我这里因为没有WHERE条件所以只能是全表扫描),那么无论最终符合有效期的记录是多少,总要先进行所有记录的扫描,我们可以通过前后两次的consistent gets基本相同来获得这个结论。
更直白的说,如果作为系统设计人员不去考虑索引的构建,而仅仅是启用了TV,那么哪怕根据有效期限制,有10万记录的表只有1条会被显示出来,也仍然需要先扫描10万记录,然后再filter掉99999条,这对于程序员来说,如果不仔细阅读执行计划,就可能会造成很大的困扰,程序员会很奇怪,为什么这张表里面看上去只有1条记录,但是却要扫描那么长时间呢?
结论:数据有效期是Oracle利用隐藏字段和Flashback Query技术作的一个有趣的功能,但是数据架构人员在规划的时候一定要考虑性能因素。
Share/Save
Related posts:
- Oracle 11g new feature – Virtual Column
- SPM default feature in Oracle 11g
- How to Use DBMS_ADVANCED_REWRITE in Oracle 10g


MySQL是一种开源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主要用于快速、可靠地存储和检索数据。其工作原理包括客户端请求、查询解析、执行查询和返回结果。使用示例包括创建表、插入和查询数据,以及高级功能如JOIN操作。常见错误涉及SQL语法、数据类型和权限问题,优化建议包括使用索引、优化查询和分表分区。

MySQL是一个开源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适用于数据存储、管理、查询和安全。1.它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广泛应用于Web应用等领域。2.通过客户端-服务器架构和不同存储引擎,MySQL高效处理数据。3.基本用法包括创建数据库和表,插入、查询和更新数据。4.高级用法涉及复杂查询和存储过程。5.常见错误可通过EXPLAIN语句调试。6.性能优化包括合理使用索引和优化查询语句。

选择MySQL的原因是其性能、可靠性、易用性和社区支持。1.MySQL提供高效的数据存储和检索功能,支持多种数据类型和高级查询操作。2.采用客户端-服务器架构和多种存储引擎,支持事务和查询优化。3.易于使用,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4.拥有强大的社区支持,提供丰富的资源和解决方案。

InnoDB的锁机制包括共享锁、排他锁、意向锁、记录锁、间隙锁和下一个键锁。1.共享锁允许事务读取数据而不阻止其他事务读取。2.排他锁阻止其他事务读取和修改数据。3.意向锁优化锁效率。4.记录锁锁定索引记录。5.间隙锁锁定索引记录间隙。6.下一个键锁是记录锁和间隙锁的组合,确保数据一致性。

MySQL查询性能不佳的原因主要包括没有使用索引、查询优化器选择错误的执行计划、表设计不合理、数据量过大和锁竞争。 1.没有索引导致查询缓慢,添加索引后可显着提升性能。 2.使用EXPLAIN命令可以分析查询计划,找出优化器错误。 3.重构表结构和优化JOIN条件可改善表设计问题。 4.数据量大时,采用分区和分表策略。 5.高并发环境下,优化事务和锁策略可减少锁竞争。

在数据库优化中,应根据查询需求选择索引策略:1.当查询涉及多个列且条件顺序固定时,使用复合索引;2.当查询涉及多个列但条件顺序不固定时,使用多个单列索引。复合索引适用于优化多列查询,单列索引则适合单列查询。

要优化MySQL慢查询,需使用slowquerylog和performance_schema:1.启用slowquerylog并设置阈值,记录慢查询;2.利用performance_schema分析查询执行细节,找出性能瓶颈并优化。

MySQL和SQL是开发者必备技能。1.MySQL是开源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SQL是用于管理和操作数据库的标准语言。2.MySQL通过高效的数据存储和检索功能支持多种存储引擎,SQL通过简单语句完成复杂数据操作。3.使用示例包括基本查询和高级查询,如按条件过滤和排序。4.常见错误包括语法错误和性能问题,可通过检查SQL语句和使用EXPLAIN命令优化。5.性能优化技巧包括使用索引、避免全表扫描、优化JOIN操作和提升代码可读性。


热AI工具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能驱动的应用程序,用于创建逼真的裸体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用于从照片中去除衣服的在线人工智能工具。

Undress AI Tool
免费脱衣服图片

Clothoff.io
AI脱衣机

AI Hentai Generator
免费生成ai无尽的。

热门文章

热工具

记事本++7.3.1
好用且免费的代码编辑器

SecLists
SecLists是最终安全测试人员的伙伴。它是一个包含各种类型列表的集合,这些列表在安全评估过程中经常使用,都在一个地方。SecLists通过方便地提供安全测试人员可能需要的所有列表,帮助提高安全测试的效率和生产力。列表类型包括用户名、密码、URL、模糊测试有效载荷、敏感数据模式、Web shell等等。测试人员只需将此存储库拉到新的测试机上,他就可以访问到所需的每种类型的列表。

DVWA
Damn Vulnerable Web App (DVWA) 是一个PHP/MySQL的Web应用程序,非常容易受到攻击。它的主要目标是成为安全专业人员在合法环境中测试自己的技能和工具的辅助工具,帮助Web开发人员更好地理解保护Web应用程序的过程,并帮助教师/学生在课堂环境中教授/学习Web应用程序安全。DVWA的目标是通过简单直接的界面练习一些最常见的Web漏洞,难度各不相同。请注意,该软件中

Dreamweaver CS6
视觉化网页开发工具

WebStorm Mac版
好用的JavaScript开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