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使用者和使用者群組管理


Linux系統是一個多用戶多任務的分時作業系統,任何一個要使用系統資源的用戶,都必須先向系統管理員申請一個帳號,然後以這個帳號的身份進入系統。

使用者的帳號一方面可以幫助系統管理員對使用系統的使用者進行跟踪,並控制他們對系統資源的存取;另一方面也可以幫助使用者組織文件,並為使用者提供安全性保護。

每個用戶帳號都擁有一個惟一的用戶名和各自的口令。

使用者在登入時鍵入正確的使用者名稱和口令後,就能夠進入系統和自己的主目錄。

實現使用者帳號的管理,要完成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幾個面向:

  • 使用者帳號的新增、刪除與修改。

  • 用戶口令的管理。

  • 使用者群組的管理。


一、Linux系統用戶帳號的管理

用戶帳號的管理工作主要涉及到用戶帳號的新增、修改和刪除。

新增使用者帳號就是在系統中建立一個新帳號,然後為新帳號指派使用者號碼、使用者群組、主目錄和登入Shell等資源。剛剛新增的帳號是被鎖定的,無法使用。

1、新增新的使用者帳號使用useradd指令,其語法如下:

useradd 选项 用户名

參數說明:

  • 選項:

    • -c comment 指定一段註解性描述。

    • -d 目錄 指定使用者主目錄,如果此目錄不存在,則同時使用-m選項,可以建立主目錄。

    • -g 使用者群組 指定使用者所屬的使用者群組。

    • -G 使用者群組,使用者群組 指定使用者所屬的附加群組。

    • -s Shell檔 指定使用者的登入Shell。

    • -u 使用者號碼 指定使用者的使用者號碼,如果同時有-o選項,則可以重複使用其他使用者的識別號碼。

  • 使用者名稱:

    #指定新帳號的登入名稱。

實例1

# useradd –d /usr/sam -m sam

此指令建立了一個使用者sam,其中-d和-m選項用來為登入名稱sam產生一個主目錄/usr/sam (/usr為預設的使用者主目錄所在的父目錄)。

實例2

# useradd -s /bin/sh -g group –G adm,root gem

此指令新建了一個使用者gem,該使用者的登入Shell是/bin/sh,它屬於group使用者群組,同時又屬於adm和root用戶群組,其中group用戶群組是其主群組。

這裡可能新建群組:#groupadd group及groupadd adm

增加使用者帳號就是在/etc/passwd檔案中為新使用者增加一筆記錄,同時更新其他系統檔案如/etc/shadow, /etc/group等。

Linux提供了整合的系統管理工具userconf,它可以用來對使用者帳號進行統一管理。

3、刪除帳號

如果一個使用者的帳號不再使用,可以從系統中刪除。刪除使用者帳號就是要將/etc/passwd等系統檔案中的該使用者記錄刪除,必要時也要刪除使用者的主目錄。

刪除一個已有的使用者帳號使用userdel指令,其格式如下:

userdel 选项 用户名

常用的選項是-r,它的作用是把使用者的主目錄一起刪除。

例如:

# userdel sam

此指令刪除使用者sam在系統檔案中(主要是/etc/passwd, /etc/shadow, /etc/group等)的記錄,同時刪除使用者的主目錄。

4、修改帳號

修改使用者帳號就是根據實際情況變更使用者的相關屬性,如使用者號碼、主目錄、使用者群組、登入Shell等。

修改已有使用者的資訊使用usermod指令,其格式如下:

usermod 选项 用户名

常用的選項包括-c, -d, -m, - g, -G, -s, -u以及-o等,這些選項的意義與useradd指令中的選項一樣,可以為使用者指定新的資源值。

另外,有些系統可以使用選項:-l 新使用者名稱

這個選項指定一個新的帳號,即將原來的使用者名稱改為新的使用者名稱。

例如:

# usermod -s /bin/ksh -d /home/z –g developer sam

此指令將使用者sam的登入Shell修改為ksh,主目錄改為/home/z,使用者群組改為developer。

5、用戶口令的管理

用戶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是用戶口令的管理。用戶帳號剛建立時沒有口令,但是被系統鎖定,無法使用,必須為其指定口令後才可以使用,即使是指定空口令。

指定和修改使用者口令的Shell指令是passwd。超級使用者可以為自己和其他使用者指定口令,一般使用者只能用它來修改自己的口令。指令的格式為:

passwd 选项 用户名

可使用的選項:

  • -l 鎖定口令,即停用帳號。

  • -u 口令解鎖。

  • -d 使帳號無口令。

  • -f 強迫使用者下次登入時修改口令。

如果預設使用者名,則修改目前使用者的口令。

例如,假設當前用戶是sam,則下面的命令修改該用戶自己的口令:

$ passwd 
Old password:****** 
New password:******* 
Re-enter new password:*******

如果是超級用戶,可以用下列形式指定任何用戶的口令:

# passwd sam 
New password:******* 
Re-enter new password:*******

普通用戶修改自己的口令時,passwd指令會先詢問原口令,驗證後再要求用戶輸入兩遍新口令,如果兩次輸入的口令一致,則將這個口令指定給用戶;而超級用戶為使用者指定口令時,就不需要知道原口令。

為了系統安全起見,使用者應該選擇比較複雜的口令,例如最好使用8位長的口令,口令中包含有大寫、小寫字母和數字,並且應該與姓名、生日等不相同。

為使用者指定空口令時,執行下列形式的指令:

# passwd -d sam

此指令將使用者sam的口令刪除,這樣使用者sam下次登入時,系統就不再詢問口令。

passwd指令也可以用-l(lock)選項鎖定某一用戶,使其不能登錄,例如:

# passwd -l sam

二、Linux系統用戶群組的管理

每個使用者都有一個使用者群組,系統可以對一個使用者群組中的所有使用者進行集中管理。不同Linux 系統對使用者群組的規定有所不同,如Linux下的使用者屬於與它同名的使用者群組,這個使用者群組在建立使用者時同時建立。

使用者群組的管理涉及使用者群組的新增、刪除和修改。群組的增加、刪除和修改其實就是/etc/group檔案的更新。

1、增加一個新的使用者群組使用groupadd指令。其格式如下:

groupadd 选项 用户组

可以使用的選項有:

  • -g GID 指定新使用者群組的群組識別號碼(GID)。

  • -o 一般與-g選項同時使用,表示新使用者群組的GID可以與系統已有使用者群組的GID相同。

實例1:

# groupadd group1

此指令為系統中增加了一個新群組group1,新群組的群組識別號碼是在目前已有的最大群組識別號的基礎上加1。

實例2:

# groupadd -g 101 group2

此指令為系統中增加了一個新群組group2,同時指定新群組的群組識別號碼是101。

2、如果要刪除一個已有的使用者群組,使用groupdel指令,其格式如下:

groupdel 用户组

例如:

# groupdel group1

此指令從系統中刪除群組group1 。

3、修改使用者群組的屬性使用groupmod指令。其語法如下:

groupmod 选项 用户组

常用的選項有:

  • -g GID 為使用者群組指定新的群組識別號碼。

  • -o 與-g選項同時使用,使用者群組的新GID可以與系統已有使用者群組的GID相同。

  • -n新使用者群組將使用者群組的名字改為新名稱

#實例1:

# groupmod -g 102 group2

此命令將群組group2的群組標識號修改為102。

實例2:

# groupmod –g 10000 -n group3 group2

此指令將群組group2的識別號碼改為10000,群組名稱修改為group3。

4、如果一個使用者同時屬於多個使用者群組,那麼使用者可以在使用者群組之間切換,以便具有其他使用者群組的權限。

使用者可以在登入後,使用指令newgrp切換到其他使用者群組,而這個指令的參數就是目的使用者群組。例如:

$ newgrp root

這條指令將目前使用者切換到root使用者群組,前提條件是root使用者群組確實是該使用者的主群組或附加群組。類似於使用者帳號的管理,使用者群組的管理也可以透過整合的系統管理工具來完成。


三、與使用者帳號有關的系統檔案

完成使用者管理的工作有許多種方法,但是每一種方法其實都是對相關的系統檔案進行修改。

與使用者和使用者群組相關的資訊都存放在一些系統檔案中,這些檔案包括/etc/passwd, /etc/shadow, /etc/group等。

以下分別介紹這些文件的內容。

1、/etc/passwd檔案是使用者管理工作涉及的最重要的一個檔案。

Linux系統中的每個使用者都在/etc/passwd檔案中有一個對應的記錄行,它記錄了這個使用者的一些基本屬性。

這個檔案對所有使用者都是可讀的。它的內容類似下面的例子:

# cat /etc/passwd

root:x:0:0:Superuser:/:
daemon:x:1:1:System daemons:/etc:
bin:x:2:2:Owner of system commands:/bin:
sys:x:3:3:Owner of system files:/usr/sys:
adm:x:4:4:System accounting:/usr/adm:
uucp:x:5:5:UUCP administrator:/usr/lib/uucp:
auth:x:7:21:Authentication administrator:/tcb/files/auth:
cron:x:9:16:Cron daemon:/usr/spool/cron:
listen:x:37:4:Network daemon:/usr/net/nls:
lp:x:71:18:Printer administrator:/usr/spool/lp:
sam:x:200:50:Sam san:/usr/sam:/bin/sh

從上面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到,/etc/passwd中一行記錄對應著一個用戶,每行記錄又被冒號(:)分隔為7個字段,其格式和具體意義如下:

用户名:口令:用户标识号:组标识号:注释性描述:主目录:登录Shell

1)"使用者名稱"是代表使用者帳號的字串。

通常長度不超過8個字符,並且由大小寫字母和/或數字組成。登入名稱中不能有冒號(:),因為冒號在這裡是分隔符號。

為了相容起見,登入名稱中最好不要包含點字元(.),且不使用連字號(-)和加號(+)打頭。

2)「口令」在某些系統中,存放著加密後的使用者口令字。

雖然這個欄位存放的只是用戶口令的加密串,不是明文,但是由於/etc/passwd檔案對所有用戶都可讀,所以這仍是一個安全隱患。因此,現在許多Linux 系統(如SVR4)都使用了shadow技術,把真正的加密後的用戶口令字存放到/etc/shadow文件中,而在/etc/passwd文件的口令字段中只存放一個特殊的字符,例如“x”或“*”。

3)「使用者識別號碼」是一個整數,系統內部用它來標識使用者。

一般情況下它與使用者名稱是一一對應的。如果幾個用戶名對應的用戶識別號碼是一樣的,系統內部將把它們視為同一個用戶,但是它們可以有不同的口令、不同的主目錄以及不同的登入Shell等。

通常使用者識別號碼的值域是0~65 535。0是超級使用者root的識別號,1~99由系統保留,作為管理帳號,一般使用者的識別號碼從100開始。在Linux系統中,這個界線是500。

4)「群組識別號碼」欄位記錄的是使用者所屬的使用者群組。

它對應著/etc/group檔案中的一筆記錄。

5)「註解性描述」欄位記錄著使用者的一些個人情況。

例如使用者的真實姓名、電話、地址等,這個欄位並沒有什麼實際的用途。在不同的Linux 系統中,這個欄位的格式並沒有統一。在許多Linux系統中,這個欄位存放的是一段任意的註解性描述文字,用做finger指令的輸出。

6)“主目錄”,也就是使用者的起始工作目錄。

它是使用者登入系統之後所處的目錄。在大多數系統中,各使用者的主目錄都被組織在同一個特定的目錄下,而使用者主目錄的名稱就是該使用者的登入名稱。各使用者對自己的主目錄有讀取、寫入、執行(搜尋)權限,其他使用者對此目錄的存取權限則依具體情況設定。

7)使用者登入後,要啟動一個進程,負責將使用者的操作傳給內核,這個進程是使用者登入系統後運行的命令解釋器或某個特定的程序,即Shell。

Shell是使用者與Linux系統之間的介面。 Linux的Shell有許多種,每種都有不同的特點。常用的有sh(Bourne Shell), csh(C Shell), ksh(Korn Shell), tcsh(TENEX/TOPS-20 type C Shell), bash(Bourne Again Shell)等。

系統管理員可以根據系統狀況和使用者習慣為使用者指定某個Shell。如果不指定Shell,那麼系統使用sh為預設的登入Shell,也就是這個欄位的值為/bin/sh。

使用者的登入Shell也可以指定為某個特定的程式(此程式不是一個命令解釋器)。

利用這一特點,我們可以限制用戶只能運行指定的應用程序,在該應用程式運行結束後,用戶就自動退出了系統。有些Linux 系統要求只有那些在系統中登記了的程式才能出現在這個欄位中。

8)系統中有一類使用者稱為偽使用者(psuedo users)。

這些使用者在/etc/passwd檔案中也佔有一筆記錄,但是不能登錄,因為它們的登入Shell為空。它們的存在主要是方便系統管理,滿足相應的系統程序對文件屬主的要求。

常見的偽用戶如下所示:

伪 用 户 含 义 
bin 拥有可执行的用户命令文件 
sys 拥有系统文件 
adm 拥有帐户文件 
uucp UUCP使用 
lp lp或lpd子系统使用 
nobody NFS使用

有帳戶檔案

1、除了上面列出的偽用戶外,還有許多標準的偽用戶,例如:audit, cron, mail, usenet等,它們也都各自為相關的進程和檔案所需要。

由於/etc/passwd檔案是所有使用者都可讀的,如果使用者的密碼太簡單或規律比較明顯的話,一台普通的電腦就能夠很容易地將它破解,因此對安全性要求較高的Linux系統都把加密後的口令字分開出來,單獨存放在一個檔案中,這個檔案是/etc/shadow檔案。 有超級用戶才擁有該文件讀取權限,這就保證了用戶密碼的安全性。

2、/etc/shadow中的記錄行與/etc/passwd中的一一對應,它由pwconv命令根據/etc/passwd中的資料自動產生

它的文件格式與/etc/passwd類似,由若干個欄位組成,欄位之間以":"隔開。這些欄位是:

登录名:加密口令:最后一次修改时间:最小时间间隔:最大时间间隔:警告时间:不活动时间:失效时间:标志
  1. "登入"是與/etc/passwd檔案中的登入名稱相符的使用者帳號

  2. "口令"欄位存放的是加密後的使用者口令字,長度為13個字元。如果為空,則對應使用者沒有口令,登入時不需要口令;如果含有不屬於集合 { ./0-9A-Za-z }中的字符,則對應的使用者不能登入。

  3. "最後一次修改時間"表示的是從某個時刻起,到使用者最後一次修改口令時的天數。時間起點對不同的系統可能不一樣。例如在SCO Linux 中,這個時間起點就是1970年1月1日。

  4. "最小時間間隔"指的是兩次修改口令之間所需的最小天數。

  5. "最大時間間隔"指的是口令維持有效的最大天數。

  6. "警告時間"欄位表示的是從系統開始警告使用者到使用者密碼正式失效之間的天數。

  7. "不活動時間"表示的是使用者沒有登入活動但帳號仍能保持有效的最大天數。

  8. "失效時間"字段給出的是絕對的天數,如果使用了這個字段,那麼就給出對應帳號的生存期。期滿後,該帳號就不再是合法的帳號,也就不能再用來登入了。

以下是/etc/shadow的範例:

# cat /etc/shadow

root:Dnakfw28zf38w:8764:0:168:7:::
daemon:*::0:0::::
bin:*::0:0::::
sys:*::0:0::::
adm:*::0:0::::
uucp:*::0:0::::
nuucp:*::0:0::::
auth:*::0:0::::
cron:*::0:0::::
listen:*::0:0::::
lp:*::0:0::::
sam:EkdiSECLWPdSa:9740:0:0::::

3、使用者群組的所有資訊都存放在/etc/group檔案中。

將使用者分組是Linux 系統中對使用者進行管理及控制存取權限的一種手段。

每個用戶都屬於某個用戶群組;一個群組中可以有多個用戶,一個用戶也可以屬於不同的群組。

當一個使用者同時是多個群組中的成員時,在/etc/passwd檔案中記錄的是使用者所屬的主群組,也就是登入時所屬的預設群組,而其他群組稱為附加組。

使用者要存取屬於附加群組的檔案時,必須先使用newgrp指令使自己成為所要存取的群組中的成員。

使用者群組的所有資訊都存放在/etc/group檔案中。此文件的格式也類似於/etc/passwd文件,由冒號(:)隔開若干個字段,這些字段有:

组名:口令:组标识号:组内用户列表
  1. "組名"是用戶組的名稱,由字母或數字構成。與/etc/passwd中的登入名稱一樣,群組名稱不應重複。

  2. "口令"欄位存放的是使用者群組加密後的口令字。一般Linux 系統的使用者群組都沒有口令,也就是這個欄位一般為空,或是*。

  3. "群組識別號碼"與使用者識別號碼類似,也是整數,被系統內部用來識別群組。

  4. "群組內使用者清單"是屬於這個群組的所有使用者的清單/b],不同使用者之間用逗號(,)分隔。這個使用者群組可能是使用者的主群組,也可能是附加群組。

/etc/group檔案的範例如下:

root::0:root
bin::2:root,bin
sys::3:root,uucp
adm::4:root,adm
daemon::5:root,daemon
lp::7:root,lp
users::20:root,sam

四、新增量用戶批次

新增和刪除使用者對每位Linux系統管理員都是輕而易舉的事,比較棘手的是如果要添加幾十個、上百個甚至上千個用戶時,我們不太可能還使用useradd一個一個地添加,必然要找一種簡便的創建大量用戶的方法。 Linux系統提供了創建大量用戶的工具,可以讓您立即創建大量用戶,方法如下:

(1)先編輯一個文字用戶檔案。

每一列依照/etc/passwd密碼檔案的格式書寫,要注意每個使用者的使用者名稱、UID、宿主目錄都不可以相同,其中密碼欄可以留做空白或輸入x號。一個範例檔案user.txt內容如下:

user001::600:100:user:/home/user001:/bin/bash
user002::601:100:user:/home/user002:/bin/bash
user003::602:100:user:/home/user003:/bin/bash
user004::603:100:user:/home/user004:/bin/bash
user005::604:100:user:/home/user005:/bin/bash
user006::605:100:user:/home/user006:/bin/bash

(2)以root身分執行指令/usr/sbin/newusers,從剛建立的使用者檔案user.txt匯入數據,建立使用者:

# newusers < user.txt

然後可以執行命令vipwvi /etc/passwd 檢查/etc/passwd 檔案是否已經出現這些用戶的數據,並且用戶的宿主目錄是否已經建立。

(3)執行指令/usr/sbin/pwunconv。

/etc/shadow 產生的shadow 密碼解碼,然後回寫到/etc/passwd 中,並將 /etc/shadowshadow密碼欄刪除。這是為了方便下一步的密碼轉換工作,即先取消 shadow password 功能。

# pwunconv

(4)編輯每位使用者的密碼對照檔。

範例檔 passwd.txt 內容如下:

user001:密码
user002:密码
user003:密码
user004:密码
user005:密码
user006:密码

(5)以root身分執行指令 /usr/sbin/chpasswd

建立使用者密碼,chpasswd 會將經過/usr/bin/passwd 指令編碼過的密碼寫入/etc/passwd 的密碼欄。

# chpasswd < passwd.txt

(6)確定密碼經編碼寫入/etc/passwd的密碼欄後。

執行指令 /usr/sbin/pwconv 將密碼編碼為 shadow password,並將結果寫入 /etc/shadow

# pwconv

這樣就完成了大量使用者的創建了,之後您可以到/home下檢查這些使用者宿主目錄的權限設定是否都正確,並登入驗證使用者密碼是否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