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小米召開了一場發表會。當大家都以為這場活動的主角是曲面螢幕手機小米Note 2時,小米MIX壓軸登場了。當時處於低谷期的小米,憑藉著如此艷驚四座的產品,開啟了智慧型手機的全面螢幕時代。
當全面屏成為用戶關注的焦點時,如何打造出接近完美的「真全面屏」形態,就成為各大廠商絞盡腦汁思考的問題。
然而,到了2024年,真全面螢幕也尚未成為智慧型手機的主流型態,挖孔螢幕仍是最常見的設計。彷彿所有廠商都放下了對真全面屏的執念,陷入到集體擺爛的狀態。真全面屏,為何從紅極一時的設計,淪為了不痛不癢的賣點?
作為首款全面屏手機,當年小米MIX登場帶來的震撼是不言而喻的。為了達到極窄邊框的震撼效果,這款手機直接犧牲了前置相機的體驗,把這顆相機放置在了「下巴」上。當然,現在來看,這款手機不算真正意義上的真全面屏,因為它的底部邊框還是很寬。
1、升降式攝影機:結構複雜,可靠度存疑。
而要實現真全面屏,前置相機就是最大的障礙。 2018-2019年,全面屏設計全面風靡普及時,各路廠商不約而同地想到了升降式攝影機方案。
例如,初代OPPO Reno,採用了側旋升降結構,前置相機、柔光燈、聽筒、後置閃光燈都放置其中,要調用時,它會升起,不用時則會保持隱藏。而更早些時候發布的OPPO Find X,則採用了雙軌式升降攝像頭,屏佔比達到了93.8%。
(圖源:OPPO)
而同一時期,vivo比較具代表性的真全面螢幕產品是vivo NEX。它也採用了升降式前置鏡頭,不過整體結構的體積要小很多,基本上只包含了相機本身。
(圖源:vivo)
採用類似方案的還有Redmi K20系列,它的前置相機是彈出式的,具體使用效果和vivo NEX非常類似。
(來源:Redmi)
有趣的是,當時三星也嘗試過升降攝影機的方案。不過,三星的做法更大膽更激進。 2019年發布的三星Galaxy A80,它採用了升降 翻轉的設計,即把前置相機和後置相機合二為一了。
(圖源:三星)
(圖源:努比亞)
#除了中興、努比亞,小米也嘗試過螢幕下相機方案。 2021年發表的小米MIX4,就是這樣一款真全面螢幕設計。為了實現更好的屏下相機效果,小米表示採用了微鑽排列、重新設計電路佈局、透明引線等多種手段。
(圖片來源:小米)
作為面板巨頭,三星也對屏下攝影機技術進行了積極的嘗試。三星在Galaxy Z Fold3、Fold4、Fold5三代折疊螢幕產品上都採用了螢幕下相機方案,前置相機被隱藏在了主螢幕下方。不過,三星螢幕下相機的像素相對比較低,為400萬像素。
比起升降式機械結構,屏下相機看起來是真全面屏更好的解決方案。不過,它目前的缺點也比較明顯,除了相機成像素質較低外,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會拖螢幕的後腿。目前,採用了屏下相機方案的機型,螢幕本身的解析度、亮度等指標都比常規產品差一些。
最近幾年,全面屏設計早已在智慧型手機上全面普及,但真全面屏仍屬於非常小眾的產品類型。目前,手機最主流的設計仍是挖孔全面屏,具體主要分為單挖孔和雙挖孔兩類,而瀏海屏則逐漸被淘汰。
2017年,iPhone X的發表宣告著蘋果手機轉向全螢幕設計。不過,由於採用了面容辨識而非安卓陣營的屏下指紋,歷代iPhone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未能擺脫手機上突兀的大劉海。直到2022年,蘋果才帶來了首款挖孔螢幕手機iPhone 14 Pro,呈現出「藥丸」造型。在全面屏設計上,蘋果、安卓最終都走向了同一條道路。
(圖來源:雷科技攝製)
有趣的是,近年來手機業其實都非常卷,在存量大盤持續縮減的情況下,各路品牌都在卷性能、卷影像、卷系統、卷AI、卷快充……但是,幾乎沒有大品牌把真全面屏設計作為主要突破方向。
在小雷看來,這主要涉及的是投入產出比的問題。全螢幕設計剛剛風靡普及的時候,用戶對全面屏的關注度很高,它對用戶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全面屏外觀做得好,或許真的能刺激銷量。
但在2024年的今天,大部分用戶都見識過不同類型的全面屏設計,對這項特性已經脫敏。而且,無論多麼有新意的設計,最終都要回到實用性這個問題。無論是升降式相機結構,還是屏下相機技術,目前都有短時間內無法解決的缺陷,它無法帶來完美的體驗。
而且說到底,真全面屏設計帶來的視覺體驗上的升級,無法像性能、影像、快充這些維度上的提升一樣,給用戶體驗帶來立竿見影的變化。相較之下,雖然挖孔全面屏和理想中的真全面屏設計相去甚遠,但實用性上卻拉滿了:相機成像效果不會打折扣、屏幕素質不受影響,只需要付出屏幕挖孔這點小小的代價。
(圖來源:雷科技攝製)
對廠商而言,挖孔全面屏是經歷過市場考驗、長時期驗證後的最優解。至於屏下相機技術,目前它適合在實驗室裡反覆優化和在少數產品上不斷嘗試。至於主流產品,還是採用較穩健的方案為妙。
另外,當年全面屏設計出現,還有一個關鍵因素,就是它可以進一步增加手機的螢幕尺寸和顯示面積。只是,手機邊框厚度的壓縮是有極限的,還要考慮到操控誤觸等問題。而現在,在突破手機顯示面積這一點上,業界已經找到了折疊螢幕作為新的解題想法。相較之下,死磕全面屏,已經沒有太大的意義。
在小雷看來,目前的技術條件下,手機要達到真全面屏仍然有不少難度,當下能買到的量產版真全面屏機型,在功能或體驗上,多多少少都有妥協和不足。不過,從未來的科技和產品趨勢來看,真全面屏時代仍然會到來。
對蘋果而言,挖孔螢幕和靈動島只是當下iPhone全面螢幕設計的妥協方案,運用螢幕下技術的真全面螢幕才是未來。不過,相較於安卓,蘋果不僅要解決屏下相機問題,還得有對應的方案來實現屏下Face ID。
先前,蘋果已經有多份螢幕下Face ID專利曝光,而DSCC分析師Ross Young也曾預測,2025年,首款搭載螢幕下Face ID的iPhone將會出現。
而在安卓陣營,華為、中興、三星、小米等品牌,一直都有螢幕下相機的專利儲備。從中興系品牌一直持續更新的屏下攝影機產品來看,每一代方案在技術上都有提升,屏下方案的劣勢也在一點點被克服。
可以預見,當螢幕下攝影機技術走向成熟時,真全面螢幕設計會迎來真正普及的時刻。
以上是曾被小米們倚重,「真全面屏」手機為何銷聲匿跡了?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