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天氣總是變幻莫測的,有時朔風凜冽,有時晴空暖陽,有時卻又雪虐風饕,就像近日突至的大雪一樣。在漫天飛舞中,為即將逝去的2023吟唱著最後的輓歌。而這最後的輓歌,亦是最終的審判──2023,寒冬依舊。
【手機中國】根據市場調查機構Canalys的先前的報告顯示,在2022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大幅下滑12%之後,儘管2023年的市場呈現初步的復甦跡象,尤其是在最近這一個月,但2023年的整體趨勢仍處於下滑態勢。
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本應如履薄冰的手機廠商們,他們卻背道而馳,做法變得愈發激進,愈發內卷,品牌之間“恩怨糾葛」也從短片小劇成長為了年度大劇,幾乎持續了整個2023。因為他們知道,在這個「機圈小冰河」時期,不內卷,會「死」得更快。
順應民意的「雙直」改變
在手機形態上,自從iPhone引領了全觸控螢幕的浪潮以來,手機螢幕就成了用戶互動最為重要的視窗。而在螢幕形態上,相較於直屏來說,由於曲屏的技術更有難度,工藝更為複雜,因此各家廠商幾乎都在旗艦機型上採取了曲面屏的設計,以凸顯產品的高端定位。
然而,在用戶的使用過程中,吐槽曲屏的聲音遠遠多於讚揚的聲音,雖然廠家為了“博眼球”,給自家產品的曲面屏取了各種充滿「噱頭」的名字,但在實際體驗上,曲面屏的可視性差、綠邊以及誤觸等問題,十分影響用戶的日常使用,曲面屏的「花瓶」意義大於實用意義,無論是用什麼名字包裝,「花瓶」就是「花瓶」。
iQOO 12
就是存在了這麼多「問題」的曲面屏,在過去的幾年之中,廠商們仍舊固執地將其配備在旗艦機型中。直到2023年,經過了2021年與2022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的大幅下滑之後,廠商們終於轉變思維,在「內捲」的過程中開始傾聽用戶的呼聲,並在新機上進行改變。因此在2023年,我們不僅看到了更多的直螢幕手機,也增加了不少的直角中框的手機。就連那些依舊堅持曲面屏的機型,也降低了螢幕曲率。
小米14 Pro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常規的直螢幕手機之外,我們還看到了更多的四曲面螢幕的產品。得益於供應鏈技術的提升與進步,這種四曲面螢幕成功地融合了直屏與曲屏的優點,使得手機螢幕的觀感、手感與實用性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一加Ace 2V
此外,在各品牌的相互內捲中,塑膠支架這個影響手機正面觀感的「玩意」也逐漸消失不見。就連區分機型定位的金屬中框,也在今年的最後一個季度開始下放,變得不再那麼「高高在上」。
跟上風口的端側大模型
要說2023什麼東西最火,那必定是AIGC。自從OpenAI的ChaGPT在今年橫空出世後,各行各業都趁著這個風口「起飛」。因此在網路大廠們率先發布了各家大模型產品後,AI大模型浪潮也隨即席捲到了智慧型手機領域。手機廠商也試圖透過這樣的方式,找出寒流之下的破局之法。
對手機廠商來說,業界長期的低迷就像是不斷服入的慢性毒藥,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毒發身亡」。而手機廠商透過擁抱AI大模型,不僅可以提升用戶的實際體驗,而且在宣傳時也能增加產品的賣點。因為AI大模型作為當下的“Thechosenone”,在它的賦能下,可以促進手機性能與功能性的加強,尤其是對於各家手機中智能語音助手,可以使它們的實力成倍增長,撕掉用戶為其貼上的「語音智障」固有標籤。
智慧型手機擁抱AI大模型,除了能讓手機的自身實力加強之外,還能夠以此為支點,撬起手機廠商的競爭優勢,吸引廣大消費者的注視與興趣,進而激發市場的活力,最終加速手機產業的復甦與發展,達到迎春送冬的最終目的。
自主技術的加速突破
在應對產業寒冬的內捲之旅上,手機廠商們除了積極擁抱AI大模型之外,同時也在手機本身的技術上進行創新,而這樣的內卷,也促進了我國手機產業自主技術的突破加速。
首先是影像能力,不論是定價較高的旗艦機型,還是入門款的千元機,手機廠商們都在大力宣傳它們的影像實力。相較於品牌可選性不多的SoC,手機影像無論是在元件的選配上,或是軟體演算法上,廠商的可控性和自由性都會更高。例如與徠卡、哈蘇、蔡司的聯合研發,亦或是聯合定制的光影濾鏡等,在提升自身影像水平的同時,還能夠實現產品的差異化,便於產品在同質化的今天殺出重圍。
值得一提的是,在影像核心零件的CMOS上,以豪威為代表的眾多國產品牌正在崛起,向索尼、三星這些巨頭開始衝擊,在一眾第三代高通驍龍8機型中,就有不少品牌選取了豪威作為主攝鏡頭,共同開發了一系列客製化感光元件。而這些機型在影像方面的實際體驗也毫不遜色,成像風格各有千秋,頗有一絲「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意味在裡面。
除了影像之外,國產螢幕在今年也是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與進步。關注手機圈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幾年前的國產屏幕還是被人吐槽的存在,旗艦機型要是採用了國產屏,似乎就是一件“十惡不赦”的事情一樣,被網友們口誅筆伐。而在今年,國產屏迎來了大爆發,單從亮度這一維度上來說,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局部峰值亮度就從剛剛突破3000nit一下子躍升到了4500nit,就連手動峰值亮度都可以達到1000nit了,尤其是京東方聯合一加所開發的東方屏,除了獲得DisplayMateA 最高級別認證之外,還刷新了驚人的18項紀錄,可以說是屏幕界裡的國貨之光。
手機螢幕的蓋板玻璃也是如此,在以往的手機發表會上,當提到螢幕玻璃時,基本一水兒的都是康寧大猩猩,而如今,各家廠商都開始推出自家研發的玻璃產品,如華為的崑崙玻璃,小米的龍晶玻璃以及榮耀的超曲奈米微晶玻璃。都在抗跌落與耐久性上擁有不錯的表現,打破了美國康寧一家獨大的局面。
在軟體層面,螢幕護眼則是手機廠商另一個重要的主題。眾所周知,目前主流的OLED螢幕雖然優點很多,但其頻閃的這個缺點卻是較為嚴重的,尤其是低頻閃爍,會對使用者的眼球結構產生損傷。因此,解決這個問題的PWM高頻調光技術,幾乎出現在了每個品牌的發表會PPT上。
除此之外,各家廠商也相應地推出了自家的護眼技術,例如小米的青山護眼、榮耀的綠洲護眼,一加的明眸護眼,尤其是榮耀,為了給使用者高標準的螢幕護眼體驗,專門成立了榮耀綠洲護眼實驗室,可以說是走在了手機護眼的最前面。
事實上,如果按照絕對理性的角度來看,國產手機廠商的自研並不屬於全自研,而是與產業鏈合作所做的成果。但不可否認的是,廠商們做產品的思維正在轉變,無論是CMOS,螢幕與玻璃蓋板,他們把目光更放在了軟性層面。當然,也因為這樣的轉變,內捲方式的變化,不但為用戶的實際體驗帶來可提升,同樣也促使手機的整個產業鏈得到了提升。
寫在最後
回顧這些年國內手機產業的變化,無論是發展的快速期,還是不斷下墜的寒冬期,卷都是無法避免的。從最初的捲配置、捲跑分,到現今內捲的空間更加細分。廠商可以說是把手機捲到了「卷無可捲」的狀態。那麼,為何在如此「寒冬」的時刻,手機產業仍在「內捲」?
事實上,「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在這個如此特別的時期,廠商們不得不捲,原地踏步就相當於在後退,尤其是在手機這個行業,市場份額上來很難,掉下去卻很容易。因此,不管是為了存量用戶,還是為了搞噱頭、還是博亮點,「卷」可以說是最直接讓用戶感受到產品的優點的方式,也是提供給用戶產生換機動力的一個「抓手」。
好在,在2023年底,手機產業的寒冬似乎快要結束,尤其是在2023年的最後一個季度,市場呈現了回升的跡象。從目前已經公佈的數據來看,10月的全球智慧型手機單月銷量較去年同期成長5%。打破了連續27個月同比下降的趨勢。而到了11月,中國市場智慧型手機新機啟動量2,871萬台,年增12.7%。由此也可看出,廠商技術突破、升級的內捲方式對於市場的回溫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不管怎麼說,市場的回暖給了廠商們吃下了一粒定心丸,但同時也預示著他們當下處於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如何在未來持續回暖的過程中給用戶帶來更好的產品體驗,以此搶佔更多的市場份額,這是它們仍然要思考的問題。縱觀各行業的發展史,許多品牌都是在熬過寒冬後,在回春的暖流中,不幸掉了隊,從此湮滅在了歷史長河之中。市場不會等人,競爭對手也不會等人,面對2024,誰都不能掉以輕心。
以上是揭秘2023年機圈現象:以近乎崩潰為契機,探索內捲的本質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