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2日,北京】11月22日,"《財經》年會2024:預測與戰略"在北京舉辦,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在年會發表《加速新IT技術創新,促進人工智慧普惠》主題演講。演講中,他系統闡述了聯想對人工智慧大模型技術浪潮的洞察與業務佈局,也首次完整定義了未來AI PC(人工智慧電腦)所具備的五大特質。
(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在《財經》年會2024發表"加速新IT技術創新、促進人工智慧普惠"主題演講)
兩個產業的趨勢推動了人工智慧個人電腦的出現
楊元慶在演講中提到,豐富多樣的公共大模型為人們帶來了高效與便利,但同時也帶來了很現實的問題,即如何在享受大模型帶來的效率紅利的同時,能夠有效保護個人隱私和資料安全。楊元慶認為,透過公共大模型和個人大模型的混合併用,可以實現這樣的"既要-又要",未來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將會是私有大模型(個人/企業級大模型)和公共大模型共存的混合式的人工智慧。
他解釋說,個人大模型是指部署在個人智慧型裝置或家庭伺服器上的人工智慧基礎模型。它使用儲存在本地的個人資料進行推理和學習。與公共大模型相比,個人大模型不僅可以透過對話提供答案和創作內容,而且更加精準和貼切。它甚至可以根據使用者的思維模式來預測任務並主動尋找解決方案。個人資料不會被共享或發送到公有雲,從而確保了個人隱私和資料安全
同時,建造大型模型需要對大量資料進行訓練和推理,這對運算能力提出了極高的要求。楊元慶表示,隨著人工智慧應用的進一步發展,大型模型訓練和推理的計算負荷比重也將發生重大變化,對計算資源的配置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使用大型模式的使用者規模還相對較小,大多數大型模式都在運算能力較強的公有雲平台上進行訓練。然而,在未來,隨著用戶規模的擴大,推理所需的計算資源將迅速增加,並且超過訓練所需的計算資源。那時候,僅僅依靠公有雲來完成所有的訓練和推理任務將導致效率低下和成本高昂的問題日益突出
因此,楊元慶認為,無論是出於資料安全和隱私保護的考慮,還是更高效率、更低成本響應用戶需求的考慮,大模型的運算負載,將逐漸由雲端向邊緣側和端側下沉,越來越多的人工智慧的推理任務將會在邊緣和設備端進行,這使得個人大模型更加成為必要和可能。
因此,要建構和優化大模型,支援更多生成式人工智慧的應用,不僅需要提升雲端的算力,在邊緣和端側也需要更強大算力的配合,形成"端-邊-雲端"混合運算架構下更平衡的算力分配。要支援個人大模型的運行,必須提高端側的智慧運算能力。 PC作為個人最重要的生產力工具,AI PC成為順應大模式發展趨勢的必然與必要。
AI PC將具備五大核心特質
楊元慶在演講中提到,相較於今天的個人電腦,未來AI PC將具備五大核心特質:第一,AI PC能夠運行經過壓縮和性能優化的個人大模型;第二,具備更強的算力,能夠支援包括CPU、GPU、NPU在內的異構計算;第三,具備更大的存儲,能夠容納更多個人全生命週期的數據並形成個人知識庫,為個人大模型的學習、訓練、推理、優化提供燃料;第四,具備更順暢的自然語言交互,甚至可以用語音、手勢完成互動;第五,具備更可靠的安全和隱私保護。
"也就是說,你未來的人工智慧個人電腦,既能夠作為公共大模型的入口,又能獨立運行個性化的私有大模型,它掌握最全面的個人數據和信息,又能嚴守你的秘密。只有你能喚醒它、使用它,同時也只有它最懂你,遠勝於公共大模型。」他解釋。
舉個例子,如果用戶想制定一份旅行計劃,即使在無網路的飛行模式下,也可以與自己的電腦進行交流,甚至無需告知自己的需求和偏好,電腦也能為用戶推薦心儀的航班、飯店、路線和餐廳
"他說:「將來,你的電腦、手機甚至汽車將成為你個人的人工智慧雙胞胎,像是你的數位延伸和數位鏡像,大幅提升你的生活品質和工作效率。 ”
以上是AI PC的未來形態:楊元慶的展望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