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消息,中國科技大學的科學研究團隊在鋰電池安全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他們與暨南大學的合作夥伴成功開發出一種創新的技術,可以植入電池內部,對鋰電池的熱失控全過程進行高精度分析和早期預警。
這項突破性研究成果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火災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孫金華教授和王青松研究院團隊與暨南大學的郭團教授團隊合作完成。他們提出了一種可植入電池內部的多模態整合光纖原位檢測技術,成功設計和製造了多模態整合光纖感測器,這些感測器可以在高溫高壓環境下正常工作,溫度達到了1000℃。
根據小編的了解,這套裝置能夠同時測量電池內部的溫度和壓力,實現了同步精準的測量,解決了在極端環境下溫度和壓力訊號相互幹擾的問題。此外,研究團隊還提出了一種新的方法,可以解耦電池產生的熱量和氣壓變化速率,首次發現了觸發電池熱失控鍊式反應的特徵拐點和共性規律。這項發現為快速切斷電池熱失控鍊式反應、確保電池在安全區間運行提供了重要手段
目前,電池熱失控已成為電動車和新型儲能規模化發展的主要難題。從局部短路到大面積短路,電池內部溫度可能迅速上升,甚至超過800℃,導致電池起火爆炸。因此,科學、及時、準確地預測電池的安全隱患對於電池的安全至關重要。這項研究成果已經在《自然・通訊》期刊上發表,將為電池安全領域的進一步發展和改進提供有力支持
以上是中國科研團隊成功研發電池內部高溫多模態感測器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