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場上有這麼多資料庫,思維戰爭已經開始,現在是了解市場上三個最重要的關聯式資料庫之間的差異和重要性的正確時機 - Microsoft SQL Server,Oracle PL/SQL和MySQL。關聯式資料庫管理系統目前已成為業界的支柱,由於有這麼多選擇,很難確定要選擇哪一個。
關聯式資料庫管理系統在1980年代被引進。本文重點探討了業界三個流行的RDBMS的歷史和特點:Microsoft SQL Server,Oracle和MySQL。 Microsoft SQL Server和Oracle是商業軟體,而MySQL則是開源RDBMS。
Oracle是第一家在1980年代推出商業用途的RDBMS的公司。在1990年代中期,微軟以SQL Server為對Oracle的嚴肅競爭對手進入市場。另一方面,MySQL最初是作為開源軟體開發和分發的。 MySQL於1995年首次發布,Windows版本於1998年發布。 2008年,它被SUN收購,隨後被Oracle收購。
任何RDBMS的支柱是用於執行查詢的語言,這就是它們的表現和實現受到影響的方式。雖然這三個資料庫管理系統都使用了一個名為結構化查詢語言(SQL)的版本。 Microsoft SQL Server使用Transact-SQL(T-SQL),這是由Sybase最初開發並由Microsoft使用的SQL擴充。而Oracle則使用PL/SQL(過程化語言/SQL)。
兩者都是SQL的不同「風味」或方言,兩種語言有稍微不同的語法和功能。兩種語言之間的主要區別在於它們如何處理變數、預存程序和內建函數。 Oracle中的PL/SQL還可以將程序組合到套件中,而在MS SQL Server中無法完成此操作。 PL/SQL可能會更複雜、更強大,而T-SQL則更簡單、更易於實現。
另一方面,MySQL使用了輕量級的T-SQL版本,並結合了與SQL/PSM密切相關的過程化語言。然而,MySQL的儲存程式碼物件接近ANSI標準,但它們沒有T-SQL、Microsoft和Sybase的SQL的廣度和深度。
交易可以被視為單一單元執行的一組操作。例如,如果使用者嘗試執行一些SQL查詢,那麼要麼全部執行,要麼全部不執行。這是Oracle和MS SQL Server在交易控制上的主要差異之一。
預設情況下,MS SQL Server將逐一執行和提交每個命令/任務,如果出現任何錯誤,將很難或不可能回溯更改。 "BEGIN TRANSACTION"指令用於正確分組語句並聲明交易的開始,可以在末尾使用COMMIT語句。此COMMIT語句將變更的資料寫入磁碟並結束交易。在事務中,ROLLBACK將丟棄在事務區塊內進行的任何變更。發出COMMIT後,無法再回滾任何更改,超過COMMIT指令。
而在Oracle中,每個新的資料庫連線被視為一個新的交易。隨著查詢的執行和命令的發出,變更只在資料庫的記憶體中進行,並保留在快取中。除非明確給予COMMIT語句,否則不會提交任何變更。在提交之後,發出的下一個命令實際上啟動了一個新的事務,過程重新開始。這提供了更大的靈活性,也有助於錯誤控制,因為在明確執行COMMIT命令之前,不會將任何變更提交到磁碟。
在MySQL的情況下,事務的支援與InnoDB輕鬆相容。 InnoDB是MySQL的儲存引擎,預設與MySQL一起提供。它提供了標準的ACID相容事務功能,以及外鍵支援。
資料庫物件的組織也是這3個資料庫的重要差異。 MS SQL Server透過資料庫名稱組織所有對象,如表格、檢視和流程。 MS SQL使用者被指派給一個登入名,該登入名稱被授予對特定資料庫及其物件的存取權限。在Microsoft SQL Server中,每個資料庫在伺服器上都有一個私有的、不共用的磁碟檔案。
而在Oracle中,所有資料庫物件都以模式分組。模式實際上是資料庫結構的子集集合,包含所有資料庫物件。儘管它們是共享的,但每個使用者的角色和權限都是定義好的,可以將其限制在特定的模式和表格中。
簡而言之,MySQL、Oracle和SQL Server都是強大的RDBMS選項。雖然它們在「內部」工作和實現方式上存在許多其他差異,但它們可以以幾乎相當的方式使用。每個都可以在不同的環境中以不同的目標使用。目的可能相同,但實現方式有所不同。
以上是資料庫戰爭:MSSQL Server、Oracle PL/SQL 和 MySQL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