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style="font-size: 15px;">df</span>
#指令查看磁碟使用情況,發現磁碟已經滿了。 -bash-4.2$ df -ThFilesystem Type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dev/vda1 ext4 30G 30G 0 100% /devtmpfs devtmpfs 489M 0 489M 0% /devtmpfs tmpfs 497M 0 497M 0% /dev/shmtmpfs tmpfs 497M 50M 447M 11% /runtmpfs tmpfs 497M 0 497M 0% /sys/fs/cgroup
2.執行du 指令查看各個目錄的磁碟佔用情況,把各個目錄檔案的大小相加,發現並沒有佔滿磁碟,有10多G空間莫名失蹤。
-bash-4.2$ du -h --max-depth=1 /home16M /home/logs11G /home/serverdog11G /home
<span style="font-size: 15px;">lsof</span>
命令显示打开已删除的文件。将有问题的进程重启(或,清空),磁盘空间就会得到释放。-bash-4.2# lsof | grep deletemysqld 2470 mysql 4u REG 253,1 0 523577 /var/tmp/ibfTeQFn (deleted)mysqld 2470 mysql 5u REG 253,1 0 523579 /var/tmp/ibaHcIdW (deleted)mysqld 2470 mysql 6u REG 253,1 0 523581 /var/tmp/ibLjiALu (deleted)mysqld 2470 mysql 7u REG 253,1 0 523585 /var/tmp/ibCFnzTB (deleted)mysqld 2470 mysql 11u REG 253,1 0 523587 /var/tmp/ibCjuqva (deleted)
什么是虚拟文件系统(VFS:virtual filesystem)?
什么是通用文件模型?
超级块对象(superblock object)
索引节点对象(inode object)
文件对象(file object)
目录项对象(dentry object)
文件的概念
文件的表达
内存表达
磁盘表达
目录树的构建
軟體連結vs 硬連結
#檔& 磁碟管理
索引節點狀態
檔& 行程管理
作業:
##開啟&刪除
超級區塊物件(superblock object)
記憶體:檔案系統安裝時創建,存放檔案系統的相關資訊
磁碟:對應於存放在磁碟上的檔案系統控制區塊(filesystem control block)
索引節點物件( inode object)
##記憶體:存取時創建,存放關於具體檔案的一般資訊(inode 結構
)
磁碟:對應於存放在磁碟上的檔案控制區塊(file control block)
每個索引節點物件都有索引節點號,唯一標識檔案系統的檔案
檔案物件(file object)
#記憶體:開啟檔案時創建,存放開啟檔案與行程之間進行互動的有關資訊(
file 結構
)
開啟檔案訊息,僅當進程存取檔案期間存在於內核記憶體中。
目錄項目物件(dentry object)
#記憶體:目錄項目一旦被讀入內存,VFS就會將其轉換成
dentry 結構
的目錄項目物件
磁碟:特定檔案系統以特定的方式儲存在磁碟上
存放目錄項目(即,檔案名稱)與對應檔案進行連結的有關資訊
綜合來說,Linux 的根檔案系統(system's root filessystem) 是核心啟動mount的第一個文件系統。核心程式碼映像檔保存在根檔案系統中,而係統引導啟動程式會在根檔案系統掛載之後,從中把一些基本的初始化腳本和服務等載入到記憶體中去運行(檔案系統和核心是完全獨立的兩個部分)。其他檔案系統,則後續透過腳本或命令作為子檔案系統安裝在已安裝檔案系統的目錄上,最終形成整個目錄樹。
start_kernel vfs_caches_init mnt_init init_rootfs // 注册rootfs文件系统 init_mount_tree // 挂载rootfs文件系统 … rest_init kernel_thread(kernel_init, NULL, CLONE_FS);
<span style="font-size: 15px;color: rgb(68, 68, 68);">i_nlink</span>
字段为零时,说明没有硬链接指向该文件。* "in_use" - valid inode, i_count > 0, i_nlink > 0* "dirty" - as "in_use" but also dirty* "unused" - valid inode, i_count = 0
<span style="font-size: 15px;">open()</span>
和 <span style="font-size: 15px;">close ()</span>
作業建立和銷毀檔案對象,檔案物件透過索引節點提供的 <span style="font-size: 15px;">iget</span>
和 <span style="font-size: 15px;">#iput</span>
更新索引節點的i_count字段,以完成使用計數。 open 操作使得 i_count 加一, close 操作使得 i_count 減一。在 close 操作時判斷索引節點是否釋放,如果 i_count = 0,則表示不再有進程引用,將會從記憶體釋放。 檔案與磁碟管理連結最緊密的操作,莫過於<span style="font-size: 15px;">touch </span>
和<span style="font-size: 15px;">rm</span>
操作,而特別以後者最為關鍵。透過strace(或 dtruss),查看 rm 的實際的系統呼叫
# dtruss rm tmp...geteuid(0x0, 0x0, 0x0) = 0 0ioctl(0x0, 0x4004667A, 0x7FFEE06F09C4) = 0 0lstat64("tmp\0", 0x7FFEE06F0968, 0x0) = 0 0access("tmp\0", 0x2, 0x0) = 0 0unlink("tmp\0", 0x0, 0x0) = 0 0
可以发现 rm 实际是通过 unlink 完成的。unlink代表删除目录项,以及减少其索引节点的计数。由通用文件模型可知,父目录本身同样是一个文件,也就意味着目录项是其文件数据的一部分。删除目录项等价于从父目录的文件中删除数据,也就意味着首先要打开父目录的文件。那么,删除操作即可理解为:
删除命令(一个进程)使用 open 操作获得父目录文件对象
通过 <span style="font-size: 15px;color: rgb(68, 68, 68);">iget</span>
增加 目录文件的索引节点对象计数
读取目录文件数据
将目录文件数据转化为目录项对象
由于目录项包含文件的索引节点,类似的,需要通过 iget 增加文件的索引节点对象计数
删除目录的目录项
减少文件索引节点对象的硬链接计数i_nlink
通过 <span style="font-size: 15px;color: rgb(68, 68, 68);">iput</span>
结束对文件索引节点对象的操作,使用计数 i_count 减一
判断i_count是否为零,如果为零,则释放内存
然后,判断i_nlink是否为零,如果为零,则释放磁盘空间
通过 iput 结束对目录索引节点对象的操作。
回頭來看遇到的問題,其實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理解:
由於作業系統使用Write back的策略,意味著只有先釋放內存,才有可能釋放磁碟。
以上是從 lsof 開始,深入理解 Linux 虛擬檔案系統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