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4 的IP 位址在1993 年時採用了“分級式定址”,將IP 位址分為A、B、C、D 、E 五個類別,每個類別的位址都是由它們的前3 位元來識別。 A 類一般用於政府、B 類一般用於公司、C 類一般用於共用、D 類一般用於主播、E 類一般用於實驗。 其實在IP 位址分類之前,沒有子網路遮罩一說,32 位元的IP 位址是由8 位元的網路位址(指定主機連接到哪個網路)和「剩下的」 主機位元(指定了主機在該網路內的位址)。這樣分配 IP 位址在區域網路出現之前是可行的,因為那時只有很少大一些的網路(ARPANET)。但區域網路出現的早期,就已經顯現出不夠用了,所以才進行了分類,引入了掩碼一說。如今一個完整的 IP 位址離不開掩碼,IP 位址與子網路遮罩進行位元與運算得到子網路位址。每個 IP 位址都被分成兩個部分,即網路位址和主機位址。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在路由器轉送封包時更方便的尋址。 #舉例:信件、包裹往往是同一個省的放在一起,然後同省中同一個市的再放在一起進行寄送。最終送件的派件員只需要查看街道和門牌號碼。路由器先看封包的中目的 IP 的網路位址,把這個封包送到某個網路時後再根據該封包中目的 IP 的主機部分從該網路中找到目的主機。所以我們可以認為網路位址 = 網路號碼,主機位址 = 主機號。這才是 IP 位址 「分級定址」 的真正意義所在。
為什麼出現了 10.X.X.X、176.16.X.X 和 192.168.X.X 這樣的區域網路 IP 位址?
那是因為早在 1990 年代中期 IPV4 位址就已經面臨了短缺的問題。於是乎有人開動了大腦:IP 位址確實不能重複,重複了就代表資料會送錯。但可以確定一個私域的 IP 位址供大家免費在區域網路內使用,這些私域 IP 位址可以在不同的區域網路重複使用,只要確保在同一個區域網路不出現 IP 位址重複就可以了。 NAT 技術(網路位址轉換)就在這樣的場景下誕生了。另外,搜尋公眾號頂級演算法後台回覆“演算法心得”,取得一份驚喜禮包。
#這就好比程控電話,你先撥打對外能正常接通的電話號碼,再由程控交換機轉接分機號碼。 NAT 技術就像是程控交換器的作用。這樣很大程度上緩解了 IP 位址枯竭的問題。 所以五類 IP 位址中 A、B、C 類別位址分割了一部分作為私人 IP 位址,供大家免費使用。家用路由預設出廠基本上都是 192 開頭的,因為子網路內需要的 IP 位址數並不要求很多;而 10 和 17.16 開頭的一般用於企業,因為可分配的 IP 位址數多。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特殊的 IP 位址,例如:0.0.0.0 只能做來源位址;255.255.255.255 是廣播位址;127.x.x.x 為環回位址供本機使用。 #總 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