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運維 >linux運維 >編譯Linux核心一定要知道的幾個小Tips

編譯Linux核心一定要知道的幾個小Tips

嵌入式Linux充电站
嵌入式Linux充电站轉載
2023-08-01 15:30:061441瀏覽

Tip1:交叉編譯選項

編譯Linux,通常只需要執行make menuconfig#配置要編譯的模組,然後執行make。 Linux預設是做本地編譯,也就是編譯位元本機使用的核心。

在嵌入式開發中,常常需要交叉編譯,要做交叉編譯的話,需要在make指令後加上巨集定義,如交叉編譯為arm目標:

make ARCH=arm CROSS_COMPILE=arm-linux-

ARCH=arm:表示目標CPU為ARM架構

CROSS_COMPILE=arm-linux-

表示編譯過程使用的交叉編譯鍊為arm-linux

當然也可以直接修改Makefile中的ARCHCROSS_COMPILE宏定義,以此實現同樣的效果。但是不建議直接修改Makefile

Tip2:源码与目标文件分离

Linux内核编译过程会产生很多的文件,包括目标文件、临时文件等等,默认情况下,编译生成的文件会存放在内核源码目录

当你使用git status显示自己对内核代码的修改时也会把这些临时文件显示出来,而且提交还必须一个文件一个文件地指定,相当麻烦。

因此我们可以在父目录创建一个存放编译文件的目录,如build-kernel,然后再make 命令后面加上宏定义:

make O=../build-kernel

这样在编译Linux内核时,所有编译产生的文件,都会放在build-kernel目录,如果build-kernel目录不存在,也会自动创建。这样可以实现Linux内核源码与编译产生的文件分离。

Tip3:获得编译命令及选项

编译linux时,默认不会显示编译的命令,如果你要获得编译命令及其选项,可以在make命令后面加上宏定义:

make V=1

如果希望编译系统告诉你为何某个目标文件需要重新编译,则:

make V=2

内核编译脚本

最后分享我常用的内核编译脚本mk.sh,给大家参考:

#!/bin/sh

export ARCH=arm
export PATH=~/toolchain/arm_glibc/host/bin:$PATH
export CROSS_COMPILE=arm-linux-gnu-

#make O=../bd defconfig
make O=../bd menuconfig -j32
make O=../bd dtbs

#反汇编
$(CROSS_COMPILE)objdump -d ../bd/vmlinux > ../image/vmlinux_dump.txt

#生成uImage
../ubd/tools/mkimage -A arm -T kernel -C none -O linux -a 0x80200000 -e 0x80200000 -n "debug kernel" -d ../bd/Image ../image/uImage

其中,make O=../bd defconfig只有在第一次编译内核的才使用,第一次编译过后,将这句注释,后面都通过make menuconfig修改内核配置。

objdump反汇编对大多数人来说可能用不上,一般在内核移植、启动分析时比较有用,但由于工作需要,我通常都会把反汇编加上。

以上是編譯Linux核心一定要知道的幾個小Tips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

陳述:
本文轉載於:嵌入式Linux充电站。如有侵權,請聯絡admin@php.cn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