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使用Thread類別的interrupted()函數判斷目前執行緒是否被中斷
在Java多執行緒程式設計中,中斷是一種常見的執行緒通訊機制。執行緒可以透過呼叫 interrupt()
方法向另一個執行緒發送中斷訊號。接收到中斷訊號的執行緒可以決定如何回應中斷。 Java中的 Thread
類別提供了 interrupted()
方法,用來判斷目前執行緒是否被中斷。
interrupted()
方法是一個靜態方法,它傳回一個布林值。當呼叫該方法時,它會判斷當前執行緒是否被中斷,並且清除中斷狀態,也就是將中斷狀態重新設為 false。如果執行緒在呼叫 interrupted()
方法之前被中斷過,那麼 interrupted()
方法會傳回 true;否則,傳回 false。
下面透過一個簡單的範例來說明interrupted()
方法的使用:
public class InterruptExample implements Runnable { public void run() { try { System.out.println("线程开始执行"); for (int i = 1; i <= 10; i++) { System.out.println("执行第 " + i + " 次任务"); Thread.sleep(1000); if (Thread.interrupted()) { System.out.println("线程收到中断信号"); throw new InterruptedException(); } }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System.out.println("线程被中断"); } finally { System.out.println("线程结束执行");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hread thread = new Thread(new InterruptExample()); thread.start(); try { Thread.sleep(5000); thread.interrupt();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在上面的範例中,我們建立了一個實作了Runnable
介面的類別InterruptExample
。在 run()
方法中,我們使用一個迴圈來模擬執行緒執行的任務。每次任務執行完後,執行緒會透過 Thread.sleep()
方法暫停1秒鐘。在每次任務執行之前,我們透過呼叫 Thread.interrupted()
方法來判斷執行緒是否被中斷,如果是,則拋出 InterruptedException
例外。
在 main()
方法中,我們建立了一個新的線程,並使用 start()
方法啟動線程。然後,主執行緒暫停5秒鐘,並呼叫 interrupt()
方法向新執行緒發送中斷訊號。透過這個範例,我們可以觀察到以下幾點:
run()
方法中執行10次任務。 InterruptedException
例外。 Thread.interrupted()
方法之前被中斷,那麼 Thread.interrupted()
方法會傳回 true。 Thread.interrupted()
方法後,執行緒的中斷狀態會被重設為 false。 透過使用 interrupted()
方法,我們可以方便地判斷當前執行緒是否被中斷,並在適當的時候進行相應的處理。但要注意的是,當執行緒中斷時,它不會立即停止執行,而是會等到下一個可中斷的狀態(如wait()
、sleep()
、join()
)出現時才會停止。因此,在編寫多執行緒程式碼時,我們應該合理地設計執行緒中的中斷處理邏輯,以確保執行緒可以安全地停止並釋放資源。
以上是Java使用Thread類別的interrupted()函數來判斷當前執行緒是否被中斷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