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是一個開源的記憶體資料儲存系統,常用於快取、訊息佇列、Key-Value資料庫等場景。在大規模應用場景下,單機Redis可能無法滿足需求,此時需要建置Redis叢集來提高系統的可用性和擴展性。本文將介紹Redis集群搭建的實戰過程。
在建置Redis叢集之前,需要先準備好環境。本文我們使用了4台CentOS 7.6的虛擬機器作為Redis節點。每台虛擬機器的配置如下:
CPU:1核心
記憶體:2GB
硬碟:20GB
##接下來需要安裝Redis,我們使用原始碼編譯方式進行安裝。下載Redis:wget http://download.redis.io/releases/redis-5.0.8.tar.gz解壓縮Redis:
tar -zxvf redis-5.0.8.tar.gz進入Redis目錄:
cd redis-5.0.8編譯Redis:
make安裝Redis:
make install安裝完成後,每台機器上都需要設定Redis的設定檔redis.conf。以下是設定檔的範例:
bind 127.0.0.1 protected-mode no port 6379 daemonize yes pidfile /var/run/redis_6379.pid logfile "/var/log/redis/redis.log" dir /var/lib/redis/6379其中,bind表示綁定的IP位址;protected-mode表示是否開啟保護模式;port表示Redis所使用的連接埠號碼;daemonize表示是否以守護程式方式啟動; pidfile表示進程ID檔案路徑;logfile表示日誌檔案路徑;dir表示Redis資料檔案儲存路徑。
port 6379 cluster-enabled yes cluster-config-file nodes.conf cluster-node-timeout 15000 daemonize yes pidfile /var/run/redis_6379.pid logfile "/var/log/redis/redis.log" dir /var/lib/redis/6379其中,cluster-enabled表示開啟叢集模式;cluster-config-file表示節點資訊的儲存檔案;cluster-node-timeout表示逾時時間;其他參數同Redis的配置文件。 b) 啟動Redis節點接著,我們需要在每台Redis節點中啟動Redis服務,使用以下命令:
redis-server /etc/redis/redis-cluster.confc) 建立叢集#在所有Redis節點中,執行以下命令:
redis-cli --cluster create node1_IP:6379 node2_IP:6379 node3_IP:6379 node4_IP:6379 --cluster-replicas 1其中,node1_IP:6379 node2_IP:6379 node3_IP:6379 node4_IP:6379表示Redis節點的IP位址和連接埠號碼;--cluster-replicas表示每個節點有1個從節點進行資料備份。執行完成後,Redis集群就搭建成功了。
redis-cli -c -h node1_IP -p 6379其中,-c表示以集群模式連接;-h表示Redis節點的IP位址;-p表示Redis使用的連接埠號碼。 b) 查看叢集資訊使用下列指令檢視叢集資訊:
cluster infoc) 寫入測試資料使用下列指令向Redis叢集中寫入測試資料:
set test "redis cluster test"d) 讀取測試資料使用下列指令從Redis叢集中讀取測試資料:
get test執行上述操作,如果能夠成功讀取到測試數據,則Redis集群搭建成功。
以上是Redis集群搭建實戰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