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科技週邊  >  德國人是如何用機器人種田的?可以預見,未來農民或成高精尖職業

德國人是如何用機器人種田的?可以預見,未來農民或成高精尖職業

WBOY
WBOY轉載
2023-06-06 08:06:261263瀏覽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農民伯伯們,竟然有一天可以不去田野間揮灑汗水,也能把地種了——濃縮種種技術精華的遠程操作智能機器人種地,在德國正在成為現實。而這,或許將引起未來全球農業的大變革。

耕作是人順應規律、改造自然的行為,而機器人沒有意識,它種地,到底會怎麼種?背後有著怎樣的技術支撐?它又為什麼可以在德國率先大規模投入使用? 它會在未來的某一天踏上中國的田地嗎?

在這項先進的技術傳入中國農業市場之前,讓我們先一睹它的面貌,捋一捋它的優勢和影響,弄清楚到底為什麼我們說——機器人將改變未來的全球農業。

德國人是如何用機器人種田的?可以預見,未來農民或成高精尖職業

髒活累活,機器代勞

如果你踏上德國農場的平坦田野,你將會看到這樣的景象:田間一條一條溝壑分得又直又清晰,好像被修剪過的草坪賽道一般,而上面像賽車一樣奔馳著進行工作的,是齒輪轟隆的大型機器人。

再看德國的農民在幹嘛——他們正在陰涼處安逸地休息,只靠手中的遙控,就把幾百畝地皮玩弄於股掌之間。

這就是德國大規模投入實際運用的機器人耕作技術。從犁田、播種、澆水施肥到除草、滅蟲、灌溉、收穫,一整套管線作業都不必人類親自上手,只要機器人代勞。

怪不得有人說德國人才是最「懶」的民族,因為他們能讓機器幹的事情,絕不自己動手。洗衣、洗碗、掃地、送快遞,甚至到現在的種田。

德國人是如何用機器人種田的?可以預見,未來農民或成高精尖職業

德國種地機器人的運作方式並不難理解,就像是更高級的遙控賽車。透過衛星定位導航系統,使農民可以遠端操控機器人的行動,但還要加上電腦人工智慧科學的精密計算以及全新的AI視覺識別系統,使機器人擁有更強的自主耕作、處理問題的能力。

再應用上當下十分熱門的大數據以及AI演算法,減少機器人的錯誤率,讓機器人在工作中累積經驗、自主學習,完成自我進化,如此便可以愈加解放農民的雙手,甚至不用過多操作,機器人就可以自覺完成工作。

德國人是如何用機器人種田的?可以預見,未來農民或成高精尖職業

以除草機器人為例,德國農場中的除草機器人底部有三把除草的刀,除草時分兩種模式:對待剛長出來的小草,就用刀片將其直接割下;對待已經成長起來的頑固雜草,則高速旋轉刀頭插入土地,直接將雜草連根搗碎,只留地面上一個個小小的洞口。

除草的同時,機器人也順便用刀片讓田地鬆土,讓作物長得更好。它甚至還能監控作物的健康狀況,有蟲害時提醒農場主滅蟲,作物營養不良時提醒農場主施肥,並且透過計算土地和作物的數據,估計出收穫時的產量。

德國人是如何用機器人種田的?可以預見,未來農民或成高精尖職業

機器人不消耗石油或煤的能源,不排出會對作物的生長環境造成不良影響的廢氣,而是透過頂部的太陽能發電板發電。天氣好時,機器人一邊工作,一邊就把電充了,讓農場主人十分省心,不必擔心機器人工作到一半就停在田中的問題。

總而言之,德國種地機器人是典型的科技農業 數位農業的生產、運作方式。在人工智慧越來越發展、電腦演算法越來越先進的當今社會,各行各業科技 數位的結合是人們不可忽視的發展大熱點之一,代表了各行各業發展領先的方向。

德國人是如何用機器人種田的?可以預見,未來農民或成高精尖職業

不吃不喝,比人好用

德國到底為什麼會領先世界地在農場中應用農業機器人?這不僅因為上文所提及的德國善於發明創造機械的歷史積累,最主要的還是為了節省成本。

德國國土面積近36萬平方公里,人口僅有8,000多萬,平均每231人可以佔有一平方公里的土地,相對比較地廣人稀,沒有那麼多人口可用於農業生產。再加上德國農業發達地區多平原地形,就導致德國農場常是大片大片的平地,而可以分配至其中的農民很少。

這樣一來,如果僅憑人力,想要經營好一個大農場非常困難。農場主人不僅要支出大筆薪水僱用勞動力,每每遇到下雨天,還十分影響耕種的進度。況且,再怎麼有經驗的農民,也不能保證對作物有著完全準確的判斷──這麼看,在德國農場內引入機器人就是很有必要的了。

德國人是如何用機器人種田的?可以預見,未來農民或成高精尖職業

機器人不吃不喝,不眠不休,不僅減少了耕種時的人力資源成本,也大大提高了德國農場的耕作效率。這樣一來,在相同的時間內,德國農場可以有更高的作物產出,養活更多德國人,同時也節省了更多德國農民的時間,讓他們得以在其他領域發光發熱——長遠地看,對整個國家的整體發展十分有好處。

泱泱中國,何時應用?

既然機器人這麼好用,那麼為何在現今科技、經濟發展皆領先於世界的中國農地中,我們不常見機器人的身影?

其實,在一些農業較發達的地區,我們的科學家也積極推動農業應用智慧化、自動化的發展。 2022年,國家統計局公佈了當年中國糧食總產量情況,中國糧食總產量68653萬噸,比2021年增長了0.5%,中國糧食連續8年豐產,其中就少不了農業智能機器人的幫忙。

在這些地區的農田中,採摘機器人、除草機器人、施肥機器人、打藥機器人、耕作機器人的身影都比較常見,灌溉機器人則有著更長的應用歷史。

德國人是如何用機器人種田的?可以預見,未來農民或成高精尖職業

然而,中國的國土面積實在太大,情況過於複雜。從經濟狀況來看,中國大部分的農村、農地都位於經濟不發達的地區,不具備購買昂貴的機器人設備的條件。即便這些地方引進了機器人設備,當地的農民也可能不具備完善的知識體系來應用它們。

此外,我國的許多農業種植區不位於平原,而是崎嶇不平的山區,農田並不規則,例如作為景點遠近聞名的梯田。若是要在這些地方應用機器人,則需要更高精準度的衛星導航技術以及AI感應技術,還需要我國技術人員長期的奮鬥攻堅,突破這樣的技術難題。

德國人是如何用機器人種田的?可以預見,未來農民或成高精尖職業

此外,我們也不得不擔憂一個更現實的問題:中國農業人口約佔整個國家人口的一半,若直接貿然從外引進農業智能機器人,讓它們代替農民在田裡勞作,那麼必然將有一部分農民成為被「節省」下來的人力資源。

可是,中國那麼多農民世代務農,若不讓他們繼續耕作,他們又該何去何從呢?如此龐大的一個群體的來去是非常值得相關專家們去考慮的問題。

看來,各國有各國的國情,不可跳出出現實將其全部混為一談。中國的科學家已經在努力研發更適合中國農業狀況的智慧機器人,我們也不必羨慕德國農場的高科技場面。

未來的人工智慧時代、數位經濟時代,作為世界強國之一的中國,必然不會跟不上腳步,而是將引領全球!

德國人是如何用機器人種田的?可以預見,未來農民或成高精尖職業

小時候,我們總暢想:以後機器人技術發達了,就讓機器人替人類做各種事情,人類就可以解放雙手、美美享受。現今,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我們幼時的夢想也漸漸成真……隨著機器人技術越來越發展,以後還會有什麼驚喜被帶到我們的眼前呢?

以上是德國人是如何用機器人種田的?可以預見,未來農民或成高精尖職業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

陳述:
本文轉載於:sohu.com。如有侵權,請聯絡admin@php.cn刪除